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隐喻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pdf_第1页
语法隐喻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pdf_第2页
语法隐喻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pdf_第3页
语法隐喻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pdf_第4页
语法隐喻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 年第 l期 语法隐喻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黄国文中山大 学 摘要 语法隐喻是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棍念 本文的目的是把这一棍念运用于翻译研究之中 本文认为 在把一 种语码转换成另一语码的过程中 翻译者面临的是 多种语言形式的选择 在这些 可供选择的形式中 有些就形成了本文所讨论的 一致式与隐喻式的配时 本或的研究表明 就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而言 一致式与其相时应的隐喻式是为不同的交际目的 交 际雷要服务的 区分一致式与隐喻式 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趁地区分它们各自不同的交 际功能 关键词 语法 隐喻 一致式 隐喻式 翻译 系统功能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 H o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一8 73X 20 0 9 01 一0 0 05一0 5 1 引言 M A K H a l l 记a y 所创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一 个普通语言学理论 黄国文 2 0 0 7 是一个致力 于理论指导实 践的 适用语言学 a pp lia b l e 血加s t i c s 理论 Ha llid a y 200 8 多年来 很多学 者都一直努力把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应用于翻译 研究之中 早期的研究包括 Ca t f o r d 1965 最近 20 年出版的 我国学者熟悉的有 H a tim a n d Ma s o n l望均几0 01 Be l l 19 9 1尼仪 l Ba k er 19 9 么佗以X 等 近 年 来国内学者在这方面 也做了一些探索 如 张美 芳 2 0 0 5 黄国文 2 0 0 6 王东风 20 0 6 等 本文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应用于翻译研究的一种 新尝试 主要是把 语法隐喻 盯仰而喇 n州阿为O r 这一概念应用于翻译研究 译文分析之中 2 语法隐喻的简单介绍 语法隐喻 这一概念是 H a lh da y 在 功 能语 法导论 19 8 5 中首先提出来的 它与认知语 言学中的 隐喻 没有 直接的关系 在系统功 能 语言学 中 语法隐喻根 据 纯理功能 m eta fu netion 可分为三类 概念语法隐喻 id eatio nal gra m m atieal m et叩hor 人际语法隐喻 int e甲e rso na l g r a n u n a t i ealmet叩hor 语篇语法隐 喻 tex t ua l g r am m a ti eal m etaphor 有时也把 语 法 省去不说 直接说概念隐喻 i d e a ti o n a l m e t叩ho r 人际隐喻 i n te甲e r s o na l m e ta Pho r 语 篇隐喻 textual m etaphor 但必须注意的是 这 里所说的 概 念隐喻 与认知语言学 如 L a ko f f a n d Jo恤so n 19 8 0 中的 概念 隐喻 e o n c C pt u a l me t a P ho r 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不能混淆 在分析语言过程中 我们可以注 重一个词的 不同意义 也可以注重一个意义的不同表达方 式 先看一个词表达不同意义的例子 l T h e ir o ngate selos edbehindher 铁门在她的 背后 关上了 2 Ma r g a r e