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导学案.doc_第1页
第二单元导学案.doc_第2页
第二单元导学案.doc_第3页
第二单元导学案.doc_第4页
第二单元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卢沟桥烽火第一课时活动单主备人: 刘建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掌握9个一类字,认识3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大致了解“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活动方案导学策略活动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烽火 妄图 呐喊 歼灭 咽喉要道 猝不及防 震耳欲聋 同仇敌忾挑衅 魔爪 伪军 凌晨 哭爹喊娘 万籁俱寂 众寡悬殊 如火如荼 读准字音、记住生字。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完成书后钢笔描红,记住书写要领。2组内解决疑难,组长报默生字,轮流批阅。(批阅完及时订正,组长把关。)3. 全班交流。各组书写员将容易写错或读错的生字展示在小黑板上,并用色笔标注。抽号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活动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默读课文,用“ ”画出描写时间的词句。想想课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2按照时间和事情发展的顺序讨论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意见不同的要说明理由),组内形成统一。3. 各组推荐1人讲述本组分段情况。【检测反馈】1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魔爪(zhu zho) 咽喉(yn yn y) 挑衅(tio tio)2把词语补充完整。( )不及防 如( )如( ) 成( )结( ) 同仇( )( )全( )武装 人( )马( ) ( )( )而逃 万籁( )( ) 导入:1 播放松花江上歌曲。2 简介“九一八”事变。3 揭题:“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和华北的部分地区,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记叙这次事变的课文。(板书课题)活动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过渡: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是怎样的?有什么历史意义?对我们有哪些启示?我们一同走进活动一。先自主学习,再组内讨论。活动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过渡:(点评活动一),扫除了学习障碍,我们还得理清课文的脉络,才便于学习理解课文,那就让我们进入活动二。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内容,可以合并在一起。检测反馈过渡:(点评活动二),下面对大家的学习情况做一个检测。点评完善。5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活动单主备人: 刘建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5自然段。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日本侵略者的丑恶嘴脸,感受中国守军的英雄气概。3. 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有条理地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尽量用上文中的词语。活动方案导学策略活动一:学习第1自然段,了解事变起因。1自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卢沟桥事变的起因是什么?2组内说说当时的局势和事变的起因,再有感情地齐读第1自然段。3. 各组推荐代表介绍当时的局势和卢沟桥的战略地位。活动二:学习2-5自然段,了解事变经过。1 默读课文2-5自然段,圈画出描写敌我双方表现的词句,思考从中读懂了什么?2合作完成表格 (提示:抓住最能体现日寇本质和我军精神的关键词)时 间日 寇我 军7月7日深夜第二天凌晨当天晚上3. 各组就所圈画的具体词句说说各自的感受,并展示朗读。【检测反馈】1. 填空。 年 月 日深夜,一支 的日本军队 摸到卢沟桥,借口 ,遭到守桥的中国士兵 。 的日军就向中国军队开火,中国守军立即开枪还击。第二天凌晨,日军炮轰宛平县城,又遭到中国军队的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又称“ ”。它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2填上合适的词语,并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 向卢沟桥 来。从所填写的词语可以看出日本军队 ,带有 的感情色彩。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 向卢沟桥 。所填写的词语表现了我国守军 ,带有 的感情色彩。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卢沟桥烽火。 活动一:学习第1自然段,了解事变起因。