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一、选择题1(2014福州)如图,在正方形ABCD的外侧,作等边三角形ADE. AC,BE相交于点F,则BFC为【 】A45 B55 C60 D75来源:*&中教网2(2014广州)将四根长度相等的细木条首尾相接,用钉子钉成四边形,转动这个四边形,使它形状改变,当时,如图,测得,当时,如图,( )(A) (B)2 (C) (D) 来源#&:中教网% 图2- 图2-【考点】正方形、有内角的菱形的对角线与边长的关系【分析】由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2可知正方形和菱形的边长为,当=60时,菱形较短的对角线等于边长,故答案为【答案】A3(3分)(2014丽水)如图,小红在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时,是这样操作的: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线段AB长度一半的长为半径画弧,相交于点C,D,则直线CD即为所求连结AC,BC,AD,BD,根据她的作图方法可知,四边形ADBC一定是()A矩形B菱形C正方形D等腰梯形考点:菱形的判定;作图基本作图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的画法得出四边形ADBC四边的关系进而得出四边形一定是菱形解答:解:分别以A和B为圆心,大于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C、D,AC=AD=BD=BC,四边形ADBC一定是菱形,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菱形的判定,得出四边形四边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2014年山东烟台)如图,在菱形ABCD中,M,N分别在AB,CD上,且AM=CN,MN与AC交于点O,连接BO若DAC=28,则OBC的度数为()A28B52C62D72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以及AM=CN,利用ASA可得AMOCNO,可得AO=CO,然后可得BOAC,继而可求得OBC的度数解:四边形ABCD为菱形,ABCD,AB=BC,MAO=NCO,AMO=CNO,在AMO和CNO中,AMOCNO(ASA),AO=CO,AB=BC,BOAC,BOC=90,DAC=28,BCA=DAC=28,OBC=9028=6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注意掌握菱形对边平行以及对角线相互垂直的性质5(2014年四川南充)如图,将正方形OABC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原点,A的坐标为(1,),则点C的坐标为()A(,1)B(1,)C(,1)D(,1)分析:过点A作ADx轴于D,过点C作CEx轴于E,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OAD=COE,再利用“角角边”证明AOD和OCE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OE=AD,CE=OD,然后根据点C在第二象限写出坐标即可解:如图,过点A作ADx轴于D,过点C作CEx轴于E,四边形OABC是正方形,OA=OC,AOC=90,COE+AOD=90,又OAD+AOD=90,OAD=COE,在AOD和OCE中,AODOCE(AAS),OE=AD=,CE=OD=1,点C在第二象限,点C的坐标为(,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作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6(2014年山东泰安)如图,ACB=90,D为AB的中点,连接DC并延长到E,使CE=CD,过点B作BFDE,与AE的延长线交于点F若AB=6,则BF的长为()A6B7C8D10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CD=AB=3,则结合已知条件CE=CD可以求得ED=4然后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以求得BF=2ED=8解:如图,ACB=90,D为AB的中点,AB=6,CD=AB=3又CE=CD,CE=1,ED=CE+CD=4又BFDE,点D是AB的中点,ED是AFD的中位线,BF=2ED=8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根据已知条件求得ED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与难点7(3分)(2014宜宾)如图,将n个边长都为2的正方形按如图所示摆放,点A1,A2,An分别是正方形的中心,则这n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之和是()AnBn1C()n1 D ()n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规律型分析:根据题意可得,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的面积的,已知两个正方形可得到一个阴影部分,则n个这样的正方形重叠部分即为(n1)个阴影部分的和解答:解:由题意可得一个阴影部分面积等于正方形面积的,即是4=1,5个这样的正方形重叠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和为:14,n个这样的正方形重叠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和为:1(n1)=n1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得到n个这样的正方形重叠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和的计算方法,难点是求得一个阴影部分的面积8(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如图,如果把ABC的顶点A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1格到达A点,连接AB,则线段AB与线段AC的关系是()A垂直B相等C平分D平分且垂直 分析: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利用勾股定理结合网格结构即可判断线段AB与线段AC的关系或连接AA和AC,计算得AB=BC=AC=AA,所以四边形AABC是菱形,由菱形的性质可知它们互相平分且相等。