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散文阅读复习分析散文中的形象及作用高三年级 张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鉴赏散文的形象”侧重考查对文中的形象特点、内涵和作用的分析能力。2、侧重于对散文作品内容和形象的理解和赏析。(二)过程与方法:1、课前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了解散文阅读形象类考点的特点。2、思练结合,结合典型例题分析训练感悟类题规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典型考点考题的筛查训练与规律总结,让同学们建立针对于“鉴赏散文形象题”的考试信心。 【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有鉴赏散文形象题的基础能力,但套路性方法多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较弱,并且考点体系不健全。继续老师进行散文考点系统的完美构建。【教学重点】 一是概括(或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这是主要考查点;二是赏析人物形象的作用。【教学难点】 结合文本具体、全面、依分值和分析与概括要求,条目清晰作答。【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步骤】一、整体感知 分类导入散文是以抒情为宗旨的,但散文抒情多数不是直接抒发的,而是借助一定的形象,或是触景生情,或是托物言志,或是写人怀思等。阅读散文,首先要感知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进而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就高考选用的文本来看,散文的形象主要指人物形象(写人叙事散文)和景物形象(写景状物散文)两种。二、教学重点 典题强化题型一 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高考散文对人物形象的考查,一般从两方面设题:一是概括(或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这是主要考查点;二是赏析人物形象的作用。有时命题者也会将这两方面综合起来命题。知能构建散文人物形象考查的3个分析角度1.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筛选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的内容依据,要根据人物自身的言行来分析。筛选分析文中对人物某方面性格特征的评价,这些评价常常是带倾向性的议论。分析文中用比喻、抒情等手法描写人物形象的重要语句,理解其丰富的内涵。分析文中人物的称谓,确定用词的感情倾向、褒贬色彩。结合文章的主题,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文中人物在事件过程中的表现。2.分析表现人物特征的手法技巧衬托侧面衬托:用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形象。对比衬托:两个人物相互对比,或一个人物前后的行为形成对比。描写肖像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地位、生活经历、性格心理等特征。语言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地位、文化修养和人物的思想性格、心理活动。行动描写:传神地摹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更好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刻画人物性格。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它涵盖上述四种描写的细节。3.分析人物形象的不同作用在内容上的作用对内容的充实作用;对主旨的衬托、深化、升华作用;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形式上的作用开头结尾的谋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串;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等。主、次要人物的不同作用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是揭示散文的“神”。一般来说,写人的要寻品,写事的要析理,写物的要找志,写景的要析情。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应从文章的结构形式、内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主要形象的彰显意义等方面作多角度思考。即学即练(2016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母亲何家槐6.根据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两个词概括母亲劳作的特点。答:_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认真阅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着眼于画波浪线的部分,抓住关键字词进行概括。如第一处画波浪线部分中的“一放光她就起身”“又忙着跑”“然后取下”等突出了母亲的忙碌。第二处画波浪线部分中的“一天到晚”“一束又一束”“还得理清”“而且亲自”等突出了母亲的辛苦。答案忙碌辛苦7.联系全文,评价母亲这一人物。答:_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认真阅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首先,找出关于母亲的描写性文字,然后分析归类,最后概括出形象特点。母亲忙于家事,片刻不停,说明母亲是一个朴实、坚忍、勤勉持家的传统女性;母亲对火车感兴趣,说明她具有尝试新生活的内在倾向;母亲最终没有去看火车,说明她缺少自觉和勇气。评价时切忌零敲碎打,要注意综合考虑。答案母亲是朴实、坚忍、勤勉持家的传统女性。母亲受到新事物的感召,具有尝试新生活的内在倾向。母亲受传统和现实的羁绊,缺乏将希望变为行动的自觉和勇气。思维建模分析概括人物形象4环节1画在文章中画出有关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等的句子。2析在把握文章背景和作者情感倾向的基础上,依据画出的句子,分析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3明把握文章背景,明确人物的代表类型、地位。4答掌握答题模式:a.概括型,直接用一些人物思想、性格方面的语言答出即可;b.分析型,应结合作品中的材料分析概括其人物的思想性格,可用“分析概括”式或“概括分析”式。题型二 散文物象的概括与分析散文中的物象不仅有其本身的具体意义,而且具有被赋予的抽象意义。可以说,我们在文学作品中欣赏到的物象,都是客观物象和作者或人物主观思想感情融合而成的形象。把握散文中的物象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知能构建1两层面概括物象的内涵(1)抓住外形特征,分析内在品质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些事物的感触必须要借助描写所托之物的外形特征来抒发,这类事物往往外形特征比较鲜明,只要找准对其外在形象的描写,就可分析出它的内在品质。事实上,事物的外形特征便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通过外形分析出内在品质是我们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2)仔细品读文本,提炼所言之志一般来说,作者所描绘的事物不一定是最终所赞美的对象,真正赞美的对象常常隐含其中。