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填空题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2)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3)u=f是成像的分界点;(4)u=2f是成像的分界点;(5)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用阳光或很远的灯光测定凸透镜的焦距,这里要用阳光或很远的灯光的目的是 测得凸透镜到 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2)凸透镜、蜡烛、光屏放的顺序是 、 、 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上(3)将蜡烛放在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得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应当是 、 的 像(4)将蜡烛移到2倍焦距处,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得在屏上成一个等大清晰的像,这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5)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大于1倍焦距而小于2倍焦距时,适当移动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这时光屏上得到一个 、 的 像(6)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得到的实像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它是 立的,而得到虚像时,蜡烛与像是在同一侧,这个像是 立的 3、通过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焦点是成 的分界点,两倍焦距处是成 像的分界点 4、照相机是利用物距_,凸透镜能成_、_、_的原理制成的。5、用放大镜观察小蚂蚁的形体时,蚂蚁到放大镜的距离应 放大镜的焦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透过放大镜看到的蚂蚁是正立、放大的 像。6、眼睛通过焦距是20厘米的凸透镜观察烛焰,看到正立,放大的烛焰的像,此时,可以断定蜡烛到透镜的距离_20厘米。(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7、如图14所示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_ 的实像,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 _ 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移动。8、如图7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7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 (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 9、有位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不小心将用书将凸透镜挡住了一半,则在光屏上得_(填能或不能)到完正的像. 10、小青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a、b、c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蜡烛在_点时,凸透镜右侧光屏上成的像最大,像是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11、如图4所示,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让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是cm.若要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可以将物体放在点;若想看到一个正立的像,可以将物体放在点.(选填“A”、“B”或“C”)12、某物体通过一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为15cm;当物体移至该透镜前20cm处时,能够用光屏承接到的像为_立、_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13、如图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当物距为30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_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13题 14题14、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 处 (选填“能”或“不能”) 看到这个像,原因是 15、如图8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看到的一种成像的情况。此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是(选填“实”或“虚”)像,其成像的条件是。16、小明用如图9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约是10cm). 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移至图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选填“放大”、 “等大”或“缩小”) 、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就是应用此原理来工作的.为了使光屏上成的像大一些,在不移动透镜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_移(选填“左”或“右”,下同),同时将光屏向_移到合适的位置. 17、有一个写着F字样的胶片放在教学用投影仪上。此时屏幕上刚好形成一个清晰的像。请在屏幕上画出F的像。如果要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使投影仪_(填“远离”或“靠近”)屏幕,并把透镜向_(填“上”或“下”)移动。18、不少私家车主喜欢在烈日下洗车,认为这样干得快。其实烈日下洗车并不好,原因是车身残留的水滴相当于 镜,能使太阳光 ,使水滴下的车漆温度升高而失去光泽。打蜡后的车身光亮照人,是由于车身表面发生了 反射(填“镜面”或“漫”)。19、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_镜,对太阳光有_作用,容易引发火灾20、摄影师在给某班照集体像后,又给一名同学照半身像。那么,应使照相机镜头和这个同学的距离_。(选填“减小”或“增大”)二、选择题21、下列光学仪器中,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是() A放大镜 B潜望镜 C投影仪 D照相机22、某凸透镜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cm的地方,所成的像( )A、一定是实像 B、一定是虚像 C、一定是放大的像 D、一定是缩小的像23、(2012四川凉山,第12题)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符合( )A.10cm f20cm B.f10cm C.f10cm D.f20cm24、我市某中学组织学生到长沙世界之窗春游,小明同学用照相机为另一同学拍全身照时,不小心让一滴泥水溅在了照相机镜头的上半部分,则他所拍出的照片 A不能看到人的头部 B不能看到人的脚 C不能看到所拍同学的全身像 D可以看到所拍同学的全身像,但像会变暗一些25、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 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 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 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26、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从高空向地面照相,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50 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 ( )A 大于100 mm B 等于50 mm C小于50 mm D 介于50 mm和100 mm之间 27、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A虚像总是放大的,实像总是缩小的B虚像总是正立的,实像总是倒立的C虚像只能通过眼睛观察,实像通过光屏后也可看到D光的反射成虚像,光的折射成实像28、某同学经过一节课的凸透镜实验探究,写出了如下一些结论,你认为她的记录中不正确的是:( )A凡是实像,都是倒立的 B凡是虚像,都是正立的C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D凸透镜所成的虚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29、如图所示:手握放大镜,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则看到的是:( ) A.