解:如图,将点A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1格到达A点,连接AB,与线段AC交于点OAO=OB=,AO=OC=2,线段AB与线段AC互相平分,又AOA=45+45=90,ABAC,线段AB与线段AC互相垂直平分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勾股定理,正确利用网格是解题的关键9(3分)(2014呼和浩特)已知矩形ABCD的周长为20cm,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点O作AC的垂线EF,分别交两边AD,BC于E,F(不与顶点重合),则以下关于CDE与ABF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为()ACDE与ABF的周长都等于10cm,但面积不一定相等BCDE与ABF全等,且周长都为10cmCCDE与ABF全等,且周长都为5cmDCDE与ABF全等,但它们的周长和面积都不能确定考点: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AO=CO,由EFAC,得EA=EC,则CDE的周长是矩形周长的一半,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可求出CDE与ABF全等,进而得到问题答案解答:解:AO=CO,EFAC,EF是AC的垂直平分线,EA=EC,CDE的周长=CD+DE+CE=CD+AD=矩形ABCD的周长=10cm,同理可求出ABF的周长为10cm,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可知:CDE与ABF全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题目的难度不大10(4分)(2014兰州)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B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C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D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利用特殊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对个选项逐一判断后即可得到正确的选项解答:解:A、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选项错误;B、正确;C、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选项错误;D、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才是平行四边形,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牢记特殊的四边形的判定定理,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1(3分)(2014枣庄)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4,过点A、C作对角线AC的垂线,分别交CB和AD的延长线于点E、F,AE=3,则四边形AECF的周长为( ) A22B18C14D11考点:菱形的性质分析:根据菱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可得BAC=BCA,再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求出BAE=E,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BE=AB,然后求出EC,同理可得AF,然后判断出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周长的定义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在菱形ABCD中,BAC=BCA,AEAC,BAC+BAE=BCA+E=90,BAE=E,BE=AB=4,EC=BE+BC=4+4=8,同理可得AF=8,ADBC,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ECF的周长=2(AE+EC)=2(3+8)=2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性质,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熟记性质并求出EC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12(3分)(2014毕节地区)如图,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C相交于点O,H为AD边中点,菱形ABCD的周长为28,则OH的长等于( ) A3.5B4C7D14 考点:菱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分析:根据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求出AB,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可得OB=OD,然后判断出OH是ABD的中位线,再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可得OH=AB解答:解:菱形ABCD的周长为28,AB=284=7,OB=OD,H为AD边中点,OH是ABD的中位线,OH=AB=7=3.5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熟记性质与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3(3分)(2014德州)如图,在一张矩形纸片ABCD中,AB=4,BC=8,点E,F分别在AD,BC上,将纸片ABCD沿直线EF折叠,点C落在AD上的一点H处,点D落在点G处,有以下四个结论:四边形CFHE是菱形;EC平分DCH;线段BF的取值范围为3BF4;当点H与点A重合时,EF=2以上结论中,你认为正确的有()个A1B2C3D4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先判断出四边形CFHE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翻折的性质可得CF=FH,然后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证明,判断出正确;根据菱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线可得BCH=ECH,然后求出只有DCE=30时EC平分DCH,判断出错误;点H与点A重合时,设BF=x,表示出AF=FC=8x,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得到BF的最小值,点G与点D重合时,CF=CD,求出BF=4,然后写出BF的取值范围,判断出正确;过点F作FMAD于M,求出ME,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解得到EF,判断出正确解答:解:FH与CG,EH与CF都是矩形ABCD的对边AD、BC的一部分,FHCG,EHCF,四边形CFHE是平行四边形,由翻折的性质得,CF=FH,四边形CFHE是菱形,故正确;BCH=ECH,只有DCE=30时EC平分DCH,故错误;点H与点A重合时,设BF=x,则AF=FC=8x,在RtABF中,AB2+BF2=AF2,即42+x2=(8x)2,解得x=3,点G与点D重合时,CF=CD=4,BF=4,线段BF的取值范围为3BF4,故正确;过点F作FMAD于M,则ME=(83)3=2,由勾股定理得,EF=2,故正确;综上所述,结论正确的有共3个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难点在于判断出BF最小和最大时的两种情况14(3分)(2014十堰)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DEBC,垂足为点E,连接AC交