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2013届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pdf_第1页
高考2013届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pdf_第2页
高考2013届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pdf_第3页
高考2013届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pdf_第4页
高考2013届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2 学年奉贤区调研测试学年奉贤区调研测试 高三语文试卷 高三语文试卷 2013 1 2013 1 1717 完卷时间 150 分钟 满分 150 分钟 本卷命题人 邱春岚 张宇萍 庄骏 一 阅读下文 完成一 阅读下文 完成 1 1 6 6 题 题 1616 题 题 西洋镜里的中国文化面目与出路西洋镜里的中国文化面目与出路苗蛮子 1 崇洋媚外 这个词 近些年在中国有些火 那些对西方文明热情拥抱的国人 很 自然地被归入这个词条之下 殊不知 早在 18 19 世纪 许多西方人也曾对中国文明充满 着近乎狂热的崇拜 而且其中不乏有像伏尔泰这样的启蒙思想家 2两个世纪之前 中国的文官制度与科举考试 语言文字与文学艺术 圣哲文化与贤 明统治等等 无一不受到思想启蒙家们的盛赞 伏尔泰在 风俗论 中说 哲学家在东方 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和物质的世界 据说伏尔泰在盛赞儒家学说的同时 甚至还在礼拜堂 里挂起孔子像 朝夕膜拜 而在霍尔巴哈 波维尔等人眼里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 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 如果中国的法律变为各国的法律 中国就可以为世界提供一个 作为归向的美妙境界 在英国诗人拜伦笔下 中国更被描绘成一个美丽的幻影 遥远的中 国开来的船 无一不为他卸下馨香的产品 3看着欧洲思想家 而不是普通老外 笔下这些炫目的词句 亲爱的同胞 尤其是那 些据说是 爱国分子 的国人 是不是有些晕乎得飘飘然了呢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那就是 一种无知与谵妄了 4启蒙思想家们将十八九世纪的中国描绘成天堂 当然有欧洲人多激情浪漫的因素 至于像拜伦这类疯子式的天才诗人 将中国虚化为一个理想物也就更不足为奇 但我们不能 因此而说启蒙思想家们是由于脑袋发热 而看不到闭关锁国的中华帝国的种种缺陷 比如同 时代的卢梭就认为 中国人考虑更多的是规矩 他们的伦理更多是掩饰 而他们的人性则多 为屈尊和崇上 而中国人的这种特点 以至于在孟德斯鸠看来 不免有些悲观地不确信 一 个能够保证政治自由的政府是否适合中国 5欧洲启蒙时代的中国观 当然是不完整的 也更是功利的 启蒙思想家笔下的中 国 不过是他们按照 既定需要 主动剪裁了的文明片段 欧洲启蒙时代 启蒙思想家急需 一种外力作为传统思想堡垒的突破口 而中国文化里恰好有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比如孔子思 想中 有教无类 的不分贵贱的平等观念 中国科举制相对开放的人才选拔等等 于是 中 国文化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挑战神权的绝好武器 有人比喻说 中国文化之于欧洲思想启蒙 运动 结果是 拿东方之火煮熟 了西方的肉 此话虽有自大之嫌 却也不无道理 6可尽管如此 对于启蒙思想家来说 中国文化也仅仅是一种工具而已 而不会改头 换面全盘中国化 西方人历来认为欧洲是世界的中心 潜意识中有一种强烈的优越感 自然 是不屑于 以华为师 的 据说当年腓特烈大帝在伏尔泰思想的蛊惑下 曾试着向乾隆皇帝 提出要求通商 只可惜这位专制而又开明的君主 被吃了个闭门羹 腓特烈大帝后来在给伏 尔泰的信中 恼羞成怒地称中国人 不过是些少见多怪的野蛮人 这其中 虽然有乾隆的 夜郎自大 但也可看出欧洲人蒂固根深的东方落后论 7这样我们再来看今天外国人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 汉语 孔子 kongfu 功夫 书法 京剧 饮食 这些中国文化符号 无一例外地受到了老外的关注 面对这股前所未 有的 中国热 我们无疑有必要省思 老外是真的对这些东西感兴趣吗 是真正认同中国 文化 还是更多出于一种猎奇心态 在我看来 答案恐怕更多地倾向于后者 8而且还要警惕这样一种盲目乐观心态 看着发烫的 中国热 便天真地以为中国文 化征服了全世界 正如不能因为最近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便以为中国文学站上了世界 