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品读文章,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作者的情感脉搏,找出所托之物与所赞美的对象之间的相似点。2把握两类物象的不同作用主要物象从内容主旨这一角度找作用:主要物象是散文主旨之所在。分析主要物象的作用就是揭示散文的“神”。一般说来,写物的要找志,写景的要析情。从艺术构思这一角度找作用:主要物象多为全文的线索,起着把众多材料组织贯串在一起的作用。次要物象结构形式: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串,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内容主旨:对内容的充实作用,对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对主要物象的意义彰显:对比、衬托、类比、虚实相生,使主要物象更加鲜明突出。即学即练8(2013浙江卷)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牛铃叮当文中多次写到“牛铃”,有什么艺术效果?答:_解析阅读是理解的基础。要产生深刻透彻的理解,就必须反复阅读。文章的主要观点、中心意思及写作思路、行文线索都是隐匿于文章之中的,因此只要反复阅读、强化感知,才能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各部分之间、各个层次之间都是血肉相连,浑然一体的。正确的做法是应从文章的整体出发,于文章的高处大处着眼,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层层确定。唯其如此,我们的理解才不失之偏颇、谬误丛生。多次出现,这是作者在有意识进行强调,艺术效果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入手。照应题目、文章线索、深刻含义、象征手法等。答案呼应题目,点明文旨。作为线索,使全文结构更加紧凑。形成背景旋律,增添了感染力。构成象征,承载了农耕时代的情感与记忆。三、咀嚼经典高考题目提升审题答题技能分析形象内涵及作用 高考曾经这样考品答案,悟技巧,不丢分1.(2015北京卷)本文倒数第三段描写了哪些赏梅的情境?作者借此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品质与格调?(6分)(说起梅花)要点一:万木萧瑟,大雪压境凌霜傲雪的风骨(2分)要点二:千年老梅,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绝处逢生的生命力(2分)要点三:淡云晓日,薄寒细雨;小桥清溪,明窗疏篱;诗酒横琴,林间吹笛超凡脱俗的品格(2分)2.(2013江苏卷)文章多处描述了何容身上“矛盾的现象”,请分别从交往、生活、心理三个方面加以概括。(4分)(何容何许人也)交往:柔顺像个羊,同时硬如铁。生活:不常喝酒,一喝起来就认真。心理:心思忽细忽粗。外表平静沉默,内心矛盾痛苦。(每点1分)3.(2013四川卷)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说塔里木河是一条“负重的河流”?(6分)(负重的河流)塔里木河身处沙漠,不得不与沙漠进行长期坚韧的较量;塔里木河给沙漠带来生命与文明,却又不得不亲历文明的衰落;塔里木河的奔腾和消失承载着人们的热爱、慌恐等复杂情感,引发了沉重的思考。(每点2分)4.(2012湖北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4分)(耳边杜鹃啼)文章以“杜鹃啼”为线索将杜鹃啼叫的时间,杜鹃啼叫的悲切状况,以及杜鹃鸟啼叫声的附会情况结合起来(2分)。文章以“杜鹃啼”统帅文章引用的诗词和传说故事,将其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2分)四、课堂总结(学生当堂完成)1概括物象特征2分析物象作用五、课后作业:一、(2017考试说明新题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父亲的树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对艺术特色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作者回老家拔草常常能获得一种单纯和坦然,原因是回老家后可以把在城里的很多丧气的烦乱事统统抛掉,不必去想。B文中“我”和哥哥拔草和闲聊的情景是一闲笔,其目的无非是说明他们之间共同的语言不多,只是兄弟之情还非常浓烈。C从文中看,父亲栽树有两个根本原因:一是可以通过种树卖钱来补贴家用,二是能够供给哥哥和“我”上学的费用。D文章最后一段描写了椿树迷人的花香,但“我”却因事而错过,没能看到这美好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悔恨之情。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概括、分析的能力。B项,不是闲笔,从原文看,是要表明他们兄弟间关系平淡又真实,同时还有引出下文对父亲栽树的回忆,与倒数第2段构成照应的关系。C项,从原文看,父亲栽树出于爱好,之外还可补贴家用。D项,“悔恨”过重,应是你若没能回老家的惋惜之情。答案A2.综合全文,简要分析“椿树”这一意象在本文中的作用。(4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应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从全文看,“椿树”是本文的行文线索,承载着作者的情思,具有象征意味。结合文中内容,分析作答即可。答案椿树是全文的线索,文章所写的内容均与椿树有关。椿树象征着一生勤劳朴素、善良无私的父亲。椿树成为回忆父亲的切入点。3有人认为这篇散文叙述的只是作为平凡父亲的平凡小事;有人认为,这篇散文情感真挚,意蕴丰富。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的见解。(6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第一种观点,回答时应突显“平凡”,由点及面,归结出父亲的共性特点;“小事”不小,承载着父亲的行为举止。第二种观点,回答时应从内容情感、表现手法、语言特点三个角度,结合文中内容分析作答。答案(示例)(1)我认为这篇散文叙述的只是作为平凡父亲的平凡小事。文章中叙述的父亲的确是一个平凡的父亲,和千千万万的父亲一样,既勤劳又善良纯朴。文章选取的事例是生活中平凡的小事父亲种树。父亲种树的原因一是业余爱好,二是补贴家用。在这些平凡的小事的叙述中,不仅丰富了人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葡萄酒线上线下销售代理权补充协议
- 航材补充供应与质量检测服务协议
- 商标授权与品牌授权代理合作框架协议
- 直播带货主播品牌合作推广合作协议
- 少数民族地区婚姻忠诚协议结合习惯法实施指南
- 2025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必考重点
- 医生专业知识培训
- 《概览家政科》课件
- 《GBT43561-2023乡村美丽庭院建设指南》(2025版)深度解析
- 《课件之盾:守护个人知识边界》
- 《骨质疏松指南解读》课件
- 吸氧护理幻灯片课件
-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颜楷书法》教学课件
- 3-骨科手术分级目录
- 分子诊断技术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 龙门吊安装拆除安全施工专项方案
- 2022年浙江建设技师学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真题
- 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课件
- 国开电大《应用写作(汉语)》形考任务1-6答案
- 穿孔机作业指导书
- 统考考生本科志愿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