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doc_第1页
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doc_第2页
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doc_第3页
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doc_第4页
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郑州职业技术学院专科毕业论文 学号: 20127320537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专业名称: 汽车检测与维修 年级班别: 汽 检 五 班 姓 名: 卓 茂 林 指导教师: 周 辉 2015年04月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目录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2前 言4一、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现状概况5(一)我国汽车维修行业亟待完善5(二) 维修行业竞争日趋激烈6二、我国汽车维修业概述7(一)汽车维护、修理的概念7(二)汽车维修行业管理的概念7(三)汽车维修行业的特点8(四)汽车维修行业的作用9三、国内汽车维修行业存在的问题9(一)汽车维修行业市场机制不健全,人才缺乏9(二) 汽车维修行业管理体制、机制严重落后10(三)维修行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规模效益11四、我国汽车维修行业规范化管理对策12(一)建立有效的市场监管机制,规范经营行为12(二)调整汽车维修企业布局和市场结构14(三)政府汽车维修主管部门应加强汽车维修行业的质量监督管理14(四)政府行管部门要扶持汽车维修相关行业协会的发展15(五)加强汽车维修企业内部建设16参考文献19 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 要: 汽车维修行业是道路运输业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道路运输的技术后勤保障。交通部自1986 年将汽车维修行业纳入行业管理部门以来,行业逐渐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发展。但是汽车维修行业与发达国家的同行业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本论文在阐述汽车维修行业的特点、作用,汽车维修行业的历史沿革及国外汽车维修行业的先进管理体制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论文主要分析和总结了汽车维修的概念、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的分类以及汽车维修的作用、特点;进一步论述了国外汽车维修业的发展趋势,包括汽车维修的专业化、协作化、机械化、自动化和电子化以及先进的维修组织和方法等; 进一步分析了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汽车维修的管理现状、行业标准、汽车配件市场行业监管、维修管理技术、从业人员的现状、维修方式、诊断技术等;最后,提出了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的对策和改进措施,包括完善汽车维修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机制建立有效的市场监管机制和规范经营行为以及注重各类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训和设备现场的优化管理、经营模式连锁化、RCM 维修模式的引入等。 关键词:汽车维修,发展现状,问题,对策Research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al Countermeasure of Vehicle Maintenance IndustryABSTRACT Vehicle maintenance industry, as the technically logistic support to road transportation, is the indispensable constituent of Road Transportation Sector. Since in 1986, Vehicle maintenance industry was taken in the charge of 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 it has stepped into the right path and has developed properly and sufficiently, however considerable distance still exists compared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This paper not only describes the features and the functions of Vehicle maintenance industry, and its history, also the developed management systems overseas, but also systematically analyse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problems of Vehicle maintenance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The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s of Vehicle maintenance industry in foreign countries,including the definition of Vehicle maintenance, the categorizations of Vehicle maintenance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also the functions and characters of Vehicle