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稿日期 2007 07 12 作者简介 刘连芳 1976 女 湖南双峰人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 翻译理论与实践 文化翻译学 科技翻译 文李黠 1983 男 湖南娄底人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07级研究生 研究方向 翻译理论与实践 英汉对比研究的翻译学视角 德国功能学派分析 刘连芳 1 文李黠 2 1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湖南 娄底 417000 2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75 摘 要 在英汉对比研究翻译中 根据不同的交际功能可以将文本归纳为不同的文本类型 而不同的文本相应地反 映出不同的语言文化差异 拟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来分析英汉互译 旨在研究英汉互译中不同文本类型的语言特点及其 翻译策略 关键词 英汉对比研究 文本类型 功能翻译 中图分类号 H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0712 2007 05 0150 04 双语对比研究是对语言本体研究的方法之一 它不仅 可以加深人们对语言应用的心理机制 语言思维过程的生 成过程 语言的认知模式 语言的变异和发展以及变异产生 的条件 语言的哲学根基等多方面的认知 其对比的成果对 翻译教学与翻译实践也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吕叔湘先生曾在 1990年题词 指明事物的异同所在不 难 追究它们何以有这些异同就不那么容易了 而这恰恰 是对比研究的最终目标 1 吕先生题词明确了对比研究 的终极目标 异和同以及产生异同的原因认为用共时描写 的 异 需要用历时研究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 基于以上 认识 杨自俭在 1999年对英汉对比语言学下了一个比较全 面而被广泛接受的定义 即英汉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 个分支学科 兼有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性质 其任务 主要是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共时和历时的对比研究 描述 并解释英汉语之间的异同 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语言和其 他相关的研究领域 翻译是跨文化的人类交往行为 有时为了适应某些读 者或为了译文的目的 译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文的内容 和形式 即目的论中的 目的规则 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 策略与具体的翻译方法 功能语言学者认为 每一个使用 的语篇或文本都服务于某种交际目的 承载着信息发出者 的意图与期望 2 鉴于双语对比研究和翻译与功能目的论如此密切 但 是在实践中却有很多矛盾之处 所以本文试以功能目的论 的角度对英汉对比与翻译作出初步的探讨 首先 本文将 概论德国功能目的论的基本理论及观点 其次 以谚语 委 婉语及各种不同的文本类型为例 从功能目的论的角度 结 合 Reiss Ver meer Nord等人的理论 重新分析审视讨论英 汉对比研究以及翻译转换的问题 一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概述 20世纪八 九十年代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崛起 人们 通常所指的功能学派的代表认为其理论是卡塔琳娜 莱思 Katharina Reiss 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 即文本型理论 text typology 汉斯 弗米尔 Hans J Ver meer 的目的论 Skopostheorie 贾斯特 霍斯 曼特瑞 JustaHolz M ant tari的翻译行为理论 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 和诺德 的功能加忠诚理论 Function plus Loyalty 本文将主要分 析莱思 弗米尔和诺德的理论及应用 一 莱思的文本类型理论 莱思 Reiss 在 1971年出版的 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 限制 Possibility and L i m itation in Translation Criticism 一书中提出了功能类别问题 她认为翻译应有具体的翻译 纲要 translation brief 有时因特殊需要 要求译文与原文 应该具有不同的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 Reiss认为译者应该 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特征 而不是对等原则 她在德国心 理学家 KarlBuhler有关语言功能的基础之上 将 语言功 能 工具论模式移植于翻译 把文本类型 功能和翻译方法 联系起来 提出了三大功能文本类型 即 信息型 infor m ative 表达型 expressive 和 祈使型 operative 3 二 弗米尔的目的论 弗米尔 Ver meer 认为翻译是一种转换 也是一种人类 行为 而任何行为都有一个目标 一个目的 而且一种行为 会导致一种结果 