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一中07-08上高二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1页
泉州一中07-08上高二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2页
泉州一中07-08上高二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3页
泉州一中07-08上高二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4页
泉州一中07-08上高二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2008 学年第一学期泉州一中高二语文期末考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命题:黄伟明 审核:李陇耕2008.1.24注: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第一部分(选择题30分)一、阅读理解(每题3分,共30分)(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唐诗的任侠精神 汉魏以来,游侠形象开始在诗歌里崭露头角。但是,直到唐代,尤其是到了盛唐时期,对游侠的赞美才如奇峰突起,成为全社会普遍的歌唱。唐诗中的任侠精神不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它随着唐诗高潮的到来而扩展成为诗坛上的一代风尚。 所谓任侠精神的具体内容,大致包括下面数端,即:排难解纷、效功当世的襟怀;轻财好施、重交谊、重恩义的操行;“不衿其能,羞伐德”的风度;尚武轻儒的意识,以及豪荡使气,不以礼法为意的个性。所有这些。曾被司马迁概称为“侠客之义”,它们在盛唐诗歌中不仅得到了全面的歌颂,而且由于它们和时代的进步理想相结合相渗透因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健康、生动、有力。盛唐诗歌对“尚武”精神的赞美,闪耀着立功效世的人生理想的光芒。这和“轻儒”的意识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张扬了任侠理想从而呈现出一种“非文人化”的面貌。而对豪荡使气、磊落不羁的性格的推许,也是和反礼法、反权贵、反教条的思想内容结合在一起的。诗人对游侠形象的集中歌唱,以及对生活中的侠义精神的开掘和赞美。表现了这个时代特有的精神面貌。它显然并非儒、道、释这些意识形态所尽能规范和牢笼但它构成了唐诗思想内容和美学风格的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却是无可置疑的。 任侠精神之所以能够成为唐代突出的文学现象,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生活为它提供了浓厚的土壤。社会上盛行的游侠风气,一旦和特定时期的历史需要、社会思潮相结合,就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文学理想。商业资财的积累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为游侠的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内附和迁徙。不仅给中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且也使其雄杰剽悍的风尚深入内地。但是,盛唐的诗人们所以不约而同地从任侠风气中吸取诗情,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提供了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精神力量。唐诗中任侠精神的美学意义就在于:它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富有开拓精神的性格,一种强者的性格,它以其富于展望的清醒信念,直面现实的斗争意识,敢说敢为的豪爽意气,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富有朝气的青春时期。它所体现的。是一种力的美运动的美,因而成为中华民族淋漓元气的历史明证。这正是构成唐诗永久魅力的奥秘之一1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体现“任侠”精神的一项是()A新丰美酒都十千,咸阳少年多侠客。B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C人生得意须尽欢,奠使金樽空对月。D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2以下概括“任侠”精神成为唐代突出的文学现象的原因的句子中,概括最准确、全面的一句是()A当时的社会生活为它提供了深厚的土壤。B社会上盛行的游侠风气,一旦和特定时期的历史需要、社会思潮相结合就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文学理想。C商业资财的积累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为游侠的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内附和迁徙,不仅给中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且也使其雄杰剽悍的风尚深入内地。D根本原因还在于它提供了这个时代所需的精神力量。3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任侠”精神并不是唐代所独有,早在汉代就被司马迁概称为“侠客之义”。B考察唐诗中游侠形象的消长起落,可以为我们考察唐代的社会风貌、思想发展提供一个方面的线索。