maintenance; the paper fatherly describes the trends of Vehicle maintenance industry overseas, including specialization, collaboration, mechanization and capitalization. The paper further analyze the current status and existing center problems, including management condition, filed criteria, vehicle accessories marketing .Superintendenc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technique, ability of staffs, maintenance measures, diagnose technique, etc. At last, I advance countermeasures and reforming strategy, including perfecting management systems of administrative sector of Vehicle maintenance industry and establishing effective marketing control systems and standardizing trading market and stressing the cultivation of specific talents and emphasizing optimized management of training and equipment location andalso introducing chain operation mode and RCM maintenance mode. Keywords: automobile maintenance;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countermeasures前 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汽车工业也发展迅速,2009 年 10 月 20 日,第 1000 万辆汽车在长春一汽诞生,标志着中国进入千万辆汽车生产大国,从 2009 年到 2012 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已连续 4 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催化和促进了汽车生产和市场格局的变化,使中国成为世界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及销售市场,在世界汽车舞台上的作用和影响力越来越强。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私家车消费成为主流,汽车正逐步成为人们的第三生活空间。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截止 2012 年末,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 1.2 亿,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7800 万辆,私人汽车保有量成为汽车市场的绝对主体。这些数据还将随着中国 GDP 的逐年增长而继续增长。随着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汽车后市场得到空前推动。汽车维修业作为汽车后市场的一部分是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它对汽车制造业和销售业都有巨大推动作用,同时还对城市化推进、经济发展、交通安全、居住环境等诸多方面有着重要影响,成为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国内的汽车维修市场还比较混乱,正处于初期的调整和扩张阶段。随着国外汽车服务巨头的进入,汽车维修市场竞争的激烈愈演愈烈。在我国进入WTO之后,世界博世等汽车修理巨头进入中国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汽车维修保养行业虽然在近几年里发展迅速,但是我们国家的许多汽保企业与国外相比,不管是在维修技术、维修设备、维修人才还是技术管理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汽车维修小店到处都是,信誉度极低,维修工艺不规范;没有形成经营规模;店与店之间低价竞争、互相拆台;维修工的整体素质不高等等。 如何在新形势下完善和发展汽车维修市场体系,发挥服务经济的作用,使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而本文正是对国内汽车维修行业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对我国的汽车维修行业进行了概述,包括汽车维护、修理的概念 、汽车维修行业管理的概念、汽车维修行业的特点、汽车维修行业的作用 ,同时针对目前汽车维修行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案和措施,从而为广大汽车维修行业经营者如何提升维修企业的形象,增加经济效益,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策略上的一些借鉴。 首先对我国的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进行概述。一、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现状概况 (一)我国汽车维修行业亟待完善 我国汽车维修行业从1920年上海29家企业开始,当时全国汽车保有量为2279辆。由于汽车维修需要配件,于是,上海宝昌机器厂和郑兴泰机器厂分别于 1916年和 1920 年开始涉足生产汽车配件。随后,浙江、湖南、江西、山西等省也开始制造本省所需的汽车易损件。1937 年至 1945 年的抗战年间,各沿海港口被日军封锁,维修所需的国外汽车配件进口困难,使得国内非日占区汽车配件生产企业蓬勃发展,一度达到 400 多家。在这些企业中,许多是由汽车修理厂兼营的。1943年,中国的自制汽车配件达到了总供应量的 19.6%,当时非日占区的汽车保有量为31833 辆1。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能够生产自己的汽车,我国的汽车维修业有了新的发展。