tT hatehe r w asan iro nla dy 玛格丽 特 撒切 尔是 个铁娘子 在例 1 中 止叻 表达的是 本义 lite r a l m e an ing 而在例 2 中 它表达的却是 比喻 意义 m etap horical m e an ing 第二种情况一般 称为 词汇隐 喻 Ie xical m e ta phor 这两个例子 说明 在很多情况下 同一个词可以用来表达本 义和比喻意义 与这种情况相反的是 我们可以 用不同的语法结构 来表示同一个意义 例 如 3 A H a v eso m e Inore be e r B N o t h a n ks 再 喝 点啤酒 不要啦 谢谢 4 A T he r e 5 st illso m e be erIef t B No t h a n k s 还有啤酒 不要啦 谢谢 在上面这两则对话中 A 在例 3 中用 了一 个祈使句 在例 4 中用 了一个陈述句 但它 们的交际功能基本是 一样的 都表示 请对方 再喝点 啤酒 的意义 在功 能语言学中 当我们用不同的语法结构 来表示同一个意义时 其中一个结构 可能就是 语法隐喻 在上面例 3 和例 4 这个配对中 例 3 被称为 一致式 eo n g ruent fo rm 而 例 4 则被称为 隐喻式 me t叩b o r i c a lf o r m 即语法隐喻 为什么例 3 是 一致 式 而例 4 则是 隐喻式 呢 这点要从 一致式 与 隐喻式 的差别讲起 根据T h o m p so n 的解释 一致式 指的是 更 加靠近外部世界的事态 的表达方式 而语法隐 喻指的是 当一个 词汇语法 le x ic o g 石ca l 形式不是用于表达它 原先通常所表达的意义时 蘸 C h i nese Tr a n sla t o r s Jo uma l 这个表达形式就是语法隐喻 Tb 代甲so n 2以只 2 2 2 2 23 我们对语言结构的功能分析也可以从一致 式和隐喻 式角度人手 例 如 名词通常表示 事 J清 物体 概念 而动词则表示 动作 语法中的 疑问句表示 提问 意义 语法中的陈述句表示 陈述 意义 这些都是一致式的情况 当名词 不用来表示事情 物体 概念而用来表示动作 这就出现了隐喻式 名 词化 川iza t i o n 如 用语法上的名词 形式表示过程意义 就是这种隐 喻 式 同样地 当疑问句不是用来提出 问题 要 求对方用语言作答时 就出现了隐喻式 根据这里的解释 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上面 例 3 表示的是 一致式 而例 4 则是 隐 喻式 从语法结构的功 能角度看 祈使句要么 用来表示给予 请求 邀请等 要么表示命令 警告等 而 陈述句则是用来提供信息或陈述 事 实等 但是 在例 4 中 陈述句的主要目的 不是提供信息 而是提出邀请 这点 可以从 B 的 答话中推断出来 因此 作为语法结构上的 陈述 句例 4 它在这里的主要功能不是通常我们认 为的 提供信 息 或 陈述事实 而是起了祈 使句通常所表示的 邀请 意义 所以 例 4 就被看作是一个语法隐喻 相比之下 例 3 是 个祈使句 它用来表示 邀请 或 给予 意义 这是它的基本功能 因而也就是 一致式 所谓的 隐喻式 是相对于 一致式 而 言的 如果 不存在 一致式 当然也就没有隐喻 式可 言 只有当出现两种或更多 的表达同一意 义的语法方式时 我们才区分一致式和隐 喻式 一致式与隐喻式之间的关系不是绝对的 而是 相对的 我们通过 下面例子说明 5 A CI 以记t h e 汉犷 IB Y rl ld o i tr ig ht 6 A C a n yo u elose t h e d o o r I B Ye s I 1 1 面 itdg htn ow 就A的两句话比较而言 5 明显是一致式 而 6 是隐喻式 这是因为 使用祈使句 来命 令或请求某人做某事是最 靠近外部世界的事 态 的 相比之下 用疑问句表示命令或请求某 人做某事并不是疑问句的基本功能 因而例 6 中的 e a n you elos e t h e d oor 是一个语法隐喻 但是 如果我们比较的是上面的例 6 和 下面 例 7 那 6 便是一致式 7 是隐喻 式 6 A C a n yo u elos e t h e d o or zB Ye s I 1 1 d o i t r i g h t 7 The do o r is st i ll 叩e n B I llelo se it r ig htn o w 从语法结构和其功能看 在讲话人和听话人 沟通的接触性方面 疑问句要比陈述句直接得 多 因为用了疑问句就期待着对方的马上回应 而 陈述句就不一定 有这样的期待 就语言 结构 的使用概率看 用疑问句表达 请求 或 委婉 的命令 要比用陈述句多得多 相反 用陈述句 通 常 是提供信息或 陈述事实 而很少用于表 示 请求 意义 正因为如 此 相比而言 例 6 比 7 更加靠近外部世界的事 态 3 