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或2006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卷语文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双赢蒸馏水柳暗花明自立更生B.精萃 身份证 并行不悖 和衷共济C.纪实 浏览器 一诺千斤 心无旁骛D.蕴藉 压轴戏 谑而不虐 羽扇纶巾答案:D解析:A项,“立”应为“力”;B项,“萃”应为“粹”;C项,“斤”应为“金”。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人们意识到,用一种发展模式、一种政治主张来多彩世界的做法是行不通的。(2)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制定的“十一五”规划,为我国经济的繁荣出更加美好的发展远景。(3)人,可以抛舍许多,却绝不可抛舍养育自己的土地。失却了对它的,便也失却了良知。(4)打着民主旗号搞“台独”的分裂活动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严重挑衅,是对台海地区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构成的巨大威胁。A.制约勾画眷念更/和B.制约 勾勒 眷恋 更/乃至C.规范 勾勒 眷恋 也/乃至D.规范 勾画 眷念 也/和答案:C解析:规范:使合乎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制约: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为乙所制约。勾画:勾勒描绘;用简短的文字描写。勾勒:用简单的笔墨描写事物的大致情况。眷恋:(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切地留恋。眷念:想念。更:表示程度上又加深了一层或数量上进一步增加或减少。也:表示并列。和:连词,意为“跟”“与”。乃至:甚至,表示更进一层。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神六”发射和回收是一项要求相当精确的技术,每一个步骤都要认真核对,否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后果不堪设想。B.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现在很多中学生在学校里见到老师都能亲切问好,遵守新颁布的中学生守则,一些违纪现象已经每况愈下。C.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为政清廉,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这样才能上行下效,扭转不良的社会风气。D.今冬,因气温骤降,吉林市松花江畔十里长堤形成壮观的雾凇景观,道路两旁的树木银装素裹,冰清玉洁,给江城增添了无穷魅力。答案:A解析:B项,越往下越明显,表示情况越来越坏;C项,比喻上面的人怎么做,下边的人就跟着怎么做,是贬义;D项,像冰那样清澈透明,像玉那样洁白无瑕,比喻人的操行清白。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日本每日新闻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70%以上的日本民众认为,日本相首小泉纯一郎在改进目前日中、日韩紧张关系问题上“努力不够”。B.中国选手张丹/张昊2月13日晚在都灵冬奥会双人滑比赛中,虽然没能夺得金牌,但是,这对年轻的“龙的传人”实践了诺言,用自己的顽强表现征服了现场观众。C.红色旅游期间,前往韶山的游客中有上了年纪穿着毛式服装的老者,也有很多带着孩子和摄像机的夫妻、大学生和中小学生。D.明后两年要扩大医疗试点范围,大胆探索,大胆创新,多为群众着想,完善相关政策,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答案:B解析:A项,搭配不当,“改进”改为“改善”;C项,“带着孩子和摄像机”不能修饰“大学生和中小学生”;D项,成分残缺,在句末加“制度”。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当代环境伦理学是一个富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新学科,形成了多种理论模式和学说。这些模式、学说既包括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即浅环境论,也包括非人类中心主义即深环境论,还有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在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方面与深环境论中的环境整体主义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更承认人类对自然的保护作用和道德代理人的责任,以及一定社会中人类行为的环境道德规范。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对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采取了一种整合的态度。它汲取了生命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等非人类中心主义关于“生物/生态具有内在价值”的思想,承认自然不仅具有工具价值,也具有内在价值,但又不把内在价值仅归于自然自身,而提高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性质。这样,由于人类和自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那么,不仅是人类,还有自然,都应该得到道德关怀。