历经文革的曲折,80年代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我国的汽车维修业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大发展。进入 90 年代发后,我国汽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轿车的增加速度更快。同时,汽车科技和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汽车电子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各种高新技术不断进入汽车王国,使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等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因此,原有的汽车维修技术已不能够适应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 长期以来,中国的汽车维修市场存在着乱收费、配件使用鱼龙混杂、维修水平低等诸多问题。近年来,各地政府部门大规模整顿汽修行业取得了一市场效果,同时随着国内整个汽车服务行业的不断进步,汽车维修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新的竞争格局已形成。 发达国家汽车维修市场的完善过程值得我国借鉴。以德国为例,1995 年德国汽车维修站的数量为 57100 家,2002 年减少到 44200 家,每年以 3.6%的幅度递减。并且预计到 2005 年,汽车维修站的数量将减至 37400 家,每年减少 5.4%2。从德国相对成熟的维修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汽车维修站的数量是呈减少之势。由于维修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汽车维修站向集成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那些实力相对较弱的独立汽车维修站逐渐被市场所淘汰或被实力雄厚的汽车维修网络所吞并。维修能力强、配件供应充足、市场信誉度好的维修网络将成为维修市场的主导。 数字说明问题。目前德国汽车保有量 4800 万辆,维修站 4 万家,而中国的汽车保有量为 2000 万辆,维修企业的数量据全国维修协会公布的数字为 22 万家,这其中还不包括大量的无证无照业户,如果把这类无证维修摊点也计算进去,那么我国汽车维修企业的数量估计可达 30 万家。初步计算一下,德国每家维修站的平均维修量为 1200 辆,而中国每家维修企业的维修量仅为 7090 辆。我国维修企业数量过饱和已是事实,并且现有的维修能力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在维修协会统计的 22 万家企业中,2/3 为二、三类企业,规模较小,另外还没统计在内的约 8 万家大多是仅有 23 人的路边维修摊点。大量不规范且维修能力差的小型维修企业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整个维修行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私车消费不断增加,私车用户大量增长,他们将是日后维修市场的主要服务对象。区别于以往占市场主体的公务车和出租车,这部分消费者(大部分为私营业主和公司白领)对维修价格和服务质量有着全新的要求。便利快捷、收费合理、质量有保障,是快修网络的特点。逐步兴起的快修网络必将成为市场的宠儿。近两年来,连锁快修店发展之势迅猛,各快修品牌都加快了开店的步伐,以期尽早抢占市场。AC 德科、新奇特、强生快车手、豪品等快修网络均已在国内开出多家连锁店。连锁快修店在国外已相当成熟,但在国内还是新生事物,目前每个单体快修站平均年亏损额为 20 万元3,因此各快修连锁经营业主在对市场充满信心的同时,也对市场的发展抱着谨慎的态度。如何树立并保持品牌,如何管理整个连锁网络,配件供应如何解决,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人们的面前。随着国内连锁快修市场的不断发展,这一领域的市场进入者将不断增加,整个市场也将更加完善。 (二) 维修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如今,世界汽车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发展,汽车电器设备的使用不断增多,必将增加汽车故障诊断和维修的复杂性。因而,维修企业的技术实力将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除此之外,维修企业的服务质量和品牌效应也将成为竞争的重要因素。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长,汽车维修市场已经成为一块巨大而又充满诱惑力的蛋糕以上海为例,2002 年全市汽车维修量 323 万辆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7.45%;汽车综合性能检测量 22.5 万辆次,增长 12.5%;全行业营业额约 37.5 亿元,增长 10.2%;全行业利润约 2.25 亿元,增长 16%4。据国内较有规模的维修企业介绍,目前我国平均每辆轿车每年接受 3.5 次维修业务,每次平均价为 1000 元,其中配件与人工费之比为 6:4,这样合计每辆轿车每年的维修费用为 3500 元5。按2002 年国内 650 万辆轿车保有量计算,整个汽车维修行业的一年的产值约 227.5亿元,如果再加上客车及货车的维修收入,整个市场的产值约在 600 亿元人民币。 巨大的商业利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除本国企业加大资本投人或其他行业也参与其竞争外,按 WTO 协议规定,自 2003 年 1 月 1 日起国外企业也可以以独资形式从事汽车服务业。这些国外企业在享受国民待遇的同时,还会凭借自己先进的管理手段、运作机制、现代化的维修技术来参与竞争,使得汽车维修市场企业间的竞争变得愈加激烈。 二、我国汽车维修业概述汽车维修业是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技术后勤保障,该行业能否健康有序地发展,维修水平能否得到稳步地提升,将直接影响到运输效率和运输成本。研究如何对汽车维修行业进行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加强汽车维修行业管理,使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为交通运输业和人们出行提供可靠有效的技术保障,形成一个公开、公平、有序的行业竞争环境,是一项需要行管部门尽快解决的重要工作。 (一)汽车维护、修理的概念 汽车维修业是由汽车维护和修理厂点组成的、为汽车运输服务的、相对独立的行业。它通过维护和修理维持相恢复汽车技术状况,延长汽车使用寿命,是公路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汽车维护和汽车修理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技术措施。汽车维修是汽车维护和修理的泛称。汽车维护是为了维持汽车完好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而进行的作业。其目的是为了保持车容整洁,随时发现和消除故障隐患,防止车辆早期损坏,降低车辆的故障率和小修频率。汽车维护应贯彻预防为主、强制进行的原则。汽车修理是为了恢复汽车完好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和寿命而进行的作业。其目的在于及时排除故障,恢复车辆的技术性能,节约运行消耗,延长其使用寿命。车辆修理应贯彻定期检测、视情修理的原则。虽然汽车维护和修理的任务不同,性质不同,但它们都是以保证汽车安全运行,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节约能源为目的的。从这一点讲,它们是统一的技术保障整体,二者不可偏废,既不能用维护代替修理,也不能用修理代替维护。 当前,我国汽车维护按作业范围的深度,一般分为三级:即日常维护、一级维护和二级维护;按修理对象和作业范围将修理分为汽车大修、总成大修、汽车小修和零件修理。 (二)汽车维修行业管理的概念 行业是指为实现一定目标而从事某一门类生产或服务的单位和个人组成的社会生产劳动群体称为行业。汽车维修行业是指为道路运输服务,从事汽车维护和修理的社会劳动群体称为汽车维修行业。 行业管理是指国家经济管理部门根据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对各行业所确定的发展目标,对本行业进行规划、协调、监督、服务等管理称为行业管理。 汽车维修行业管理,是指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及其所属的汽车维修管理机构,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对汽车维修行业所提出的发展目标,对汽车维修行业实行的规划、协调、监督、服务等管理称为汽车维修行业管理。它是一种宏观管理,是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维修行业管理目的是为了提高社会综合经济效益和维修行业效益,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维护维修市场竞争秩序,保障维修车辆承送双方的合法权益,使维修行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更好地为交通运输生产服务。 汽车维修行业管理手段: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实施行业管理,对该行业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 (三)汽车维修行业的特点 汽车维修行业的特点是由它的服务对象和生产特点决定的。汽车维修行业是公路运输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全社会的在用车辆服务的。因此,它必然具备运输行业和技术服务性行业的一些特点。同时,汽车维修生产技术性强,工艺复杂,特别是汽车大修、总成大修作业,工艺更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汽车维修行业是个技术、劳动密集型行业 汽车是一种结构复杂、技术密集的现代化运输工具,也是一种对可靠性、安全性要求较高的行走机械。为了适应公路运输方式的需要,车辆的品种日益增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也不断被采用,使车辆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这就决定了汽车维修行业的技术复杂性。从汽车维修涉及的工种看,不仅需要发动机、底盘、电气、镀金、轮胎、喷漆等专业修理工种,而且需要车工、钳工、铆工、焊工等各种机械方面的通用工种。生产要求差异很大,使维修企业的作业内容、作业深度千差万别,不可能采用现代化大生产的作业方式和工艺,主要是采用旧车维修作业。因此,汽车维修行业也是个劳2、社会分散性 汽车维修业是为运输车辆服务的。汽车运输的特点是流动分散,遍布城乡各地。因而,汽车维修业必然也会分布在社会各个角落,具有很大的分散性。尤其是从事汽车维护小修和专项维修的业户,这种分散表现的更为突出。同时,汽车维修生产的特点也决定了其企业的规模不可能过大,目前,我国汽车维修业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3、市场的调节性 汽车维修行业是随着公路运输业和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而发展的,加之企业点多面广和专业服务的特点决定了该行业具有较强的市场调节属性。这就使一些小型汽车维修业户的稳定性很差。也就是说,根据市场的需要,维修业户开业、停业在动态变化中自行调节,使汽车维修市场的供求关系逐渐趋于平衡。 4、隶属关系复杂 汽车分布在千家万户,各行各业。在封闭的经济体制下,各自都有为自己服务的汽车维修企业。改革开放后,这些企业都纷纷向社会开放,进入维修市场,形成了一个社会化的行业。但是,这些企业大部分的隶属关系并未改变,仍为各部门和单位所有。这一情况就决定了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的隶属关系错综复杂。 (四)汽车维修行业的作用 汽车与其他任何机械一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变形、老化和意外损坏等原因,技术状况和性能不断下降,致使车辆在运行中可靠性和运行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动力性、经济性变坏,运行消耗增加;故障率上升,影响车辆的运行效率。研究表明,目前国产汽车的无故障里程一般为 3000公里左右,车辆运行至 20004000 公里时对车辆安全等各个系统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调整、紧固、润滑和修理6。