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失眠研究进展.doc_第1页
中医药治疗失眠研究进展.doc_第2页
中医药治疗失眠研究进展.doc_第3页
中医药治疗失眠研究进展.doc_第4页
中医药治疗失眠研究进展.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中医药治疗失眠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失眠研究进展失眠是因为躯体、生理、心理、药物性、人为性、营养缺乏等因素导致体内儿茶酚胺分泌过多,5-羟色胺分泌不足引起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发生紊乱,从而导致睡眠时相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发生了紊乱,表现为人睡困难,或者维持睡眠障碍(易醒、早醒和再入睡困难)。中医将本病归为“不寐”、“不得眠”等范畴。现代医学对其治疗以镇静安眠药为主,但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中医对于该病有多种分型,并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取得良好疗效。现对近几年中医药治疗失眠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病因病机通过总结中医治疗病案,笔者发现中医学对于不寐的病机,主要归结于阳盛阴衰,阴阳不交。类证治裁?不寐曰:“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刘彦廷等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总结,认为失眠在临床上主要为痰热内阻所致,多侵犯阳明和少阳两经,为多火多痰之疾病,且失眠的兼夹证较多。张其慧认为,导致失眠的原因与肝脾失调有关,肝主疏泄,主藏血、藏魂;脾主统血,藏意、主思;心主血、藏神。若肝血不足或肝失调达,即可导致心神失养或心神被扰而失眠。脾运失常;一方面不能运化气血,导致气血生化乏源,营血亏虚,另一方面运化水湿失常,酿生痰饮,积而生热,痰热扰心而导致失眠的发生。徐云生认为,病因有七情内伤、劳倦过度、饮食不节等,但以情志内伤最为多见,病位则以心肝胆脾胃为主,总的病机是阳盛阴衰,阴阳失交。贾斌认为,失眠的病因主要有内伤、外邪两端。内伤主要是七情太过或不及,进而导致脏腑气机逆乱、升降失常、气血不调、阴阳失交而致失眠;外邪主要是风、寒、火、热等邪气作用于人体,导致气血壅塞,进而干扰卫气的正常运行,致营卫不和而致失眠。吕慰秋认为,失眠的发病主脏在心,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神明。心受外邪侵袭,脏腑、经络机能紊乱,气血阴阳相对失衡,是失眠产生的重要原因。陈己明等认为,气滞血瘀是导致本病的病机之一。辨证分型失眠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可致多个脏器受累,故临床辨证分型也较为多样。高虹等将失眠分为脾胃失调、筋肉疲劳、肾阴虚3型;裘昌林按邪正虚实辨证将本病分为9型,其中实证分为心火亢盛型、肝郁气滞型、痰热扰心型、食积胃气不和型、肝胆湿热型,虚证分为胆气虚型、心脾两虚型,虚实夹杂者为心肾不交型、阴虚火旺型。孙巧云等一。将失眠分为肝郁化火、痰火扰心、血脉瘀阻、心胆气虚、阴虚火旺、心脾两虚6型。徐厚平。将亚健康失眠分为肝郁化火型、痰热内扰型、心脾两虚型、阴虚火旺型、心胆气虚5型。虽然对本病的辨证分型各不相同,但概括起来不外虚、实、虚实夹杂3种,以虚实夹杂者多见。虚者多以气虚、血虚、阴虚等正亏表现为主,实者多为兼见肝郁、痰热、火热、痰饮、瘀血等邪实表现。临床治疗前人总结的补虚泻实、调整脏腑可视为失眠的治疗法则。具体来说即实证泻其有余,虚证补其不足,健脾补肝益肾。然需根据临床观察不可生搬硬套,具体情况具体对待。1.基础方加减治疗王建将失眠分为阴虚火旺、痰热内扰、肝郁化火、心脾气血不足4个证型,分别予天王补心丹加味、黄连温胆汤及龙胆泻肝汤加味、归脾汤,取得较好疗效。张兰霞等治心胆气虚型,方用安神定气丸合酸枣仁汤加减,心脾两虚型方用归脾汤加减,阴虚火旺型方用知柏地黄丸合黄连阿胶汤加减;痰火郁结型方用柴芩温胆汤加减。周仲瑛等将失眠分为心脾两虚证、心肾不交证、心胆气虚证、肝火扰心证、痰热扰心证5型,分别以归脾汤、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安神定志丸和酸枣仁汤加减、龙胆泻肝汤、黄连温胆汤治疗。2.专方辨证治疗刘雨杭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生地、当归、柴胡、泽泻、车前仁、山栀子、黄芩、酸枣仁、合欢皮、夜交藤、甘草)随证治疗失眠50例,结果治愈27例,占54.0;总有效(治愈27例加好转17例)44例,占88.0;未愈6例,占12.0。