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整体价值观的基础上,承认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类所特有的“能动作用”,承认人类在这个统一整体中占有的“道德代理人”和环境管理者的地位。这样,就避免了非人类中心主义在实践中所带来的困难,使之更具有适用性。在共同承认自然的固有价值和人类的实践能动作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人与自然的整体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理论基础。现代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研究表明,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在内)是一个有机整体,生命系统表现为网络格局。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从物种层次、生态系统层次到生物圈层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任何生物都有内在的目的性,都以其各自的方式在整体生态关系中实现其自然的善。因此,任何生物和自然都拥有其自身的固有价值(固有价值是一种实体为获得自身的善而独立于人类评价者目的的价值)。生物和自然所拥有的固有价值应当使它们享有道德地位并获得道德关怀,成为道德顾客。可持续发展伦理观把道德共同体从人扩大到“人自然”系统,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类扩大到生物和自然。与此同时,由于只有人类才具有实践的能动性,才具有自觉的道德意识,才能进行道德选择和做出道德决定,所以只有人是道德的主体。作为道德代理人的人类,应当珍惜和爱护生物和自然,承认它们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价值。因此,人类具有自觉维护生物和自然的责任。5.下列说法不属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内容的一项是A.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承认自然既有工具价值,也有内在价值。B.生物和自然应当享有道德地位并获得道德关怀,成为道德顾客,人类应珍惜、爱护生物和自然。C.认为自然的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都应该归于自然自身。D.承认人类所特有的“能动作用”,人类是道德主体,是自然和生物的道德代理人,是环境管理者。答案:C解析:第二段中说:“但又不把内在价值仅归于自然自身”。6.以下对“深环境论”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深环境论认为自然具有内在价值,这种价值归于自然本身,它强调人类的“道德代理人”的责任。B.深环境论认为自然具有内在价值,这种价值应归于自然本身,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C.深环境论认为自然具有内在价值,这种价值来自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性质,自然与人同样处于道德主体地位。D.深环境论认为自然具有工具价值,这种价值来自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性质,人类是环境的管理者。答案:B解析:A项,“它强调人类的道德代理人的责任”不属深环境论观点;C项,自然与人不同样处于道德主体地位;D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性质”不是由工具价值而来的。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深环境论强调生物/生态具有内在价值,它与人类合理开发利用自然之间构成矛盾。B.浅环境论和深环境论在研究人类与环境问题时所持的观点都有可取之处。C.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整合了浅环境论和深环境论的思想,因而更合理,更先进,也更适用。D.浅环境论主张只有人类才有“能动作用”,因此人类是万物的主宰,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待自然和生物。答案:D解析:D项“因此”后的两句犯了推断绝对化的错误。人的“能动作用”并非指随心所欲地对待大自然。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朱熹,字元晦,徽州婺源人。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会浙东大饥,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朱熹始拜命,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免除)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凡丁钱、役法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而革之。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光宗即位,改知漳州。奏除属县无名之赋七百万。以习俗未知礼,采古丧葬嫁娶之仪,揭以示之,命父老解说,以教子弟。常病经界不行之害,乃访事宜,择人物及方量之法上之。有旨先行漳州经界。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家故贫,箪瓢屡空,晏如也。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率与之共。