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一起跑线幼儿园学前班视野:打骂教育VS亲子沟通同一起跑线作为北京成立时间最早,自编教材最为完善,最专业的婴幼儿早教机构,在教育儿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特地整理后与家长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昨天下午做了2小时的微访谈,讨论打骂教育vs亲子关系。现在整理出来,留作与大家分享。问:问题是怎么沟通啊,头疼啊,我都很忍耐不动手了,可是跟孩子说什么孩子就跟没听到一样,该怎么样还怎么样,55555。妈妈你已经说了,你即使动了手他还是跟没听见一样,其实打骂不是有效的教育方法。妈妈觉得头疼主要是不知道除了打骂之外还能做什么。那么我们先来看看打骂会造就什么样的孩子。打孩子的不良结果:1. 会伤害自尊心,迫使孩子学会说谎 2.长期打骂导致孩子暴躁性格,成人后会重复暴力 3. 对怀有父母忌恨报复心理,更会让父母丧失在孩子心中威信。4. 造成厌学,性格孤僻,人格畸形 5.遇到困难易采取错误方式来解决问题。了解这些后,爱孩子的父母还要打吗?我们还可以看一下这些国家替代打骂的惩罚方法。新西兰:冷处理让孩子体验后果。日本:公共场合给孩子留尊严,但在家犯错,可采取一些惩罚,如取消出游或饿一顿。英国:充满智慧的惩罚,不溺爱,用绅士风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行为举止。美、加:惩罚有度。关注孩子个性、创造性、独立性与心理健康,定下规矩,让他知道底线,一旦僭越,就会有惩罚。问:不知如何来教育一个脾气很倔强的孩子,达不到要求动不动就耍赖的顽皮孩子?孩子是父母的镜子,脾气倔强可能还是父母你给孩子的。耍赖是孩子用来控制你们的一种手段,这是父母和孩子之间长久以来形成的一种不良互动形态。建议妈妈尝试用语言沟通的形式来向互相表达需求。比如,坚决地让孩子知道,耍赖并不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相反,坐下来,明确地用语言告诉妈妈他想要的,只要合理,就会满足他。让孩子熟悉一个讨论的过程,而不是用哭闹和情绪。开始会难做到,但只要妈妈态度坚决,有耐心等待孩子的变化,就会慢慢养成好的习惯,然后习惯便自然。问:我的孩子也有这些缺点:顶嘴、说谎、爱看电视玩游戏,我们跟他说不该怎样做,他都答应的好好的,可转眼就又忘记了,打也打了骂也骂了道理也讲了,说他不懂事他又好像什么都知道。真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好。小时候我们自己顶过嘴吗?诚实的答案是顶过。说谎,大多是打骂威吓结果,为了避免被打,孩子的第一反应就是说谎。爱玩正是这个年纪天性。沉迷电脑电视,因为父母没有安排更多有趣活动,没有引导孩子发现兴趣,整天关在家里做功课,哪能怪孩子?要改变?用环境的力量,而不是打骂的力量。再看一下在打孩子的家庭中会造就什么?父亲常打女儿,会造成缺乏自尊、自爱和自信,青春期易出现早恋,提高离家出走的几率。父亲经常打儿子,个性强的男孩会有逆反心理,不服从社会规范;性格弱的,会变得幼稚,缺少男子气;母亲常打儿子,会造成缺乏自信心、没有安全感等。明白这些,还要继续打下去吗?问:现在的孩子很早熟,之前有次气的我差点打他,结果孩子给我搬出一句:打孩子是犯法的!我哭笑不得,孩子像拿到了保护伞一样。我该怎么教育他?孩子说的没错,打孩子在欧美本来就是违法的。中国因为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这方面要求不严格。在信息化的社会,全球化趋势更多体现在生活方式上。父母的养育观念不变,只会激起孩子越来越强的逆反心理。出手打孩子容易,但事后再修复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很难。在家庭教育里,爱和尊重永远是底线。问:孩子太顽固,怎么好言相劝都没用,骂骂还稍微管用一些,起码他知道怕。