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易天空 教学设计 教学同步资源 中考高考八年级科学原子 元素习题精选 1、某学校小组的同学在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讨论中,有以下四种说法:原子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里绕核运动;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种子构成的,质子的个数一定不等于中子的个数。这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BCD答案 :A2、我们漫步花园,花香四溢,走近正在烧鱼炖肉的厨房,香味扑鼻。这两个现象都说明了( )A分子有质量B 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不断运动D分子是可分的答案 :C3、今年,我省有部分城市已开始使用“西气东输”工程送来的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下列四位同学在讨论化学式甲烷的意义,其中错误的是( )A表示甲烷这种物质B 表示甲烷气体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组成C表示甲烷有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表示一个甲烷分子答案 :D3、蚂蚁在找到食物后的归巢途中,用一种自身分泌物涂附在路途上,为其他蚂蚁巡食引路。这中分泌物叫跟踪剂,是信息素的一种。对这种信息素研究发现其化学式为C10H18O。下面对该信息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该信息素有C、H、O三种元素组成的、该信息素的相对贩子质量是150、C10H18O是由多种原子构成的物质、该信息素是有C10H18O分子构成的ABCD答案 :C4、据传有一夏天洋人宴请林则徐,其中一道甜点为冰淇淋,因其上不断冒白气,林则徐以为必烫故以嘴吹之,谁知入口却冷,洋人笑以为柄;林则徐声色不动,过得几日,回头宴请洋人,其中一道热汤刚刚蒸沸,浮有厚油,无一丝白气冒出,林则徐热情地请洋人品尝,洋人一口吞下,顿时此牙咧嘴,哈哈有声,不停乱弹,出尽洋相。试分析那冷冷的冰淇淋上方的“白气”是由于( )形成的(填物质变化名称)。答案 :物理变化5、认真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自从非典型肺炎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以来,作为一种广谱杀菌剂的过氧乙酸,成为抢手消毒剂。过氧乙酸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易挥发,易溶于水。有强酸性,腐蚀性强,易分解。写出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 )。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好。A配制溶液时,应配戴橡胶手套,防止药液溅到皮肤上。B 可用于铁制器具的消毒C长时间放置不会降低药效,可放心使用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它有( )种元素组成,一个过氧乙酸分子由( )个原子组成,相对分子质量是( )。答案 :1. 无色透明的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易挥发,易溶于水。2. A3. 3,9,766、人的指甲是不断生长的,但到底是由指甲的哪一部位长长的呢?某同学对此提出假设:“指甲长长可能是由指甲的根部不断长长而形成的”由此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指甲的中轴线上,按图所示涂上指甲油(指甲油比较难以擦去,可以在指甲上保持较长时间)。半个月后,观察、则量并分析。答案:1.增大;2.此题属开放性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如我还想研究指甲生长需要那些营养元素?等7、自然浆雨不足时,可采用人工降雨的技术增加降雨量。人工降雨的方法之一是在0C以上的暖云内撒播盐粒,盐粒会吸收水分,使其周围的小水滴向它*拢,迅速变成大水滴,最后成为雨滴掉下来。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反应都属于( )反应(填“化合”或“分解”)。在N2NONO2HNO3的变化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逐步( )(选填“升高”或“降低”)。人工降雨技术应用的原理是( )A使云中的小水滴凝聚成大水滴B 促使地面水分蒸发以增加云量C使云的高度上升以降低其温度D答案:1.化合;2.升高;3.A。8、空气中有许多污染物,在降水时,一些污染物就从空气转移到地表,在许多情况下,这个过程是有益的。如果降落到地表的水的pH小于5.6,这样的酸性降说就是酸雨,酸雨会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回答下列问题:形成酸雨的污染物重要是( )等。文中的“有益”是指降水对( )有益。某同学模拟酸雨完成了一个实验,步骤如下:取相等数量的小麦种子分别放进两个不同的培养器中,并编号。定时向一个培养器中的种子喷洒模拟的酸雨,对照组喷洒洁净的天然降水。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可推测该同学的选题是( )。答案:1.SO2;2.减轻空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3.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11原子 分子和离子(例1)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依据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性质C.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分子间有一定的间 隔,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D.只要物质发生变化分子一定改变分析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于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只有发生化学变化分子才能改变。 解 C例2下列微粒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 AH2O B,O2 C H2 DH分析 O2是氧分子,H2是氢分于,H是氢原于,从H2O是水分子,氧分于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氢气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水分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氢原子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拉。 