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下列观点与材料所述主张属于同一思想家是a.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 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d.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答案】d【解析】【详解】“隆礼至法则国有常”“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说明突出的是礼法并用的思想,这符合荀子的思想,d是荀子的君舟民水思想,故d正确;a体现的是道家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b体现的是孟子的儒家民本思想,c符合韩非子的思想,abc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隆礼至法则国有常”“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联系所学荀子的思想分析解答。2.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重视民生、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满意,真正使群众成为利益的主体。习近平表达的这一治国理念传承了百家争鸣时期a. 法家“中央集权”的思想b. 兵家“知已知彼”的思想c. 儒家“民本、和谐”的思想d. 道家“祸福相倚”的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强调为民,以民为中心,没强调中央集权,故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切实为民,没体现知己知彼,不符题意,故b选项错误;“必须重视民生、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强调为民,传承了儒家民本、和谐的思想,故c选项正确;“福祸相依”强调的福和祸的关系,没强调为民,不符题意,故d选项错误。3.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是指a. 吸收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 正统的儒家学说c. 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的儒学d. 儒家学说与权术【答案】c【解析】这里的“儒术”是指经董仲舒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而改造的儒学,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吸收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是魏晋时期的儒术而不是汉武帝时期的儒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是改造后的的儒家学说,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权术是法家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儒术”是指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4.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道“汉自孝武表联六经之后,师儒虽盛,而大义未明,故王莽居摄,颂德献符者遍于天下,光武有鉴于此,故尊崇节义,敦厉名实,所举用者,莫非经明行修之人,而风俗为之一变”。根据材料可知a. 儒学在西汉时并未得到真正重视b. 王莽新朝时儒家重在颂德c. 东汉时期儒学主流地位得到巩固d. 东汉选官制度开始重视儒学【答案】c【解析】【详解】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排除a;王葬新朝时儒家重在颂德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通过材料“所举用者,莫非经明行修之人”可以看出东汉时期,察举制更注重人的德行,说明儒家思想得到了新的发展,故c正确;选官制度开始重视儒学始于西汉时期,排除d。5.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认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他所主张的是a. 格物致知b. 工商皆本c. 尊崇儒术d. 知行合一【答案】d【解析】【详解】题干论述了知行关系,强调知行合一。根据所学可知,知行合一是心学家王阳明的主张之一。故答案为d项。a项,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家提出的认识论,排除;b项,工商皆本是黄宗羲提出的观点,以反对重农抑商,排除;c项,尊崇儒术是西汉董仲舒提出的观点,以适应大一统的需要,排除。6.自元代起直至清末废科举,“四书”始终与“五经”并列,而且被视为“六经之阶梯”,为初学者所必读,而其实际地位和影响则是凌驾于“五经”之上的。“四书”地位的提升a. 巩固了孔孟在儒学中的地位b. 冲击了孔子在儒学中的影响c. 源于程朱理学地位的官方化d. 削弱了“五经”在科考中的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宋朝理学产生,朱熹编著四书集注,为宋代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科举考试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四书集注为标准,故c正确;孔孟在儒学中的地位在战国时期即已确立,并非通过“四书”地位的提升来巩固,排除a;“四书”属于儒家经典,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其中论语主要记载孔子的言论,“四书”地位的提升不会冲击了孔子在儒学中的影响,排除b;“四书”始终与“五经”并列,都是科举考试的内容,d错误。7.黄宗羲认为,一个人出来当官,做君主的臣子,是“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这番话表明黄宗義主张a. 平等的君臣关系b. 臣子与君主持相同意见c. 否定君主制存在的必要性d. 摆脱儒家思想的束缚【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做臣子“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可以看出黄宗羲主张君臣之间是“师友”的平等关系,反映了黄宗羲主张君臣关系的平等。故a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君臣关系的平等,而非持相同的观点。故b项错误;黄宗羲否定君主专制,但是并没有否定君主制,故c项错误;黄宗羲的主张仍属于儒家思想,并未摆脱儒家思想的束缚。故d项错误。8.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与这一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a.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强调人欲的合理性b. 批判君主专制c. 主张“经世致用”d. 提出“工商皆本”【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 “工商皆本”的主张反映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故d项符合题意;强调人欲的合理性不能体现出发展商品经济的本质要求,a项错误;批判君主专制和“经世致用”不是发展商品经济的具体要求,bc项不符合题意。9.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是这一时期东西方思想领域涌现出最杰出代表从物。下列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思想研究重点都是人类社会b. 都反对过激民主政治,主张“劳心者治人”c. 都重视道德的作用d. 政治主张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苏格拉底反对过激民主政治,孔子主张“劳心者治人”,b不是二人的共同点,符合题意,故选b;acd是二人的共同点,不符合题意,排除。10.“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材料反映苏格拉底主张a. 人是万物的尺度b. 美德即知识c.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d. 认识你自己【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可知苏格拉底强调人应该有知识、有智慧,他认为美德即知识,故b正确;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智者学派的观点,故a错误;针对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现象,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材料与此无关,故c错误;认识你自己强调对自己的认识,与材料无关,故d错误。11.马丁路德认为:“教皇不是圣经的最后解释人,信徒人人都可直接与上帝相通而成为祭司,无需神父作中介”。这种主张实际上a. 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b. 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c.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d. 推翻罗马教皇在欧洲统治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马丁路德认为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直接与上帝沟通,体现了在宗教信仰过程中人与人、人与教会的平等,打破教会对人的束缚,故a项正确;b项是文艺复兴的内容,应排除;马丁路德并不反对宗教信仰,不是动摇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而是反对教会利用宗教信仰来控制束缚人性,故c项错误;d项绝对化,应排除。