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请老师支支招。越是顽固的倔孩子,越需要尊重和温情。只要不涉及危险或非常规大事,让孩子按他自己的想法做,然后和他一起评估事后的结果。我经常让儿子犯点小错,然后借题发挥让他看到其实有更好办法。不让孩子犯错,孩子永远不知错。打骂只是皮肉之痛,不让孩子心服口服。孩子犯错会知道找妈帮忙也是智慧的胜利。问:孩子四岁,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就转移注意力,其它方面都很好。怎么样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与兴趣有关。4岁的孩子不会有太长的关注力,但如果你从他的兴趣入手,就会发现关注力会加强。我的孩子喜欢拉小提琴,于是对小提琴的关注度就比钢琴高。问:我儿子五岁了就知道贪玩不学习,脾气又犟,我真不知道咋样教育他才好。五岁的孩子应该玩大于学,会玩才会学,在玩中学才有效果。妈妈你想错了,你的孩子非常好。要鼓励他多玩,而妈妈则要想办法让他在玩里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问:我儿子今年九岁了迷恋游戏电视不爱学习还胆小我该怎么办?爱玩正是这个年纪的天性。沉迷电脑电视,因为父母没有安排更多更有趣的活动,没有引导孩子发现兴趣,整天把孩子关在家里做功课,哪能怪孩子选择电脑来玩?如想要改变?妈妈就要创造环境,让孩子走出小家,多做与功课没有关系的事情,多交朋友,用环境的力量、朋友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改变。只有当父母意识到孩子除了学习还有许多要去学要去经历时,孩子的生活才会丰富起来,孩子才会真正爱上学习和探索。问:我家儿子越叫他不要做的事越要做,倔的跟头牛一样。在外面又不懂跟别的小朋友玩,人家向他示好或欺负他,他都不知道怎么办。孩子和别人玩就是一个学习进入社会,和人相处的过程。妈妈是不能替代他的,只能让他在尝试当中学习人际互动。只要不涉及危险或非常规大事,让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做,不要担心孩子吃亏,吃了亏他就会去学习如何不吃亏。从来都不吃亏,那么谁来扮演吃亏的角色;没人吃亏,你的孩子如何学会不吃亏呢?昨天下午做了2小时的微访谈,讨论打骂教育vs亲子关系。现在整理出来,留作与大家分享。问:问题是怎么沟通啊,头疼啊,我都很忍耐不动手了,可是跟孩子说什么孩子就跟没听到一样,该怎么样还怎么样,55555。妈妈你已经说了,你即使动了手他还是跟没听见一样,其实打骂不是有效的教育方法。妈妈觉得头疼主要是不知道除了打骂之外还能做什么。那么我们先来看看打骂会造就什么样的孩子。打孩子的不良结果:1. 会伤害自尊心,迫使孩子学会说谎 2.长期打骂导致孩子暴躁性格,成人后会重复暴力 3. 对怀有父母忌恨报复心理,更会让父母丧失在孩子心中威信。4. 造成厌学,性格孤僻,人格畸形 5.遇到困难易采取错误方式来解决问题。了解这些后,爱孩子的父母还要打吗?我们还可以看一下这些国家替代打骂的惩罚方法。新西兰:冷处理让孩子体验后果。日本:公共场合给孩子留尊严,但在家犯错,可采取一些惩罚,如取消出游或饿一顿。英国:充满智慧的惩罚,不溺爱,用绅士风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行为举止。美、加:惩罚有度。关注孩子个性、创造性、独立性与心理健康,定下规矩,让他知道底线,一旦僭越,就会有惩罚。问:不知如何来教育一个脾气很倔强的孩子,达不到要求动不动就耍赖的顽皮孩子?孩子是父母的镜子,脾气倔强可能还是父母你给孩子的。耍赖是孩子用来控制你们的一种手段,这是父母和孩子之间长久以来形成的一种不良互动形态。建议妈妈尝试用语言沟通的形式来向互相表达需求。比如,坚决地让孩子知道,耍赖并不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相反,坐下来,明确地用语言告诉妈妈他想要的,只要合理,就会满足他。