因此,汽车在投入使用后到最后报废的整个寿命周期内,其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安全性能和可靠性能等,与能否科学地、合理地进行维修密切相关。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同时,由于技术的进步,生产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路条件的改善,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出现和发展,对汽车在安全、环保、可靠、快速、舒适和经济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汽车在品种、结构和性能上越来越多样化。为适应这些变化,汽车维修也必须相应地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公路运输发展的需要。 车辆在运行中,为保持其良好的技术状况,既要不断地对车辆实施各种类别的维修作业,必然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目前,在专业汽车运输企业中,汽车维修(包括汽车大修)费用约占运输总成本的 25左右,每辆车的年维修费达 60008000元。社会非营业性运输车辆的年维修费用平均也达 20003000 元。按此计算,为了维持全国在用车辆的正常运行,用于车辆维修的费用约在 150 亿元以上7。因此,如何适时的、合理的安排和组织汽车维修生产,积极开发和采用维修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维修质量,降低维修费用,这是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益,发展汽车运输事业的重要技术措施。 由此不难看出,汽车维修业是汽车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减少行车故障,保障运输安全,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运输消耗,提高运输质量的技术保障基地。 三、国内汽车维修行业存在的问题 由于汽车数量的剧增,维修行业的发展却相对滞后,由此出现一系列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汽车维修行业市场机制不健全,人才缺乏 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行政干预手段过多,且政府各部门从本部门利益出发,造成公平竞争的机制不完善;在价格机制上,对各种维修方式、不问车型及维修工种之间的价格比率没有拉开档次,缺少科学依据,出现一些不合理价格;由于汽车维修尚未全部社会化,某些大型企业采用自车自修方式、并将维修费用计入单位主业成本,使维修市场的发育受到很大的制约;汽车配件生产资料技术、信息、资金、劳动力市场等管理尚未形成;汽车维修市场法规不健全,执法不统一。此外,由于维修市场竞争激烈,部分车户为求车源采用很多不正当手段拉生意,在维修市场上给车主“回扣”、“馈赠”等不正之风还大量存在,严重干扰了汽车维修市场秩序。 目前,我国汽车维修企业人才现状是南方缺乏高级管理人才,北方是既缺管理又缺技术人才。我国汽车维修从业人员当中,低学历工人占比例极高的现状十分严重,例如:福建厦门汽车维修从业人员 4451 人,中专以上学历仅占 13%, 中、高级修理工只占 15.38%,低学历占 71.62%;上海市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约有 57785 人,技术工人 26972 人,占从业人员 46.7%。在这些技术工人中,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占48.9%, 其中高级工1700人, 仅占总数6.3%: 中级工 3400 人,占总数 12.6%;初级工 8091 人,占总数 30%,从业人员中 51.1%没有获得职业资格证书8。当前汽车维修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技术素质不高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汽车维修业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从业人员中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不多,接受过各类高等教育的就更少。据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对部分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抽样调查,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中,有 26.2%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一线工人中,有 38.5%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接受过新技术培训的为 l1.7%,接受过管理经营培训的有 9.3%,汽车维修基础培训的有 38.7%。以具备技术等级证书的技术工人为样本比较,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及以上(含技师、高级技师)比例为 30.4%、43.1%、26.6%,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为 l5%、50%、35%9。抽样的一、二类企业中,尚有 22.4%的从业人员不具备任何技术等级证书。三类企业中技术等级的比例更远远低于上述数据。 (二) 汽车维修行业管理体制、机制严重落后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市场管理落后。目前的中国汽车配件市场,无序经营现象十分严重。从生产领域来说,整车生产企业认可的配件、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剩余产能生产的配件、仿制配件、假冒伪劣配件等一同流入市场;从进口渠道来说,正规渠道进口的经国外汽车生产厂家认可的配件、正规渠道进口的未经国外汽车生产厂家认可的配件、非正规渠道进口的经国外汽车生产厂家认可的配件、非正规渠道进口的未经国外汽车生产厂家认可的配件等均打着“原厂正宗”的旗号涌进国内的汽车配件市场;从经营业户来说,有人合法经营,但也有部分业户使尽手段、胡搅蛮缠、坑蒙拐骗,令车主防不胜防。主要表现在以假充真,以旧充新,以次充好等行为。此外,许多根本不具备某种资质的汽车维修企业均在从事着超范围经营问题,难以保证维修质量。