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为主。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穷圣贤之经训。所著书皆行于世。熹没,朝廷以其大学、语、孟、中庸训说立于学官。平生为文凡一百卷,生徒问答凡八十卷,别录十卷。(节选自宁史朱熹传)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悉厘而革之厘:整理。B.单车屏徒从徒:徒弟、弟子。C.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贷:借贷。D.而道统之传始晦晦:含混隐晦。答案:B解析:随从、属下。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朱熹“政事可观”和“为学成就”的一组是A.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箪瓢屡空,晏如也B.即日单车就道大抵穷理以致其知C.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D.奏除属县无名之赋七百万所著书皆行于世答案: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浙东大饥荒时,朱熹积极运粮救灾,并单车独行,外出考察百姓疾苦。州县官员害怕他的严峻的作风,有的甚至弃官离去。B.朱熹非常注重治学与传授。政务繁忙之余,他经常到州郡的学校去,召集学生给他们讲学。C.在漳州任上,朱熹认为地方偏僻闭塞,百姓不越界与外面交往祸害较大,于是认真考察有关事宜,选拔人才,加强同外面的贸易往来和经济交流。D.朱熹做学问,大致通过深入探究事物的“理”以获取知识的实际效用。他一生写的文章共一百卷,著作在世上广泛流传。答案:C解析:经界是指土地、疆域的分界。第卷(非选择题共120分)四、(23分)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3分)(2)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率与之共。(3分)(3)熹没,朝廷以其大学、语、孟、中庸训说立于学官。(4分)答案:(1)到任后,兴利除弊,正值当地一年不下雨,他十分重视抗灾救民的措施,很多百姓得以保全性命。(值:逢,遇;岁:一年;全活:得以保全性命。)(3分)(2)有的学生从远方来向他请教,他就用豆饭藜汤来招待,并和他们一起吃饭。(3分)(3)朱熹死后,朝廷把他的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作注的书作为学校的教材。(没:死;训:训诂、解释;立:设立,建立。)(4分)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清溪行注李白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注:这首诗为李白在天宝十二载(753)秋游池州(今安徽贵池)时所作。(1)北宋诗评家胡仔在谈到此诗说:唐初诗人沈佺期“船如天上坐,人似镜中行”句,脱胎于东晋王羲之的“山阴路上行,如坐镜中游”。他认为李白“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虽有所袭,然语益工也”。你是否同意胡仔对李白诗句的评价?请简要说明。(4分)(2)你认为这首山水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答案:(1)同意(1分)。李白化用了前人诗句,却显得更工整流畅。诗人以“鸟度”对“人行”,对仗工稳(1分);以“明镜”喻清溪,以群山比“屏风”,比喻清新(1分)。你看,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穿度,这样一幅美丽的图景,倒映在清溪之中,给人身临其境之感。(1分)(回答“不同意”者,再看其分析角度,如果抓住“虽有所袭”展开,可给1分。)(2)“清我心”的“清”。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山水诗,着意描写清溪水色的清澈,寄托了诗人喜清厌浊的情怀。因为诗人在朝廷屡遭排挤和打击,实感官场污浊,今见清溪潺潺流水,认为可以“清心”,洁白自律,精神愉悦。(回答“清”,给1分,回答“清我心”的“清”,给2分。分析思路正确,表达合理,再给2分。回答“悲”,又言之成理,最多给2分。)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小题。)(5分)(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 ,。此情可待成追忆, 。 (李商隐锦瑟)(2),教然后知困。(礼记)举酒属客, , 。(苏轼赤壁赋) , ,而人之所罕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答案:(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只是当时已惘然(2)学然后知不足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任选一题,每空1分,共5分)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废园外巴金晚饭后出去散步,走着走着我又到了这里来了。从墙的缺口望见园内的景物,还是一大片欣欣向荣的绿叶。在一个角落里,一簇深红色的花盛开,旁边是一座毁了的楼房的空架子。屋瓦全震落了,但是楼前一排绿栏杆还摇摇晃晃地悬在架子上。我看看花,花开得正好,大的花瓣,长的绿叶。这些花原先一定是种在窗前的。我想,一个星期前,有人从精致的屋子里推开小窗眺望园景,赞美的眼光便会落在这一簇花上。也许还有人整天倚窗望着园中的花树,把年轻人的渴望从眼里倾注在红花绿叶上面。 但是现在窗没有了,楼房快要倾塌了。只有园子里还盖满绿色。花还在盛开。倘使花能够讲话,它们会告诉我,它们所看见的窗内的面颜,年轻的,中年的。