DE于点F,点G为AF的中点,ACD=2ACB若DG=3,EC=1,则DE的长为()A2BC2D考点: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可得DG=AG,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GAD=GDA,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CGD=2GAD,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等量关系可得ACD=CG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D=DG,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解答:解:ADBC,DEBC,DEAD,CAD=ACB点G为AF的中点,DG=AG,GAD=GDA,CGD=2CAD,ACD=2ACB,ACD=CGD,CD=DG=3,在RtCED中,DE=2故选:C点评:综合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解题的关键是证明CD=DG=315(3分)(2014娄底)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B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C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D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A进行判断;根据菱形的性质对B进行判断;根据矩形的性质对C进行判断;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对D进行判断解答:解: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所以A选项的说法正确;B、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所以B选项的说法正确;C、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所以C选项的说法错误;D、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所以D选项的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事物的语句叫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经过推理论证的真命题称为定理16(4分)(2014年浙江嘉兴)如图,在一张矩形纸片ABCD中,AD=4cm,点E,F分别是CD和AB的中点,现将这张纸片折叠,使点B落在EF上的点G处,折痕为AH,若HG延长线恰好经过点D,则CD的长为()A2cmB2cmC4cmD4cm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先证明EG是DCH的中位线,继而得出DG=HG,然后证明ADGAHG,得出BAH=HAG=DAG=30,在RtABH中,可求出AB,也即是CD的长解答:解:点E,F分别是CD和AB的中点,EFAB,EFBC,EG是DCH的中位线,DG=HG,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GH=ABH=90,AGH=AGD=90,在AGH和AGD中,ADGAHG(SAS),AD=AH,DAG=HAG,由折叠的性质可得:BAH=HAG,BAH=HAG=DAG=BAD=30,在RtABH中,AH=AD=4,BAH=30,HB=2,AB=2,CD=AB=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出BAH=HAG=DAG=30,注意熟练掌握翻折变换的性质17(3分)(2014长沙)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2,DAB=60,则对角线BD的长是()A1BC2D2考点:菱形的性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利用菱形的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得出DAB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得出BD的长解答:解:菱形ABCD的边长为2,AD=AB=2,又DAB=60,DAB是等边三角形,AD=BD=AB=2,则对角线BD的长是2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得出DAB是等边三角形是解题关键18(3分)(2014潍坊)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顶点A(1,3)、B(1,1)、C(3,1)规定“把正方形ABCD先沿x轴翻折,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为一次变换,如此这样,连续经过2014次变换后,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交点M的坐标变为()A(2012,2)B(2012,2)C(2013,2)D(2013,2)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正方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规律型分析:首先由正方形ABCD,顶点A(1,3)、B(1,1)、C(3,1),然后根据题意求得第1次、2次、3次变换后的对角线交点M的对应点的坐标,即可得规律:第n次变换后的点M的对应点的为:当n为奇数时为(2n,2),当n为偶数时为(2n,2),继而求得把正方形ABCD连续经过2014次这样的变换得到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交点M的坐标解答:解:正方形ABCD,顶点A(1,3)、B(1,1)、C(3,1)对角线交点M的坐标为(2,2),根据题意得:第1次变换后的点M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1,2),即(1,2),第2次变换后的点M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2,2),即(0,2),第3次变换后的点B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3,2),即(1,2),第n次变换后的点B的对应点的为:当n为奇数时为(2n,2),当n为偶数时为(2n,2),连续经过2014次变换后,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交点M的坐标变为(2012,2)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对称与平移的性质此题难度较大,属于规律性题目,注意得到规律:第n次变换后的对角线交点M的对应点的坐标为:当n为奇数时为(2n,2),当n为偶数时为(2n,2)是解此题的关键19(3分)(2014株洲)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再从AB=BC,ABC=90,AC=BD,ACBD四个条件中,选两个作为补充条件后,使得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