解 A例3 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在于( ) A体积大小不同 B,质量不同 C分子能独立存在,原子不能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分析 分于和原于的质量和体积不能笼统比较;分子和原子均能直接构成物质。 解 D 例4 氧气变为液态氧主要是因为( ) A,分子本身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运动发生了变化 C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 D,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分析 氧气变为液态氧,属物理变化,分子只有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才能发生改变;该变化过程中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间隔发生了变化。 解 c例5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起了很大作用。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下述三个论点: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原子是徽小的实心球休,用现在的观点看,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 A B C D分析 由现代科学实验的事实表明,原子并不是一个实心球体,它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内除相对原子质量为1的氢原子外,都含有质子和中子。同种元素的原子、原子核内还可能含有不同数目的中子,因此,同种元素的原子质量不一定相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分但在物理变化中可分。 解 D例6 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锢(lh)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锢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l15。锢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1 15 B49 C66 D164分析 考查学生时于原子内核电荷数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的掌握情况,解题把握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解 B例7 标离子符号表示方式正确的是( ) A-2 Mg B-2 O CMg2+ D、 O分析 离子符号的表示方式在化学上是有规定的,在元素符号上方标明数字为化合价,A、B分别为镁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2价和一2价,不表示离子带电荷;D为氧原子不显电性;C为正确的表示方式。(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用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在数字后面加“十”或“一”表示离子所带几个单位的正电荷或几个单位的负电荷) 解 C例8 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构成的是( ) A.氢气 B.液氧 C.铁 D.食盐分析 氢气、液氧都是分于构成的物质,铁是由原于构成的物质,食盆里有钠离子和氯离子,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解 D例9 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徽粒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徽粒,分析 此题是考查原子、分子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解 C易错点 1.对分子间间隔问题理解不透彻。 2.关于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的问题。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1 将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所得体积为( ) A. 200mL B.大于200mL C.小于200M l D.无法判断分析 不同物质分子间的间播也不同,间隔小的分于完全可能夹杂在分子间隔大的其中,也可能互相渗透。而不能理解为有规则的排在一起体积相加。 解 c例2 计算l滴水的体积,质量各是多少?一个水分子的体积,质量各是多少?分析 设1滴水的体积为v滴(20滴水约为lmL),质量为m滴。V滴 /1=1Ml/20滴(V滴=0.05Ml)m滴=p水V滴=1.0g/mL0.05ml=0.05gV1个分子=0.05Ml/(1.671021)=310-23mlM1个水分子=0.05g/(1.671021)=310-23g 解 略延伸拓展 应用创新例1 往右图试管口的脱脂棉上滴浓氨水,观察到滤纸上的酚酸液逐渐由管口向内显红色,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 )性质。请再举一个能说明分子具有这一性质的例子( )。 分析 由题意可得浓氛水的扩散现象,说明氨分于从管口向管内扩散。 解 不断运动的酒厂边可闻到酒的香味例2 一车载满乘客的客车夜晚行驶在公路上,发现油箱漏油,车箱里充满了汽油的气味,这时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分析 汽油易燃,汽油分子保持汽油的可燃性,汽车发动,有点火过程,车上满载乘客,为安全起见,应疏散人群,停止打火。 解 停止行车,打开车门车窗,严禁烟火,疏散乘客。例3 子龙和刘浩两位同学在讨论水的组成时,提出了下列四种不同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A.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 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C.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 水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构成水是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有水分子构成的,水中并不含有氢分子、氧分子(或氢气、氧气),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解C1.2元素例1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在于是否由( ) A同种物质组成 B.同种元素组成 C.同种分子组成 D.同种微粒组成分析 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纯净物,从宏观上说,是由同种物质组成,从微观上谈,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而微粒包含的不仅仅是分子,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主要是依据元素的种类。 