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83 年第一期 在数学习题教学中 如何引导学生掌 握现律 成荃 在数学教学 中 时时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规律 这无论是使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对基础 知 识的巩固 还是对解题能力的提高 都是大有裨益 的 J 本文仅以数学习题的教学为例 就如何引导和 帮助学生掌握规律的问题 介绍一些粗浅的做法 一 抓住关键 揭示 规律 例1 排列组合应用题是 中学数学教材中的一个 难点 概 念抽象 不易掌握 题意隐晦 不 好 理 解 题 型多变 难伐通法 得 数偏大 不便 检验 因此 初学者很 感棘 手 我在教学这部分时 向学生明确指出 对于一 道排列组合应用题 审题的关键在于必须考虑如下 三个问题 即 解排列组合应用题的三要点 1 分清是排 列问题 组合问题 还是排列组 合的联合问题 辨别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在元素确定 的条件下 其顺序的改变对事情 结果 有无 影 响 有影响的是排列问题 无影响的是组合问题 部分有影响 部 分无影响的则是排列 组合的联合 问题 2 分清用加法原理 乘法原 理 还是加法原 理 乘法原理兼用 区分的标 准是看所讨论的问题 是独立事件还是非独立事件 若为独立事件 则用 加法原理 非独立事件 则用乘法原理 如果某部 分 或某阶段 是独立事件 另外部分 或其它阶 段 是非独立事件 则便是加法原理 乘法原埋兼 用 3 选择较好的分析 解决问题的角度 这实 质上是思维方法或者说是解题途径 但要注意的 笼 看间题的角度选 择得好 差 直接影响到解法的 粉简 角度的选择 不应强求一律 但要以能正确 得出结论为前提 以能方便的达到目的为方向 一 般常用的方法有 保证法 排斥法 保证排斥兼用 法 先选后排法等 在对照 三要点 考虑以后 再列式 解题 这 样便 可避免 走入歧途 例2 解析 法证题是解析几何中一个重要内容 我在讲解此课时 先是举一 个浅显的实例 用解 析法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 斜边的一 半 通过建 立不同的坐标系 导致证题过程 繁简 的不同 来向学生揭示解析法证题的关键在于正 确 地选取坐标系的道理 接着通过分析对比 引导学 生归纳 出正确 选取坐标系的标准是 1 要使表示证 题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有关点的坐标的字母的种类尽 可能少 且其系数简单 2 要尽可能的便于联系 所给图形的性质 二 紧扣实质 指 明规律 例1 在解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或三角方程的问 题时 常常会出现几个同学解同一道习题 得 出不 同的答案 而学生自己反复检验核对 又都找不出 错误二这时学生来问老师 教者决不能采用 你们 都对 这种简单的回答 因 为这还不能解开他们心 中的 疑团 正确的做法是 向学生指明 解三 角函数的和差化积 三角方程这类问题时 因解法 不同 可能得出不同形式 的答案 但只要解题过 程 无误 其结果的实质则必定是完全相同的 不同形 式的结果一定能互化 接着 老师可叫学生 任选两 种结果出来 化 给他看 使之口服心服 这样 学 生才能对这类问题做到不仅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 然 与此同时教者还应指出 尽 管同一个题目有时 会出现几 种形式不同但实质相向的答案 但我们在 解答问题时应从中选择一种表现形式最好的来作为 2 公 中等 数 学 一一 一 一 曰 玩 4 答 案 例 2 有些题目表现 形式不同 但实质相同 讲 课时 教师要向学生强调指出这一点 这样才能培 养学生解题时应变的能力 如 下列两题 D已知 梯形两底之长为8c 9 m与1遵 艺 m 二对角线长为 土 2 m 与 153cm 求它的面积 2 已知梯形的 上 一下 J戊之长分别 为 b 二对角线的长为m n 求作 