让孩子熟悉一个讨论的过程,而不是用哭闹和情绪。开始会难做到,但只要妈妈态度坚决,有耐心等待孩子的变化,就会慢慢养成好的习惯,然后习惯便自然。问:我的孩子也有这些缺点:顶嘴、说谎、爱看电视玩游戏,我们跟他说不该怎样做,他都答应的好好的,可转眼就又忘记了,打也打了骂也骂了道理也讲了,说他不懂事他又好像什么都知道。真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好。小时候我们自己顶过嘴吗?诚实的答案是顶过。说谎,大多是打骂威吓结果,为了避免被打,孩子的第一反应就是说谎。爱玩正是这个年纪天性。沉迷电脑电视,因为父母没有安排更多有趣活动,没有引导孩子发现兴趣,整天关在家里做功课,哪能怪孩子?要改变?用环境的力量,而不是打骂的力量。再看一下在打孩子的家庭中会造就什么?父亲常打女儿,会造成缺乏自尊、自爱和自信,青春期易出现早恋,提高离家出走的几率。父亲经常打儿子,个性强的男孩会有逆反心理,不服从社会规范;性格弱的,会变得幼稚,缺少男子气;母亲常打儿子,会造成缺乏自信心、没有安全感等。明白这些,还要继续打下去吗?问:现在的孩子很早熟,之前有次气的我差点打他,结果孩子给我搬出一句:打孩子是犯法的!我哭笑不得,孩子像拿到了保护伞一样。我该怎么教育他?孩子说的没错,打孩子在欧美本来就是违法的。中国因为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这方面要求不严格。在信息化的社会,全球化趋势更多体现在生活方式上。父母的养育观念不变,只会激起孩子越来越强的逆反心理。出手打孩子容易,但事后再修复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很难。在家庭教育里,爱和尊重永远是底线。问:孩子太顽固,怎么好言相劝都没用,骂骂还稍微管用一些,起码他知道怕。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请老师支支招。越是顽固的倔孩子,越需要尊重和温情。只要不涉及危险或非常规大事,让孩子按他自己的想法做,然后和他一起评估事后的结果。我经常让儿子犯点小错,然后借题发挥让他看到其实有更好办法。不让孩子犯错,孩子永远不知错。打骂只是皮肉之痛,不让孩子心服口服。孩子犯错会知道找妈帮忙也是智慧的胜利。问:孩子四岁,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就转移注意力,其它方面都很好。怎么样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与兴趣有关。4岁的孩子不会有太长的关注力,但如果你从他的兴趣入手,就会发现关注力会加强。我的孩子喜欢拉小提琴,于是对小提琴的关注度就比钢琴高。问:我儿子五岁了就知道贪玩不学习,脾气又犟,我真不知道咋样教育他才好。五岁的孩子应该玩大于学,会玩才会学,在玩中学才有效果。妈妈你想错了,你的孩子非常好。要鼓励他多玩,而妈妈则要想办法让他在玩里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问:我儿子今年九岁了迷恋游戏电视不爱学习还胆小我该怎么办?爱玩正是这个年纪的天性。沉迷电脑电视,因为父母没有安排更多更有趣的活动,没有引导孩子发现兴趣,整天把孩子关在家里做功课,哪能怪孩子选择电脑来玩?如想要改变?妈妈就要创造环境,让孩子走出小家,多做与功课没有关系的事情,多交朋友,用环境的力量、朋友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改变。只有当父母意识到孩子除了学习还有许多要去学要去经历时,孩子的生活才会丰富起来,孩子才会真正爱上学习和探索。问:我家儿子越叫他不要做的事越要做,倔的跟头牛一样。在外面又不懂跟别的小朋友玩,人家向他示好或欺负他,他都不知道怎么办。孩子和别人玩就是一个学习进入社会,和人相处的过程。妈妈是不能替代他的,只能让他在尝试当中学习人际互动。只要不涉及危险或非常规大事,让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做,不要担心孩子吃亏,吃了亏他就会去学习如何不吃亏。