文学的巅峰一样 这样的看法 显然是无逻辑的 这当然不是否认莫言的文学成就 但事 实上 莫言的作品能够进入西方主流视野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翻译 以及 影视 的传播 因此 如官方所说的 莫言获奖是文学的胜利 说是翻译 传播 的胜利 至少说是两者的胜利 9 中国热 以及莫言获诺奖 说明中国文化正逐步走向世界 但也必须清醒认识到 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还存在着很大的落差 甚至根本就无从说起 个中原因恐怕不在于中 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力不够 而在于中国当代文化对世界的吸引力不足 诸如京剧 书法等 传统艺术形式无疑是有魅力的 然而较之传统文化符号的 繁盛 则是中国当代文化的乏 善可陈 我们从中实在拿不出足够吸引老外的东西 何况 中国一些传统文化也因保护不力 或墨守成规 而呈现衰败模样 致使吸引力大打折扣 更为尴尬的是 像书法 茶道等传统 文化 在儒家文化圈的其他国家如日本 韩国 反而做得有声有色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减 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10传统文化 强 而当代文化 弱 这种不平衡状态 并不是向世界所展示的一个完 整而有活力的中国 显然 未来中国能否在国际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格局中具有话语权 取 决于中国能否在接续传统的前提下 创造出反映时代精神和普世价值的文化符号 当然 在 此过程中 我们不能妄自菲薄 老是仰西方人之鼻息 而有必要培养自己的文化评价标准和 价值取向 毕竟无论是 中国热 还是莫言获诺奖 背后都有着强烈的欧洲中心主义色彩 但与此同时 我们也要警惕那种文化自恋的心态 而盲目搞出一套标准与人类文明相隔绝 否则便怡人笑柄了 1 简析第 4 段的作用 3 分 2 第 5 段加点词 煮熟 在文中的意思是 2 分 3 根据文章的意思 可依次填入第 8 段空格处的一组词语是 2 分 A 不仅更可以或B 与其不如或 C 不仅更可以甚至D 与其不如甚至 4 通读全文 概括 西洋镜里的中国文化 除第三副外的另外两 副 面目 2 分 1 2 3在当代国际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的格局中 中国文化是缺乏国际话语权和吸引力的 5 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作者对 崇洋媚外 者 第 1 段 和 爱国分子 第 8 段 都持否定态度 B 中国古代的政治和伦理道德曾受到部分欧洲哲学家的热情追捧 C 作者记述腓特烈大地批评中国人 不过是些少见多怪的野蛮人 目的在于揭示其不完 整而功利的中国观 D 作者提醒人们 要警惕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滋生国人的盲目乐观心态 6 从 2004 年至今 孔子学院已在全球 106 个国家的 350 多个教育机构落户么 成为推广汉 语教学 传播中国文化全球品牌和平台 以孔子学院为例 结合文章观点 分析改变当前西 洋镜里的中国文化面目之出路 4 分 二 阅读下文 完成二 阅读下文 完成 7 127 127 127 12题 题 22222222 分 分 流年 节选 流年 节选 彭学明 1我家的吊脚楼 是隐没在一片翠竹丛中的 2竹 是湘西最常见的植物 竹在湘西 最受欢迎 正像一粒火可以燎原一样 一根竹 可以发遍千山 它预示着兴旺的人丁 预示着蓬勃的生命 预示着财源的茂盛 因此房前养 鱼 屋后栽竹 是湘西人最乐意做的美差 3我家的竹 是母亲和妹妹在修了小屋后栽的 那年 母亲从一个亲戚家挖来两根楠 竹栽下 第二年 就变几十根了 第三年 就变几百根了 转眼 就是绿蒙蒙的 一大片了 风一吹 绿意一片片招摇 一片片倒伏 绿色的声音从屋顶上沙沙响过 茂密的绿色 生长 出茂密的诗意 温柔而坚挺 坚挺的是齐刷刷拔地而起的身姿 温柔的是整齐齐俯首而立的 头 阳光落在翠竹上 阳光是绿的 鸟翅落在翠竹上 鸟翅是绿的 母亲和妹妹的歌声落在 翠竹上 母亲和妹妹的歌声是绿的 霞光烧过的时候 母亲和妹妹 总会坐在吊脚楼的坪院 里 看绿竹枝头百鸟跳跃 听绿竹枝头百鸟和鸣 那被霞光和绿色染过了的鸟声 一声比一 声脆 一声比一声甜 特别是一场春雨过后 当竹笋像诗歌一样 从竹林里密密麻麻地冒出 来时 母亲和妹妹听得到竹笋破土的声音 听得到诗歌激动的喘息 那诗尖尖的 小小的 一圈一圈 一寸一寸地从地里旋出来 带着一点点叶芽 含着一点点嫩壳 像成千上万只鸟 嘴 对着蓝天 唧唧合唱 4我家的吊脚楼 建起来很简单 也就是在小木屋的两头 各接了一排厢房 也就是说 两头各接了两间悬空和吊脚的楼房 小草一样的母亲 被生活的大山重压了一辈子 她也该 在宽敞的吊脚楼里 