语法隐喻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分析 在翻译活 动中 译者常常必须 在可以 可 能 表达 原 文 意 义的 多个目的语法结构 句型中选 择自己认为准 确 合适的结构 他对这些 可供 选择的结构的选用一定 是出 自特定的考 虑的 如交际意图 目的 审美效果 文化传递等等 其中包括采用 归化 或 异化 手段的考 虑 如 果一句 一段 原 文 可以有两句 两段 或更多的译文 那其中某一句 一段 就有可能 是本文所说的隐喻式 最靠近原 文 意义的表达 式就可看作 是一致式 与其 相比远离原 文意义 的表 达式就可看作是隐喻 式 我们先看 一个简 单的英译中的例子 8 凡 5 b rothe r 15 a wr i t e r sa 他的 兄 弟是个作家 s b 他的兄 弟是耍笔杆的 由于译文 sa 的表达比 sb 更加靠近原文 8 的意思 所以我们认为 在这里 sa 是一 致式 sb 是隐喻式 同样的 如果原文是 他 的兄弟是个作家 可供我们选择的有 压5 br ot he r 1 5 a w li汀 和 H ish 旧t h er i s a whowield s a Pe n 用 了前句就是选择一致式 用了后句则是选择了 隐喻式 再看一个英语谚语的 翻译 9 川1r oa d s lea d to R o m e ga 条条大路通罗马 g b 珠途 同归 很多谈翻译技巧的书在比较上面 g a 和 g b 时都会指出 ga 的译文是异化译法 而 g b 的则是归化译法 从语法隐喻方面分析 我 们认为 ga 的译文是一致式 而 g b 的则是 隐喻 式 下面看一个中译英的例子 摘自巴金的中篇 小说 春天里的秋天 第一节开头的三个自然 段 英译文摘自外文出版社出版的 Ch i n e e L i 卜 e r a rur e 杂志 19 79 年第 7 期第 3 页 10 妹妹从家里拍 了一 个电报来 告诉我 哥哥死 了 我不知道哥哥是怎样死的 我没有听说他生 过病 我只知道 他快要仃婚 做梦罢 一个人哪里会死 得这样容易 况 且在 快要仃婚的时候 我 时 自己说 lo a My y o unge rsist e rse n t m e a t el eg r ar n f r o m 2 009年 第 l期 ho n n e an llo u n c ingt h e d e at h o f mye ld er brot h er lhad n o id i泊 how h e hadd i ed Sol油ra slkn ew heha d be e n P h ys i ca l l y s0u nd a n d P l a n n ed t o ge t e n g agedsoon 15 it a dr e a m How eo uld a n yon e die 50ea sily E specia l ly us tbef o r eh i se雌a g e m e n t 1wo nder ed 上面例 10 中的 做梦罢 在例 IO a 中被 翻译为 一一个疑问句 15 i t a dr e a m 对于这句原文 可以供选择的另外一个句式可以是下面 1o b l伪 It m u st b e a dr e a m 如果我们比较 io a 中的 15 it a dr e a m 和 lob 中 It m u stbea d re a m 就可认为 10 a 中的疑问句是个隐喻式 l o b 中的推测陈述句 是个一致式 再看一个例 子 摘自 巴金的中篇 小说 春天里的秋天 第二节 英译文 l l a 摘自 外文出版社出版的 c人in e s e 乙it e r a tur e 197 9 年第 7 期第 6 页 11 我惊奇地望着她 但我也不再说话了 我想知道她这时的 心情 可是这个女孩 子的 心情我怎么能够猜到呢 ll a 1 lo o keda ther w i t h s切甲n s e a ndsa l d n o 丫V la t w a s inhe r 而 nd H ow eould 1 eve r g u e ss 如果 我们用下 面 H b 中的译文 来与上面 1 l a 中的相 关部分作比较 便可看出 1 la 中 的 W hatw a s inhe r m ind 是隐喻式 1 lb 1wa nt edto 肋 ow wha twa s inhe r 而 nd 我们说例 1 la 中的 w hatw a s inhe r 而 nd 是语法隐喻 是因为原 文是一个陈述句 我想 知道她这时的心情 而英译文却是疑问句 4 三类语法隐喻 就类 型而言 语法隐喻可以分为三类 概念 隐喻 人际隐喻 语篇隐喻 下面 我们分别对这 三类语法隐 喻进行举例说明 的事态 因为 发生巨大变化 的意义通常由表 示动作意义的 ta k e p la e e 物质过程 M ate rial p roc ess 来体现 相反 例 13 用 了表示静态 意义的动 词 see 来表示 心理过程 