从来都不吃亏,那么谁来扮演吃亏的角色;没人吃亏,你的孩子如何学会不吃亏呢?问:孩子特别活泼,带着出门跟谁都打招呼,曾经试图告诫她“别和陌生人说话”,小心被拐走,但有时去买东西又告诉她对人要有礼貌,她就总问我卖东西的阿姨也是陌生人为什么要打招呼,其他人为什么就不可以等等问题,我都不知怎么解释。你的孩子很聪明,已经会举一反三,倒是妈妈你有点糊涂,不把状况分清。首先,出于保护孩子,你要告诉她什么样的陌生人不能说话,说话后的结果是什么。活泼的个性非常珍贵,不要因为过度保护而扼杀一份那么美好的性情和个性。当然要鼓励她见人问好,我们要培养的是一个有判断能力的人,而不是一个只会照着妈妈说的去做的人。问:父母工作忙平时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多,发现孩子竟然学会说脏话,就忍不住骂他,知道自己这么做不对,但忍不住,该怎么办?孩子好奇心旺盛,模仿别人说脏话,而且此时判断力差可能还并不明白脏话的意思。先不要断定孩子变坏了,更不要做出情绪化反应,这不仅会吓到孩子,还会让孩子为吸引注意力而重复脏话。建议每次温和但坚定地告诉他不讲脏话,同时用拟人的办法让宝宝理解讲脏话结果,如鼻子会变长,小朋友会不和宝宝玩,让宝宝坐到椅子上去“禁闭”10分钟。问:我的儿子三岁,总是喜欢讲到他的隐私部位或用手去摸隐私部位,怎么才能改掉这个毛病?孩子在这个阶段对隐私部位的理解非常不同于成人的想法,不要先去定义它,也不要太大惊小怪,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很cool,或者有罪恶心理。妈妈只要很亲密地、悄悄地告诉宝宝,这是只属于宝宝自己的东西,不要随便让别人看、不要随便说给别人听,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就可以了。问:我女儿21个月,上段时间和爸爸分开去奶奶家,这次回来爸爸上班就哭怎么哄也哄不好,就是哭,是非常大声的哭闹,有时他做错事说他一句就找爸爸,哭起没完,怎么红也哄不好,有时都能哭吐了,讲道理也不听。孩子对爸爸原本很亲近依恋,而离开爸爸前可能也没有向宝宝解释。孩子突然失去了安全感,哭是幼小孩子表示不安和发出求救信号的手段,父母要积极安抚孩子的失落心理,让宝宝在这阶段多陪孩子。有什么生活上的变迁,一定要提前和宝宝讲,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无需在乎心理感受。问:姐姐家儿子特怕他爸,有什么想要的就找他妈妈,我姐都无奈了。奇怪的是他爸从来没打过他,可能是因为是军人,平时对他要求比较多,是不是因为这个啊?孩子怕爸爸,不一定就是因为打。爸爸平时谈吐举止可能很少让孩子有安全感,我们成人没有感觉,孩子却很敏感。爸爸要求比较多,这没问题,最重要的是表达要求的方式和方法。批评可以用谈话方式进行,频率不能太密。爸爸要学习如何与孩子玩,如何在玩的时候表达自己对孩子的要求。妈妈也要多让爸爸介入。问:孩子犯错不让说,一说就哭怎么办啊?“说不得”是宝宝自尊心和个人意识萌发的表现。与内在感受相比,宝宝在沟通表达方面仍不成熟,所以更多是以强烈的情绪如“眼泪汪汪”,来抗议妈妈的批评甚至关心。所以,妈妈首先要改变心态,认识到宝宝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心智生理发育期,不能再把他当作一个没有思想的小婴儿。对自尊心强个性敏感的孩子,应避免在别人面前批评他,尤其不要在他的小朋友面前,这样会强烈地伤害宝宝自尊心。其实,宝宝意识到把事情搞糟时,也会感到自责。这时妈妈应该考虑换个时间和方式,尝试用问题式的对话来引导宝宝往妈妈希望的方向靠拢,比如,用拟人化的叙述把事情化成易懂的道理。昨天下午做了2小时的微访谈,讨论打骂教育vs亲子关系。现在整理出来,留作与大家分享。问:问题是怎么沟通啊,头疼啊,我都很忍耐不动手了,可是跟孩子说什么孩子就跟没听到一样,该怎么样还怎么样,55555。妈妈你已经说了,你即使动了手他还是跟没听见一样,其实打骂不是有效的教育方法。妈妈觉得头疼主要是不知道除了打骂之外还能做什么。