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4 第1单元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作业.doc_第1页
人教版选修4 第1单元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作业.doc_第2页
人教版选修4 第1单元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作业.doc_第3页
人教版选修4 第1单元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作业.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巩固1“大地在我脚下夷平六国是谁,哪个统一称霸,谁人战绩高过孤家?”这首主题歌所描写的中国古代帝王是()a秦始皇 b唐太宗c汉武帝 d康熙帝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夷平六国”“统一称霸”等信息可以看出歌词描写的是秦始皇。2观察下图,请问以下哪条信息不能从图片中得出()a皇帝至高无上 b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c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 d丞相任命太尉答案d解析d项既不符合史实,也不能从图中直接得出这一信息,故符合题意。3荀子君道中有:“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秦朝负责监督百官的是()a丞相 b太尉c刺史 d御史大夫答案d解析秦朝在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监督百官。4秦峄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秦始皇为使“兵不复起”所采取的措施是()a灭六国 b推行郡县制c实行分封制 d北击匈奴,修长城答案b解析秦朝建立后认为原先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争的原因是实行了分封制,故推行郡县制以防止重蹈覆辙。5秦朝统一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政权,与下列图片相关的措施是()a统一货币、度量衡 b修筑驰道c修筑长城 d统一文字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观察图片、再认知识的能力。图片展示的是秦朝的秦权和钱币,这与秦统一后采取的统一货币、度量衡的措施有关。b项是交通设施;c项是边防工程;d项属于文化方面。6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答案d解析秦朝虽然二世而亡,但它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它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能力提升7秦国能统一六国是国强的结果,但统一后,没有执行富民政策,最终灭亡。秦统治者违背富民政策的主要措施有()徭役繁重刑罚严苛赋税沉重兵役连年a bc d答案c解析由所学知识和分析可知,措施都能激化阶级矛盾,是违背富民政策的举措。8千秋兴亡秦统一2235年祭(前2212014年):“秦始皇从千秋万代着眼,比较彻底地消除了旧宗制的影响,精心构造的帝制和一整套国家制度,开创了延续至今2235年的中华帝国基业。”对材料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国家制度”的核心b肯定了秦国改革对中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贡献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消除旧宗制”的具体内涵d“中华帝国”意指国家统一、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答案b解析由“秦统一2235年”“国家制度”等信息,即可知材料强调的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政治制度创新方面的影响,而“秦国”一般指秦始皇统一全国前的历史阶段,故选b。9对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究竟如何评价?直到今天,这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太史公曰: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痊,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史记蒙恬列传材料二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清圣祖实录材料三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之治水等。由今观之,倘无长城之捍卫,则中国之亡于北狄,不待宋明而在楚汉时代矣。而当时之筑长城者,只为保其一姓之私、子孙帝皇万世之业耳,而未尝知其收效之广且远也。孙中山建国方略(1)据材料一、二,概括司马迁和康熙帝批评秦始皇修筑长城所持的共同理由及其目的。(2)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对秦始皇的评价,并结合时代背景回答其目的。答案(1)共同理由:忽视德政,不顾及民生。目的:缓和矛盾,维护封建统治。(回答任意两点即可)(2)评价:肯定修筑长城有助于稳定北方边防;否定其暴政、专制。目的:强化民族危亡意识,鼓吹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中“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和材料二中“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的信息中概括其理由,其目的从他们的阶级立场来分析。第(2)问,从材料三中“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之治水等”“倘无长城之捍卫,则中国之亡于北狄,不待宋明而在楚汉时代矣”可以看出孙中山认为修筑长城有助于稳定北方边防;从“始皇虽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