过渡 :卢沟桥事变是这样发生的呢?我们进入活动一,了解事变的起因。活动二:学习2-5自然段,了解事变经过。 过渡:了解了事变的起因,我们再一起回到1937年7月7日那个不平静的夜晚,去了解身边的经过吧。请看活动二。检测反馈过渡:接着我们检查同学们的学习情况。点评完善。5卢沟桥烽火第三课时活动单主备人: 刘建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受中国军民同仇敌忾、团结一致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爱国情怀。活动方案导学策略活动一:学习6-8自然段,感受全国军民的爱国情怀。1. 默读课文6-8自然段,画出最能体现全国军民爱国热情的语句。2.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确定小组展示方式。3. 各组汇报朗读。活动二:了解事变意义,讲述英雄故事。1. 自由朗读最后一段。2. 在八年抗战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组内说说课余自己从课外书中读到或从电影、电视中看到过的抗日英雄的感人故事。3. 小组推荐代表讲述英雄故事。【检测反馈】1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在电文中还会说什么?补充下面句子。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2. 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分类摘抄下来,并任选两三个词语写一段话。描写敌军的: 描写我军的: 其 他: 任选两三个写一段话: 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卢沟桥烽火。活动一:学习6-8自然段,感受全国军民的爱国情怀。过渡:通过上一课学习,我们体会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丑恶嘴脸,感受到中国守军的英雄气概,这一课我们再来感受全国军民的爱国情怀,请看活动一。巨大作用;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活动二:了解事变意义,讲述英雄故事。过渡:同学们,卢沟桥事变的意义非常大,让我们走进活动二。王二小、赵登禹、杨靖宇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检测反馈过渡:现在我们进入检测反馈。点评完善。教学反思6.半截蜡烛主备人: 刘建教学目标1掌握7个一类字,认识2个二类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绝妙”“厄运”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认真研读课文,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活动方案导学策略第一课时活动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 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2. 组内分自然段依次轮读课文,然后讨论上面思考题。3. 班级交流(每组两名代表发言)。4. 抽号展示课文朗读。活动二:学习生字词,理解相关词语。1从文中画出生字新词,读准音,记住形,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伯诺德 熄灭 厨房 灯芯 好嘛 楼梯 杰奎琳 绝密 绝妙 厄运 危机 半截2组内合作。 听写生字并互阅订正(组长报词、把关)。 各组书写员将出现的错误写在小黑板上,并用色笔标注。 讨论 “绝密”“绝妙”“厄运”“危机”在文中的意思。3. 班级交流(重点汇报对词语意思的理解。)【检测反馈】1完成书后钢笔描红。2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情报 ( )的主意 ( )的心情 ( )地吹熄 ( )地说 ( )地站起来 一( )危机 一( )灯 一( )楼梯3扩词。截( )( )( ) 诺( )( )( )熄( )( )( ) 梯( )( )( )第二课时活动一:熟读课文,整体感知。1. 轻声读课文,思考:在危机和厄运面前,伯诺德夫人一家是如何机智应对的?2. 组内讨论。提示:当 时, (谁) (怎么做),结果 。3. 班级交流。活动二:再读课文,评价人物。1默读课文,圈画出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想一想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谁给你的感触最大,在深有感触的地方做上批注符号。2组内讨论:如果这一事件被当时法国的戴高乐将军知道了,你觉得他会把荣誉勋章颁发给谁?3班级辩论。(各组确定三个主辩手)一辩: 亮出观点,简述理由:我们认为荣誉勋章应该颁发给 ,因为 。二辩:可反驳对方,支撑自己的观点。三辩:再深入到文中找出各自的功劳。【检测反馈】1填空。课文以“ ”为主线,叙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伯诺德夫人一家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为了情报安全,伯诺德夫人 。当德军突然闯入伯诺德夫人家,并点燃装有情报的蜡烛时,伯诺德夫人 。当德军又重新点燃蜡烛,大儿子杰克 但没有成功。在万分紧急的时刻,小女儿杰奎琳 成功地保护了情报。这真是 的一家人。2完成书后练习2。第三课时活动一:学做导演。1认真研读3-7自然段,想象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和敌人周旋的。2组内讨论:如果把这个故事编成课本剧该怎么演?再相互合作演一演。 3. 