那么我们先来看看打骂会造就什么样的孩子。打孩子的不良结果:1. 会伤害自尊心,迫使孩子学会说谎 2.长期打骂导致孩子暴躁性格,成人后会重复暴力 3. 对怀有父母忌恨报复心理,更会让父母丧失在孩子心中威信。4. 造成厌学,性格孤僻,人格畸形 5.遇到困难易采取错误方式来解决问题。了解这些后,爱孩子的父母还要打吗?我们还可以看一下这些国家替代打骂的惩罚方法。新西兰:冷处理让孩子体验后果。日本:公共场合给孩子留尊严,但在家犯错,可采取一些惩罚,如取消出游或饿一顿。英国:充满智慧的惩罚,不溺爱,用绅士风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行为举止。美、加:惩罚有度。关注孩子个性、创造性、独立性与心理健康,定下规矩,让他知道底线,一旦僭越,就会有惩罚。问:不知如何来教育一个脾气很倔强的孩子,达不到要求动不动就耍赖的顽皮孩子?孩子是父母的镜子,脾气倔强可能还是父母你给孩子的。耍赖是孩子用来控制你们的一种手段,这是父母和孩子之间长久以来形成的一种不良互动形态。建议妈妈尝试用语言沟通的形式来向互相表达需求。比如,坚决地让孩子知道,耍赖并不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相反,坐下来,明确地用语言告诉妈妈他想要的,只要合理,就会满足他。让孩子熟悉一个讨论的过程,而不是用哭闹和情绪。开始会难做到,但只要妈妈态度坚决,有耐心等待孩子的变化,就会慢慢养成好的习惯,然后习惯便自然。问:我的孩子也有这些缺点:顶嘴、说谎、爱看电视玩游戏,我们跟他说不该怎样做,他都答应的好好的,可转眼就又忘记了,打也打了骂也骂了道理也讲了,说他不懂事他又好像什么都知道。真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好。小时候我们自己顶过嘴吗?诚实的答案是顶过。说谎,大多是打骂威吓结果,为了避免被打,孩子的第一反应就是说谎。爱玩正是这个年纪天性。沉迷电脑电视,因为父母没有安排更多有趣活动,没有引导孩子发现兴趣,整天关在家里做功课,哪能怪孩子?要改变?用环境的力量,而不是打骂的力量。再看一下在打孩子的家庭中会造就什么?父亲常打女儿,会造成缺乏自尊、自爱和自信,青春期易出现早恋,提高离家出走的几率。父亲经常打儿子,个性强的男孩会有逆反心理,不服从社会规范;性格弱的,会变得幼稚,缺少男子气;母亲常打儿子,会造成缺乏自信心、没有安全感等。明白这些,还要继续打下去吗?问:现在的孩子很早熟,之前有次气的我差点打他,结果孩子给我搬出一句:打孩子是犯法的!我哭笑不得,孩子像拿到了保护伞一样。我该怎么教育他?孩子说的没错,打孩子在欧美本来就是违法的。中国因为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这方面要求不严格。在信息化的社会,全球化趋势更多体现在生活方式上。父母的养育观念不变,只会激起孩子越来越强的逆反心理。出手打孩子容易,但事后再修复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很难。在家庭教育里,爱和尊重永远是底线。问:孩子太顽固,怎么好言相劝都没用,骂骂还稍微管用一些,起码他知道怕。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请老师支支招。越是顽固的倔孩子,越需要尊重和温情。只要不涉及危险或非常规大事,让孩子按他自己的想法做,然后和他一起评估事后的结果。我经常让儿子犯点小错,然后借题发挥让他看到其实有更好办法。不让孩子犯错,孩子永远不知错。打骂只是皮肉之痛,不让孩子心服口服。孩子犯错会知道找妈帮忙也是智慧的胜利。问:孩子四岁,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就转移注意力,其它方面都很好。怎么样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与兴趣有关。4岁的孩子不会有太长的关注力,但如果你从他的兴趣入手,就会发现关注力会加强。我的孩子喜欢拉小提琴,于是对小提琴的关注度就比钢琴高。