现有下列四种选法,其中错误的是()A选B选C选D选考点:正方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要判定是正方形,则需能判定它既是菱形又是矩形解答:解:A、由得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由得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由得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由得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所以不能得出平行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错误,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由得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由得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由得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由得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判定方法:先判定四边形是矩形,再判定这个矩形有一组邻边相等;先判定四边形是菱形,再判定这个矩形有一个角为直角还可以先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用1或2进行判定6(4分)(2014上海)如图,已知AC、BD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那么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ABD与ABC的周长相等BABD与ABC的面积相等C菱形的周长等于两条对角线之和的两倍D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之积的两倍考点:菱形的性质分析:分别利用菱形的性质结合各选项进而求出即可解答:解:A、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AD,ACBD,ABD与ABC的周长不相等,故此选项错误;B、SABD= S平行四边形ABCD,SABC= S平行四边形ABCD,ABD与ABC的面积相等,故此选项正确;C、菱形的周长与两条对角线之和不存在固定的数量关系,故此选项错误;D、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之积的,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应用,正确把握菱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7(3分)(2014玉林)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B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C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D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根据矩形的判定对A、B进行判断;根据菱形的判定方法对C、D进行判断解答:解:A、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所以A选项为真命题;B、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所以B选项为真命题;C、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所以C选项为假命题;D、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所以D选项为真命题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事物的语句叫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经过推理论证的真命题称为定理二、填空题1(3分)(2014宜宾)菱形的周长为20cm,两个相邻的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2,则较长的对角线长度是 cm考点:菱形的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分析: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各角,可设较小角为x,因为邻角之和为180,x+2x=180,所以x=60,画出其图形,根据三角函数,可以得到其中较长的对角线的长解答:解:菱形的周长为20cm菱形的边长为5cm两邻角之比为1:2较小角为60画出图形如下所示:ABO=30,AB=5cm,最长边为BD,BO=ABcosABO=5=BD=2BO=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各角,特殊三角函数的熟练掌握2(4分)(2014白银)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O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过O点的三条直线将菱形分成阴影和空白部分当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6和8时,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考点:中心对称;菱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求出面积,再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判断出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菱形的面积的一半解答解答:解: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6和8,菱形的面积= 68=24,O是菱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阴影部分的面积= 24=12故答案为:12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菱形的性质,熟记性质并判断出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菱形的面积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3、(2014昆明)如图,在RtABC中,ABC=90,AC=10cm,点D为AC的中点,则BD= cm.