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培养方案.doc_第1页
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培养方案.doc_第2页
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培养方案.doc_第3页
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培养方案.doc_第4页
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培养方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授予学位类别: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二级学科(专业领域)代码名称:0251金融硕士制订单位:中南大学商学院培养方案版本号:2016版一、学科概况金融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很紧密的学科。随着我国经济和金融事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金融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金融理论与实践都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对高层次的应用型金融人才需求进一步增加。金融专业硕士就是注重专业实习与训练,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的的专业学位。它以培养高素质金融专业人才为目标,更加注重对金融理论应用和操作技能的培养。中南大学金融学学科建设起步于1993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在学术研究、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目前金融学科现有专职教学与科研人员48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2人,研究员1人,博士生导师12人。本学科教师长期从事金融学的理论探索和应用研究,“十二五”期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0多项,金融机构与企业类咨询项目60余项,总研究经费达4000余万元。中南大学金融学秉承理工科大学严谨的学术传统,研究解决重大经济、金融理论与实践问题,重点围绕融资方法创新、中国资本市场非理性行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金融风险管理与创新、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开展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小企业融资理论与实务、农村金融、行为金融等方面的研究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二、主要研究方向1、中小企业融资(SME financing)主要研究中小企业的融资理论、融资体系、融资渠道、融资方式创新和融资成本及风险管理等。2、金融机构与市场管理(Financial Institutions & Market Management) 主要研究金融监管机构、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运营机理、经营模式、风险控制等,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金融市场的功能、价格机制、风险衡量等。3、公司金融(Corporate Finance)主要从公司角度研究公司的有效融资渠道,合适的资本结构、合理的企业投资、利润分配、运营资金管理及财务分析等。4、农村金融(Rural Finance) 主要研究与农村货币资金流通和信用活动有关的各种经济活动,如农村金融理论、体系、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的研究与设计等。5、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 主要研究期货、期权以及各种投资组合等创新金融工具的定价、设计、交易策略、应用和风险管理等。6、互联网金融(InternetFinance) 主要研究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运营管理、互联网金融数据分析、互联网金融产品设计与营销、金融风险控制等。三、培养目标具有扎实的经济、金融学理论基础,良好的职业道德,富有创新和进取精神,较强的从事金融实际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其基本要求是: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2、具备扎实的金融学理论基础与技能,具有前瞻性和国际化视野,能够应用金融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熟练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4、身心健康。四、学制和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在学的最长年限为5年。超过最长在读年限的硕士研究生学籍按照中南大学超年限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中大研字【2015】1号)文件执行,优秀硕士生可提前毕业。综合素质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提前半年毕业,但需按照中南大学商学院制定的研究生提前毕业审核实施细则执行,详见附件关于金融硕士研究生(MF)提前毕业的实施细则。五、培养方式1、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负责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包括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指导进行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等工作;负责引导、示范和监督研究生的思想品德和学术道德。学校导师对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教育、学风建设负总责,加强实践环节和职业道德培养,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2、实行学校导师和现场导师联合培养的双导师制。企业导师主要来源于各金融机构、经济产业部门等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实行联合培养。企业导师负责研究生的现场实习和论文选题,协助指导论文写作;学校导师负责其他所有培养环节的各项任务。3、实行淘汰制,严格各培养环节考核,严格考核筛选,对不合格者予以重新考核或淘汰。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学分要求课程类别学分要求课程类别学分要求公共学位课5学科基础课9专业课8选修课12Seminar2培养环节6补修课会计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总学分42学分说明1、 总学分不少于42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5学分,学科基础课9学分,专业课 8 学分,选修课12学分,学术交流2学分,培养环节6学分。2、 港澳台及留学生公共学位课可免修,选修课需多选5个学分。3、 跨学科(指本科非经济和管理类专业)或以同等学力考取的研究生还必须加修本科生阶段的会计学原理、经济学原理2门课程。课程设置类别课程(环节)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公共学位课010302101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22秋必 修5学分(港澳台及留学生可免修)01010110102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61春11050212101学术交流英语I482秋/春学科基础课16025112201应用统计学322春(上)必修9学分16025112202经济研究方法322秋(下)16025112203金融理论与政策483秋(上)16025112204 BankManagement322秋(下)专业课16025112301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483秋(上)至少选修8学分16025112302财务报表分析322春(上)16025112303高级投资学483春(上)16025112304公司金融483秋(下)16025112305金融衍生工具483春(上)选修课16025112401保险理论与实务322春(下)至少修滿 12个学分(港澳台及留学生17学分)16025112402金融服务营销322春(上)16025112403企业并购重组实务322春(上)16025112404金融监管322秋(下)16025112405基金投资与管理322春(上)16025112406量化投资322春(下)16025112407行为金融学322春(下)16025112408财富管理322秋(下)16025112409金融数据分析322秋(下)16025112410机构风险管理322春(下)16025112411互联网金融322春(上)16025112412金融计量322春(上)16025112413商品期货及衍生品应用161春(下)16025112414金融期货及衍生品应用161春(上)16025112415中小企业融资322春(上)16025112416金融专题322春(下)seminar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2秋所有研究生必选培养环节00000000602学位论文选题报告1秋/春00000000603专业实践4秋/春全日制研究生必选00000000604社会实践1秋/春补修课基础会计学483.0秋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必修微观经济学483.0秋七、学术研讨与学术交流全日制硕士生在学期间听取10次以上学术报告或专题介绍,积极参加省级以上学术会议;在申请进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之前,硕士生应予所在系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进行一次学术交流活动。