只能是正立放大的像 B.只能是倒立缩小的像 C.只能是倒立放大的像 D.前三种像都可能看到 30、放映幻灯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更大的像,那么应采取的措施是:( )A幻灯机离屏幕远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小一些B幻灯机离屏幕远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大一些C幻灯机离屏幕近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大一些D幻灯机离屏幕近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小一些 31、图(a)和(b)是于小红的两张清晰的照片底片。拍摄这两张照片相机镜头的焦距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拍摄(a)时,相机与人的距离比拍(b)时大。 B拍摄(a)时,胶片与镜头的距离比拍(b)时大。C拍摄(a)时所用相机镜头的直径比较大。32、如果幻灯机在银幕上放映出字母,那末幻灯片在幻灯机中正确放置应是(A); (B); (C); (D)。33、“五四”青年节那天,学校请来摄影师给我们拍毕业照,列好队后,摄影师发现有几位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他重新调整照相机的正确方法是( )A照相机向前移,暗箱向前伸 B照相机向前移,暗箱向后伸C照相机向后移,暗箱向前伸 D照相机向后移,暗箱向后伸34、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能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三、作图题35、在图中完成光路。 35题 36题 37题36、AB是物体,A/B/是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CC/是主光轴。在下左图中画出凸透镜位置并标出透镜右焦点F。37、如图9所示,CC是透镜的主光轴,AB是物体,AB是物体经透镜所成的像,试用作图的方法找出透镜的位置,并表示出透镜的种类 四、实验,探究题3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由图1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若实验中发现光屏上像的位置如图2所示,应将光屏向(填“上”或“下”)调整才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3)当蜡烛距凸透镜18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填光学仪器)就是根据这个成像规律工作的(4)当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实像的大小将变39、如图所示,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他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cm。(2)他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他还应调整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_。(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8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_、_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_ (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4)实验中,当小明用白纸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时,光屏上成像的情况是( )A只出现烛焰的上半部分的像 B只出现烛焰的下半部分的像C仍然是完整的像,只是变暗些 D成像情况不受任何影响(5)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成的像将向_ (上或下)移动。由于影响到了实验的进行,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是( )A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些 B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些C将凸透镜和光屏向下移一些 D以上均可(6)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_。40、如图所示是一台投影仪的示意图其中A是 ,A的作用是 ;B是 ,B的作用是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23、照相机放大镜实像和虚放大和缩小的实减小、变小 2、略 3、虚像与实像 放大像与缩小像 4、答案:大于二倍焦距 倒立 缩小 实像.解析:照相机的原理就是根据把物体放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5、小于,虚6、小于7、放大幻灯机(或投影仪;电影放映机)靠近凸透镜的方向(或左)8、照相机 远离 9、能 10、b 、倒立 11、10 A C 12、倒 缩小 照相机 13、10 照相机14、能;光会聚成实像后继续向前传播,进入人的眼睛,所以能看到 15、虚 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解析】此时物象同侧,且不能成在光屏上,所以此时成的是虚像,即物体必须在凸透镜的1倍焦距以内。易错分析:不能区分像的虚实即不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该题出错的主要原因。16、缩小 照相机 右 右 17、F的像如图。远离,下。像给1分,两个空各给1分。18、凸透 会聚(折射) 镜面19、凸透会聚20、减小 解析:因当由照集体像到照半身像时,此时像变大了,故物距变小,像距变大才可,而镜头与同学的距离为物距,距离变短。二、选择题21、C【解析】放大镜成正立、放大、虚像。潜望镜成正立、等大、虚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实像,照相机成倒立、缩小、实像,故选C。 22、B 23、C24、D 25、C 26、D 27、BC 28、D 29、D 30、31、B32、B 33、D 34、A解析:放大镜是凸透镜成虚像的应用,要得到更大的虚像,可增大物距这点与凸透镜成实像刚好相反三、作图题35、略 36、37、 四、实验,探究题38、分析 (1)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焦点和焦距的概念: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此点为凸透镜的焦点由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粗略测量薄透镜的焦距时,可以测出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可(2)要知道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要理解实像的含义,即像与物体的左右和上下都相反(3)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4)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变小像距变小解答: 解:(1)其中光屏上出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即为焦点,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是1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2)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因为凸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纺织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考核试卷
- 自行车旅行中的文化交融考核试卷
- 自动扶梯的梯级清洁机器人设计与开发考核试卷
- 煤炭加工与煤矿开采的关系考核试卷
- 航天器微小型卫星设计与制造考核试卷
- 航空旅游产业链协同发展考核试卷
- 橡胶零件的节能制造技术考核试卷
- 羽绒制品企业品牌推广与网络营销考核试卷
- 灯具光生物安全性与健康影响考核试卷
- 儿科临床考试试题及答案
- 吉林省地方教材家乡小学二年级下册家乡教案
- 决策树在饲料技术推广中的应用研究
- 儿童长期卧床的护理
- 投标书细节美化教程
- 《小儿支气管肺炎》课件
- (完整版)年产30万吨甲醇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 对辊式破碎机设计
- 财产险水灾现场勘查及理赔定损标准
- 中国思想史(全)
- IPMP课程培训讲义
- 简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