考点:直角三角形中线问题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出结果解答:解:ABC=90,AC=10cm,点D为AC的中点,故填5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弄清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3分)(2014威海)如图,有一直角三角形纸片ABC,边BC=6,AB=10,ACB=90,将该直角三角形纸片沿DE折叠,使点A与点C重合,则四边形DBCE的周长为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先由折叠的性质得AE=CE,AD=CD,DCE=A,进而得出,B=BCD,求得BD=CD=AD= AB=5,DE为ABC的中位线,得到DE的长,再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到AC=8,即可得四边形DBCE的周长解答:解:沿DE折叠,使点A与点C重合,AE=CE,AD=CD,DCE=A,BCD=90DCE,又B=90A,B=BCD,BD=CD=AD=AB =5,DE为ABC的中位线,DE=BC =3,BC=6,AB=10,ACB=90,四边形DBCE的周长为:BD+DE+CE+BC=5+3+4+6=18故答案为:1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折叠问题和勾股定理的综合运用本题中得到ED是ABC的中位线关键5(4分)(2014凉山州)顺次连接矩形四边中点所形成的四边形是 学校的一块菱形花园两对角线的长分别是6m和8m,则这个花园的面积为 考点:菱形的判定与性质;中点四边形分析:因为题中给出的条件是中点,所以可利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以及矩形对角线相等去证明四条边都相等,从而说明是一个菱形根据菱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解答:解:连接AC、BD,在ABD中,AH=HD,AE=EBEH=BD,同理FG=BD,HG=AC,EF=AC,又在矩形ABCD中,AC=BD,EH=HG=GF=FE,四边形EFGH为菱形;这个花园的面积是6m8m=24m2,故答案为:菱形,24m2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和菱形的面积,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应用,注意:菱形的判别方法是说明一个四边形为菱形的理论依据,常用三种方法:定义,四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6(4分)(2014兰州)如果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为a和b,且a,b满足(a1)2+=0,那么菱形的面积等于 考点:菱形的性质;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a、b,再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由题意得,a1=0,b4=0,解得a=1,b=4,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为a和b,菱形的面积=14=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菱形的性质,主要利用了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需熟记7(5分)(2014毕节地区)将四根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木框变形为平行四边形ABCD的形状,并使其面积为长方形面积的一半(木条宽度忽略不计),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的最小内角为 30 度 考点:矩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矩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法得出当AE=AB,则符合要求,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过点A作AEBC于点E,将四根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木框变形为平行四边形ABCD的形状,并使其面积为长方形面积的一半(木条宽度忽略不计),当AE=AB,则符合要求,此时B=30,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最小内角为:30度故答案为:3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和平行四边形面积求法等知识,得出AE=AB是解题关键8(3分)(2014泰州)如图,正方向ABCD的边长为3cm,E为CD边上一点,DAE=30,M为AE的中点,过点M作直线分别与AD、BC相交于点P、Q若PQ=AE,则AP等于1或2cm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专题:分类讨论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过P作PNBC,交BC于点N,由ABCD为正方形,得到AD=DC=PN,在直角三角形ADE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DE的长,进而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E的长,根据M为AE中点求出AM的长,利用HL得到三角形ADE与三角形PQN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相等得到DE=NQ,DAE=NPQ=30,再由PN与DC平行,得到PFA=DEA=60,进而得到PM垂直于AE,在直角三角形APM中,根据AM的长,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AP的长,再利用对称性确定出AP的长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过P作PNBC,交BC于点N,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D=DC=PN,在RtADE中,DAE=30,AD=3cm,tan30=,即DE=cm,根据勾股定理得:AE=2cm,M为AE的中点,AM=AE=cm,在RtADE和RtPNQ中,RtADERtPNQ(HL),DE=NQ,DAE=NPQ=30,PNDC,PFA=DEA=60,PMF=90,即PMAF,在RtAMP中,MAP=30,cos30=,AP=2cm;由对称性得到AP=DP=ADAP=32=1cm,综上,AP等于1cm或2cm故答案为:1或2点评: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9(3分)(2014苏州)已知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则正方形ABCD的周长为4考点:正方形的性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对角线等于边长的倍求出边长,再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边长AB=1,正方形ABCD的周长=41=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比较简单,熟记正方形的对角线等于边长的倍是解题的关键10(3分)(2014苏州)如图,在矩形ABCD中,=,以点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边AD于点E若AEED=,则矩