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的内在统一及其启示.doc_第1页
“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的内在统一及其启示.doc_第2页
“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的内在统一及其启示.doc_第3页
“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的内在统一及其启示.doc_第4页
“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的内在统一及其启示.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的内在统一及其启示 【摘 要】“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这两个理论都是在大量的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对于无产阶级工人运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深刻认识到“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理论之间所具有的内在统一性,对我们把握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两个必然;两个绝不会;内在统一;启示意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它指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也就是后来人们所概括的“两个必然”的理论。后来马克思又在他的序言中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的理论,所谓两个绝不会说的就是:“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在“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理论的指导之下,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工人运动在先进无产阶级领导者的带领下蓬勃开展,并且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是随着东欧剧变、苏联的解体有关于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理论是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推动无产阶级运动的发展受到了巨大的争议。社会主义怎么了?“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论断错误了吗?马克思错了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疑惑都深深的困扰着广大的人民群众。但历史事实证明,这两个理论并没有错,它们是能够经得起实践检验并科学的理论。经过无产阶级先驱们的不懈努力,艰苦奋斗最终实现了无产阶级的胜利。 一、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的内在统一性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是辩证统一的,“两个必然”强调的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总趋势;“两个绝不会”强调的是“两个必然”实现的条件,描绘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历程。 “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内在统一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关于“两个决不会”,它所指示的对象为“所有的社会形态”,无论是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还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所有的这些历史演变、发展都无一例外的蕴藏和体现着这个规律;而关于“两个必然”的论述,它则是特指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趋势。同时“两个决不会”论断中还隐藏着另一层的论断,即: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后,是必然要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之后,是必然会出现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两个决不会”寓于“两个必然”之中,并且又通过“两个必然”得以体现。如果将这两个理论放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中去考察的话,二者就能实现相互转化。换句话说,“两个必然”指明了“两个决不会”在资本主义的最终前途。 (二)应然性与实然性的统一 “两个决不会”的论断阐明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时间和条件,并反映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和曲折性。“两个必然”理论虽然指明了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一历史事实的前进趋势,但“趋势”归根结底只能说是一种可能性,它并不意味着“实践”,“理想”也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够变成“现实”。可是我们又必须清楚,作为其中一种社会制度更替方式,“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自然逃不出这个历史规律,这个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时间、条件,表明了这一过程实现的曲折性。这种曲折性是一种实然性结果,而这绝不排斥“两个必然”总趋势的应然性要求,相反只有在这种应然性要求的作用下人们才能对这种实然性结果进行理性的分析和认识。因此,“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是高度统一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是“应然性”与“实然性”的统一。 (三)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同样,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从历史的演变结果来看,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但是发展的道路并不是直线的,而是波浪起伏式的、螺旋式的。这一点,是经过历史证明所得出的结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必然”理论它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方向,即社会主义最终会战胜资本主义并取代资本主义。而“两个绝不会”理论则说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道路,即这种战胜,这种取代是要经过无数革命者的共同努力的,而且前进的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有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失败和偏差。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 (四)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历史条件的评述上。“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尚未带政治性以前,在生产力在资产阶级本身的怀抱里尚未发展到足以使人看到解放无产阶级和建立新社会必备的物质条件以前,这些理论家不过是一些空想主义者。”这也为“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理论的提出埋下了科学的理论先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理论的出现并非是一时的学术之说,而是有着大量的理论奠基的。 其次体现在随着实践的发展,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上。马克思主义虽然是反对资本主义的理论武器,但也不是一味的否定、摧毁资本主义。当1848年的欧洲革命并未激发马克思、恩格斯所预想的革命新高潮时,马克思、恩格斯也大胆的承认:“在这种普遍繁荣的情况下,也就谈不到什么真正的革命。”进而他们得出了“两个决不会”的论断。这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的源泉。 二、现代启示 正确并深刻的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理论,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这一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四个方面。 (一)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理论的开放性 解决资本主义在什么情况下才会被社会主义取代,本来就该是“两个必然”的题中之义,虽然“两个必然”解决和揭示了资本主义最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走向问题,但是它却并没有回答究竟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两个必然”才能够得以实现,而对于这个问题得最终解决也就由“两个决不会”来回答了。因此,从这个层面来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两个决不会”是内在地包含于“两个必然”之中的,它是“两个必然”最终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限定、深化和补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也充分得说明了马克思、恩格斯严谨的态度,同时也启示我们,要坚持实践决定认识,要敢于实践,敢于否定,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理论的开放性、科学性。 (二)无需羡慕,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长期以来,在对待资本主义生命力的问题上,我们缺乏科学的、客观的认识。可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尽管我们在认识资本主义生命力的问题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但资本主义最终也逃脱不了其被灭亡的命运,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最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灭亡以及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必然趋势。所以,就算资本主义在科技革命之后出现了繁荣昌盛之势,出现了新的发展之态,但我们必须以辩证的态度来看待资本主义的这种“回光返照”,要看到它真实的内部矛盾,也要看到它的可取之处。 (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辩证看待社会主义发展遇到的挫折 有人这样理解“两个绝不会”:一种社会形态,只要生产力还能够发展,它就不会灭亡。他们认为资本主义仍具有活力,资本主义社会灭亡的条件至今还不成熟;相应地,他们认为,俄国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是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人为地搞出来的,是“早产儿”,因而注定要垮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就是例证。这种理解是非常错误的。完全没有看到社会是一个有着完整体系的社会。社会的进步虽然生产力是最主要的决定性因素,但各种历史的因素也有一定影响,一切从实际出发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科学思想,所以不能以篇概全。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准确地理解“两个绝不会”的原理,科学地解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四)科学看待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历史经验表明: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必须植根于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在理想信念问题上过去存在着一个误区,似乎强调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就必须坚信“共产主义很快就会到来,资本主义很快就会灭亡”,因而有的人认为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容光焕发,但已是晚期的绝症患者,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理解为会在不长的时间内灭亡,将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与其实现过程的长期性和曲折性对立起来。因此当看到当今资本主义还有较强的生命力的时候,这些人对“两个必然”就产生了动摇。资本主义是必然要灭亡的,当代资本主义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弊端,但绝不是到了垂死挣扎的阶段。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给我们指出了前途是光明的,只是道路是曲折的,让我们明确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还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建设任务仍然艰巨,要代替资本主义还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参考文献】 1张忠良,龙佳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2王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