【点睛】本题考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需要掌握马丁路德的内容和意义。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马丁路德的意义解答即可。12.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把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可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是a. 复兴了古希腊、古罗马文化b. 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c. 从根本上否定上帝的权威d. 传播人文主义的手段相同【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把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可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两者传播人文主义的手段不同,但都促进了思想解放,b正确;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形式宣传资产阶级文化,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a错误;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上帝的权威,c错误;据上分析可知,d不符题意。13.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不仅获得了民众的崇拜,而且成为凡尔赛宫的座上宾,国王和贵族们也一样尊敬这位思想的天才。这位“思想的天才”提倡宗教信仰自由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三权分立学说提出“主权在民”说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法国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伏尔泰主要思想包括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君主立宪和信仰自由。符合题意。主张三权分立学说的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主权在民”说的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项。bcd项,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此三项都包含不符合题意的或,排除。【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14.西方历史上某思想流派宣称:人们“所需要的,除了自由別无其他即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该思想流派a. 领导了启蒙运动b. 开辟了新航路c. 参与了文艺复兴d. 及对宗教改革【答案】a【解析】【详解】题干中提到“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故该思想家属于启蒙思想家,故a符合题意;1500年前后,受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的鼓舞,西班牙和葡萄牙等西欧国家开辟了新航路,时间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故cd不符合题意。15.当爆发于18世纪这场运动使“宗教、自然观、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时,它所产生的重大政治影响是a. 推动了欧洲对罗马教廷的迷信b. 促进了欧洲人思想的进一步解放c. 根据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d. 彻底摧毁了欧洲人的宗教信仰【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宗教、自然观、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由此可以看出这一运动以理性为旗帜,构建理性王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重大政治影响是为资产阶级构建政治制度,推动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故选c;根据“宗教、自然观、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可知,a错误;b是思想影响,不是政治影响,排除;d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8世纪”“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联系所学启蒙运动的内容和影响分析解答。16.马克思评价道:“却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杠杆。”这里马克思评价的是四大发明中的a. 浑仪b. 活字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却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杠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评价的是活字印刷术。故答案为b项。a项浑仪不属于四大发明,排除;c项指南针主要应用于航海,排除;d项火药主要应用于军事斗争,排除。【点睛】活字印刷术传到欧洲后,改变了原来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接受较高教育的状况,为欧洲的科学从中世纪漫长黑夜之后突飞猛进发展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物质条件。17.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词句依次运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a. 楚辞、汉赋、唐诗b. 楚辞、唐诗、宋词c. 唐诗、宋词、楚辞d. 唐诗、宋词、元曲【答案】c【解析】【详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李白行路难,是唐诗,“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宋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离骚,是楚辞,故c正确;“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唐诗,ab错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楚辞,d错误。18.从北宋到明清时期,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正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市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范畴的有清明上河图程朱理学元曲明清小说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市民文化”是指反映城市居民生活的文化,是社会底层文化的代表,程朱理学反映的是统治阶级上层人物的精神生活,不符合题意,排除;三种艺术反映了宋代以后城市市民生活,故选d;排除abc。19.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这里的“它”是指a. 蒸汽机b. 发电机c. 电动机d. 电磁感应理论【答案】a【解析】【详解】1782年,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将蒸汽机的动力臂由原来的直线运动改为连续均匀的圆周运动,这样就可以驱动其他的机器工作。这种蒸汽机突破了人力、畜力、风力和水力作为机器动力的局限性,能够提供可控制的任何强度的动力,在生产中广泛应用,适用于各种工作机,被称为“万能蒸汽机”故选a。bcd三项出现的时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晚于蒸汽机,排除。20.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万物”的流言,将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a. 经典力学b. 生物进化论c. 量子论d. 相对论【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干“19世纪,英国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万物的流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1859年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历史意义,故b正确;经典力学属于牛顿,也不属于19世纪,故a排除;量子论和相对论在20世纪,不符合题意,故c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19世纪,英国戳穿了上帝创造万物的流”,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生物进化论的历史意义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21.1846年某日,德国天文学家加勒在根据某科学定律推算出的位置上找到了一颗后来被命名为海王星的行星,这一天被人们评价为某理论“最辉煌的一天”。该理论是a. 