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原创).doc_第1页
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原创).doc_第2页
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原创).doc_第3页
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原创).doc_第4页
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原创).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书写水平(根据全捐的书写质量酌情给分)(3分)二、 听力测试(10分)1. 从-到-是地球一小时活动(2分02. 为什么提倡地球一小时活动?(3分)3. 地球一小时活动是什么(2分)4.听完材料,你有什么感想?(3分三基础知识考察(11分)1、考考你的眼力,下面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将正确的字依次写在题后的括号里。(2分) 肃穆 荒廖 健忘 纳粹 ( 谬 ) 赃物 箱箧 制裁 振撼 ( 惬 ) 拂晓 瓦砾 鞠恭 地窖 ( 躬 ) 寒禁 悠闲 阴惨 憧憬 ( 噤 ) 2.完成下列成语:(2分) 故弄玄(虚) 风(月残)年 掐(指)一算 事(理)力争 3根据要求默写。(3分)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春望一诗中写战争的持久,诗人渴望家书的诗句是: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陋室铭中环境描写的句子是_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 请仿照例句,再写两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1分) 例: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语文是巧克力,甜甜的读了还想读 语文是咖啡,很苦但是只是暂时的- 5、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1分)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以容忍他人删改后的下联: 6、“风暴使树木深深扎根”这句话不仅说明了一种自然现象,更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请说出这句话中蕴含的道理(2分) 二、 课内阅读部分(共21分) (一) 爱莲说(共12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4分) 可爱者甚蕃( 很多) 濯清涟而不妖(洗濯) 不蔓不枝(通) 香远益清( 更加 ) 2. 翻译文言语句。(2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答:菊花之爱在陶渊明之后很少听到莲花之爱跟我一样的还几个人 3. 理解填空。(8分) 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是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分) 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作对比。(1分) 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_点名莲的作用_。(1分) 4. 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3分) (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9分) 毛泽东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5指出这一则消息的导语部分。(2分)答: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6这则消息的大意是?(请用最简短的语言作答)(2分)答:我军横渡长江 7文章主体部分写解放军渡江可分为三层,请你在下面写出起止点。(3分)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8文段中加点的短语“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八个字说明了什么?(2分) 二、课外阅读(共10分) (一)(10分) 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 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 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 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得到了上海的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北京的票。 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太空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看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都可以赚钱。 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上海人兜售。 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六次,净赚了五元钱。一年后,凭“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 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较黑,一打听才知道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的结果。他立即抓住这一空当,买了人宇梯、水桶和抹布,办起一个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个打工仔,业务已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 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只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车票。 1、整体感知: (1)请选择最恰当的一项作为小说的标题( A )(2分) A偶遇 B换票的悲剧 C换票 D成功与失败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2分) 2、小说描写了两个打工者的两次相遇,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2分) 第一次相遇: 第二次相遇: 3、通读全文,简要概括两个人的性格特点。(4分) 成功者: 拾破烂的人: 4、品读小说至段,写出自己的感悟。(2分)综合性学习(5分) 国庆节到了,班级要开展“祖国颂”的主题班会,由你担任主持人,为班会设计一段开场白,并请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