轻松而敞亮地过她的晚年了 5像一个抱着双手 单腿独立 靠在墙上 望着远方的思想者 我家的吊脚楼 也正 背依青山绿水 默默凝望 凝望沧桑的岁月 凝望新生的希望 凝望母亲远去的凤凰 是的 母亲像凤凰一样远去了 母亲的吊脚楼却地久天长地留了下来 吊脚楼的一些章节 吊脚楼 的一些画面 吊脚楼的一些质地 都带着母亲的体温 在民间闪光 6开始 我家的木窗都是简单地把十几根木条 一根一根整齐地隔开 留出空隙 透 出光亮 母亲从外面请来最好的木匠 把窗子和门 都重新改成花格的 雕上花鸟虫鱼 飞 禽走兽 刻上神话传说 民间故事 把呆头呆脑的木头 硬是变成了一本有生命 生活 生 气及艺术的活画图 你看 门框上刻着的草地和树丛里 有一只鹿 有一群蜂 有一只猴浑 然地连在一起 那意思是 一路封侯 门板上的一株腊梅怒放着 有一只喜鹊停在梅梢 就是 想想看 一路封侯了 哪能不喜上眉梢 而窗格上雕刻的鲤鱼 雄鸡 牡丹 百合 蔬菜 瓜果等万事万物 都栩栩如生地表达着年年有余 百年好合等吉祥的愿望 母 亲 真是人间最伟大的写手 任何作家艺术家 都在母亲富于诗意的想象里 7吊脚楼下悬空的两个厢房里 母亲在一个厢房安上了碓 磨 在一个厢房堆放着杂物 和柴火 久而久之 那里就成了母亲另一个劳作的空间 舂碓时 一只脚在踏板上使劲一踏 一放 碓头就高高扬起 高高落下 人在踏板上起起伏伏 谷在碓窝里越春越烂 把春烂的 谷米在筛子里一筛 壳是壳 米是米 干干净净 母亲舂碓时 还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篙 竹 篙上装着一把弯弯的棕树叶杆子 边春边用竹篙搅拌碓窝里的谷米 以便受力均匀 把所有 的谷米都春到 母亲在踏板上左右摇晃的身影 母亲边踩踏板边搅匀谷米的姿势 是那么的 协调 那么的匀称 那么的优美 简直就像一个天才的舞蹈家 在跳一种别开生面的劳动舞 是的 这是劳动 这是舞蹈 这是母亲的劳动 母亲的舞蹈 是母亲奉献给世界的最质朴伟 大的舞蹈 其实 母亲又何止是一个天才的舞蹈家 她脚下踩着的那个踏板不是一把琴吗 她手里拿着的那根竹篙不是一张弓吗 她一弹一拨的声响 不是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吗 母 亲 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乡村音乐演奏家 8母亲就在这样的舞蹈和音乐里变老变瘦 我们就在这样的舞蹈和音乐里变美变俊 日 子就在这样的舞蹈和音乐里变富变好 从流浪的屋檐 到暂住的油坊 从简单的仓库 到温 馨的小木屋和宽敞的吊脚楼 我历经艰辛而终获幸福的家 像小小的一滴水 反射着时代的 光辉 我看似奇崛但却快乐的平民生活 像淡淡的一点绿 映衬着这个时代的底色 时代在 变 家也在变 家 国 和时代 是一根血脉上的同一个细胞 相亲相爱 相生相息 正像 老母亲说的 好的国家社会 好的时代年头 都被我们赶上了 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7 赏析第 8 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3 分 8 第 6 段两处空格应该填入的成语分别是 2 分 AB 9 吊脚楼是作者描述的重点 对此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6 分 A 第 1 段独句成段 点出了 我家 的吊脚楼的位置 创设意境 引起注意 B 第 2 3 段描写 我家 的竹 翠绿而生机勃勃 衬托了吊脚楼的美好 C 第 4 段中划线的 也就是 一词表明 我家 吊脚楼的搭建十分容易 D 第 6 段详写了门上的雕刻 意在突出母亲对儿女 封侯 的渴望 E 第 7 段描写了母亲在吊脚楼下的厢房里劳作的场景 朴素而富有诗意 F 第 8 段表明我家的生活越变越好 宽敞的吊脚楼是母亲晚年的安身之所 10 有人评论彭学明的文字 质朴而厚重 结合这一评论 赏析第 5 段 11 第 6 7 段最后作者都将母亲比作艺术家么 但在内容和感情上有所不同 对此加以分 析 4 分 三 名句默写 三 名句默写 6 6 6 6 分分 任选 任选 6 6 6 6孔 超过孔 超过 6 6 6 6空 按前空 按前 6 6 6 6 空评分 空评分 13 1 尽西风 季鹰归未 南宋 辛弃疾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2 夕阳下 酒旆闲 元 马致远 双调 寿阳曲 远浦帆归 3 郴江幸自绕郴山 北宋 秦观 郴州旅社 4 熊咆龙吟殷岩泉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5 故克之 左传 曹刿论战 6 乡书何处达 唐 王湾 次北固山下 7 瀚海阑干百丈冰 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 与君离别意 唐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仍蜀州 四 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 