M e n ta l p roc e s s 现实生活中轰轰烈 烈的巨大变化变成 了 看 的对象 即一种存在的 现象 所以 可以这样说 就例 1 2 和例 1 3 表示 过去 的二十年中 国发 生了 巨大变化 这一意思而言 例 1 2 是一致式 例 13 是语法隐喻 由于 例 12 和例 1 3 的不同主要由概念功能中的 及 物性系统中的不同过程类型造成的 因此我 们把例 1 3 的语法隐喻称为概念隐喻 如 果用 下面 13 a 和 1 3 b 来翻译上面例 13 那译 文 13 a 是一致式 1 3 b 则是隐喻 式 1 3a 过去的二十年 目睹了中国的巨大变化 13b 过去的二十年 来 中国发生 了巨大的 变化 但是 如果译文 1 3 a 和 13 b 是上面例 12 的译文 那一致式就是 13 b 而不是 13 a 因为例 12 的过程类型是物质过程 所以译文 1 3 b 更加靠近外部世界的事态 我们在上面讨论例 8 a 和 sb 的 区别时 说到 由于译文 sa 的表达方式比 s b 更加 靠近原文 s 的意思 所以我们把 sa 看作 是一致式 把 sb 看作是隐喻式 由于 sa 与 s b 的不同是在于过程类型 原文是 关 系 过程 R elational proe es s 译文 s a 也是采用 关系过程 而译文 s b 则采用物质过程 所以 译文 s b 的隐喻 式也属于概念隐喻 4 2 人际 隐喻 4 1 概念隐喻 概念隐喻这一说法是来自系统功 能语言学 如Ha l l id ay 1985 T七omPson 2 以只 胡壮麟等 20 0 5 中的概念纯理功能 主要 是指 及 物性 T r a n sit iv i t y 中的 过程类型 r C e s styp e 我 们先看一对英语例子 12 G rea teha n ge sha v etaken pla c e i n Ch in a f o r 山ePa st t w o d e eades 13 T h e pa sttw o de c ad e s ha v ese en g rea teha n g es inCh i na 在这里 两个句子说的都是 过 去的二十年 中 国发生了 巨大变化 这一意 思 这是同一个 意义由两个不同的语法结构 一个用表示 动 作 意义的动 词 另一个用表示 静态 意义的 动词 来表达的例子 从 更加靠近外部世界的 事态 这个角度看 例 1 2 更加贴近外部世界 人际隐喻这一说法是来自系统功能语言学中 的人际纯理功能 主要是指 语气 M 00d 和 情态 M o d ality 我们在前面举了例 10 中 的 做梦罢 以及译文例 1 o a 和例 1o b It m ustbe a dr e am 并指出 io a 中的疑问句是 个隐喻式 10 b 中的推测陈述句是个一致式 由于例 1Oa 中的隐喻表现在语气方面 即原文 的陈述语气在译文中变成了疑问语气 所以这 属于人际隐喻 我们在上面说到 例 1l a 中的 W hatw as i n h er mi n d 是一个语法隐喻 因为原文的陈述 语气被翻译成了疑问语气 因此 这个隐喻也 是人际隐喻 如 果 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 来分 析上面例 11 中的 我想知道她这时的心情 和它的两 个译文 就可看出 她这时的心情 怎么样 是 想知道 的内容 即 她这时的心情 怎 么 样 是一个 被 投射 成分 而在译文 1 la 瓣 Ch i ne s e Tr an slato rsJoum al 中 投射句 我想知道 没有被翻译出来 而 是直接译出了被投射成分 她这时的心情 怎 么样 根据 T hom P s o n 的说法 这种情况也属 于人际隐喻 20 0 4 2 3 5 下面再看一个例子 摘自 巴金的中篇小说 春天里的秋天 第二节 英译文1 4 a 摘自外 文 出版社出版的 C hin e se Lire raru re 1979 年第 7 期第 7 页 1 4 他为什 么 自杀 她探索地问 我不知道 我直率地回答 心里痛苦地想 她为什 么老是想这些不 愉快的 事 一个年青女 子不应该知道的事 14 a W hy由d h e k i n 址I n s elf s h e pr ob ed 1 d on t kn o w 1 rePlied f r a n k y 丫 v hyd id she k e eP dwelling o nu n ha p Pyt hing s a b out whieh a yo ung gir i sho uld k n o w n oth ing 1ask e d m ys elf sa d ly 在这里 原文中被投射的陈述部分 想 的 内容在译文中被单独翻译成一个疑问句 而原 文的投射句则在译文中被单 独翻译成另外一个 小句 如果我们拿上面的 14 a 与下面的 14 b 相比较 便可看出 就语法结构而言 1 4 b 的 译文更加接近原文 1北 w hy由d 址k