是的,年轻的面颜,可是,如今永远消失了。花要告诉我的还不止这个,它们一定要说出八月十四日的惨剧。精致的楼房就是在那天毁了的。不到一刻钟的功夫,一座花园便成了废墟了。我望着园子,绿色使我的眼睛舒畅。废墟么?不,园子已经从敌人的炸弹下复活了。在那些带着旺盛生命的绿叶红花上,我看不出一点被人践踏的痕迹。但是耳边忽然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我回头看,没有人。这句话还是几天前,就是在惨剧发生后的第二天听到的。那天中午我也走过这个园子,不过不是在这里,是在另一面,就是在楼房的后边。在那个中了弹的防空洞旁边,在地上或者在土坡上,我记不起了,躺着三具尸首,是用草席盖着的。中间一张草席下面露出一只瘦小的腿,腿上全是泥土,随便一看,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人腿。人们还在那里挖掘。远远地在一个新堆成的土坡上,也是从炸塌了的围墙缺口看进去,七八个人带着悲戚的面容,对着那具尸体发愣。这些人一定是和死者相识的吧。那个中年妇人指着露腿的死尸说:“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以后从另一个人的口里我知道了这个防空洞的悲惨故事。一只带泥的腿,一个少女的生命。我不认识这位小姐,我甚至没有见过她的面颜。但是望着一园花树,想到关闭在这个园子里的寂寞的青春,我觉得心里被什么东西搔着似的痛起来。连这个安静的地方,连这个渺小的生命,也不为那些太阳旗的空中武士所宽容。两三颗炸弹带走了年轻人的渴望。炸弹毁坏了一切,甚至这个寂寞的生存中的微弱的希望。这样地逃出囚笼,这个少女是永远见不到园外的广大世界了。花随着风摇动,好像在叹息。它们看不见那个熟悉的窗前的面庞,一定感到寂寞而悲戚吧。但是一座楼隔在它们和防空洞的中间,使它们看不见一个少女被窒息的惨剧,使它们看不见带泥的腿。这我却是看见了的。关于这我将怎样向人们诉说呢?夜色降下来,园子渐渐地隐没在黑暗里。我的眼前只有一片黑暗。但是花摇头的姿态还是看得见的。周围没有别的人,寂寞的感觉突然侵袭到我的身上来。为什么这样静?为什么不出现一个人来听我愤慨地讲述那个少女的故事?难道我是在梦里?脸颊上一点冷,一滴湿。我仰头看,落雨了。这不是梦。我不能长久立在大雨中。我应该回家了。那是刚刚被震坏的家,屋里到处漏雨。1941年8月16日在昆明14.结合文意,回答下列问题。(8分,每小题4分)(1)文章通过“花”写废园,写少女之死,这在写作上运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营造了一种什么气氛?(2)文中第段、第段画线的句子是从“花”的视角写大轰炸的,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一特殊视角,其作用是什么?请分点简述。答案:(1)运用了反衬(衬托)的表现手法(2分),营造了一种凄凉伤感的气氛(2分)。(2)花是日本空中武士罪行的见证者(或叙述者),它们见证了整个轰炸过程和女主人的死亡。写花的寂寞悲戚,实写人的悲伤痛苦。(意思对即可给分,每小点2分,共4分。)15.联系上下文,理解第段“这样地逃出囚笼”一句话的含义。(6分)(1)“囚笼”特指 (2)“逃出囚笼”是指 (3)“这样地逃出囚笼”,又有何深意呢?答案:(1)关闭的园子(2分)。(2)少女“寂寞的生存中微弱的希望”或“向往外面的世界”(2分)。(3)而今她虽逃出囚笼却成了一具尸体,敌人的残暴毁掉了她的青春和微弱的希望(2分)。16.本文不但控诉了侵略者的残暴罪行,也含蓄表达了作者对光明的向往和抗战必胜的信念,哪些地方表现了这种“向往”和“信念”?请举两例说明。(4分)答案:(1)大轰炸后,“只有园子里还盖满绿色。花还在盛开”。(第段)(2)绿色使我“舒畅”,园子已经“复活”,红花绿叶带着旺盛的生命力。(第段)(3)我眼前只有一片黑暗,但是花摇头的姿态还是看得见的。(第段)17.文章写的是“废园”,但结尾却以“那是刚刚被震坏的家,屋里到处漏雨”收笔。作者这一笔的言外之意是什么?(不超过30字)(4分)答案:“废园”到处可见,惨剧遍布国中,敌人罪恶滔天。(4分。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服装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金属矿山可行性研究报告
- 钢板桩项目投资方案与经济效益分析
- 防近红外涤纶篷布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撰咨询)
- 项目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立项备案可修改案例
- 食糖行业市场分析报告2025年
- 高中二年级下册教案范本的可视化教学实施方法
- 高中课题研究报告
- 2025年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数控车工)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2020-2025年资料员之资料员基础知识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 建筑材料及构配件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 2024-2025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2.4《气味告诉我们》课件
- 高教版【中职专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期末试卷+答案
- 色盲测试色盲自检
- 护师岗位竞聘述职报告
- 新生儿窒息复苏课件
- 大学生职业规划新能源汽车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成长赛道模板
- 三一挖掘机安全操作与保养课件
- 老人及儿童合理用药课件
- 《基于EVA的企业价值评估文献综述》37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