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广州中考大变脸 家长如何应对.doc_第1页
2013广州中考大变脸 家长如何应对.doc_第2页
2013广州中考大变脸 家长如何应对.doc_第3页
2013广州中考大变脸 家长如何应对.doc_第4页
2013广州中考大变脸 家长如何应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广州中考大变脸 家长如何应对?2013年01月30日10:11大洋网-广州日报文/图:记者 邓仲谋高中招生将推行“指标到校”引发热烈讨论广州市教育局1月24日发布了二一三年广州市中小学招生考试工作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中有关中考的政策变动最大,至少有两个“变脸”需要家长透彻理解,包括高中招生实施“指标到校”,越秀、海珠、荔湾三个老城区分区招生。此外,今年还将实行异地中考方案。本期求学指南为你解读中考大变脸带来的影响?关注1:示范高中30%指标分配到初中政策:根据“指标到校”的实施方案,从今年开始,广州所有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含通过初期督导验收的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将拿出30%优质学位,按照人头比例、分区域分派到所有的初中(含民办学校);有多个校区的示范性高中,按校区分配指标计划,分配比例亦为各校区招生计划数的30%。报考示范高中指标计划的学生,具备三个条件即可:一是广州市户籍(含政策性照顾借读考生),二是本校正式学籍,三是在本校一直就读到毕业的初中应届毕业生。解读:广州市有41所示范性高中,以2012年的数据,全市省、市、区示范性高中的招生数为29910人,如果按30%的学位计算,有8973个指标分配名额。全市共有初中近400所,每所初中平均分得的指标大约为22个。去年全市报名参加广州中考的考生有118427人,其中,非广州户籍的考生23664人,按“指标生”的报考条件,有94763名考生有资格报考示范性高中的“指标生”,以此推算,约10.5个人争夺一个指标分配名配。各个初中获得的指标名额也各不相同,依据是看人头,不看质量。初中学生越多,获得的分配指标就越多。政策规定,广州初中学校(含民办、不含特殊学校)以及省市属学校初中部都将参与指标分配,也就是说,许多家长关注的30多所民办初中学校也有指标分配名额,名额数量根据学校的学籍人数决定。举例来说,越秀某个民办学校有学籍人数270人,全市参与指标分配的学生94763人,可分配的指标有8973个,那么,该校可获得指标约为25个。关注2:省市属二级分配 区属学校一级分配政策:方案规定,指标分配采用“市归市、区归区”的办法,也就是说,省市属示范性高中可以向全市初中分配学位,但是区属示范性高中,只能面向本区中学分派学位。具体操作为:省、市属示范高中先将计划分配到各区(县),再由区(县)分配到各校,称为“二级分配”。区(县)属示范高中的计划则直接分配给本区的初中,称为“一级分配”。解读:省、市属示范高中可以指标分配名额有多少?以2012年数据为例,省、市属示范高中的招生计划7312人,按30%的指标分配到初中,约是2194人。省、市属示范高中先将计划分配到各区(县),广州12个区(县)平均分得的指标约182个。以华附为例,去年招生计划382人(公费322人,择校60人),按30%的指标分配名额约115个,平均到各个区的指标数为9.5个。这9.5个指标再由区里分到各个初中,可以想象,许多学籍人数较少的初中学校获得的指标将是零点几个,如何合理分配,广州市教育局称,由电脑随机决定,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留下了想象空间,期待广州市招考办拿出更详尽的操作方法。去年全市所有示范高中招生计划为29910人,除去省、市属示范高中7312个招生计划,区属示范高中的招生计划是22598人,按30%的指标分配名额约是6779人。由于各个区的示范高中数量不等,招生计划不等,学籍人数不等,指标分配名额也会相差较大。以越秀和天河为例,越秀有5所示范高中,去年招生计划约3144人,按30%的指标分配名额约是943人。天河有3所示范高中,去年招生计划约1700人,按30%的指标分配名额约是510人。