C盛唐儒、道、释三种意识形态并存,从而使游侠精神获得了丰富和发展的充足养料,使之成为唐诗思想内容和美学风格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D“任侠”精神所体现的强者性格,代表了时代的进步要求。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也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二)课内文言阅读阅读文段,回答文后4-7题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天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呜呼!其信然邪 信:真实,确实。B.吾兄之盛德而天其嗣 盛:大C.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 克:能够。D.所谓天孝诚难测 诚:诚实5指出下列各项中“其”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 A.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C.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B.呜呼!其信然矣 D吾实为之,其又何尤6.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没有活用观象的一项是( )A. 汝之纯明宜业其锡孝不兄蒙其泽矣!B.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C.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D.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7.下列上文内容分析理解非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不相信神灵不明,上天无道,连用三个“乎”字的反问句来强化质疑的语气;用五个“矣”字表达的是肯定、无奈的语气。B.韩愈目睹季十二郎的灵柩。事实俱在,幻梦破灭。C.幻想破灭,韩愈疑天理、神明、生死无数,极写内心悲痛之情。D.结尾说“言有穷而情不可终”,进一步说明自己的悲痛不因文章的结束而终止,它将绵绵延续,永无尽期!(三)课外文言阅读阅读文段,回答文后8-10题祭妹文(节选)清袁枚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余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锱衣一章。适先生奓(zh)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愈三年,予披官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yn,婴儿,这里指幼年时期)情状,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8、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汝以一念之贞(由于、因为)B、虽命之所存(既然)C、使汝不识诗书(如果、假使)D、或未必艰贞若是(或许)9、文中第一段文字,作者对其妹的不幸遭遇表示了同情,同时分析了原因,作者认为造成悲剧的真正原因是()A、袁枚妹妹自己坚持不肯解除婚约,“一念之贞”造成了终生不幸。B、作者害了他妹妹,所以文中说“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C、“古人节义事”害了他妹妹,传统的封建礼教毒害了她,给她带来了不幸。D、不良的教育害了他妹妹,中国古代的诗书都是害人的,所以作者说“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10、对第二段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一段主要写幼时兄妹关系。记叙了同捉蟋蟀、并肩读书、自己弱冠粤行时幼妹“掎裳悲恸”、中进士回家时妹妹“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等情景。B、这一段文字写的都是琐事,但正因为对儿时“嫛婗情状”未能“罗缕纪存”,所以回忆得不够,这就更鲜明地表现了兄妹间的亲密关系和悼念亡妹的真挚感情。C、这一段中把儿时“岁寒虫僵,同临其穴”的情景与“今予殓汝葬汝”对比着写,更加哀婉动人。D、作者在记叙了往事之后,既后悔,又叹息,这一悔一叹,更直接抒写了无限眷恋、又觉无可挽回的哀痛。 第二部分二、翻译题11、翻译下面句子(9分)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纪存。(祭妹文) 翻译: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翻译: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庖丁解牛) 翻译: 三、12填空与默写(每空1分,共12分) 1.江天一色无纤尘,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2. ,惟有幽人自来去。(夜归鹿门歌孟浩然)3. ,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4.吴楚东南坼, 。(登岳阳楼杜甫) 5.春水碧于天, 。(菩萨蛮韦庄) 6.细草微风岸, 。(旅夜书怀杜甫) 7. ,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李白) 8.五更鼓角声悲壮, 。(阁夜杜甫) 9. ,芙蓉注露香兰笑。(李凭箜篌引李贺) 10.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苏幕遮周邦彦) 11.