全班交流表演要领,推选代表分角色演一演。4. 评议,给表演出色的演员和小组加分。活动二:拓展延伸。1二战结束以后,为了表彰伯纳德夫人一家,法国戴高乐将军决定为他们一家三口每人颁发一枚自由荣誉勋章。在颁发勋章时,要宣读一份怎样的颁奖词呢?想一想,写下来: 2组内交流并修改颁奖词。3小组推荐最佳颁奖词在班级宣读。【检测反馈】1 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合适的答案。 “蜡烛的秘密”假如暴露,会有什么后果?( ) 多选A、情报站会遭破坏 B、屋里漆黑一片 C、伯诺德一家三口将被杀害 母子三人保护秘密情报的行为表现出他们 、 、 的品质。A、镇定 B、顽强 C、沉着 D、机智 E、机警 2 读第6自然段,完成练习。 照样子写词: 瞧了瞧 “娇声”的意思是 ,杰奎琳“娇声”对司令官说话是为了 从杰奎琳的举动中,你体会到 揭题:学习了第五课,我们感受到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顽强精神,那么,世界上其它国家的人民,面对侵略时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学习第六课。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活动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过渡: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我们进入活动一。提示如下(顺便理清脉络)课文先写接着写然后写最后活动二:学习生字词,理解相关词语。过渡:刚才初读课文,大家可能多少不同碰到学习障碍,让我们进入活动二加以解决。厄运:厄,困苦,灾难。困苦的遭遇。厉声:声音严厉从容:不慌不忙摇曳:摇荡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乱。检测反馈过渡:(相机评点),下面我们检测一下同学们本课的学习情况。组内批阅、订正、汇报。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半截蜡烛活动一: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上一课我们扫除了学习障碍,初步读了课文,现在我们再次读文,整体感知,请进入活动一。 阅读、思考。能说一个也行。活动二:再读课文,评价人物。过渡:我们来进一步阅读课文,重点评价人物。进入活动二。 一家人同样的冷静、沉着、勇敢,不一样的机智。 检测反馈过渡:伯诺德一家的沉着、冷静、勇敢和机智令我们敬佩,下面对同学们的学习情况检测一下。组内批阅、订正、汇报。导入:今天继续学习第六课半截蜡烛。活动一:学做导演。过渡:这篇课文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生动曲折,编成课本剧更能加深理解课文。让我们进入活动一。认真读,想象;注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可以演一场。活动二:拓展延伸。过渡:同学们,假使二战结束后,国家要授予这一家三口荣誉勋章。该怎么写呢?(出示格式,自己选择一个人物填)鉴于特授予检测反馈过渡:(点评活动情况),接着我们进行检测,看同学们这一课学的情况如何。 组内批阅、订正、完善,汇报。教学反思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主备人: 刘建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5个生字,理解生词。3. 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4. 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活动方案导学策略第一课时活动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 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画出生字新词,读准音、记住形、理解义。 难读的长句子多读几遍。2. 组内交流难记的字和难读的句子,然后完成书后钢笔描红。3抽号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活动二:再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1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什么?2组内讨论。3每组3号汇报讨论结果。活动三:三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围绕文章主要内容,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关键词: 2组内交流评议,将认为合理的分段方式分别汇报。【检测反馈】1选择正确的读音。包扎(z zh) 筐子(kung kung) 友谊(y y) 拘束(s sh) 2 照样子写词语。至仁至义: 3选词填空。受害 杀害 伤害虽然敌人残忍地( )了我们无数同胞,但两个孩子是无辜的,她们也是战争的( )者。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照料,决不能( )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第二课时活动一:整体把握主要人物特点。1 自由朗读全文,然后填空:日本人民称聂荣臻是 ,是 ,2. 组内交流。活动二:抓住具体词句深入体会。1仔细研读2-5自然段,画出最能体现聂将军品质的语句,简要写写自己的感受。2组内交流。按序号轮流读所画的语句,并讲讲自己读了这些语句的感受。感情朗读所画句子。确定小组朗读展示的方式。3推荐代表在班级交流,其他组员补充发言。活动三:想象写话,体会人间真情。