问:我儿子五岁了就知道贪玩不学习,脾气又犟,我真不知道咋样教育他才好。五岁的孩子应该玩大于学,会玩才会学,在玩中学才有效果。妈妈你想错了,你的孩子非常好。要鼓励他多玩,而妈妈则要想办法让他在玩里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问:我儿子今年九岁了迷恋游戏电视不爱学习还胆小我该怎么办?爱玩正是这个年纪的天性。沉迷电脑电视,因为父母没有安排更多更有趣的活动,没有引导孩子发现兴趣,整天把孩子关在家里做功课,哪能怪孩子选择电脑来玩?如想要改变?妈妈就要创造环境,让孩子走出小家,多做与功课没有关系的事情,多交朋友,用环境的力量、朋友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改变。只有当父母意识到孩子除了学习还有许多要去学要去经历时,孩子的生活才会丰富起来,孩子才会真正爱上学习和探索。问:我家儿子越叫他不要做的事越要做,倔的跟头牛一样。在外面又不懂跟别的小朋友玩,人家向他示好或欺负他,他都不知道怎么办。孩子和别人玩就是一个学习进入社会,和人相处的过程。妈妈是不能替代他的,只能让他在尝试当中学习人际互动。只要不涉及危险或非常规大事,让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做,不要担心孩子吃亏,吃了亏他就会去学习如何不吃亏。从来都不吃亏,那么谁来扮演吃亏的角色;没人吃亏,你的孩子如何学会不吃亏呢?问:孩子特别活泼,带着出门跟谁都打招呼,曾经试图告诫她“别和陌生人说话”,小心被拐走,但有时去买东西又告诉她对人要有礼貌,她就总问我卖东西的阿姨也是陌生人为什么要打招呼,其他人为什么就不可以等等问题,我都不知怎么解释。你的孩子很聪明,已经会举一反三,倒是妈妈你有点糊涂,不把状况分清。首先,出于保护孩子,你要告诉她什么样的陌生人不能说话,说话后的结果是什么。活泼的个性非常珍贵,不要因为过度保护而扼杀一份那么美好的性情和个性。当然要鼓励她见人问好,我们要培养的是一个有判断能力的人,而不是一个只会照着妈妈说的去做的人。问:父母工作忙平时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多,发现孩子竟然学会说脏话,就忍不住骂他,知道自己这么做不对,但忍不住,该怎么办?孩子好奇心旺盛,模仿别人说脏话,而且此时判断力差可能还并不明白脏话的意思。先不要断定孩子变坏了,更不要做出情绪化反应,这不仅会吓到孩子,还会让孩子为吸引注意力而重复脏话。建议每次温和但坚定地告诉他不讲脏话,同时用拟人的办法让宝宝理解讲脏话结果,如鼻子会变长,小朋友会不和宝宝玩,让宝宝坐到椅子上去“禁闭”10分钟。问:我的儿子三岁,总是喜欢讲到他的隐私部位或用手去摸隐私部位,怎么才能改掉这个毛病?孩子在这个阶段对隐私部位的理解非常不同于成人的想法,不要先去定义它,也不要太大惊小怪,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很cool,或者有罪恶心理。妈妈只要很亲密地、悄悄地告诉宝宝,这是只属于宝宝自己的东西,不要随便让别人看、不要随便说给别人听,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就可以了。问:我女儿21个月,上段时间和爸爸分开去奶奶家,这次回来爸爸上班就哭怎么哄也哄不好,就是哭,是非常大声的哭闹,有时他做错事说他一句就找爸爸,哭起没完,怎么红也哄不好,有时都能哭吐了,讲道理也不听。孩子对爸爸原本很亲近依恋,而离开爸爸前可能也没有向宝宝解释。孩子突然失去了安全感,哭是幼小孩子表示不安和发出求救信号的手段,父母要积极安抚孩子的失落心理,让宝宝在这阶段多陪孩子。有什么生活上的变迁,一定要提前和宝宝讲,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无需在乎心理感受。问:姐姐家儿子特怕他爸,有什么想要的就找他妈妈,我姐都无奈了。奇怪的是他爸从来没打过他,可能是因为是军人,平时对他要求比较多,是不是因为这个啊?孩子怕爸爸,不一定就是因为打。