八、学位论文选题报告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结合实践培养环节,独立完成学位论文选题。论文选题要与金融实践紧密结合。论文内容应着眼于实际问题,论文形式提倡案例分析、调研报告、产品设计等。在导师的指导下,应在第一学年内确定学位论文研究方向,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作选题报告,确定研究课题。硕士研究生查阅文献资料应在60篇以上,其中外文资料应在三分之一以上。硕士研究生最迟在第三学期末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证,首次选题未通过者,可在6个月内补作一次。硕士生选题报告应在专业所在系公开进行,完成后应填写中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并交学院存档。九、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本学科研究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指导下参加实践、实习,作为必修培养环节,提交实践报告。应届本科生在金融机构或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金融工作岗位实习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其他的实习不少于3个月。硕士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学时为30学时。十、学年总结与考核在每学年放假前,由学校组织对研究生一年来的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成绩、科研业绩等方面进行一次全面总结、评定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调整研究生的奖学金和助学金等级的依据。每学期对研究生进行筛选,达到退学规定的研究生要根据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进行学籍处理。十一、学位论文工作1、在学期间成果要求严格按照中南大学应用经济学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及学位管理相关文件的要求执行。2、学位论文要求学位论文要求用中文撰写,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必须观点正确,条理清晰,论据可靠,论证充分,推理严谨,逻辑性强,文字通顺。须有完整的文献综述,被引用文献和数据须明确标注,字数须控制在4-6万字范围内,学位论文写作应严格执行中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研究生从事论文工作的时间应不少于1年。3、学位论文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严格按照中南大学学位授予工作条例、中南大学答辩管理办法、中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管理办法的要求执行。附:1. 本学科研究生须研读的主要参考书目期刊类(1) JournalofFinance(2) JournalofBanking&Finance(3) JournalofCorporateFinance(4) 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5) JournalofFinancialandQuantitativeAnalysis(6) JournalofMultinationalFinancialManagement(7) InternationalReviewofEconomicsandFinance(8) TheQuarterlyReviewofEconomicsandFinance(9) ReviewofFinancialEconomics(10) 经济研究(11) 金融研究(12) 会计研究(13) 金融与保险著作类(14) 佛兰克.J.法博齐、佛朗哥.莫迪利亚尼,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15) 艾伦.加特,管制、放松与重新管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16) 查理斯R.吉斯特,金融体系中的投资银行,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17) 洛伦兹.格利兹,金融工程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18) 詹姆斯.托宾、斯蒂芬.S.戈卢布,货币、信贷与资本,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19) 詹姆斯.C.范霍恩,金融市场利率与流量,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20) 埃德加.E.彼得斯,资本市场的混沌与秩序,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21) 劳伦斯.哈里斯,货币理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86(22) 博迪.默顿,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3) John.Hill,张陶伟译,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工具(新版),华夏出版社,2000(24) 康纳尔,张志强等译,公司价值评估,华夏出版社,2001(25) 陈建梁主编,银行业风险评估理论模型与实证,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26) 保罗.克罗格曼等,国际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7) 斯蒂芬.佩因曼,财务报表分析与证券定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28) 詹姆斯.C.范霍恩,财务管理与政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29) 滋维.博迪,亚历克斯.艾伦, J.马库斯,投资学,2000(30) 杨云红,金融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31) 叶中行,林建中,数理金融,科学出版社,1998(32) 埃格特森,新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33) 唐.埃斯里奇,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6月(34) 威廉森,治理机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5) 杨海明,王燕,投资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36) 菲利普.莫利纽克斯、尼达尔.沙姆洛克,金融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7) 富兰克林.艾伦、道格拉斯.盖尔,比较金融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8) 蒂米奇.威塔斯,金融规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39) 北京奥尔多投资研究中心,金融系统演变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40) 凯文.多德、默文.K.刘易斯,金融与货币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41) 戴维.里维里恩、克里斯.米尔纳:国际货币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42) 劳伦斯.S.科普兰,汇率与国际金融,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43) J.奥林.戈莱比,国际金融市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44) 哈雷尔.弗雷克斯、让.夏尔.罗歇,微观银行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45) 希拉.郝弗南商业银行战略管理,海天出版社,2000(46) 蒂莫西.W.科克,银行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47) 陈舜,期权定价理论及其应用,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48) 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0(49) 约翰.Y.坎贝尔、安德鲁.罗、艾.克雷格.麦金雷,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50) 格哈德.伊宁,货币政策理论博弈论方法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51) 罗纳德.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上海三联书店,1980(52) 格利和肖,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上海三联书店,1990(53) 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