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考复习模拟试卷(四).doc_第1页
2005年中考复习模拟试卷(四).doc_第2页
2005年中考复习模拟试卷(四).doc_第3页
2005年中考复习模拟试卷(四).doc_第4页
2005年中考复习模拟试卷(四).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全部资料免费下载2005年中考复习模拟试卷(四)(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语言积累和运用一、完成14题。(27分) 1选出加点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急躁 洗澡 操练 燥热 B喘气 湍急 瑞雪 踹开 C鸣蝉 禅师 阐明 婵娟 D阴晦 教诲 侮辱 后悔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头晕目(xun)_ (nin)_轻怕重 心有灵(x)_ 义愤填(yng)_ 3评改下面短文。石林游记(片段) 早就听说石林有一块很大的名叫“阿诗玛”的巨石,今天我终于能一饱眼福了。 妈妈带着我向“阿诗玛”走去。路上,妈妈告诉我:“阿诗玛是一位勤劳美丽的撒尼族姑娘,为了反抗富人热布巴拉,在阿黑哥的帮助下,她逃出了虎穴,来到了这里,却被洪水淹死,化为了巨石。”我远远望去,那块巨石果然极像阿诗玛,她身背背篓,翘首眺望远方,等待着阿黑哥的到来:大自然真是杰出的雕塑家,塑造出如此惟妙惟肖。 啊,石林!你那红霞满天,万峰林立的美景,你那摇摇欲坠、仰观时令人心惊肉跳的“千钧一发”的奇观,你那破壁而出的古枫、临空穿云的怪石,真是千姿百态、气势非凡;还有那蔚为壮观的“雾海,奇妙高耸的莲花峰,尤如仙境的望峰亭,都使我流连忘返。 (1)第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修改在下边的横线上。(2分) _ _(2)第段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3)点评第段构思上的优点(限30字内)(4分)(4)点评第段语言上的优点(限40字内)(4分)4背诵默写。(10分)(1)默写范仲淹渔家傲 (2)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_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论语中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_。(4)月光淡淡,_。白云团团,_。(5)古诗词中描写送别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两句,课内外不拘。_阅读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11题。(20分) (一)阅读马说,完成文后各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5课文选自_,作者_朝文学家_。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请写出另三位唐宋八大家的姓名:_、_、_。(3分) 6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6分)(1)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 ) _ 材:( ) _(2)才美不外见 见:( )_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千里马常有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B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C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D才美不外见风吹草低见牛羊8请用“”号给下面句子标出朗诵语音停顿。(2分)(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9本文借有关_和_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_,用“_”点明全文的主旨。(2分)(二)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4分)10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1然文不可以字而能,气可以养而改。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215题。(15分)最宝贵的一门课 深夜,一位中国人走进德国某小镇的车站理发室。理发师热情地接待了他,却不愿意为他理发。理由是,这里只能为手里有车票的旅客理发,这是规定。中国人委婉地提出建议,说反正现在店里也没有其他顾客,是不是可以来个例外?理发师更恭敬了,说虽然是夜里没有别的人,我们也得遵守规矩。无奈之中,中国人走到售票窗前,要了一张离这儿最近的那一站的车票。当他拿着车票第二次走进理发室里,理发师很遗憾地对他说,如果您只是为了理发才买这张车票的话,真的很抱歉,我还是不能为您服务。 当有人把深夜小站理发室的故事告诉给一群在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时,不少人就感慨万端,说是太不可思议了,德国人真是太认真了,这样一个时时处处讲规则讲秩序的民族,永远都会是一个强大的民族。但有的人就不以为然,说偶然的一件小事,决定不了这么大的性质,一个小镇的车站,一个近乎迂腐的人,如何能说明一个民族的性格呢?双方甚至还为此发生了争执,相持不下之际,就有人提出通过实践来检验孰是孰非。于是,聪明的留学生们共同设计了一项试验。 他们趁着夜色,来到闹市街头的一个公共电话亭,在一左一右的两部电话的旁边,分别贴上了 “男士”、“女士”的标记,然后迅速离开。第二天上午,他们又相约来到那个公用电话亭。令他们惊奇的一幕出现了:标以“男士”的那一部电话前排起了长队,而标以“女士”的那一部电话前却空无一人。留学生们就走过去问那些平静等待的先生:既然那一部电话前没有人,为什么不到那边去打,何必等这么久呢?被问的先生们无不以坦然的口吻说;那边是专为女士准备的,我们只能在这边打,这是秩序啊 留学生们不再争执了。在他们默默回去的一路上,每个人都想了很多,大家都隐隐觉得自己乃至自己背后那个曾是礼仪之邦、崇尚井然有序的民族,这许多年来,可能于无意之中慢慢丢失了一些美好的东西。在重创民族辉煌、融入世界之流的今天,规则和秩序,也许正是我们最为需要的素质。 有一位同学感慨道:“这是我们在德国学到的最为宝贵的一门课程啊!”12深夜,一位中国人走进德国某小镇的车站理发室。理发师热情地接待了他,为什么却不愿意为他理发?(3分)13中国人买了车票后,理发师为什么还不肯为他理发?(3分)14为什么说“一个时时处处讲规则讲秩序的民族,永远都会是一个强大的民族。”?(3分)15“大家都隐隐觉得自己乃至自己背后那个曾是礼仪之邦、崇尚井然有的民族,这许多年来,可能与无意之中慢慢丢失了一些美好的东西”这里“美好的东西”指的是_。(2分)16,篇末与标题中的“最为宝贵的一门课程”指的是_。(2分)17为什么说“在重创民族辉煌、融入世界之流的今天,规则和秩序,也许正是我们最为需要的素质”?(4分)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821题。(13分)全球汉语热 近年来,世界各地都掀起了学汉语热,懂中文的老外越来越多。例子。它是移民国家,政府颁布了多元文化条例,鼓励各族保持原有的文化和语言。安大略省教育部门就规定,只要有25个家庭使用某种语言,他们就有权要求政府出钱给他们的子弟开班,学习这种语言。 新加坡推行学汉语运动至今有10多年了。