解 B例2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中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元素的种类由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决定。 解 B例3“Na”表示的意义为( )。分析 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考虑。 解 宏观上:钠元素 金属钠 微观上:一个钠原子例4 下列各组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都相同的一组是( )A. KMnO4、 K2MnO4B. NH4Cl、 HNO3C. P2O5、 Ca3(PO4)2D. Cl2、 CaCl2 分析 依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进行计算。 解 C 例5 某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则此氧化物化学式为( )AN2O B。BO C。NO2 D。N2O2 分析 设此氧化物化学式为NxOy,则有:14x:16y=7:6x:y=1:2(取最简整数数比)依备选NO2解 C例6X、Y、Z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6、-2价,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为( )AXYZ B。X2YZ3 C。X2YZ4 D。X3YZ4分析 依化合价书写化学式规律:正价元素在左、负价元素在右,首先确定化学式的元素组成,然后依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确定各元素的原子个数。解 C例7某婴儿配方奶粉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所示,表中的“钙、磷、铁、锌”应理解为( )营养成分钙磷锌铁含量/(mg/kg)60050061137A金属 B。非金属 C。元素 D。分子 分析 人体主要吸收营养成分里营养元素。 解 c例8在人体和地壳所含的元素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氮 B.氧 C.碳 D.氢分析 氧在人体约占65%;地壳中氧约占48.6%的含量。 解 B例9要比较CuSO4、Fe-、SO4、CaSO4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最简单的方法是( ) A.分别计算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 B.计算所含SO2- 4的质量分数 C.比较Cu、Fe,Cs相对原子质量 D.计算所含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分析 从三种物质的化学式比较都含有一个斌一,所以只要比较其他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冲可。 解 c例10下列方框中,符合2N2意义的示图是( ) 分析 每个氮分子由两个氮原子构成的。解 D易错点 1.组成和构成二者含义的混淆。 2.化合价、化学式、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结合易混淆。例1 在括号里内填写“构成”或“组成”。 (1)五氧化二氮由氧元素和氮元素( ) (2)五氧化二氮由五氧化二氮分子( ) (3)一个五氧化二氮分子由五个氧原子和二个氮原子( )分析 在叙述物质的组成和构成时,当运用原子、分子等微观概念时使用“构成”,而运用元素等宏观概念时使用“组成”。解(1)组成 (2)构成 (3)构成例2某三价金属元素M,它在某氧化物中的质量分数为70%,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56 B.36 C64 D.27分析 设某氧化物化学式为:M2O3,设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则M(2M+163)100%=70%,M=56解 A例1 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则这种物质( ) A.可能是单质或化合物 B.可能是纯净物 C一定是纯净物 D一定是一种单质分析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除了我们熟悉的单质之外,还有同素异形体物质,如氧气和臭氧,金刚石和石墨,它们混在一起则是混合物。, 解 B例2】对Na2SO4,Na2S,H2S,S四种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含有硫元素 B.都含有硫单质 C.都含有一个硫原子 D.都是化合物分析 只有S含有硫单质,每一个以上分子均含有一个硫原子;S是单质,并非化合物,用元素描述物质的组成,故A正确。解. A例3 元素R的氧化物为RmOn。,则氧化物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 ) A.m/n B.n/m C2m/n D.2n/m分析 设R元素化合价为x,已知氧为-2价,依据化合价法则+xm+(一2)n,即m一2n =0,即mx-2n=0,则x=2n/m(氧的化合价通常为一2价;化学中正化合价总数等于负化合价总数)。解 D例1 氢的原子序数为1,而核内质子数为1,核外电子数也为1,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是( )A.最轻 B.较轻 C.最后 D.最前分析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为序数来排列的。1一109种元素中氛处在元素周期表的最前(或第一位元素)。那么记住各种元素的质子数,就可相应地知道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解 D例2下列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为26号,该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 A. 26 B. 13 C8 D. 17分析 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有相对应的密切联系,核内质子数与周期表中该元素的位置编号相等。解 A例3下列为某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18,那么这种元素的名称是( ) A.氩 B.硫 C.钾 D.氯分析 只要我们搞清楚了质子数、核电荷数和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编号的关系,就很容易确定该数字为某种元素的位置编号。那么元素的名称就易被读出。而核内质子数为18的元素的原子就是元素周期表中18号元素,读氩。解 A例4下列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的( ) A.碳 B.氧 C.钾 D.氢分析 可以根据中文汉字特点,选择符合意的答案。金属汉字旁一般来说都有“金”字旁(除汞外),所以A,B,D不符合(这就是简单类)。解 C例5 下列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 ) A.钠 B.氦 C.氢 D.硫分析 钠和硫是属于金属和非金属固体元素。