形ABCD的面积为5考点: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连接BE,设AB=3x,BC=5x,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E=4x,DE=x,求出x的值,求出AB、BC,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如图,连接BE,则BE=BC设AB=3x,BC=5x,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D=3x,AD=BC=5x,A=90,由勾股定理得:AE=4x,则DE=5x4x=x,AEED=,4xx=,解得:x=(负数舍去),则AB=3x=,BC=5x=,矩形ABCD的面积是ABBC=5,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x的值,题目比较好,难度适中11(3分)(2014十堰)如图,在ABC中,点D是BC的中点,点E,F分别在线段AD及其延长线上,且DE=DF给出下列条件:BEEC;BFCE;AB=AC;从中选择一个条件使四边形BECF是菱形,你认为这个条件是(只填写序号)考点:菱形的判定。分析:首先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然后结合菱形的判定得到答案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BD=CD,ED=FD,四边形EBFC是平行四边形,邻边相等或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选择BEEC,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了解菱形的判定定理,难度不是很大12(3分)(2014娄底)如图,要使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则应添加的条件是ABC=90或AC=BD(不唯一)(添加一个条件即可)考点:矩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专题:开放型分析:根据矩形的判定定理: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直接添加条件即可解答:解:根据矩形的判定定理: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添加条件:ABC=90或AC=BD故答案为:ABC=90或AC=BD点评:本题主要应用的知识点为:矩形的判定 对角线相等且相互平分的四边形为矩形一个角是90度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13(3分)(2014宁夏)菱形ABCD中,若对角线长AC=8cm,BD=6cm,则边长AB=5cm考点: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求出对角线一半的长度,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如图,菱形ABCD中,对角线长AC=8cm,BD=6cm,AO=AC=4cm,BO=BD=3cm,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在RtAOB中,AB=5cm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性质,作出图形更形象直观且有助于理解三、解答题1(12分)(2014菏泽)(1)在ABC中,AD平分BAC,BDAD,垂足为D,过D作DEAC,交AB于E,若AB=5,求线段DE的长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求出CAD=BAD=EDA,推出AE=DE,求出ABD=EDB,推出BE=DE,求出AE=BE,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求出即可解答:解:(1)AD平分BAC,BAD=CAD,DEAC,CAD=ADE,BAD=ADE,AE=DE,ADDB,ADB=90,EAD+ABD=90,ADE+BDE=ADB=90,ABD=BDE,DE=BE,AB=5,DE=BE=AE= =2.5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的应用,关键是求出DE=BE=AE学会用整体思想解答有关问题是我们学习的关键2(2014年山东烟台)在正方形ABCD中,动点E,F分别从D,C两点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在直线DC,CB上移动(1)如图,当点E自D向C,点F自C向B移动时,连接AE和DF交于点P,请你写出AE与D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当E,F分别移动到边DC,CB的延长线上时,连接AE和DF,(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请你直接回答“是”或“否”,不需证明)(3)如图,当E,F分别在边CD,BC的延长线上移动时,连接AE,DF,(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4)如图,当E,F分别在边DC,CB上移动时,连接AE和DF交于点P,由于点E,F的移动,使得点P也随之运动,请你画出点P运动路径的草图若AD=2,试求出线段CP的最小值分析:(1)AE=DF,AEDF先证得ADEDCF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AE=DF,DAE=CDF,再由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AEDF;(2)是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所以AD=DC,ADE=DCF=90,DE=CF,所以ADEDCF,于是AE=DF,DAE=CDF,因为CDF+ADF=90,DAE+ADF=90,所以AEDF;(3)成立由(1)同理可证AE=DF,DAE=CDF,延长FD交AE于点G,再由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AEDF;(4)由于点P在运动中保持APD=90,所以点P的路径是一段以AD为直径的弧,设AD的中点为O,连接OC交弧于点P,此时CP的长度最小,再由勾股定理可得OC的长,再求CP即可解:(1)AE=DF,AEDF理由: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DC,ADC=C=90DE=CF,ADEDCFAE=DF,DAE=CDF,由于CDF+ADF=90,DAE+ADF=90AEDF;(2)是;(3)成立理由:由(1)同理可证AE=DF,DAE=CDF延长FD交AE于点G,则CDF+ADG=90,ADG+DAE=90AEDF;(4)如图:由于点P在运动中保持APD=90,点P的路径是一段以AD为直径的弧,设AD的中点为O,连接OC交弧于点P,此时CP的长度最小,在RtODC中,OC=,CP=OCOP=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四边形的综合知识综合性较强,特别是第(4)题要认真分析3(2014年四川巴中)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点H是BC的中点,作射线AH,在线段AH及其延长线上分别取点E,F,连结BE,CF(1)