i l l h im se l f sh e pr obed 1 do n t k n o w 1r epliedf r ank ly 1t h ena sked m yse f s adly whys h e k e Ptdw e lling onu n h aPPy t h ing s a b o utw h i cha yo u n g girlsho u ld k n o w no t h i ng 因此 我们认为 例 14a 中的 W hy d id she h沈p dw e劝山g o n u n h叩p y面 ngs a i刃utwh i cha yo ung gi r l s h o u l dkn ow n o t hing 1a sked m y s el fsa d l y 是一个隐 喻式 与它对应的一致式是例 1 4 b 中的 I t he n ask e d m ys elf s a d lywhy she kePtdwelling on un h a p Py t h i ngs a bo u twh i eha yo u n g gi r l sh o u l d k n owno t h in g 例 14a 中的语法隐喻也是人际语法隐喻 的心在什么地方 l 我的心在什么地方 属 于有标记主位 m 出火ed T h e m e 见Ha l l i d盯 1 9 85 T h o m ps o n 20 04 在译文 巧a 中 原文的两个 主位结构合并为一个 充当主位的成分也是被 投射的部分 w h ere h e r thoug hts or m in e had w an d ered 也 是有标记主位 相比之 下 译文 巧b 中的主位由心理过程的 感觉者 I 充 当 是一个无标记主位 原文的被投射的部分 成为了译文中 述位 R h e m e 的一个部分 wh er e her由oug hts or 而 neh耐w a n d er e d 这里的 分析表明 译文 15 a 是个一致式 而译文 1 sb 则是个隐喻式 由于这个隐喻式 主要是在主位 结构方面 所以我们把它当作语篇 隐喻 我们在上一节分析例 1 4 时 指出 译文 1 4a 中的语法隐喻是人际语法隐喻 因为原文 的陈述语气在译文中变成了疑问语气 如果我 们从主位结构角度分析译文 1 4a 中的语法隐 喻 便可发现 原文 1 4 的主位是心理过程的 感觉者 我 虽然在语言体 现层面上没有出 现 而译文 1 4a 中相关部分的主位却是 环 境成分 W hy 译文 1 4 b 中相关部分的主 位与原文的是一致的 也 是心理过程的感觉 者 气 充当主位 因此 从语篇 隐喻角度看 译文 1 4a 中的语法隐喻同时也是语篇语法隐喻 译 文 1 4 b 是一致式 顺便说说 译文 1 4a 的 有关部分有两个主位结构 它们的 主位 分别 是 w h y 和 i 而 14 b 中只有一个主位结 构 其主位是 I 5 讨论 4 3 语篇隐喻 语篇隐喻这一说法是 来自系统功 能语言学中 的语篇纯理功能 主要 是指 主位 结构 T h e m atiestr ucture 中的主位体现情况 我们再 看巴金的中篇小说 春天里的秋天 第二节中 的一句话 英译文 1 5 b 摘自外 文出版社出版的 C h in ese L it e r at ur e 19 7 9 年第 7 期第 7 页 1 5 她的 心在 什么地方 我 不知道 我的 心在 什么地方 我也不知道 15 a w lle r e h e r t h ou g h tsor r m n e ha d w a nder e d I Couldl l o tt e l l 15 b 1 eouldnot tel l whe r e hert h oug htso r 而 ne ha d w ande r ed 从主位结构的分析看 原 文 1 5 有两个主 位结构 它们的主位分别是被投射的部分 她 在上面的讨论中 我们从语法隐喻角度就一 个原 文的两个译文进行分析 区分出一致式 和 隐喻 式 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是 在翻译中 译 文 采用一致式是否要比采用隐喻 式好 如 果要 给个简单的回答 那就是 不是 正如劝 m p so n 所说的 从本质上讲 隐喻式不会比一致式好或 者差 因为两者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200 4 2 2 4 至于什么时候一致式比隐喻式好 或者隐 喻 式比一致式更加合适 这要具 体情况具体分 析 语言形式的使用是根据具体的交际目的 交 际场合 交际双方的关系 交际内容等文化 情 景等因素来选择的 因此 没有两个不同的形式 可以用于完全相同的场合 表示完全相同的意 义 当然 有的时候两个不同的形式的差别不是 特别明显 互换使用也不会导致交际的失败或 中断 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 