一个为“金”字旁,一个为“石”字旁。B和C都是为“气”字头的元素,那么哪个为稀有气体元素呢?这就要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排列和质来确定。因氢元素的核内的质子数、核外电数为1,那么氢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上最层电子数为1,为不饱和结构,非稳定或活泼性强,而氢元素的原子核外为一个电子层与氦元的原子电子层相同,而电子层上电子数为2。在只有一个电子层时,而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为2,称为稳定结构,称为惰性。解 B例6 下列对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是( ) A.在元素周期表中,只有元素的质子数逐渐递增的规律 B.在元素周期表中,只有元素的质子质量呈周期性变化 C.在元素周期表中,发现了元素的性质随着质子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规律 D.在元素周期表中,只有元素原子的结构呈周期性变化规律分析 在元素周期表中,应是某种(或某项)特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也是一种综合性周期性变化规律。解 C例7下列五种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填代号,下同)( ),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 )。 分析 提示此题测试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层数目的特点:(1)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氦是2个)。(2)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少于4个。(3)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即:A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已达到稳定结构,它属于稀有气体元素,C,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2个和1个,都小于4个,它们属于金属元素,B原子最外电子数等于4个,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个,它们属于非金属元素。 解 C和D B和E A例8某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为:第二层电子数是第一层与第三层电子数之和的2倍,则该元素属于( ) A.金属元素B.非金属元素 C.稀有气体元素D.无法确定分析 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分三层排布,则可判断第一层、第二层,电子数分别为2和8,依题意,假设第三层电子数为a,则有:2x(2a)8,解得a2。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二核外电子数=2+8a=12,该元素为金属元素(镁元素)。 解 A例9下列各组粒子结构示意图,前者表示阴离子,后者表示阳离子的是( ) 分析 A项中前者为氟原子(F),后者为氟离子(F-);B项中前者为镁离子(Mg2+),后者为硫离子(S2-);C项中前者为氧离子(O2-),后者为钠离子(Na+);D项中前者为氖原子(Ne),后者为铝离子(A13+)。 解 C例10 钠原子和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1)由于它们的原子核内( )相同所以它们都属于钠元素。 (2)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 )。(填“相同”或“不相同”)分析 钠原子和钠离子原子核内都是11个质子,所以它们都属于钠元素,钠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易于失去。而钠离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解 (l)质子数 (2)不相同例11 比较钠、镁、铝的金属强弱正确的是( ) A钠镁铝 B铝镁钠 C镁钠铝 D镁铝钠分析 钠、镁、铝,它们的元素的原子核外都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分别为1、2、3,属于同一个周期的金属元素,根据最外层上电子数目越少越容易失去,金属性强,其中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钠、镁、铝。 解A例12 下列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 B氢和氢气 C氧气和氧 D干冰和水分析 B、C中氢和氧都指的是元素,氢气和氧气是两种不同的气体单质,氢气是氢分子集合成的,氧气是氧分子的集合体,D中干冰是CO2分子集合体,冰是水分子集合体分别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属同种元素的异形体,而A中,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的原子构成,它们只是在碳原子排列上不同导致构成了金刚石和石墨。 解 A易错点 同位素和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应用。例 下列符号属于( )种原子1 1H 2 1H 3 1H A.3 B.1 C.2 D.同一分析 上述符号分别代表氕原子、氘原子、氚原子,左上角的数字分别表示氕、氘、氚的相对原子质量,在左下角的数字代表它们的原子数相同,而中子数是氕为零,氘为1、氚为2,所以它们是三种原子。 解 A例l 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2)的仪器测司机是否酒后开车,因关酒中的乙醇分子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为绿色的硫酸铬Cr2(SO4)3,重铬酷钾和硫酸铬中铬的化合价依次是( ) A. 3,5 B.5,3 C.3,6 D.6,3分析 已知钾、氧的化合价为1,一2价,设K2 Cr2 O7中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母牛繁育障碍病防治课件
- 法制考试专项测试题附答案(一)
- 贵州联网收费管理办法
- 网络银行管理暂行办法
- 考评结果公示管理办法
- 规划方案征集管理办法
- 考查课考核管理办法
- 行业报告与论文写作规范模版轻松掌握工具
- 粮食监管员管理办法
- 2025年村级后备干部考试题(附答案)
- 考评员聘用协议书
- 初中学校学科竞赛策划工作计划
- 近代中国体育思想的嬗变轨迹与时代特征探寻
- DB31T 1373-2022 海三棱藨草种群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 《农业科技创新政策》课件
- 高危儿规范化健康管理专家共识
- 消防专职招聘笔试题及答案
- 第一单元 第二课 传感之古今未来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八年级上册
- 电压的测量课件
- 医美知识培训课件
- 超声科报告书写规范及审核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