少数维修点无证无照经营、不明码标价,维修作业后漫天要价,尤其是对外地车辆,更是变本加厉。还有的维修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为招揽生意,常常给汽车改型、改色,却从不过问车的来历,从而给一些盗车贼提供了方便。有的维修厂将报废汽车回收后,拼装上市,给交通安全带来极大隐患。这些现象的存在,搅乱了汽车配件市场的价格体系,也使得汽车配件的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汽车的维修质量、运行安全和维修费用。 (三)维修行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规模效益汽车维修市场严重失控,行业发展无规划,开厂设点布局不合理,致使部分地区汽车维修生产能力过剩,供求关系失调,不少维修企业生产任务不足,经济效益明显滑坡,甚至有倒闭停厂的可能。在产业结构与布局上,二类以上汽车维修企业部具有一定的规模,大部分集中在大中城市,这样,造成大中城市汽车维修企业生产任务过剩,而小城镇和偏远地区又存在修车难的局面。从维修对象看,维修混杂车型的企业多,维修单一车型的企业少,维修货车的多,维修客车、高级轿车的企业少,造成竞争集中在几个车型上。 此外,在汽车维修领域,中国绝大多数的经营者们没有将自己的企业做大。汽车维修属于服务性行业,服务对象为汽车发生了故障或需要定期维护的车主。汽车故障的发生,从地域来说具有分散性,从时间来说具有随机性,这些特点似乎决定了任何一家汽车维修企业都不可能做得太大。其实不然,在国外,汽车维修照样可以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大企业。维修检测设备,这同样也给汽保企业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在实际门槛低、市场竞争无序。由于低价的设备市场空间比较大,汽保设备商们纷纷压低价格以获取市场份额,打价格战成了营销的主要手段,而价格降低的背后必然会对质量产生影响,同时会间接对品牌的树立带来负面效应。而国外同类产品的特点是质量稳定,品牌意识很强,加工工艺精良,返修率低,外观设计美观大方,使用寿命长,某些设备甚至可以终生使用。比如说日本生产的电子调漆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过去各国的电子调漆设备都是通过汽车车架编号查找汽车油漆颜色和配方,而日本研制的新型调漆设备,则用扫描仪在汽车车身上扫描,扫描仪与计算机联网,通过计算机快速显示出车的厂牌、型号、油漆颜色及配方,并自动打印出结果。 而国内产品性能不够稳定,故障率低,外观设计存在抄袭,许多的企业都没有自己的品牌,只能靠低价格来销售,最终很难长久得到市场的认同,主要表现在: 1、技术发展不平衡 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多层次的投入方式,决定了我国汽车维修企业的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一些有实力的汽车生产企业在国内建立了售后服务网点或所生产车型的定点修理网点,从而带动了汽车维修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我国还有大量设备简陋、人员素质较低、仅靠简单工具和经验从事汽车维修业务的各类汽车维修企业。具体表现在: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检测、维修设备落后;维修质量差、质量保证期内的返修率高;高档轿车的维修能力不足。 2、结构不合理 维修企业中,以东风、解放等为主修车型的企业竞争激烈,而高档轿车、进口车、特种车的维修质量难以保证;进行整车维修的企业多,而从事专业化维修特别是针对某一总成维修的企业少,多数企业为“小而全”,没有自己的特色,因而在维修能力相对过剩的维修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3、检测诊断技术与维修脱节 由于维修企业缺乏必要的检测诊断设备,因此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视情修理。同时,专业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与汽车维修企业的联系不够,从而不能有效地起到对汽车维修质量进行监督的作用。 现行的管理法规还不健全,管理体制也存在缺陷,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宏观失控、盲目发展、无序竞争的状态。目前维修行业管理仍是重审批、轻管理,停留在对新开业企业进行审批,调解质量、价格纠纷等这些低层次的管理上,而对如何进一步深化行业管理,有效地培育发展市场体系,以及充分利用价格、税收、信贷等与价值规律相关的经济杠杆来宏观管理还缺少办法。 自 1986 年汽车维修纳入交通行业管理以来,交通部先后制定发布了一系列有关汽车维修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对规范汽车维修行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目前缺少有关汽车配件销售行业的管理法规,使得配件市场长期处于无序状态,假冒伪劣配件充斥市场,导致汽车维修质量难以保障,汽车维修价格混乱,对汽车维修行业的市场秩序造成了很大影响。 管理体制的缺陷使管理职能难以充分发挥。除行业主管部门以外,汽车维修行业管理还涉及到工商、税务、公安、环保、物价、技术监督、劳动、财政、规划等多个管理机关,多家管理易于造成有些事项重复管理,有些事项的管理却存在漏洞,于是产生维修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混乱无序的局面。一般而言,一、二类维修企业经营较为规范,是按照正常的维修市场规律运作的,但由于一些三类企业和路边维修店的无序竞争,打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并夺去了一、二类企业的很多正常业务,从而使企业的效益下降。 上述问题严重地制约了汽车维修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和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加强行业管理已势在必行。 四、我国汽车维修行业规范化管理对策 (一)建立有效的市场监管机制,规范经营行为 1、对汽车维修工时定额和收费标准实施有效监督 为规范汽车维修市场的价格,交通主管部门应把工时定额和收费标准的执行情况列为日常检查监督的重要内容,对违反规定者要及时给予适当的行政和经济制裁10。同时,要与当地物价部门积极配合,严格执行明码标价制度和价格备案制度,定期向社会公示汽车维修价格,引导企业和理收费。