爸爸平时谈吐举止可能很少让孩子有安全感,我们成人没有感觉,孩子却很敏感。爸爸要求比较多,这没问题,最重要的是表达要求的方式和方法。批评可以用谈话方式进行,频率不能太密。爸爸要学习如何与孩子玩,如何在玩的时候表达自己对孩子的要求。妈妈也要多让爸爸介入。问:孩子犯错不让说,一说就哭怎么办啊?“说不得”是宝宝自尊心和个人意识萌发的表现。与内在感受相比,宝宝在沟通表达方面仍不成熟,所以更多是以强烈的情绪如“眼泪汪汪”,来抗议妈妈的批评甚至关心。所以,妈妈首先要改变心态,认识到宝宝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心智生理发育期,不能再把他当作一个没有思想的小婴儿。对自尊心强个性敏感的孩子,应避免在别人面前批评他,尤其不要在他的小朋友面前,这样会强烈地伤害宝宝自尊心。其实,宝宝意识到把事情搞糟时,也会感到自责。这时妈妈应该考虑换个时间和方式,尝试用问题式的对话来引导宝宝往妈妈希望的方向靠拢,比如,用拟人化的叙述把事情化成易懂的道理。问:我认为对孩子多一些表扬和鼓励能够更好的促进孩子的正面发展,批评就比较少了,大多是持一个宽容的态度。但近期发现孩子有些任性,并且心理有些脆弱经不起打击,我的教育方法错了吗?批评是必须的,但方式频率是关键。可以用谈话方式进行,频率可以限制在每次1-2个问题。我在饭桌上绝少批评,更多畅聊好玩的事,让孩子说出精彩的一天。批评安排在饭后,而且就事论事决不泛指,时间限制在10-15分钟,必须达成改进协议。多让孩子犯错,经历失败,面对结果是最好的心理素质培养。问:请问老师,孩子在幼儿园里过的不开心,问他又不说怎么回事,只说不喜欢班里的小朋友,还不爱去幼儿园。幼儿园老师说孩子不合群,不爱跟别的小朋友玩。在小区里他有几个好伙伴一起的。这该怎么办?怎么让孩子接纳新朋友?这个月龄的孩子还不会太直观地描述,所以要靠妈妈的观察和分析。大部分去幼儿园不适应的孩子都起因没有做好准备,比如长期在家有老人带,不合群,不会与人交往;自理能力差,被老师教训几句就立即翻脸,不愿继续留在学校;在集体中突然觉得失去了以往在家的被关注度,总之,前期准备才是最重要的。问:儿子2岁。每次他做错事情的时候,我都会好好跟他讲道理。可是儿子听完后,就会打自己的头,我不知道,这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做错了,对自己的惩罚;还是对我说他的一种抵触情绪?对他的这种做法,我该如何处理?孩子很乖巧,知道如何拿捏你这个妈妈了。知道吗?如果妈妈能学习好与孩子沟通,那么这份本领就可以是天下无敌了。让孩子明白第一次做错事是被允许的,但要来讨论错在哪里,下次如何不重犯。第二次犯错还是可以的,因为有是一次学习改进的机会;但第三次就是问题了,妈妈需要把惩罚的底线亮出来。问:想继续问下老师,对于2岁的孩子,妈妈惩罚的底线在哪里呢?有哪些好的惩罚方法?2岁的孩子似懂非懂,完全靠惩罚没有用。必须智慧地惩罚。1.冷处理:先安抚,转移注意力,等情绪平稳下来,再来讲道理。2.适度地惩罚:比如取消一次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推延已答应的某一个礼物。在家里找到一个固定的位置,可以让孩子静静地在那里面壁思过,但时间不能过长,不超过15分钟。问:我看到身边很多朋友的教育方法,其中有两种情况:1.沿用父母教育自己的方式来教育孩子;2.用当初自己需要的但没得到的教育方式在孩子身上实现。如何知道这两种方式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孩子?两种方式可以结合,当初父母教育你的方式哪些你很喜欢,继续沿用,哪些你想要但父母没做到的,尝试在孩子身上实现,让他成为那个幸运的小朋友。即使有时你还会不自觉地变成当时那个自己讨厌的“父母”,也不要放弃。随着宝宝日渐长大,你会发现自己变成了更成熟的父母,孩子与父母亲密互动如友。问:老师好,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家一直是坚持尊重孩子选择的。但近期孩子希望我们给买部手机,因为周围的小朋友都在一起拿着玩游戏,孩子眼馋没的玩,只能在家玩我们的,觉得不能跟小朋友一起不高兴。