一种新的情景或事件 也可能是一个新的 事物 翻译目的论者认为 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 翻译行 为所需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 即 目的决 定手段 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 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 第 5期 2007年 10月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Journal ofHunan Institute of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 5 Oct 2007 译目的来确定 在这一原则中 原文文本在翻译中只是起 到 提供信息 offer of infor mation 的作用 在 V er meer的目的论框架中 决定翻译目的的最主要 因素之一是受众 即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 他们有自己的文 化背景知识 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 每种翻译都指 向一定的受众 因此翻译是在 目的语中为某种目的及目 的受众而产生的语篇 Every translation is directed at an in tended audience since to translatemeans to produce a text in a target setting for a target purpose and target addressees in tar get circumstances 4 三 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 诺德 Nord 把忠诚原则引入功能主义模式 希望解决 翻译中的激进功能主义问题 忠诚 loyalty 指的是的语目 的必须与原作者的意图一致 loyalty means that target text purpose should be co mpatible w ith original author s inten tion 5 也就是说 译者既要对读者负责 也必须尊重原 文作者 协调译文目的和作者意图 同时 诺德还强调忠诚 原则不等同于对等论中的 忠实 fidelity 因为忠实仅仅 指向原文与译文的关系 而忠诚是个人际范畴的概念 指的 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功能和忠诚是诺德的独特的翻 译理论 更确切地说是她的思想 诺德进一步 提出了翻译中 纪实翻译 documentary translation 和 工具翻译 instrumental translation 所谓 纪实 是指 为译语文化的读者如实记录原文化交际互动 的背景 纪实翻译 强调原语文化 重在 再现原文发送 者同原文接受者之间交际时的背景 而所谓 工具 是指 以原语文化交际互动为模型 做译语文化交际互动的工 具 工具翻译 强调译语文化 重在表达 原文发送者与 译文接受者之间新的交际情景下的互动 二 从功能目的的角度拓展英汉对比的思路 一 以谚语的英汉对比为例 谚语是民间语用艺术开出的山花 是民族各种实践经 验凝聚的智慧结晶 它是风格通俗 结构凝练 语感生动 语貌定型的韵语或短语 6 汉语句子多采用意合手段 英语句子多采用形合手段 因此 在寻找汉语谚语句型与英语谚语句型对应时 首先要 分析双语谚语句式的深层结构和逻辑关系 再套用各种关 系句型 如 病从口入 祸从口出 A Illness enters via the mouth and the ill comes out of it B A close mouth catches no flies 分析 从汉语的表层结构看 两句话的形式都是四字词 组 但它们各自的内部深层结构不同 组合关系因此不同 翻译 A 是直接根据表层结构译成的对应句 是直译 B则是 从深层结构把握 把句中的引申义译出 是意译 从功能目 的论的角度来分析 如果我们把此谚语用于日常生活中 那 么我们会用译文 a即 Nord的纪实性翻译 而当我们把此谚 语用于告诫他人谨言慎行 免得惹火烧身 我们会用译文 b 即工具性翻译 因此 一个汉语谚语 在上下文中 根据 不同的文体和翻译目的 可以采用不同的英语句型 又如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C M any t 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D The w isdom of the mass exceeds that of the wisest in dividual E The wit of three cobblers combined suppressed that of zhugeliang themaster head 分析 从汉语句型来分析 此句为简单句 译文 C根 据汉语谚语的表层结构把它译成对应的英语句子 属直译 是功能论中逐字对译 interlineal documentary translation 而译文 D E都或多或少把汉语中的隐含义在译文中表现 出来 具有深邃的内涵影响 经意会读者只要同心协力 共 同奋斗 定能成功 因此译文 D E属意译 是对等功能翻 译 equifunctional instrumental translation 汉语和英语谚语的句型虽都比较固定 但相比之下 由 于汉语句子连接采用意合的手段 汉语语法的句型相对来 说较为复杂 而英语句型则较为容易识别 但是不管怎么 说 如果把汉语谚语译成英语 如可能 就套用英语的句型 这样不仅达到风格上的对等 而且也更容易为英语读者所 接受 反之 如把英语谚语译成汉语 用读者所喜闻乐见 let the audience love to see and learn 