不同的形式明确表 示 不同的意义 用于 完全不同的交际情景 下 面我们分析一个例子 摘自巴金的中篇小 说 春天里的秋天 第二节 英译文 16 a 摘自外 豁 2009年 第 l期 文出版社出版的C h in e s eL it er at ur e 19 7 9年第 7 期 第 9 页 16 太阳的影子 卜 肖寸肖地躲开了 黄昏的香 气包围着我们 马来人赤着脚在 我们 的面前溜 来溜去 回去呀 她站起来 挽着我的手 臂 我们又走着曲折的 向下抖的路 送我回 家 她命令似地说 16 a T h esu n 卿i ed ys et W e w e r e enveloped in t h e f r agra nt dusk The M址a y b a r e 一f o oted str o lled to a lld f r o bef o r eus S玩川 w e g o b改火 Sheg ott o lr rf eet田ldt仪 k my 丫 V e we n tba ck d o w n t ha twind ingr oa d Se e 此 ho l们 v万 lyo u 由e 五 da si f i s s山ng a n d e r 在这个例子中 有两个地方值得注 意 l 原 文的 回去呀 祈使句 被翻译成表示建 议的疑问句 2 原文的 送我回家 被翻译成 表示 See m e hom e will y o u 提问 意义 征 求对方的意 义 也表达了出来 我们不妨比较 一下 可以与它 们进行对比的相应的形式 1 7 回去呀 17 a S ha l lw e 9 0 ba ck 17b L e t 5 90ba ck 18 送我回 家 18 a Se e m e hom e willyo u 18 b Se e m e hom e 如果我们采用 17b 和 18b 来翻译 17 和 1 8 那原文的 命令 口气就更加明显 准 确地表现了 出来 同时也就没有译文 1 7a 和 1 sa 中所蕴含的 商量 口气 可以这样说 和 b 都是很好的译文 但选择它们的同 时就决定了译者对意义表达的把握 从这两个 例子 也可看出 隐喻式 与一 致式之间不存在谁 优谁劣的问题 而是在于译者的目的 他想表达 什么意义 什么含义 如果 我们要评估译文 也 可从语法隐喻角度着手 例如 就例 16 的语 境而言 把 回去呀 翻译为一致式 L e t 5 9 0 ba ck 要比隐喻式 Sh a llw e 90ba ck 更加合适 因为主人 公说了话后或在说话时已经 站起来 了 丝毫没有给对方留下选择回应的时间和空 间 在这种情景语境中 一致式 L e t 5 g nb a c k 要比隐喻式 S ha llw e 9 0 b a ek 更能传递说话 人的 不 可商量 的口气 6 结语 本 文的目的是把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法隐 喻分析应用于翻译研究之中 我们认为 在把 一种语码转换成另一语码的过程中 翻译者 面 临的是多种语法 形式 句型的选择 在这些 可 供选择的形 式中 有 些就形 成了本文所讨论的 一致式与 隐喻 式的配对 就语言形式 语法结 构所表达的意义而言 一致式与其相对应的隐 喻式是为不同的交际目的 交际需要服务的 区 分一致式与隐喻 式 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楚地 区分它们各自不同的交际功能 本文根据H a ll ld即 198 5 仆 o mpso n 2仪抖 等系 统功 能语言学家的观点 把语法隐喻分为三类 概念隐喻 人际隐喻和语篇隐喻 但必须指出的 是 有 些结构从 不同的角度看 可以属于不同的 隐喻现象 虽然本文的分析是初步的 但在一定 程度上也表明 系统功 能语言学理论可以帮助我 们揭示和解释翻译中的一些现象 也可以在我们 建构翻译学理论过程中给予启示和 帮 助 基金项 目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 十一五 规划项 目 功能句法研究的若干问题 批准号 0 6K0 1 的研究成 果 参考 文献 l 胡壮麟 朱永生 张德禄 李战子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 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 00 5 2 黄国文 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 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 X 6 1 3 黄国文 作为普通语言学的系统功能语言学 J 中国外语 2 X 7 5 4 王东风 