在管理手段上应采取制定统一结算凭证的办法,以便各管理部门和广大用户对各汽车维修业户实施监督:在一个地区统汽车维修结算凭证,对加强汽车维修行业管理起着重要作用,是行业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它不仅是汽车维修经营者的经营活动与各方面发生经济关系的基本依据,而且是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管理的功能、促进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促进企业自我约束能力,实现对汽车维修市场宏观控制的保证。同时,汽车维修结算凭证应由交通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汽车维修业户要将核定的维修类别证件到管理部门统一购置,并实行交旧领新的制度。各级管理部门应对各类维修业户交回的凭证存根进行认真的核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查处。 2、建立信用考核制度,加强宣传,发挥社会的舆论监督作用 建立和完善汽车维修企业信用考核系统,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对汽车维修企业信用度进行考核,引导企业树立诚实守信的经营原则。通过新闻媒体定期对社会发布质量信誉考核信息,让社会和广大车主充分了解每个维修检测企业的质量信用情况,自主选择维修检测企业。通过信用考核及其信息发布,宣传质量信优良的维修检测企业,提高他们的知名度,进而促进他们经济效益;让信用不好的维修检测企业在声誉上受到社会舆论的批评,经济上受损失,进而促进规范经营,提高维修质量和信用。对企业不良经营行为信息向社会公示,加大社会监督力度。 3、完善市场准入制度。 交通主管部门应与工商、技术监督、计委(物价)、公安等部门密切合作,对汽修市场进行清理整顿。把年度考核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对汽车维修企业实行动态监管11。对已经批准经营的汽修经营者,要进行全面的经营资质和资格复查,不符合相应开业条件的企业责令限期停业整改,复查仍不符合要求的予以降级或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对无照经营,违法经营的业户,坚决予以取缔。通过清理整顿,严格市场准入制度。不定期组织对维修企业负责人、质量检测员、检测站技术骨干和有关技术工人进行国家标准培训,宣传国家的针对汽车维修行业的政策法规。 对于申请开业的汽车维修企业,除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审核外,还应开展市场规则的先期训练。对从事汽修行业的经营者和企业法人代表,事前就进行市场规则的培训12。市场准入规则。必须具备有关法律、规章规定的必备条件,方可准许从事经营。市场竞争规则。必须坚持在平等的基础上依法竞争的行为准则。市场交易规则。必须维护客户的合法权益,提供优质、廉价和最佳服务。要把这三项规则同时作为“准入”条件,经训练和考核认可,从认识上明确可为和不可为的界限,方可准入。 (二)调整汽车维修企业布局和市场结构 1、加强对汽车维修企业布局的合理规划 交通主管部门进行开业资格审批时,在审核规定的技术条件外,还应考虑汽车维修市场的合理布局坚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根本出发点,统筹规划。在充分调研区域内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条件,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地区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交通运输和汽车拥有量、车型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以及人们意识、观念转变的影响因素,结合本地区汽车维修的现状,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近期和中长期的规划。采取各种措施,实现对维修能力的发展、厂点数量、各类维修业户的比例和厂点的布局等的宏观调控。逐步建成本地区种类齐全、比例适当、布局合理,服务方便的汽车维修网络。 2、加强汽车维修市场结构的调控 围绕维修行业总体发展目标,对不同汽车维修企业进行分类引导。支持维修企业走资产重组、兼并、优化资源配置的发展道路,鼓励和促进业态优化升级,积极推动汽车维修业态的发展。对于综合性维修企业,要扶大扶优,并适时引导部分差、小、落后企业自动退出这一行业,从而有效地进行行业结构疏理;对代表汽车维修业发展方向的快修连锁业态,本着“培育市场环境,稳步推进发展”的思路,加大力度宣传,引导维修个体经营户、三类维修业户适时连锁加盟,提高三类维修业户的集中度;要吸收维修业发达国家的通用做法,积极会同石油管理部门,鼓励特约维修站或有条件石油经营者,逐步在全市汽车加油站设置规范的专项维修、小修或快修业户,方便车主和提高专项维修业户的社会形象。 (三)政府汽车维修主管部门应重点加强汽车维修行业的质量监督管理 1、严格把守汽车配件的质量关 汽车维修质量的好坏,不仅与汽车维修企业的技术平有关,而且与汽车配件的质量有很大关系。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某种意义上讲,汽车配件质量是决定汽车维修行业好坏的源头。汽车维修主管部门要会同质量监督部门将强对维修企业使用的汽车配件的质量监督,加大对使用假冒伪劣汽车配件的企业的处罚力度。同时,本着一究到底的原则,追查假冒伪劣配件的源头,净化汽配市场。 2、建立健全质量监督检测机构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鼓励和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投资建设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要按照“规划、协调、监督、服务”的方针,在搞好总体发展规划布局的基础上,强化行业管理职责,发挥检测站在维修质量管理监督上的作用。推行在质量检测站安装摄像监视系统,建设汽车综合检测站的维修质量监控信息网络系统。 3、实行重点监督和一般监督相结合 对于汽车大修、总成修理、二级维护等重点项目等重点项目,交通主管部门要制定质量监督计划,明确监督程序、监督内容,规定受检车辆的比例,大修厂要按照规定接受质量监督检查。对于一般性的汽车维护、小修、专项修理作业,也要建立明确的监督办法,可采用不定期或随机抽样方法来进行。 4、实行专业队伍的质量监督与群众性质量监督相结合的原则 交通主管部门的质量管理人员和维修业户的质量检验人员,作为专业质量监督队伍,积极开展有效的质量监督工作是应尽职责,必须严把质量关。