梯形 从表面上看 一为计算题 一为作图题 但 实质上都是通过 B DE来解决 DE I 了 AC 不 过 前 者是通过等积变形 将梯形A BC D 变成 B DE 从而用海伦公式 来解 而后者是通过平行 移动法作出基础三 角形BDE 以后再完成作图 图 1 井将 3 联立 求出于 然后再将 咬 2 g t o 姜 联立解之即可 二 2 音 nZ 05 20 i一4 旦 in Zo 3 C0820 5in20 e0s20 2 八 1 了 tg 十 丁 x22 1 4 2 一 3 tg 20 1 一 22 4 7 12 小结 以上各题虽然表现 形式各异 但在解题 方法l二都是通过引入辅助数 1 并将其写成听需要 的某 种特定形式而解之 第一一一一公 E J 图 1 例 方法类 比 发现 规律 解下列各题 不许查表 求 19 3 2 19 5 3192 Jgs 四 习题 串联 总结 规律 例1 1 从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上任 一点l P 句两腰AB AC分别弓 垂线PD P E 垂足为 D E 则P D P E 定值 一腰上的高 图 2 1 2 于正方形人B CD的对角线B D上取一点E 使B E BC 自CE上任一点P至BC BE分别作垂线 It 八 1 pQ P R 则 PQ R书 言 B D 图 之值 2 化简 1 一tgo 1斗 tg o 3 解方程组 号 十 二 X Z y Z 7 25 lj I 艺 2 入入入 4 已知tgo 2 求卫 3 5 i nZe 生 o l s 4 值 解 1 原式 tg 2 19 5 319 2 19七玉 I名2 195 192 195 i 店 二卜 tg45 一 tgo 日 矛月之J入 一 1 tg45 一 tgo tg 45 一0 召 引 入辅助方程 0之 3 图 2 1 图 2咬艺 说明 1 题用截取 法 在CF上截取FG 二 D P 证 明余 的线段CG 二PE即可 或合并法 延长DP至 日 使P日 二 P E 再证明 DH CF即可 均可证 出结 论 2 题如取BD的中点O 连O C 并注 意 抓 住等腰 BCE 则可变成 l 题来证 例2 1 圆内接四 边形的两对 角线互相 垂直 则过对角线的交卢而垂 直于一边的直线必平分其对 边 过对 角线的交 汽而平分一边的直线必垂直其对 边 图3 1 V X x一 y 198 3 年第一期 2 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 对角线AC上BD A C BD相交于O 过AD的中点M作直线PM上平面 ABCD 连PO 则PO LPC 图3 2 卸 图 3 1 图 3 2 说明 2 题中如有MN上 BC 贝 从 pM L 平面AB CD的条件 一 可知MN便是PN在平面ABC D 上的射影 而MN上B C PN LBC 则BC上平 面 PMN 但由PO是平面PMN内的一条直线 有PO上 BC 现在问题是MN上B C这个假设条件 是 否成立 呢 从 1 题知是成 立的 因此 问题 2 实 际于 就 是在问题 1 的基础 卜发展起来的 又点 一2 妇在圆 匕 以其 坐标代入圆之方 程 化简后得 一李D十4E十 F 2 0 O 3 解 1 艺 3 组成的方程组得 D 二 6 E 一 2 F 二 一 2失 所以 圆的方程是x 了 一6x一 y一24 0 解三 设 P x y 是圆 L的一派 则乙A PB d 故 PA B是直 角三 角形 从勾股定理知 P A Z PB Z AB Z 即 x 2 y 一魂 2 咬 x 一s 忍 y 2 2 8 2 一2一4 2 化简即得 xZ y Z一 6x一Zy一24 0 故圆的方程 是 x 十了2一 胜 一 y 2 一 24 0 解四设P x y 是圆h一点 APIPB k A 二一 2 即k P k 一二 z 五 一题多解 导 出规律 例 己知A 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 一 2 D 和绍 一 2 求以人B为直径的圆 解一设听求的圆的圆心是 你 y 因为 A 一 2 幻 B 8 一2 是圆的直径的两 端 点 所以不难求出圆心的坐标 因 圆心是A B之中 点 故 就是 里二兰 义 艺 里 竺全 一1 x 一8 化简后 