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C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 社 2 X 6 5 张美芳 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 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 X 5 6 1 Ba k er M I n 口t h er 认 左 刀乞云 A C o r sebo 口k o n 7h ln sl atio 川M Lo ndo n Ro ut ied g e Bei jing FOreig n La ngua g e T e a ch i ng a nd R e se a r e h Pl e s s 19 9刀20 刃 7 Be l l R T 不叨矛 如城川 刀d刃舰n sI Qti 心 刀钻口r y口刀dPr actic e M 助 ndon L o ng m a n Bei jing For e ign La llg u age T e a chinga nd R e se a r c h Pre s s 19 91 2 X 1 8 Catf or d CJ A L in g i sti c T h e 口r y o f T I an s勿扛口刀 M L on d o n O x f or dU n i versit yPre ss 19 65 9 H a l l lda y M A K AnI nt孑 od u c瓦o n t o户 u nctio矛如I G厂 am少na r M Lo ndo n 二Arn old 19 85 10 H a ll id ay MA KW or ldng w it hMe翻ng Towa r ds a n A PPlia bl e U ng u ls t ic s A I nJ0 na l山a nJ W ebst er e d 几拒山王i n gi nCb 儿招双 劲切l e 才 动9I nt el li ge nt月P Pli c a瓦o ns o f L ngu ag e s血司ie s C Lon d on Cont inu um 2 X 8 11 Hatim B and Ma s o n 1 Disc o ur s ea nd t he Z r口n sla tor M L习ndon 助 ngm a n Sha ng ha i Sha ngha i For eig nL出lg ua g e E月u e a t i o n Pre s s 19 90 12 X 1 12 L 永of f G a ndM J0hn so n 油拒娜h or s w e 几ve 脚 M Ch i ca go T h e Univ er sit y O f Ch i ea go Pre ss 19 80 13 T h om Pso n G I n tr o d ei儿9 F u n e t i on a l G ra阴肪 戏Zn de dit i o n M L on d on Ar n ok l 2 X 又 作者简介 黄国文 英国 爱丁 堡 大学 应 用语言学 博士 英 国威尔士大学 功 能语言学 博士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功能语言学 语篇分析 翻译理论与 实践 应用语言学 作者电子信箱 f l shgw ma il sysu e 血 en C hineseTr a n sla t o r S Jo l lr nal E n g lishA b str a cts o fMa j or PaPe r sinT hisIssu e T heA nalysis O f G ram mat icalMet a Pho r inTr a nsl a t i on S加die s 妙万加 an gG u owen S u n Ya t 一sen U niversity G uan g z hou C hina P 5 A bst r a ct T h isPa p er a p Plie st h ee o n eePtof gram m at iealm e t a Phor f r o m syst e 而 e f u n et io nallinguist ie sto a na n alysisof t r a n slat ed t e xts It15 a r g ued t ha ti n t h etr a n sla t ion Pr o eesswhe n t h er e a r e two or m o r e ve r sions a va i la b leint h eta r getl a n gu age t o eho o se f r o m o n e o ft h em ma ybei neo ngr uentmo d e oft he so u r c e t e xtexPr essio n wh ilet