徐楠等治疗50例失眠证属肝郁血虚型,自拟养血解郁安神汤(柴胡、地黄、白芍、川芎、远志、酸枣仁、茯苓、炒山栀、牡丹皮、当归、磁石、甘草),结果治愈20例,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有效率94.0。杨宏伟选用血府逐瘀汤(当归、生地、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柴胡、枳壳、桔梗、川牛膝、甘草)治疗失眠40例,认为气滞血瘀、凝滞脑气、神明受扰而致失眠,结果临床痊愈19例(占47.5),显效12例(占30.0),好转6例(占15.0),无效3例(占7.5),有效率92.5。严季澜用十味温胆汤加减(陈皮、半夏、茯苓、炙甘草、太子参、麦冬、五味子、酸枣仁、远志、枳实、竹茹)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199例,结果治愈20例,好转166例,无效9例,失访4例,有效率93.4。3.针灸治疗王国建认为,睛明穴可起到一穴平衡二跷的作用,对于影响和协调卫气出入至关重要。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起始穴,此穴的作用尤在于推运肾经经气,能使心肾相交,水火既济,配合睛明穴,有助于卫气入营。兼取肾俞、心俞、肺俞、肝俞、脾俞。治疗30例,痊愈11例,显效9例,好转6例,无效4例,有效率86.7。孔红兵等针灸治疗失眠52例,临床痊愈34例,显效14例,有效3例,有效率达98.1,主穴取百会、四神聪、神门、照海、申脉、安眠。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心胆气虚者加心俞、胆俞;阴虚火旺者加太溪、三阴交;痰热内扰者加丰隆、内庭;肝郁化火者加行间、太冲。孙宁等。用天灸法治疗心胆气虚36例,将斑蝥、生姜、大蒜按1:2:5的比例捣碎混合,选取双侧太冲、两侧神门、右侧冲阳穴位贴敷上述药物24h,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结果:痊愈18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9例,有效率75.0。4.中西医结合治疗徐凡叶以柴胡龙骨牡蛎汤(柴胡、煅龙骨、煅牡蛎、石菖蒲、郁金、白芍、法半夏、远志、陈皮、夜交藤、枳壳、茯苓、酸枣仁、生甘草)为主方随证、随症加减,配合苯二氮类西药(安定5rag)治疗失眠30例。结果治愈10例,显效11例,好转7例,未愈2例,有效率为93.3。孟小丽在西药舒乐安定和谷维素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方治疗失眠,从阳虚痰阻论治,方取僵蚕、白芍、白术、茯苓、炮附子、生龙骨、生牡蛎、法半夏、酸枣仁、桂枝、全蝎、生姜,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84.4。赵立刚等用中药汤剂(黄芪、党参、黄精、枸杞子、远志、酸枣仁、白术、茯神木、柏子仁、甘草)口服,加西药天眩清1支2ml,睡前肌注治疗失眠64例,结果治愈9例,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有效率97.1。结语中国睡眠研究会2003年3月21日(世界睡眠日),在全国范围内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在500万调查问卷中,存在睡眠障碍的比率为38.4。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失眠的患者也在逐年增多,合理而有效的治疗失眠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人认为,对于大多数失眠患者,中医药较西医治疗毒副作用小,预后相对较好,对于疾病可标本兼治。失眠的治疗应该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治疗、心理治疗和综合性治疗。医生要指导患者多吃蔬菜、水果及易消化饮食,做到食饮有节,寒温适中,要忌浓茶、咖啡、兴奋药品等,早在素问?逆调论篇就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说。又沈氏尊生书?不寐云:“心胆俱怯,触事易惊,梦多不祥,虚烦不眠”,故患者应保持心情愉悦,消除顾虑及紧张情绪。本人通过总结古今医案发现,在失眠的诊治中,医者大多注意到了依患者的病情辨证施治,但很少与性别联系起来。由于女性特有的生理机制,体内雌性激素水平随初潮、青春期、月经周期、妊娠、停经等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