廊腰缦回,檐东高啄;各抱地势, 。 (阿房宫赋杜牧) 1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阿房宫赋杜牧)四 1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春日五首(其一)秦观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1)这一首写春日风光的小诗在取景上有何特色?(3分)答: (2)请鉴赏三、四两句诗在表达技巧上的特点?(3分)答: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草堂的情思 穿过满是牛粪的陋巷,我来到你的校园。哲人般的窑洞,蹲在笔架山的腹部,“吱呀”一声门响后,是一千二百年的寂静。岁月沉默着与院中的老枣树共守着当年的秘密,门后,有一只蟋蟀在悄吟空无一物的窑洞盛满了苍茫如水的时光,渡我,渡我到遥远的大唐,去追寻那凤凰的足迹。 辉煌的昨日,幽丽的往事,公孙大娘的舞姿和曹将军霸的丹青,都被装入诗的信封寄回后世。你独自留在那漫漫孤旅。当李青莲的酒杯里酿造他的狂草的诗与人生时,你正在帝国的阴影里跋涉,所以你永远也不会有谪仙甩一只靴子给高力士的潇洒。你是一颗子贡植于孔子坟前的柏树,一笔一划,都写得那么认真,那么艰难,难民、伤病、胡马、羌笛,坠在你的每一首诗里上,压弯了凝重的枝桠。以至千年后,那些故作深沉的所谓“诗人”加起来,也扛不起你树上的一枝重柯。 树边的道路上有深深的车辙,就是顺着这条自古以来无数读书人走过的路,你踌躇满志走向长安,然而为时晚矣,长安已是一台大戏的尾声。虽然曲江水边丽人如云,五陵酒肆高朋满座“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那匹疲驴驮着你的理想和抱负,在大雁塔下踯躅徘徊,碰到的都是紧闭的门户,无论是寄食富门还是卖药市上,都早将一个书生的自尊戳的鲜血淋漓。为何,为何你不像你诗中遨游万里的白鸥,鼓翅离去?长安,究竟是什么系住了你的心,使人魂牵梦绕,永难释怀?在生命的最后回归之时,你无限眷恋地回过头,仍是“愁看直北是长安”。多柳的长安啊,宫墙何其高!而我们,中国的文人一代又一代,都将自己的一生,在这墙外打了个死结。“长安”,在他们就是国家社稷,就是山河家园,就是神圣的图腾。这是一个永远的梦!屈大夫做过,诸葛亮做过,你的好友李白做过,虽然只是梦,却火一样映红了你的人生。夏天的雨,你的诗句乘云而来,骤然间雨点般纷落,淋湿了我无边的思念。“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第一次通读这两句,我的热泪便止不住与“里巷”共流。好迂的诗人阿,你如何这样执迷不悟!一介布衣,衣食无着,你却“穷年忧黎元”;“老妻衣百结”,“幼子饿已卒”;你却“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茅屋为秋风所破,你想的是广厦万问,大庇天下寒士。自己身陷敌城,悲的却是“四万义军同日死”。一个又一个子夜,你在如豆的青灯下披衣而坐,咀嚼着时代的苦难,任那种叫做“愁”的植物,在心中疯狂生长,瘦削的肩头,便有推不摔的重量。“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三十五岁的你就如此透彻,为什么就是迷途不返呢?笔架山忆寂寞千载,你之后,谁又能有如椽大笔搁置其上呢?然而又是什么使你文而不贵,运交华盖以致连饭郝不足呢?既然“文章憎命达”,何不去掉劳什子文章?可你又怎么能!在你,“文章千古事”,它是你的灵魂、你的生命,是你与缪斯终生的契约。从“朱门”到“路边”,这中间千山万水,你跨过了,便从“诗人”走向“诗圣”。然而,我们对于夫子的热情和追求总过于“诗”,于是你仍处陋巷,但一切都会死去,只有你的“诗”活着,并将永远活下去。14结合全文,简要阐释第段“以至千年后,那些故作深沉的所谓的诗人加起来,也扛不起你树上的一枝重柯”这句话的深刻含义。(4分)答:15第段作者读诗人的诗先是热泪直流,继而又说诗人“好迂”、“执迷不悟”,这岂不矛盾?你是如何理解的?(4分)答:16纵观全文,作者是如何评价诗人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分)答:17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第段的环境描写以动衬静,表现了诗人生前的潦倒、孤寂,与结尾前后照应。 B第段划线句将李、杜进行比较,揭示出李、杜备有独特的诗风,含有贬李褒杜之意。 C作者将杜甫与屈原、诸葛亮、李白类比是因为他们都心怀社稷,都留下了传诵千古的诗篇 D文章通过对杜甫忧国忧民的高尚品格的赞扬,提醒人们不要见利忘义,要有爱国忧民的精神 E文章采用与诗人对话似的第二人称形式来写,感情流露更直接、更真挚。六、17.语言表达(6分) 在国际民众交流会上,要做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宣传,请任选一个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该节日写一段宣传语,要求语言简洁得体,主题鲜明,构思新颖。(字数50字以内)七、18作文(7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澳大利亚人认为,如果给财富按先后顺序排列,那么,第一大财富便是健康。澳大利亚人口稀少,资源丰富,地域辽阔,同时也是个高福利的国家,根本不存在生存危机,所以他们把健康的体魄看成是第一位。第二大财富是接受高等教育。他们认为人类的进步是以文化为载体的,只有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第三大财富是有幸福的家庭。第四是有金钱。请你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标题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答题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008.1.24一、 选择题(30分)题序12345678910得分选项二、11.