知圆之方程是 xZ y 一 6 x 一 2 y 一24 0 o 解五本解 法有几条路子 主要是结合 一些平 而几何的知识 虽方法较繁 但可以复习一些平面 几何的 知识 为此 只提一提解题的主要步骤 不 作i羊细解答 图4 1 一 1 根据两点式 一2 8 2 3 y 生 二翌 2 求人B之方程式 并求出AB之 斜 率k 2 设P x y 是圆 卜一点 由P作AB之垂线交 由 上 一 一 k 气 又 AB 二杯 i云不万耳i二飞三万 乏 2斌丽 所以圆半径 r 斌丽 于是圆的方 程是 x 一 3 十 y 一1 2 34 解二 从解一中知圆心0之坐标是 3 1 设圆的方程是 一 xZ y Z D x E了 F o 求 出D之 2 咬 号 省 合 万恋干厄 豆 万而 图 4 i AB于D 贝廿 kv k Pb和 P x 了 可求PD之方程式 3 解表示AB PD的两个方程 坐标 4 田p D之坐标求出 p D 5 由盲角三角形的性后 1P D 人B 故知 D 几二 二3二 二 L l 艺 B 二 1 呀二 又琴 Z PA PB 司求出圆之方程式 二 仿 一 在 求出D之坐标后 再根 据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 AD DB P D 从公式 PD 二 几p卜 DBi 也可求 出圆之 方程式 24 中 等数学 三 仿 一 在求出 D 之坐标 再求 A DI IP人 从公式 PA 1AD BA 也可 求出圆之方程式 四 仿 一 在求出D之坐标后 再求 出 AD 和 AD 解六 种 一 BDI 从 公式 P A 艺 1p B 二 1DBI求 出圆之方程式 本解 法是从面积关系着手 又可分 为两 六 拓宽加深 探索规律 例1 求下列各式的极限 1 1 m13盆2一2x 2 飞 皿 c o 9 1x 8 10 0 x 2 10 x 5 11扭 2x 3 3x 2一 Zx 6 x c o 6x 2 4x 7 11m1000 0盆 3 Z0 00 ox Z sx l x c o x4 1 设Px y 是圆周上的一点 B两点之坐标 用三阶行列式可求 P AB 结誉A 之面积 计算后可作如下小结 若f x 的绝对值等于合 次 n 次的整 式 则i l m f x g x g x 分别为 的计算结果只能 PA P B X w e CO 1 11 占 VJA 工 1 一 8一2 i 一 2 从再 可求圆之方程 二 从解法 一 知 介O 则 PAB的面积 二 山 一 1 以 之面积 仓 P A 圆心O之坐标是 3 1 2 PA O的 面 积 而 P B 从 p A 0 的坐标用三阶行列 式求 PA O的面积 s 二 引 一 洲 的绝对值 从等式晋 P P B 二 2 剖 一 洲 的绝对值 二 之方程 图 2 解七设 P x y 是圆上的任 一 点 连PA P B 过O作PB之平行线交AP于F 则F是 P A之 中 点 从P和A之坐标可求F之坐标 从P B 之 坐标 可求PB之斜率 从O F之坐标求出OF之斜率 从k o k 可求圆之方程 图4 3 是下列三种情况中的一种 当 n 时 为最高次 项系数之比 当坦 n时 不存在 例2 在讲到有关棱锥的间题时 可举这样几个 例题 一个三棱锥的一条 棱长为 4 其余各条棱长 昏为 3 求体积 一个兰棱锥的底面各边之长分别 为 5 6 7 各侧面均与底面成6 0 的二面 角 求体积 在三棱锥 S 一ABC中 若相交于s j气的三个侧 面 构成直三面角 间S点在平面A B C上射影的位置 怎样 讲完后可作如下小结 若一个三棱锥的各条侧 棱的长相等或者是各条侧棱与底面所成之角相等 则顶点在底面内的射影 为三 角形的外心 解题时常 用到公式 少 刁 R R为外接圆半径 若一个三 图 4 么 图 4 3 小结 此题的七种解法尽管途径不同 但有一 点是共同的 凡求圆的方程式 不是 抓住圆的标准 方程 x一a 2 萝一b 2 r之 即设法定 出 a b r 就是抓 住囱的一被方 程 十y D Ey十F O 即设 法定出协 E 贫 其它的路 是没有 的 棱锥的各条斜高的长相等或者是各个侧面与底面所 成的二面角 扣等 则 顶点在底 面内的射影为三角形 的 内心 解题时常用到公式 二 r r 为内 切圆半 径 若一个三棱锥相交于顶点的三个侧面每两个都 互相垂直 则顶点在底面内的射影 为三 角形的垂心 