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江城子密州出猎.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江城子密州出猎.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江城子密州出猎.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君召初中 九 年级 语文 (上)册导学案(总第 课时) 课题: 江城子 密州出猎 姓名 课型:新授课 时间:2016 备课人:赵淑能 审核人:九语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读懂大意并概括上下片内容。 2、品析诗歌语言,感受诗人的雄心壮志。 3、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树立远大理想,培养爱国情操。 学习内容与过程:一、导入作者介绍教师概括。(多媒体展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与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1、苏轼博学多才,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2、其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与欧阳修并称“苏欧”。3、苏轼是著名的诗人,他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4、苏轼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他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4、苏轼也是著名的书法家,他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5、苏轼是著名画家,另外,苏轼还在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二、背景链接:江城子密州出猎,就是他写的第一首,也是最为典型的一首豪放词宋神宗熙宁八年,是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中,祭常山回来,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3、 整体感知。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听录音范读(注意语气、节奏及情感) 语气语调:豪迈奔放,高亢激昂2、自读展示。比比看谁学得像,读得好。3比赛朗读4、同桌合作疏通文意。参考译文:老夫姑且发一发少年狂气,左手牵黄犬,右手举苍鹰,戴锦帽,披貂裘,千骑驰骋,犹如疾风席卷山冈为了报酬满城的人跟随太守观猎的盛情,我要亲手射杀猛虎,像三国的孙郎那样 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鬓间虽已染白霜,那又有何妨!手持符节前往云中,何时朝廷才能再谴冯唐?(召我奔赴战场)(到那时)我定将手中的雕弓拉成满月的形状,朝着西北方,射杀犯界的天狼4、 精读赏析,展示交流。1、 朗读上阕,思考以下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疑难之处小组合作交流)(1)上阕描绘的是怎样的场面?(2)上阕中既能反映作者当时的心情又能统领上阕的一个字是什么?结合具体的词句谈谈表现在哪里?2、 朗读下阕,思考以下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疑难之处小组合作交流)(1) 下阕哪个词集中抒发了他的情怀?(2) 表现在哪些词句上?3、本词引用了哪些典故?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五、展示交流。 小组代表展示交流结果,然后教师点拨释疑并小结。 小结: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六、巩固拓展。1、 根据提示写句子。文中作者表明自己英武的句子是:文中希望得到朝廷信任并委以重任的句子是:表现作者关怀国家命运,要报效国家的爱国精神的句子是:描写诗人决定杀敌卫国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2、 诵读下面这首词,体会作者的创作风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