1默读课文,展开想象:四十年后,美穗子和她的家人专程前来中国看望聂将军,感谢将军的救命之恩。他们见到将军后会说些什么话呢?美穗子会说什么?她的孩子会怎样感谢?2组内分角色试着说一说。 3全班交流展示,比比哪组的想象最合理恰当。【检测反馈】写话练习(书后第3题)。四十年后,美穗子和她的家人专程从日本感到北京。 导入:1.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第五课卢沟桥事变后,都痛恨日本侵略者,可是,有一个人却关心照料在抗日战火中受伤的日本孤儿,这是怎么回事呢?学了第七课我们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2.谁能介绍聂将军的情况? 聂荣臻(1899199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活动一:学习生字新词。过渡:那么,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的故事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活动一。聂荣臻残忍无辜照料流露惊恐 和蔼小勺拘束拽着至仁至义残忍:狠毒惊恐:惊慌恐惧。无辜:辜,罪。没罪的意思。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至仁至义:至,最。最仁爱,最讲正义。有始有终:指人做事能坚持到底。动二:理解主要内容。过渡: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课文写的什么事吗?请进入活动二。课文主要讲的是在抗日战争中,聂荣臻将军关心和照料两个日本小姑娘的事。活动三:理清文章脉络。过渡: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我们有必要理清课文的脉络,一起走进活动三。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八路军战士从炮火中救出两个日本小姑娘。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聂将军无微不至地关心两个日本小孤女。第三段(第4、5自然段):写聂将军设法将两个日本孤女送往日军指挥部。第四段(第6自然段):写长大的日本孤女专程来中国看望并感谢聂将军。(救出关心送归感谢)检测反馈 过渡:下面我们检测一下同学们本课的学习情况。组内批阅、订正,汇报。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七课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活动一:整体把握主要人物特点。过渡:首先我们进入活动一。 活动二:抓住具体词句深入体会。过渡:日本人民为什么这样称赞聂将军呢?让我们走进活动二,仔细研读课文。聂将军是如何关心照料两个日本孤女的?聂将军为什么决定把两个日本小姑娘送回日军指挥部?从这件事看出聂将军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慈善心肠和宽广胸襟)聂将军的信中这段话与前文什么地方相呼应?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聂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活动三:想象写话,体会人间真情。过渡:聂将军以他慈善心肠和宽广胸襟救了日本小姑娘,40年后,美穗子专程来感谢聂将军,让我们一起想象他们会面时的情景。请看活动三。检测反馈 过渡:下面就请大家把你们想象的情景写下来。教学反思练习二主备人: 刘建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认识农具,了解它们的用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文,熟读成诵,理解诗文的意思。3.写好钢笔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4关注国家、社会的热点问题,学会并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自己的综合表达能力。活动方案导学策略第一课时活动一:生活中的农具。1读词语、认农具,将它们连线。2 组内讨论: 连线是否正确。 生活中还有哪些农具。 这些农具各有什么用途?(不知道的查字典写下来。)3班级交流。活动二:诗句中的农具。1读诗句3遍,回忆诗句的出处、意思和作者,想想诗中加点词语和什么农具有关?2组内讨论,各组书写员将原诗、作者写在小黑板上。3班级交流。【检测反馈】1 看图,写出农具名称。 ( ) ( ) ( ) ( ) ( ) ( ) ( ) 2读诗句,解释加点词,并与相关农具连线。 昼出耘田夜绩麻。 ( ) 木 犁童孙未解供耕织, ( ) 耙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耧春种一粒粟。 ( ) 镰 刀秋收万颗子。 ( ) 锄 头第二课时活动一:自读自悟,理解古诗。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要求: 读准确,读流利。 参考诗句后面的提示,边读边悟诗句意思,不理解的可查字典。2组内轮流读古诗,讨论诗句的意思。3比比哪一组读得响亮、流利。活动二:入情入境,体会诗情。1反复吟诵,品读诗文,思考: 李清照为什么如此怀念项羽? 全诗中最耐人寻味的诗句是哪些?为什么?2组内讨论,感情朗读诗句,熟读成诵。3比比哪一组记得最快,诵读最有感情。活动三:拓展延伸,积累内化。1 组内交流:在平时的阅读中还积累了哪些抒发爱国情怀、表达鲜明人生观的诗句?由各组书写员板书在小黑板上。2班级交流。【检测反馈】1夏日绝句是 (朝代) (作者) 写的,诗句中表达作者鲜明人生观的诗句是: ,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