普朗克量子理论b. 达尔文进化论c. 爱因斯坦相对论d. 牛顿经典力学【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海王星的发现是根据牛顿的力学理论实现的,因此选项d正确;选项a研究的是微观世界,排除;选项b与题无关,排除;爱因斯坦相对论提出时间是在20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22. “凡事百度,我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和狭窄的思路。”这一极具幽默感的网络签名,形象地反映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下列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 网络极大地方便了工作和生活b.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c. 国内网站的影响力超越了国际网站d. 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凡事百度,我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和狭窄的思路”说明了网络的巨大力量,ab表述都正确,但是a不如b表述全面;cd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故选b项。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互联网23.下表列举了三位先秦思想家的一些主张。其共同点是人物主张老子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孔子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荀子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筐箧,实府库。a. 反对征收赋税b. 关注民众生活c. 发展社会生产d. 重视强国富国【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表格内容,老子主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老子强调民众受饥荒的原因是因为统治者征税太多,所以他反对横征暴敛使民众受饥馑的做法;孔子主张“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孔子强调以百姓富足为先;荀子主张“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筐箧,实府库。”荀子强调王者之道在于使民富。故三人主张的共同点是要使民富足,不能使民受饥馑,故b符合题意;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清净自守,反对征收赋税,而孔子和荀子都主张积极入世,故acd不符合题意。24.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a. 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 主张四民平等c. 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 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答案】d【解析】【详解】王阳明所谓“致良知”,即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四民”(士农工商)各自尽心于本业,会达到正心诚意的“良知”的道德境界,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以求其尽心”,最后落脚点是“四民异业而同道”,并非重申“四民秩序”,故a项不符合题意;士农工商是中国社会的传统秩序,其并没有强调四民平等,故b项不符合题意;王阳明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四民都做有利于人民的事情,从而得到内心道德良知的升华,故c项不符合题意。25.在18世纪的法国,伏尔泰、孟德斯鳩和卢梭对中国的论述所根据的材料基本上是同一来源,然而,伏尔泰热情赞扬中国的一切,孟德斯鸠对中国的态度是贬中有褒,卢梭尖刻地批判中国的制度、道德和文明。对此解读正确的是,三者a. 立场不同致使结论迥异b. 都以科学态度认识中国c. 观点不同但却殊途同归d. 深受中国儒学文化影响【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显示,启蒙运动中,三者以截然不同的态度来评价中国这一现象,都是为把斗争矛头指向封建制度及其上层建筑,三者为了同一目的。故答案为c项。a项,三者立场相同,排除;b项,三者所用材料都来源于他人,并不完全可靠,都不能正确认识中国,排除;d项,材料表明,孟德斯鸠对中国有贬、卢梭大力批判中国,说明二者并未受中国文化影响,排除。【点睛】解答比较型选择题的基本方法有:a.排除法,找准比较角度,从同中找异或从异中求同,逐个“肯定”或“否定”。b.正误判断法,注意各备选项表述的正误,再结合“选项”进行比较和鉴别,得出正确答案。很多情况下是两种方法同时并用。二、材料分析题26.材料一 孔子说:“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德根本吧!”材料二 汉武帝即位后,他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推崇儒学的建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这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从此,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察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材料三 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2)根据材料二,回答儒家思想的地位在汉武帝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罢黜百家,推崇儒学”有何意义?(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它对中华民族性格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1)仁(或礼)。(2)变化:取得独尊地位(或统治地位)。意义: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社会秩序,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3)代表人物:朱熹(或程颐、程颢、陆九渊,或王阳明,答出一人即可)。影响: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具有历史使命感。【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大概就是仁德根本”得出答案。(2)根据材料“从此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概括得出西汉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意义:根据材料“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从此,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察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及所学知识概括。(3)代表人物和理学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得出。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清之际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尤以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大思想家影响最大。他们倡言“私欲之中,天理所窝”,“天理正从人欲中见,人欲恰好处即天理也”。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观点,王夫之提出了“不以天下私一人”的“均天下”主张和顾炎武提出的以“众治”取代“独治”的要求。这些思想为古代中世纪的漫漫长夜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摘编自晃福林中国古代史下材料二西方的启蒙运动通常表现为古今之争,它最初表现为一种复古主义人文主义者和宗教改革家都试图用古代的权威来取代岁马天主教会的权威;到了17世纪以后,随着理性的振兴和科学的崛起,进步观念开始出现,启蒙思想家们才把眼光投向未来,用一个不断进步的未来图景来超越现实苦难的社会进化主义,批判的矛头也从岁马天主教会转向了基督教信仰本身,但是启蒙思想家的努力说到底都是为了寻求理性与信仰的协调和互补。参照西方的启蒙运动,反观中国的启蒙历程,应当领悟出某些共性的东西。摘编自赵林理性与信仰在西方启蒙运动中的张力(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明末清初思想家们的主要思想,并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明末清初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的共性与不同。【答案】(1)主要思想:抨击君主专制,提倡“法治”和“众治”;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抨击“存天理,灭人欲”;提倡经世致用。时代背景:中国社会正处于新旧转折的前夜。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理学僵化,文化专制;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尖锐;市民阶层的不断发展。(2)共性:要求自由、平等和个性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