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得BEHCFH,你添加的条件是,并证明(2)在问题(1)中,当BH与EH满足什么关系时,四边形BFCE是矩形,请说明理由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可得出当EH=FH,BECF,EBH=FCH时,都可以证明BEHCFH,(2)由(1)可得出四边形BFCE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为矩形可得出BH=EH时,四边形BFCE是矩形(1)答:添加:EH=FH,证明:点H是BC的中点,BH=CH,在BEH和CFH中,BEHCFH(SAS);(2)解:BH=CH,EH=FH,四边形BFCE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当BH=EH时,则BC=EF,平行四边形BFCE为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为矩形)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是基础题,难度不大4(6分)(2014济宁)如图,正方形AEFG的顶点E、G在正方形ABCD的边AB、AD上,连接BF、DF.(1)求证:BF=DF;(2)连接CF,请直接写出BECF的值(不必写出计算过程).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出BE=DG,再利用BEFDGF求得BF=DF,(2)由BF=DF得点F在对角线AC上,再运用平行线间线段的比求解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和AEFG都是正方形,AB=AD,AE=AG=EF=FG,BEF=DGF=90,BE=ABAE,DG=ADAG,BE=DG,在BEF和DGF中,BEFDGF(SAS),BF=DF;(2)解:BF=DF点F在对角线AC上ADEFBCBE:CF=AE:AF=AE:AE=BE:CF=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要熟练掌握灵活应用5(2014年江苏南京)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过点E作EFAB,交BC于点F(1)求证:四边形DBFE是平行四边形;(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DBEF是菱形?为什么?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可得DEBC,然后根据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明;(2)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证明(1)证明:D、E分别是AB、AC的中点,DE是ABC的中位线,DEBC,又EFAB,四边形DBFE是平行四边形;(2)解:当AB=BC时,四边形DBEF是菱形理由如下:D是AB的中点,BD=AB,DE是ABC的中位线,DE=BC,AB=BC,BD=DE,又四边形DBFE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DBFE是菱形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以及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熟记性质与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6(10分)(2014白银)D、E分别是不等边三角形ABC(即ABBCAC)的边AB、AC的中点O是ABC所在平面上的动点,连接OB、OC,点G、F分别是OB、OC的中点,顺次连接点D、G、F、E(1)如图,当点O在ABC的内部时,求证:四边形DGFE是平行四边形;(2)若四边形DGFE是菱形,则OA与BC应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答案,不需要说明理由)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 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可得DEBC且DE=BC,GFBC且GF=BC,从而得到DEGF,DE=GF,再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明即可;(2)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解答解答:(1)证明:D、E分别是AB、AC边的中点,DEBC,且DE=BC,同理,GFBC,且GF=BC,DEGF且DE=GF,四边形DEFG是平行四边形;(2)解:当OA=BC时,平行四边形DEFG是菱形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以及平行四边形与菱形的关系,熟记的定理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7(9分)(2014遂宁)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是CD中点,连结OE过点C作CFBD交线段OE的延长线于点F,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旗知识自测题及答案详解手册一
- 静海职称考试题目及答案
- 从四川人性测试题看地域性格的形成因素一
- 2025年山东社区面试试题及答案
- 应急预案分组框架
- 2025年中专护理资料题库及答案
- 商务前期物业合同(标准版)
- 煤销售合同(标准版)
- 知识产权布局与评估咨询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紫薯花生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梅山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贵州省遵义市辅警招聘考试题题库(含参考答案)
- 2025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题库合集(+答案)
- 2025年武汉东西湖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招聘73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MOOC 野生动物识别与鉴定-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医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的内膜系统
- 文化旅游项目策划案课件
- 矩阵论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哈尔滨工程大学
- 拆除废旧电缆桥架施工方案
-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 上册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二年级应用题大全800题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应用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