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哲学前五课精品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高中政治 哲学前五课精品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高中政治 哲学前五课精品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高中政治 哲学前五课精品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4页
高中政治 哲学前五课精品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政治15课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A、 、 、 、2、关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哲学源于生活,又对人们的生活有指导作用 B、哲学是生活之外的高深智慧C、哲学与生活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D、哲学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3、哲学与具体科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联系是A、哲学是从具体科学中分离出来的“科学之科学” B、哲学源于具体科学又高于具体科学C、哲学是一切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D、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4、“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恩格斯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A、哲学的智慧是凭空产生的 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哲学的智慧指导人的实践活动 、哲学与改造自然的活动无关5、“推动哲学家们前进的,决不像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的思想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且日益迅速的进步。”这段话阐明了自然科学的进步是哲学发展的基础 哲学的发展是纯自然的过程科学思想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哲学随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A、 B、 C、 D、6、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的关系。下列理解最切合题意的是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7、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哲学的基本问题 B、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C、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D、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8、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A、唯心主义 B、不可知论 C、可知论 D、二元论9.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A. 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不断发展中的物质世界B. 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C. 否认意识反映物质D. 往往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成世界的本原10贝克莱认为:“物是观念的集合”。从哲学上看这一观点A否认了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肯定了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C否认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D否认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11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是否信仰宗教 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对物质和精神哪个是世界的本原的不同回答世界可否认识的问题A B C D12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人的灵明决定天地万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理生万物,理主动静,理在事先,事随理变上帝创造世界绝对精神决定万物的发展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A. B. C. D.13“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这一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14下列观点与“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A . . D .15.“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下列与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A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B心外无物C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16.2008年7月6日,水利部部长陈雷强调,坚持不懈地推进改革,把改革创新和做好本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不断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这是 观点。A朴素唯物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17、我国东汉时的王充认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宇宙间不存在什么造物主,这说明A自然界是天地创造的 B人类社会是从来就有的C天地是万物之源 D世界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18、“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A主张物质和意识辩证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C主张意识是物质的感应的唯物主义观点 D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19.古有一人,无论做何事均问阴阳先生,看是否吉利。一日,被塌墙所压,请邻人救。邻人曰:“先问阴阳先生,今日是否宜动土?”这一故事启示我们: A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B要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C一切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D凡事应以正确的主观意识作为出发点20. 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 A.都承认客观事物及其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B.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C.都否认思维决定存在 D、都否认存在决定思维21哲学上的“两个对子”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一元论和二元论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A B C D22“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识,才有了地球”“没有地球哪有我们的意识呢”这两种观点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 第一种属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第二种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A B C D23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运用所学知识,恩格斯的上述论断指出了A一切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B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C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唯心主义的荒谬性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24哲学和时代的关系是 A哲学超越时代 B哲学不受时代的制约 C时代依赖于哲学 D任何哲学只不过是自己时代思想上的反映25.下列对“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认识不正确的是 A哲学具有时代性 B哲学都是自己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C任何哲学都是精神上的精华 D哲学属于精神的范畴26.恩格斯指出:“正像在18实际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这说明A.哲学推动时代步伐,决定历史进程B.任何哲学都对社会变革起积极作用C.反映本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巨大作用 D.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27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A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 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C古典力学、量子力学、相对论 D电子学、高分子化学、分子生物学2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哲学 B德国古典哲学C法国的唯物主义思潮 D中世纪经院哲学2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实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科学地回答了物质世界的所有问题A B C D30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与时俱进 B解放思想 C实事求是 D中体西用31.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的两行字:“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A.阶级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3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有史以来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在于 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助于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时,得出正确的结论 能为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 有助于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A B C D 3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的认识工具。”这就是说 A马克思主义哲学能解决一切问题 B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在实践中不犯错误 D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了人类的全部智慧3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的世界观体系 包括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是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 是历代劳动群众的认识工具A B. C. D.35.哲学作为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观念形态的重要内容,是A对所处时代经济、政治的真实反映 B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始终与经济、政治的发展相一致36.马克思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这是因为它 正确地反映了历代的任务和要求 牢牢地把握住时代的脉搏 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 正确地概括了时代的认识成果A. B. C. D.37. 