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件.pptx_第1页
(江苏专版)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件.pptx_第2页
(江苏专版)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件.pptx_第3页
(江苏专版)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件.pptx_第4页
(江苏专版)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总纲目录 近代中国人为救亡图存向学习西方 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的历程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 地主阶级学 器物 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 资产阶级学 制度 从1915年至1919年 资产阶级学 思想文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中国共产党从 走俄国的路 到 走自己的路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中说 用 在 体 中会发酵 势必不断促进事物的新陈代谢 因此 洋务运动中的好些人 觉察到桎梏与荆棘 寖寖乎要以 西体 为法 去改变中国的某些旧制 作者意在说明 d a 中体 和 西用 互不侵犯b 洋务派 中体西用 思想根深蒂固c 戊戌维新是对洋务运动的否定d 体用 言论为引进 西体 开路 答案d据材料可知 洋务派中的一些人认识到只有引进 西体 才能改变中国的困境 即 中体西用 的言论在客观上有利于引进 西体 故选d项 a项与材料意思不符 排除 材料表明 洋务派已经有意改变 中体西用 的思想 故b项错误 戊戌维新引进 西体 某种程度上延续了洋务派的理念 故c项错误 高频命题点一从 师夷长技 到维新变法 1 2019江苏南通1月 学者李喜所认为 该书是鸦片战争之后五十年间中国成就最高 影响最大的域外史地著述 书中的设想既体现了对西方列强的抵御与抗争 也包含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肯定与仿效 该书最有可能的是 b a 四洲志 b 海国图志 c 资政新篇 d 变法通议 答案b材料 是鸦片战争之后五十年间中国成就最高 影响最大的域外史地著述 表明该书是 海国图志 b项正确 四洲志 成书于鸦片战争前 a项错误 资政新篇 是太平天国颁布的改革内政 建设国家的新方案 变法通议 是梁启超阐述维新变法理论的著作 它们都不是史地著述 c d两项错误 2 2019江苏扬州1月 严复发表 原强 一文 指出 今而图自强 非标本并治焉 固不可也 标者何 收大权 练军实 至于其本 则亦于民智 民力 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 果使民智日开 民力日奋 民德日和 则上虽不治其标 而标将自立 由此可见严复更主张 d a 倡导富国强兵b 学习西方制度c 突出中西差异d 关注民众启蒙 答案d材料 果使民智日开 民力日奋 民德日和 则上虽不治其标 而标将自立 强调的是民智日开的重要性 即关注民众启蒙 d项正确 今而图自强 非标本并治焉 表明富国强兵只是国家自强的表面不是根本 a项错误 b c两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排除 3 2019江苏徐州考前 严复在 救亡决论 中说 驱夷之论 既为天之所废而不可行 则不容不通知外国事 欲通知外国事 自不容不以西学为要图 此理不明 丧心而已 救亡之道在此 自强之谋亦在此 早一日变计 早一日转机 若尚因循 行将无及 这表明严复主张 d a 通晓夷情抵抗列强侵略b 坚持变法维护清朝统治c 反对守旧宣传进化思想d 提倡西学挽救民族危亡 答案d材料 欲通知外国事 自不容不以西学为要图 救亡之道在此 自强之谋亦在此 反映了严复要求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的主张 d正确 材料主旨不是强调 通晓夷情 而是提倡西学来达到挽救民族危亡的目的 a错误 坚持变法维护清朝统治和宣传进化思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b c错误 1 运用多种史观评价洋务派的 中体西用 思想 1 从阶级斗争史观 革命史观 看 洋务派出于地主阶级的本能提出 中体西用 思想 其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伦理 2 从现代化史观看 它打出的 自强 和 求富 旗号 冲击了 重农抑商 的陈腐观念 对中国的工业现代化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和外交现代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 从整体史观看 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新的思想观念对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的旧制度 旧思想的冲击 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具体表现 4 从文明史观看 中体西用 思想反映了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 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斥的矛盾心态 但它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 西学之所长 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 传统人 开始向 现代人 转变 2 康 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及成因 1 特点 中西融合 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如康有为的 新学伪经考 和 孔子改制考 都是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由理论到实践 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运动 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发生 救亡图存 体现出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 成因 客观原因 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较慢 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 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硬性地宣传资产阶级的主张 否定封建伦理道德 阻力很大 而且必然会失败 主观原因 康有为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 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密切联系 其思想认识是有局限性的 幻想 中西结合 3 维新派与洋务派的异同 1 相同点 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富国强兵 都注重创办新式学堂 培养人才 2 不同点 洋务派主张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维护封建制度 维新派则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3 分歧的根源在于二者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洋务派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 维新派则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1 2019江苏单科 6 3分 清末 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歌唱道 经义治事 安定 北宋教育家胡安定 遗风 体用贵兼通 旧学沉沦 新知潮涌 两端执乎中 歌词体现的理念是 d a 全面复兴旧学b 排斥西方新学c 新学消解旧学d 崇尚 中体西用 答案d本题考查 中体西用 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试题以清末某师范学校的校歌为背景材料 考查历史解释素养 引导学生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材料 体用贵兼通 旧学沉沦 新知潮涌 两端执乎中 强调体用兼通 旧学与新知兼顾 这说明歌词体现的理念是崇尚 中体西用 d项正确 全面复兴旧学 排斥西方新学 新学消解旧学与 旧学沉沦 新知潮涌 两端执乎中 不符 a b c三项错误 2 2016江苏单科 8 3分 1897年10月 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 国闻报 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 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各地采访 国内偏重于北方各省 国外则设访员于伦敦 巴黎 柏林 彼得堡 纽约 华盛顿等处 这表明 b a 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b 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c 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d 维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各省 答案b19世纪 中国已出现近代报刊 如1872年创办的 申报 是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 a项错误 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 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国内外采访 表明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 b项正确 虽然材料中提到了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 国闻报 但并不能据此推断出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 c项错误 对国内的采访 偏重于北方各省 并不能说明维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各省 d项错误 3 