我们觉得怕对眼睛不好,就一直劝说,但没啥效果。又不想让孩子天天不高兴,该怎么办啊?我家孩子一个13岁一个7岁,谁都没有手机和iphone。我原则清楚,孩子就不闹了。只有当父母态度不明,底线不清时孩子才会闹。在我家,孩子们明白2件事:1。闹不如请求;2。请求不如自己赢取,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一致认同可以让孩子拥有什么,那么他们首先要做到什么来赢取这份心爱之物。问:孩子犯错时用“冷处理”有效吗?孩子会不会默认这是一种允许的态度?冷处理不是置之不理。在冷处理的过程中,宝宝的情绪得以发泄,并有时间有机会反省自己的行为,所以冷处理后,爸爸妈妈需要温和地跟进一下,引导宝宝,并给宝宝认错的机会。宝宝主动认识到的事情,主动道的歉,印象就会非常深刻,下次就不会再轻易犯同样的错。问:孩子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想让他静下心来学习点什么太难了,家长盯着还稍微管用点,不然就没戏了,说没有用,凶他以后那一会管用,好了伤疤就忘了疼了。孩子7岁,真担心他的学习。正好是我小儿子年龄。男孩注意力较弱,需要父母在一旁督促,但最重要是让孩子有荣誉感,做好的时候大大表扬,做不好时也大大鼓励,只要孩子不厌学,就是胜利。可是我们这里的学校已经给7岁的孩子压下了沉重的功课,让孩子厌学是最大的错误。建议适当为孩子减压,加大活动量,不要把功课看作唯一。问:我女儿六岁半上一年级放学不好好写作业就知道贪玩,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去教育她,很苦恼。我非常支持玩,必须让孩子玩透了他们才会好好学。我们的问题是父母都把小小的孩子当成人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24760-2:2025 EN Information security,cybersecurity and privacy protection - A framework for identity management - Part 2: Reference architecture and requirements
- 2025秋统编版三年级(2024)新教材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练习题及答案
- 编织品耐候性测试技术改进考核试卷及答案
- 稀土离子浮选回收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兴趣点地理信息采集员5S管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建筑五金制品制作工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信息技术考试题及答案
- 服务心理学(第四版)课件 项目三 任务二 转变角色意识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核心考点综合测试卷
- 银行押韵员面试题及答案
- 玻璃体切除手术护理查房
-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未来农业律师大赛试题
- 审批及决策流程管理制度
- 泌尿系结石 课件
- 物业投标书样本
- 【组织沟通障碍及其对策探究-以A企业为例12000字(论文)】
- 殡葬礼仪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血液灌流治疗癌症的原理与前景
- 2024年四川能投宜宾市叙州电力限公司招聘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广告制作报价单-明细
- 屁屁辅助脚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