同时,还必须动员广大群众参加质量监督工作,这是搞好汽车维修质量监督管理的基础。一方面在维修业户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动员企业员工提高质量观念和质量意识,层层把关;另一方面,发动广大用户参加维修质量的监督,及时反馈维修质量存在的问题。交通主管部门和维修业户要定期走访用户,调查、丁解维修质量状况,提出改进措施。 5、定期开展维修质量评比 在开展评比活动中,评比办法、标准要公开,并加强宣传力度,对于维修质量好的汽车维修业户可命名质量信得过或质量达标单位;对那些长期维修质量低劣、违反工艺要求,达不到技术标准,粗制滥造对用户不负责的维修业户,除了按照有关规定处以罚款外,还应责令其限期整顿、停产整顿14;若发生严重质量问题可以降级甚至吊销经营许可证。 (四)政府行管部门要扶持汽车维修相关行业协会的发展 政府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管理中的作用,把一部分属于行业服务的职能转移给行业协会承担,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和服务功能,协助做好行业培训、科技推广、法律服务、信息咨询、资质评定、经验交流、检查评比等方面的有关工作。 行业协会从性质来看,使社会的中介组织,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以及我国加入 WTO 的形式,促进了行业协会的迅速发展。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一方面市政府的助手和参谋,一方面是企业的朋友,起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所以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有着灵活的特点。汽车维修行业有着附着性、技术密集性、劳动密集性,分散性和多样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等特点。因此,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就尤为突出,另外,其调查研究、行业咨询职能也同时存在。因此,由于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的优势,它的作用恰恰能给予维修行业管理的职能不足以补充。 近年来,我国汽车维修行业迅速发展,同时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维修质量差、行业培育不良、价格恶性竞争等等,使得维修行业管理上出现捉襟见肘的状况,这也给维修行业协会的作用的发挥提供了许多机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维修行业协会的作用:首先,从宏观方面来看,维修行业发展作为汽车工业的重要附属和补充,从矛盾的相互作用来看,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汽车工业发展,建国后一个阶段的“修车难”就是很好的证明。行业协会可以从宏观上“把脉”维修行业,做好市场调研,为维修行业发展进行统一、科学的规划,调节供求关系,引导企业横向联合,走网络化、专业化发展道路,促使汽车维修从附属型走向独立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健康发展。其次,从微观看,汽车维修行业不正当竞争、价格问题市场散乱等为的存在,需要维修行业协会利用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和行业自律作用来稳定维修市场。以维修价格问题为例,在甲乙两个不同的修车战场,甲乙双方均投入同样的维修设备、人力,如果甲方维修费用高于(或低于)乙方,则会引发价格上的混乱;若甲乙收费相同,以此将会引发服务质量的竞争15,这样则可能会促使维修市场良性发展。此种因价格上引发的问题,当然作为维修行业的管理部门运政管理机构没有权利进行行政干预,指令双方调整成统一的收费价格。但维修行业协会作为社会中介组织,可以给双方进行协调,制定行业自律价格。通过行业的自律作用约束、规范维修行业的维修价格,以此推动行业稳定良性发展。 再次,从社会角度来看需要为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环境问题是社会额一大问题。依据国外经验,排污严重的车辆展汽车总数的 10%15%,而这些汽车大多数是由于没有进行良好的维护造成的。因而车辆维护在汽车尾气治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维修行业协会,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通过其自律作用,可以指导汽车维修企业认真承担汽车尾气治理任务,把住维修、质检质量关。 (五)加强汽车维修企业内部建设 1、重视汽车维修人才,加强企业内部人员培训,提高维修水平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曾估算,物力投资增加 4.5 倍,利润相应增加 3.5 倍;而人力投资增加 35倍,利润将增加 17.5 倍16,人是各种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具有创造力的要素,高素质的核员工更是如此。对汽车维修企业来说,人才同样是最重要因素,在维修企业具有较强诊断能力的技术工人很少,现代管理人才更加缺乏,培养具有现代化汽车维修企业特性的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已经是当务之急。汽修企业应通过各种方式包括聘请汽修专家来企业授课,聘请外单位汽修高手来公司工作,把一些优秀员工外送培训,在公司内部进行技术培训,把一些技术好、素质高的员工进行通报表扬和晋升奖励等,提高员工待遇,改善员工生活,使公司充满重视人才、爱惜人才、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通过提高员工素质使他们能够尽快适应现代汽车的检测诊断方法,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维修企业还应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使所有员工持证上岗。 2、加大技术和设备投入,提高维修质量 随着汽车电子化、智能化程度的提高,汽车维修正演变成“性能检测故障诊断换件修理”的新模式,维修设备和维修资料已成为影响维修维修企业的维修能力和维护质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