2015江苏单科 7 3分 1876年 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 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 学政治 经济的都有 劝其扩大留学范围 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 有人说他是 汉奸 结果 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 这说明 c a 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b 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c 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d 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答案c郭嵩焘在出使海外期间提出扩大留学范围 学习西方政治和经济的建议 这一建议遭到国内士大夫们的诋毁 郭嵩焘很快被召回国内 这说明当时中国的主流思想仍是 中学 而郭嵩焘的建议则远远超出了国内士大夫们的思想认识水平 故c项符合题意 1 2019江苏宿迁1月 鲁迅于20世纪初提出了改造国民性和 立人 两个相关的命题 他认为中国 国民性 中存在的某些严重缺陷和弱点是由几千年的封建思想造成的 为此 他 a a 著文立说 批判传统道德b 倡导民主 反对封建专制c 弘扬科学 摒弃愚昧迷信d 领导革命 重建道德价值 高频命题点二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答案a题干 中国 国民性 中存在的某些严重缺陷和弱点是由几千年的封建思想造成的 表明鲁迅认为中国的 国民性 出现了问题 所以他通过文学革命来批判传统道德 a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出民主与科学的主张 b c两项错误 鲁迅并非革命领袖 d项错误 2 2019江苏南京 盐城1月 1918年8月 陈独秀在 新青年 上发表 偶像破坏论 一文 文中指出 其实君主也是一种偶像 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 全靠众人迷信他 尊崇他 才能够号令全国 他呼吁 破坏偶像 破坏虚伪的偶像 吾人信仰 当以真实的合理的为标准 该言论在当时 b a 动摇了封建的君主专制统治b 启发民众探寻社会真理c 标志新文化运动向纵深发展d 开创了民主革命新阶段 答案b材料 破坏虚伪的偶像 吾人信仰 当以真实的合理的为标准 有利于启发民众探寻社会真理 b项正确 3 2019江苏徐州一模 袁伟时指出 新文化运动的初衷是通过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知识 帮助中国人冲破意识形态牢笼 实现思想变革 为自由 民主在中国生根奠定基础 这表明新文化运动旨在 c a 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知识b 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c 为自由 民主国家奠定基础d 推动中国人民获得解放 答案c从材料信息看 袁伟时认为 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 帮助中国人冲破意识形态牢笼 实现思想变革 为自由 民主在中国生根奠定基础 即为自由 民主国家奠定基础 故c项符合题意 a项并非新文化运动的目的 排除 b 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排除 1 比较新文化运动前后期的异同 2 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主要原因 3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特征与趋势 实质与评价 1 特征与趋势 爱国性 学习西方与救亡相结合 思想引领行动 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 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始终与抵制侵略 思想启蒙和救亡图存相连 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的爱国性质 广泛性 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斗争和探索 渐进性 学习西方经历了由 器物 到 制度 再到 思想文化 这样一个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的历程 领域不断拓展 认识不断深入 转变性 中国人民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 最大的选择是马克思主义 把它作为拯救国家 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并将其牢牢地植根于中国大地 2 实质与评价 由对外部打击的反击 逐步发展为自觉的救亡探索 由反侵略 到求生存 图发展 推动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斗争 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推动中国社会的转型 是爱国的 进步的潮流 应充分肯定 对于某些时代的 阶级的局限性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 不能用后世的标准衡量此时的事物 1 2018江苏单科 9 3分 1920年5月 新青年 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 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 该演讲称 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 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 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 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 军事 产业 这表明 此时马克思主义 a a 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b 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c 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d 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答案a从材料信息看 陈独秀认为 劳动者的 觉悟 包括要求待遇和管理权 这表明马克思主义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故选a项 1920年 中国共产党并未诞生 排除b项 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的提出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排除c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排除d项 2 2016江苏单科 22 15分 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先驱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 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学 中国的文化 社会和历史 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 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 新文化运动没有 全部摒弃 彻底否定 的看法 陈独秀认为 中国文明 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 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 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 元曲 的课目 指元曲为 亡国之音 认为不当讲授 陈独秀反对这一看法 他还公开承认 钱玄同废除汉字的主张过于急切 是对传统语言文字用了 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 摘编自李良玉 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 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 礼教 自然观 社会 国家制度 乃至汉字 中医 京剧等传统文化 都遭到无情的批判 这个勇猛的 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 摘编自李新 中华民国史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原因 6分 2 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评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9分 要求 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逻辑严密 表述通畅 280字左右 答案 1 认识 传统文化中存在积极有益成分 不能全盘否定 传统文化中存在封建落后因素 不能全盘肯定 原因 抵制尊孔复古逆流的需要 受到启蒙思想 民主思想 影响 2 略 解析 1 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学 中国文明 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 据此可得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其产生的原因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 2 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首先是观点的选取上比较开放 其次在评价时论据的选用上也比较开放 解答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设问要求 严格按照设问要求作答 1 清末某著名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 内开未尽之地宝 外收已亏之利权 是铁路之利 首在利民 民之利既见 而国之利因之 利国之大端 则征兵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