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恩格斯指出,文艺复兴驱散了“中世纪的睦灵”,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西方学者在论及文艺复兴的意义时,普遍将它作为西方社会近代化的开端。这就是说 A哲学思想的变化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现代化发端和发达于欧洲是人类历史的必然 C社会变革推动了人类思想的解放 D哲学革命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力38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C一切从实际出发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9.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A B. C. D. 4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A、物质 B、意识 C、客观事物 D、客观存在41、人类是由古猿发展而来的。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社会实践 B、劳动 C、世界的物质性 D、意识42、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指A、万事万物的特性 B、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C、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D、自然界的物质性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总和43、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从: A、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B、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C、万事万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D、万事万物的总和44、2007年冬天,我国南方一些省区出现重大雪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说明A、自然界是由上帝控制支配的 B、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有其自身的变化规律C、世界是物质的 D、“天灾不由人”,人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45、专家指出,人类的活动破坏了地面的地质结构,是雪灾的破坏性加大的重要原因、这说明A、人类的活动要尊重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发展起阻碍作用C、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D、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46、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说明A、人的意识是能动的,动物的意识是不能动 B、人的意识水平比动物的意识水平高得多C、动物没有意识,意识是人类特有的 D、蜜蜂的智慧在某些方面对人类高得多47、面对日益减少的森林面积,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有识之士发出“绿色可以没有我们,但是我们不能没有绿色”的呼声,这呼声蕴含的哲理是A、人类必须服从自然 B、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基本前提C、人类可以利用但不能改造自然 D、自然界先于人类存在48、宇航员对其他天体和宇宙物质的观察分析证明,诸天体基本都是由构成地球的那些化学元素和基本粒子构成的。这说明A、无机界和有机界是统一的 B、各类生物之间,人与生物界之间是统一的C、生物界和非生物界是统一的 D、天与地是统一的物质世界49、就其根源讲,意识是A、人脑的机能,来源于人脑 B、物质的反映,来源于物质C、自然界的产物,来源于自然界 D、社会的产物,来源于社会50、对意识的认识是多角度的,下列属于从本质角度看的是A、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B、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C、意思是对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5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A万事万物的总和B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C从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D从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52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一观点是A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B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C离开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 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观点53一个小偷,被别人抓住后为自己辩解说:“偷盗的我是刚才的我,现在的我已不是刚才的我。”他的观点A属于辩证法,看到了运动的绝对性B属于唯物论,看到了运动的客观性C属于诡辩论,否定了静止的相对性D属于唯心论,夸大了意识的独立性54万有引力规律使得物体在脱离支撑以后会普遍下落,但人可以造出各种飞行器向上运动。这说明A人们能自觉地创造条件,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方式B人们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或创造规律C改造规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个重要体现D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55越南流行一句谚语:“顺水行舟一人易,逆水划船十人难。”下列的格言、警句体现了相同道理的有不懂庄稼脾气,枉费一年力气劈柴不识纹,累死劈柴人过了芒种,不可强种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ABCD56物质和意识的区别在于A物质是运动的,意识是稳定的B物质是有形的,意识是无形的C物质是简单的,意识是复杂的D物质能够独立存在,意识不能独立存在57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从哲学上看,这一现象表明A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相似的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D人脑总是不能如实地反映外界事物58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B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产物C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D要发挥意识的能动性59老师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传统文化的小论文。在学生上交的作业中,有的讨论传统饮食,有的讨论传统服饰,有的研究古典诗歌,有的研究书法艺术。这表明A意识有目的性B意识有计划性C意识有主动创造性D意识有自觉选择性60、对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A、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实在 B、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C、它是以看得见的物质具体形态反映出来的 D、它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61、甲、乙两位同学就物质概念进行了辩论。甲说:“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乙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对甲、乙两位同学的说法,在你看来评价正确的应是A、前者正确,后者错误 B、前者错误,后者正确C、两者各自片面地强调了一个方面,都是不正确的 D、两者都是正确的,前者是就物质的概念而讲的,后者是就具体物质而言的62、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有阶级和阶级斗争 路线、方针、政策 公式定理 生产关系 法律A、 B、 C、 D、63、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这说明A、物质和运动是一样的 B、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永恒运动,没有静止的 D、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64、下列对静止的看法正确的是A、静止是绝对的不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静止不是绝对的不动,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无条件的、相对的运动D、静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是指永恒不动65、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他拒绝给事物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66、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这是A、唯心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C、近代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D、古代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67、人的头脑不是一间装知识的仓库,而是一座生产知识的工厂。从哲学上看,这一说法强调了A、意识依赖于物质 B、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C、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 D、主观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68、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人能制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东西。这一情况说明A、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B、人的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69、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一切从实际出发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D、矛盾具有普遍性70、下列现象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月亮绕地球转 新陈代谢 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生物体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 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苹果落地 市场商品的价格时涨时落水往低处流A、 B、 C、 D、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72小时的气象预报可以和25年前36小时的气象预报一样可靠。但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难以避免误差。在这个意义上,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回答7172题。71、随着气象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A、 B、 C、 D、72、“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A、 B、 C、 D、73、中医有“久怒伤肝,久悲伤肺,久惊伤胆,常恐伤肾,常忧伤心。”的说法。这说明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B、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D、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7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的意识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力量,能够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