雅俗共赏 suit both refined and popular tastes 的汉语句式来翻译也能起到同样 的效果 如 Absence makes the heart gro w fonder 久别情深 Blood is thicker thanwater 血浓于水 He laughs bestwho laughs last 笑得最后笑得最好 二 以委婉语的英汉对比为例 委婉语是一种修辞格 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是社会心理 在语言上的反映 是人们使用语言协调人际关系 对应各种 不同目的功能转形的一个重要手段 因此具有表达内容的 禁忌性 表达形式的含蓄性和表达语义的不确定性等特点 能够使语言变得顺畅和谐 避免了直白表达可能产生的消 极后果 1 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国人自古讲究谦虚礼让 谦虚是一种传统的美德 所以用于对人的称呼或相关事物行为多用敬重的形式 而 用于自己的则采用自谦的方式 而西方人喜欢直接明了 直 截了当 G Leech的 礼貌原则 Principle ofPoliteness 的准 则 得体 慷慨 赞扬 赞同 同情 为委婉语提供了理论基 础 出于礼貌的目的 老板解雇职员不说 fire 而用 dis 151 总第 98期刘连芳 文李黠 英汉对比研究的翻译学视角 德国功能学派分析 continue 失 业用 une mployed forgotten release live on pension 等 在中国 人们用 下岗 待业 等 而提到相 貌不雅时 英语用 plain ordinary not particularly good looking 而不用 ugly awful 汉语则用 外貌普通 相 貌一般 长相尚可 等 2 中西价值观念的差异 西方文化突出个性和主观作用 倡导自我中心主义 个 人主义被看作是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 Every man for hi msel f and god for us al l 是西方人的生活信条 而中国人 长期以来受到的是儒家思想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的熏陶 很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 突出人的社会性 不象英美人那样 忌讳谈论个人问题 他们崇尚个体主义价值观 个人只有通 过自身的努力 发挥自身的潜在能力 维护自己的利益 才 能在社会上立足 7 出于西方人注重自立 自我奋斗 自 由进取的目的和功能 西方人认为人一旦变老就意味着被 逐出主流社会 得不到尊敬和关心 因此人人讳老 于是英 语中出现了许多关于老的委婉语 人们用 adult eldly sen ior no longer young代替 old 把老年说成 the mature the ad vanced in age the longer living senior citizen 有时甚至用 of certain age的含糊说法来代替 m iddle aged 而在中国情况却 正好相反 出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 尊老爱幼 的传统和目 的 老人普遍受到尊重和照顾 因此老人不怕老 社会自然 不忌讳老 汉语中暗示年龄的委婉语很少 相反 在汉语文 化中 老 字是经验 地位 智慧 成熟的象征 如 老师 老师傅 老将出马 老当益壮 老成持重 等 英语和汉语中出现的委婉语映射了各自国家人们的思 维方式 宗教传统 价值观念 等级制度等等 反映了我们这 个时代的变化和发展 代表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由于我 们各自对委婉语的适用范围的差异 由于各自不同的目的 和功能 通过对这些委婉语的研究 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 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更好地在异国文化中 入乡随俗 从 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三 以句式的英汉对比为例 句式的对比在双语对比中属于经典的研究项目 那 么 如何从翻译视角拓展英汉句式对比呢 讨论这个问题 最好从实例出发 It has been noted with concern that the stock of books in the library hasbeen declining alar m ingly Students are asked to rem ind the mselves of the rules for the borrowing and return of books and to bear inm ind the needs of other students Penal ties for overdue booksw ill in the future be strictly enforced 摘自 G Leech和 J Svartvik的 Communicative Gra m mar ofEnglish中的图书馆英文通告 汉语译文 最近发现馆内书籍数目惊人地下降 因此特 要求同学们不要忘记借书还书规则 要考虑别的同学的阅 读需要 今后凡借书 到期不 还者 必按章 严格扣 以罚 金 8 根据 Reiss的文本类型理论 此通告属于以传递信息 为主的公文体裁 即信息型文本 其语篇要求以读者为中 心 行文简洁 语气客观 信息清楚明确 从原文和译文的比 较中 我们可以发现英文通告有三处被动句 而在汉语译文 中却被译成了主动句 这是文本内语言层面的变化 根据 Nord提出 翻译纲要 的分析 理想的翻译纲要明示或暗示 以下信息 译文的预期功能 读者 传播媒介 出版时间和地 点 有时还包括译文目的或出版译文的动机 只有清楚地 了解翻译纲要 译者才能了解译文的功能与动机 