这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华裔人士平时在家则讲各种方言,包括闽南话、潮州话、客家话、海南话、粤语等。政府推广汉语的原因有二,促进华人社会的沟通;促进与中国的贸易。 美国汉语热是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兴起的。美国的贵族学校和私立学校比较重视中文教育,华侨们也要求子女好好学习中文。因为写汉文和说普通话对西方学生来说不是很容易的事,所以美国有些学校规定只有优等生才能选修中文。因此,会讲中文在西方社会还足一件时髦的事。 从根本上说,全球汉语热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由于中国实行的开放政策以及亚洲经济力量的崛起,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是跟上时代发展的一把钥匙。 18全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3分) 19文章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3分) 20文章认为全球汉语热的主要原因是_。还有_、_、_、_等各种原因。(5分) 21文章第二、三、四、五段之间的关系是( )(2分) A总分 B因果 C并列 D递进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15分) 无私奉献是人类最纯洁、最崇高的道德品质。她像冰山雪莲,洁白无暇;她像满山杜鹃,情暖人间。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最耀眼的是无私奉献的灿烂光辉,最醒人的是无私奉献的杰出人物。屈原、司马迁、杜甫、孙中山等,他们之所以耀眼、醒人,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业绩,无私地奉献给了社会、祖国和人民。“_,_”这句诗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作了一个形象的诠释。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无私奉献的境界呢? 无私奉献,要确立自己的远大理想。理想就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也就是那种对人类和社会有较大意义的奋斗目标。人的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比只贪图享受的物质需要更具有驱动力。 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人的思想境界高一分,无私奉献的精神就会登上一个新阶梯。” 古代的先贤,现代的英雄,当今的模范,不都是为追求理想的人生目标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吗?古代大禹怀着治服洪水、为民除害的宏愿,三过家门而不入;现代的无数先烈为了民族的解放,甘洒热血写春秋;今日的优秀青年为了实现远大理想,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无私奉献,要培育忘我的献身精神。有人把人生的境界分为“小我”、“大我”、“忘我”三个层次。“小我”者,利己也,只顾自己而不顾集体;“大我”者,热衷于为社会做贡献,但缺乏献身精神;只有“忘我”者,才能像一滴水溶化在大海里一样,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无私奉献,要树立不为名利的价值观。要使自己能够真正做到无私奉献并非易事。无私奉献之难点在于“无私”二字。正如布莱希特所说:“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要做到无私奉献,就要树立不追逐名利的人生价值观。只有树立了这种价值观,才能在任何情 无私奉献,要坚持埋头苦干的务实态度。如果说“无私奉献”是我们思想修养追求的彼岸,那么“埋头苦干”则是抵达这一彼岸的桥梁。因为无私奉献不是凭口头怎么说,而是要看行动怎么做。就是说,无私奉献不仅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更重要的还要表现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作为工人,就应为国家和人民多生产合格的产品;作为农民,就应_;作为军人,就应_;作为科学家,就应_;作为学生,就应_。 让我们吸吮中华民族的精神营养,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选文有改动) 2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_。 23将文章第四段横线上可填写的诗句写在下面。(2分) 答:_,_。 24文章第两段运用了_、_的论证方法。(2分) 25请从现实生活中举出一个“无私奉献”的典型事例。(5分) 答:_ 26,将文章第段的横线上应填写的句子写在下面。(4分) 答:作为农民,就应_ 作为军人,就应 _ 作为科学家,就应_ 作为学生,就应_作 文六、作文(60分) 27某中外合资企业招管理人员,面试中有这么一题:3人出外打猎,一个人发现了只野兔,另一个人打死了这只野兔,第三个人拾回了这只野兔。问谁该得头奖。据说,不少应聘人员均无视 “发现”的功劳,亦即无视信息、脑子、眼光、知识的价值,从而受到外方总经理的否认。请以“发现”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这个话题涉及广泛,只要与这道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 (2)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发表议论,等等。 (3)题目自拟。(4)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一、1B 2眩 拈 犀 膺 3(1)早就听说石林有一块名叫“阿诗玛”的巨石。 塑造出如此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 (2)凌 犹 (3)用母亲的话引入民间传说,增添了景物描写的神奇色彩和文化意蕴。 (4)运用第二人称,排比句式和丰富的词语,增添了抒情色彩,渲染了美景奇观,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意思对即可,字数超过者扣1分) 4,(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漏出了几点疏星 (5)示例: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二、(一)5昌黎先生集 唐 韩愈 示例:苏洵、苏轼、苏辙、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曾巩 6(1)s 通“饲”,喂 ci 通“才”才能 (2)xin 通“现”,呈现、显现 7D 8。(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9。伯乐 千里马 食马者 其真不知马也 (二)10啊!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跟谁在一道呢? 11,然而文章不是学了就能写好的,气质却可以通过加强修养而得到。 三、12因为车站理发师只能为手里有车票的旅客理发,而这位中国人不是乘车的旅客。 13因为中国人是为了理发才买车票,而不是真正乘车的旅客。 14有了规则和纪律,人们才有章可循,社会才有组织有秩序,这个民族才能团结才能强大。 15讲规则、讲秩序 16在德国学到了讲规则、讲秩序 17因为要想融入世界之流,就要遵守世界通行的规则和秩序,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