h e o t h e r i n m e taPho r i ea l me d e a nd t h atacho ieef r o m thetwo should be m ad e a c co r d ingtoma j o reo m m u nieat iv e f a eto rs s u eha s t h e a d d r e sser 5 int e nt io n t h e Pur p o seof d is e o u r se and t h e r ela tio nsh i P betwe e n t h e Pa r tieiPa nts T h ePa Pe rillu st rat es t h e a r g u m e ntby a n alyzinganu lnbe r o f ea se so fC 一E or E 一C tral ls ation K ey wo r d s gra mma tie alm etaPho r eo ngr uent m etaPho r i ea l t r a nsla t io n syst e 而 e f u nct ionallinguist ie s R eg i s t e r R he of o g y a nd 玩t e r t ex tu a l Inte到r er e n c e a s C o n s id erat io n s i n F or m u lat i n g T ranslationalStrategie s 勿W改 ng D o n 护 ng Su n Ya t 一sen U niv e r sity G u a ngzhou C hin a P 10 Abstr a et 丁 b isPa pe r a ddr e s s e s t h e iss u e ofPolyse lny in t ra nsla t ion int h e l ightofr eg ist e r r h e olog y a n d int er t e x t ua l inter i七 re n ee 下恤 ug ha n a na lysis oft h e t r a n slatedsloga nso fBei ji ng O l ym Pies the2010Asia n G ame sin C h i n a a n dt h e 2014 A sia n G ame s in K o r e a t h e a ut h o r shows howa n aw a r e n e ssofr egiste r t h e olo gy e ould r ed u e e Po ssible n ega t iveint er t ex t u alint e r f e r e n e e a nd 几cllitater i ska SSe s sme ntint ra n slation K ey w o r d s r egiste r rhe ol o gy inter t e x t ua l inter f er e n ee Polysem y T heGlo o sy G anoderm Syst emicFu n ct iona lLing uist ic s an dTr a nslat ion 妙M A K H a l l id a P 1 7 Abstr a ct T r a n sla t ing a lw a y sin vo fve sba l a n eing t h edem a n ds ofd i f f e r e ntk inds o f equiv ale nee bet w e e n la ngua g e s eq u i va le nee a td if f er e ntstrata c o ntex t ua l s em a n tie lexieogra n u n a t i ea l Pho nolog iea l d i f f e r e ntra n ks e g ingr an l ln a r ela u se eo mPlex ela use Ph r ase gr o uP w o r d anddif f er e nt m e taf un et io ns id e ational int er p e r so n al text ua l T h e se d em a nd so f t e ne onf liet a nd ha vetober e e o neiled byr e f e r e n e eto t h e f u n etio na lva r iet y o rr eg iste r o ft h es our ee la ngua g ete xta ndthene edto a c e o rn 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