翻译题(9分) 三、12.填空与默写(12分,每空1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四、13.诗歌鉴赏(16分)(1) (3分)(2) (3分)五、现代文阅读(17分)14. (4分)15. (4分)16. (5分)17.( )( )(4分)六、语言表达(6分)50格七、作文(70分)18作文澳大利亚人认为,如果给财富按先后顺序排列,那么,第一大财富便是健康。澳大利亚人口稀少,资源丰富,地域辽阔,同时也是个高福利的国家,根本不存在生存危机,所以他们把健康的体魄看成是第一位。第二大财富是接受高等教育。他们认为人类的进步是以文化为载体的,只有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第三大财富是有幸福的家庭。第四是有金钱。请你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标题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07-2008 学年第一学期泉州一中高二语文期末考试题 参考答案:1C(引李白的将进酒,表达的是人生得意须及时行乐的思想。)2B(A、C、D均不符合最准确、全面的要求)3C(文中只是说儒、道、释这些意识形态不能规范和束缚任侠精神,不能就此推断任侠精神是从这三种意识形态中发展起来的。)4 D 诚: 实在,的确 5 C “其”为代词.ABD为语气副词 6 C 7 B8 B(应解释为“虽然”) 9、C10、B(“回忆得不够”表述不当)11(9分). 悔恨当时没有把幼年时期天真烂漫的情态,详细记录下来。(“罗缕”1分,“纪存”1分,通顺1分). 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为国者”1分,“为”1分,“劫”1分) 从未碰到脉胳相连和筋骨相结的地方,更何况大骨头呢?“技经肯綮” 1分,“未尝”1分。通顺1分)三、12填空与默写(每空1分,共12分)1.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2.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夜归鹿门歌孟浩然)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4.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登岳阳楼杜甫)5.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菩萨蛮韦庄)6.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旅夜书怀杜甫)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李白)8.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里河影动摇。(阁夜杜甫)9.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注露香兰笑。(李凭箜篌引李贺)10.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苏幕遮周邦彦)11.廊腰缦回,檐东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阿房宫赋杜牧)1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恃。(阿房宫赋杜牧)四 1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13(1)这首诗取景以细小见长。(1分)把镜头的焦点对准了庭院一角,摄下了一幅雨过天晴的精巧画面:玻璃瓦,浮光闪闪;芍药花,灿然盛开,蔷薇花,娇卧枝头。情景交融,(1分)既写出了春日美好的风光,又突出了诗人的春愁。(1分) (2)第三、四句用了拟人对偶手法。(1分)芍药、蔷薇经雨后,一个“含春泪”,一个“卧晓枝”,仿佛暗含愁绪,既写出雨后之花的娇弱之态,又包含了诗人的惜花之情。(2分)14杜甫的诗笔饱蘸了爱,写尽了对万方多难的家国的忧思,以苦难深重的人民的同情。他的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以及负载苦难的坚毅是后来的诗人难以企及的。(要点:从诗人和后来诗人两个角度作答,各2分)15并不矛盾(1分)“好迂”、“执迷不悟是贬词褒用,指诗人虽为一介书生,衣食无着,遭遇人生种种挫折与灾难,却仍然执着于同情、关爱天下苦难的人民,为国家的前途担忧。(3分)16作者高度评价了杜甫的诗作及人格。他的现实主义诗作写尽了对山河家国的忧思和人民的苦难,博大而深沉,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而诗人的人生却充满了跋涉的艰难,他执着于咀嚼时代的苦难,心系社稷,一生为时代而歌唱,无愧于“诗圣”的称号。作者情系草堂,表达了对诗人的赞誉、景仰与深沉的缅怀。(对作品的评价及人格的评价各2分,作者的情感2分)17B、D(B项显然没有贬李褒杜之意。D项“提醒人们不要见利忘义”是妄加判断)六、17.语言表达(6分)语言简洁得体2分,主题鲜明2分,构思新颖2分。例:拴五色线挂荷包吃粽子度端午,饮雄黄酒游百病赛龙舟过夏节。参考译文:你因为有坚守贞节的想法,遇人不合,导致了婚姻上的孤独不遇。虽说是命运在作弄,实际上是老天爷的安排;然而连累你到这种地步的,不能说不是我的过错。我从小跟着老师学习儒家的经书,你和我并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的事;一旦长大成人,就亲自去实行。唉!假使你不懂儒家的经文,也许不一定象这样苦守贞节。我逮蟋蟀,你在一旁动胳膊助力;冬天虫子僵死了,(你和我)一同到它的穴边(凭吊)。今天我收殓营葬你,而往事清清楚楚地浮现在眼前。我九岁的时候,在书房里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