例3 仿照从面积的角度来解 求证三角形的面 积等于其 内切圆半径与周 一民之 半的乘积 r 刀 这题的方法可以解决一系列的 问题 如 1 在正三角形内取一点 由此点至 三边分 别作垂线 此三条垂线之和等于三角形的高 2 已知六边形A B CD EF为 O之内接正六 边 形 O的 半径为l o m P为正六边形内任一点 求P到正六边形各边的距离之和 3 求证 正四面体 内任意一 点到各个面的距 离之和 为一常鼻 19 83 年 第一期 略证 以 L各题的证题思路 是将正多边形 或正多面休 内一点与各顶点连接起来 则分这 个正多边形 或正多面体 成 n 个三角形 或n个棱 锥 它们的面积 或体积 之和应等于原 正多也 形 或正多面体 的面积 或体积 从这个关系 式便可得出结论 小结 正多边形中任意一点到各边距离之和为 一常量 叠 h 二r 这里 n 为正多 边形的边数 i 1 r为正多边形的内切圆半径 h l五 h 分别为 正 多边形内一点到各条边的距离 正多面体 中任意 一点到 各个面的距离之和 为一常量 姿 r i 二1 这里 n 4 6 s 1 2 20 n 为正多面休的面数 r 为正多面体的内切球半径 h 为正多面休内 一点 到 各个面的距离 例4 1 解下列各方程组 xy一 yZ 一zx 得 55一3xyz 二21 1 0 x y z 8 5 由 1 4 3 知 y z是 方程 耐 一 耐 一 10m 一8二 的三个根 解出为 一1 一2 一4 然 后可写出方程组的解 共 6组 来 一般说来 一 个三元方程组 只要符合或能化成 盆互 苏2 x 二a 写成 一 会 的形式 寸 b l a 吃 与议一 a x z耳么xa二c 写成 一 一 ao 的形式 的形式 则均可通过求一元三次方 程 x xZ 篮 二 的根来 解 小结 综上所述 一个 n 元方程 组 只要符合 或能化成 伙 le sw el x y x y 11 xZy x y 含 3 0 x x 二一 上 ao 沪 气 户 乙了 x y 5 x y 6 J r J 1土了 一般说来 一 个二元方程组只要能化成 x 一xZ x 1x3 a 十x 一 1x 二 一 an I x y 小 x y a f x y 中 x 劝 b 的形式 均 可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来解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肺真菌考试题及答案
- 太空趣味考试题及答案
- 中药事业编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数字农业面试题及答案
- 青州幼儿面试题及答案
- 企业钳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广州协和学校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福建福州文教职业中专学校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教师编制考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医疗器械岗前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学升旗管理制度
- 专业公路工程知识考察试题及答案
- 陕西西安铁一中学2025届英语八下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
- 2025上半年高级软件水平考试《系统分析师(案例分析)》真题及解析
- 江西国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考试真题2024
- 《电解质失衡课件讲解》课件
- 蜘蛛人作业培训
- 施工照片拍摄培训课件
- 网络安全运维培训内容
- 广西桉树造林技术改进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深入研究
- 经皮肾术后护理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