才能审定 合理的翻译步骤 我们不难看出通告原文是以知会读者和劝说读者更加 合理地使用图书馆为期待效果的语篇 在正式的书面语里 尤其是在以传达信息作为交际目的的文体中 为了突显叙 事的客观态度 英文通常较多的使用被动语态 汉语译文的 表达虽把被动变为无主语主动语态 但是译文是一种强权 独裁 惟我独尊的口气 它要求受话人无条件地接受通告中 的安排没有商量 这里 译者语气上的主体性选择与通告语 篇中译文的权威性话语预期是一脉相承的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导致译文在句子表层结构上的迁移 的动因并不是在文本内 而是在文本外 诺德在它的理论 中区分了文外因素和文内因素 文外因素涉及信息发送者 及其意图 接受者 媒介 渠道 交际时间和地点 交际动机 文本功能 互文因素等 文内因素包含了从词 句 段落到内 容主题等方面 语篇意图和交际动机决定了翻译策略 翻 译中把原文的被动变为译文的主动 使译文更贴近原文的 风格 语气 使读者能够在共有的价值取向中与言说者认 同 从而达成言说者最终的 以言行事 的交际目标 在双语转换中 采用中文的无主语主动句对应英文的 被动式 似乎在句法上是南辕北辙之举 句式的迁移在句法 上没有忠实于原文的表达之式 原因是中文的被动式与英 文的被动式并非等效 但是 深究其理 转换中对原文的 不忠实恰恰反映了翻译中的忠实 弗米尔曾指出原文只不 过是为目的语受众提供信息的源泉 决定译文好坏的主要 标准是读者的接受程度 而本译文忠于读者受众 是得体 符合国人话语谋篇规范和阅读期待的文本 三 结语 任何科学研究 都是旨在探求某一领域中存在的规律 翻译的科学研究 必须对比分析 解释和区分两种语言表达 手段的异同 必须在研究原语和译语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实 践经验 确定两种语言的对比规律 翻译其实就是不同语言 同一种语音不同阶段或不同 地域变体之间的转换 转换的基础是对比 通过对比 区分 出同和异 然后集中精力探讨异质现象的处理 本文仅从 德国功能派理论来分析英汉转换 希能抛砖引玉 以点到 面 给大家提供一些新的分析视角 减少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152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总第 98期 和失误 参考文献 1 王菊泉 郑立信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M 上海 上海外 语教育出版社 2005 2 2 张美芳 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 2005 83 3 张美芳 澳门公共牌示语音及其翻译研究 J 上海翻译 2006 1 29 34 4 Edwin G entzler Contemporary T ranslation Theories Rev ised Sec ond Edition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12 5 Chistiane Nord T 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Activity Functional istApproaches Explained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135 6 袁良平 汉英谚语句型比较研究与翻译 J 上海翻译 2006 3 54 56 7 徐湘平 英汉委婉语的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J 辽宁行政学院学 报 2007 5 222 224 8 李东辉 英汉对比研究的翻译学视角 J 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作物生物技术一》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嵌入式系统与应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德阳科贸职业学院《农业企业管理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急性化脓性感染护理
- (2025年标准)承诺收购协议书
-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设计策略与管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分子生物学C》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创新理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级应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原理及设计B》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YY 0054-2023血液透析设备
- 黄冈市临床重点专科申报-模板-副本
- SB/T 10460-2008商用电开水器
- GB/T 9124.1-2019钢制管法兰第1部分:PN系列
- GB/T 29414-2012散热器恒温控制阀
- 2023年黔西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
- GA 1800.2-2021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2部分:火力发电企业
- 运输供应商年度评价表
- PCB线路板基础知识课程课件
- 断亲协议书范本
- 外科学课件-创伤总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