四 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 14141414 16161616 题题 8 8 8 8分 分 夜归鹿门夜归鹿门 1 1 1 1歌 歌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 渔梁 2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 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 忽到庞公 3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 唯有幽人独来去 注释 1鹿门 诗人当时所居的襄阳鹿门山 2渔梁 地名 在河北省襄阳东 3 庞 公 庞德公 东汉隐士 14 根据诗歌韵律 可以推断出这首诗歌的体裁是 1 分 15 对这首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一二句写傍晚江行见闻 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 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 喧闹 B 三四句述说世人回家 自己离家去鹿门 透露出世人与自己同样的心情 不同的归 途 C 五六句写夜晚攀登鹿门山山路 不知不觉就到了归宿地 原来庞德公就是隐居在这 里 D 隐逸诗的尾句往往颇有蕴蓄 结合全诗 分析 唯有幽人独来去 一句的内涵 4 分 五 阅读下文 完成 五 阅读下文 完成 17 2117 2117 2117 21题 题 16161616 分分 范滂传范滂传 1范滂字孟博 汝南征羌人也 少厉清节 为州里所服 举孝廉 光禄四行 2迁光禄勋主事 时陈蕃为光禄勋 滂执公仪诣蕃 蕃不止之 滂怀恨 投版弃官而 去 郭林宗闻而让蕃曰 若范孟博者 岂宜以公礼格之 今成其去就之名 得无自取不优 之议也 藩乃谢 焉 3太守宗资先闻其名 请署功曹 委任政事 滂在职 严整疾恶 其有行违孝悌 不 轨仁义者 皆扫迹斥逐 不与共朝 显荐异节 抽拔幽陋 滂外甥西平李颂 公族子孙 而 为乡曲所弃 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 资用为吏 滂以非其人 寝而不召 资迁怒 捶书佐朱 零 零仰曰 范滂清裁 犹以利刃齿腐朽 今日宁受笞死 而滂不可违 资乃止 郡中中 人以下 莫不归怨 乃指滂之所用以为 范党 4建宁二年 遂大诛党人 诏下急捕滂等 督邮吴导至县 抱诏书 闭传舍 伏床而 泣 滂闻之 曰 必为我也 即自诣狱 县令郭揖大惊 出解印绶 引与俱亡 曰 天 下大矣 子何为在此 滂曰 滂死则祸塞 何敢以罪累君 又令老母流离乎 其母就与 之诀 滂白母曰 仲博孝敬 足以供养 滂从龙舒君归黄泉 存亡各得其所 惟大人割不 可忍之恩 勿增感戚 母曰 汝今得与李 杜齐名 死亦何恨 既有令名 复求寿考 可 兼得乎 滂跪受教 再拜而辞 顾谓其子曰 吾欲使汝为恶 则恶不可为 使汝为善 则我不为恶 行路闻之 莫不流涕 时年三十三 选自 后汉书 有删改 注 1 仲博 范滂之弟2 龙舒君 范滂之父范显 曾为龙舒侯相 时已故 龙舒 汉 代侯国名 17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 分 1 藩乃谢 焉 2 即自诣 狱 3 引 与俱亡 4 既有令 名 18 下列各组句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A 藩乃谢焉 击之 必大捷焉 B 犹以 利刃齿腐朽 以逞寡君之志 C 滂死则 祸塞 轻则 寡谋 D 再拜而 辞 今人有大功而 击之 19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章划线句子 5 分 1 2 20 从朱零 宁受笞死 的行为可以看出范滂是一个怎样的人 2 分 21 文末用不少笔墨邪恶范母 简析这样写的好处 3 分 六 阅读下文 完成第 22 26 题 12 分 答李翊书答李翊书韩愈 1 六月二十六日 愈白 李生足下 生之书辞甚高 而其问何下而恭也 能如是 谁不 欲告生以其道 道德之归也有日矣 况其外之文乎 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 者 焉足以知是且非邪 虽然 不可不为生言之 2 生所谓 立言 者 是也 生所为者与所期者 甚似而几矣 3 抑又有难者 愈之所为 不自知其至犹未也 虽然 学之二十余年矣 始者 非三代 两汉之书不敢观 非圣人之志不敢存 处若忘 行若遗 俨乎其若思 茫乎其若迷 当其取 于心而注于手也 惟陈言之务去 戛戛乎其难哉 其观于人 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 如是 者亦有年 犹不改 然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