关注3:“指标生”录取在独立批之后提前批之前政策:广州市教育局称,今年中考填志愿时,考生可以一次性全部填写“指标到校”的志愿以及其他批次的志愿。中考录取时,独立招生学校录取结束后、提前批录取之前,单独设置指标计划录取批次。根据指标考生填报的志愿、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不含招考加分和照顾录取)及所在初中分配到的指标计划,以招生学校近3年在提前批公办公费最低录取分数的平均值下降30分为最低录取分数线进行投档。解读:“指标生”的录取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指标生”既要符合报考资格,也要达到录取资格。能不能报考“指标生”,要看三个条件:“广州市户籍(含政策性照顾借读考生)”、“本校正式学籍”、“在本校一直就读到毕业”。能不能录取为“指标生”,还要看考生的中考成绩,看该校的指标数和考生在本校范围内竞争排名,再结合志愿来确定先后次序。举个例子来说,陈同学符合“指标生”报考条件,中考成绩650分,陈所在初中学校分得A示范高中的指标数为5个,陈同学在“指标计划录取批次”(注:假设第一志愿)填报了A示范高中,他所在初中学校一共200个同学报考了“指标生”,其中有30个同学和他一样在“指标计划录取批次”(注:假设第一志愿)填报了这所示范高中,只有当他的成绩在30个同学中排在前5位时,他才能被录取,如果排在第6位则不能。第二,在“指标计划录取批次”设置最低投档线。政策规定,以招生学校近3年在提前批公办公费最低录取分数的平均值下降30分为最低录取分数线进行投档。比如说,执信中学2010年公费最低录取线是720分、2011年是724分、2012年是719分,那么3个平均分数是721分。下降30分就是691分,也就是说,在指标生需要达到691分才能投档。其他几所名校今年指标生的录取最低控制线依次是:华附705分,省实697分,广雅686分,二中677分,六中665分。第三,指标生分数达不到最低线,不会影响下一批次的录取。教育局有关负责人称,学生报志愿的时候,在设计好的表格填报所有志愿,录完一个批次再到下一个批次,不会在上一个批次还没有录完的时候左右到下一个批次的。从技术上等于给学生多了一次冲击名校的机会。假如“指标生”落榜,该生仍继续按照正常批次录取,如果“指标到校”批次录取结束后,部分高中未能招满“指标生”,剩余招生计划并入该招生学校提前批计划,进行投档录取。还是以陈同学为例,他报考的A示范高中,假如近3年在提前批公办公费最低录取分数的平均值是680分,下降30分即650分为最低投档线,陈同学达到最低投档线,他可以投档。如果A示范高中近3年在提前批公办公费最低录取分数的平均值是690分,下降30分即660分为最低投档线,那么陈同学在“指标计划录取批次”无法录取,但不会影响陈同学在提前批次的录取。A示范高中分配在陈同学所在初中的5个指标,如果无法录满,剩余的指标将并入提前批计划。关注4:三个老城区招生“分道扬镳”政策:往年越秀、海珠、荔湾三个老城区在中考视为同一个招生区域,从2013年起,这三个老城区“分道扬镳”, 实行分区招生。这意味着,三个区内的非示范性普通高中,仅能招收本区学籍的初中毕业生,对区外学生执行“不能超过本校当年招生总计划的15%”。解读:越秀、海珠、荔湾三个老城区实行分区招生,是大势所趋。2011年,省市属示范性高中面向全市招生,2012年,所有示范性高中面向全市招生,但区属示范性高中招生区外学生不能超过本校当年招生总计划的15%。2013年,三个老城区分区招生体现了招生公平。老城区分区招生后,三区考生的竞争压力将加大。越秀有5所区属示范高中,去年招生计划约3144人。荔湾区有3所区属示范高中,去年招生计划有2288人。海珠区有2所区属示范高中,去年招生计划有1380人。以海珠考生为例,以往报考荔湾的真光中学,既能在提前批次报考该校,还能在第一批次报考,而且没有比例限制。从今年开始,海珠考生只能报考真光中学的提前批,不能报考第一批次,而且受“区外学生不能超过本校当年招生总计划的15%”的限制。据了解,真光中学去年招生计划832人(提前批622人,第一批210人),去年海珠区的学生考到真光中学的有342人,占真光中学招生比例的41%左右。今年,真光中学给到外区的招生名额按15%满打满算只有124人左右。可以想象,海珠考生的竞争会异常激烈。广州中小学招生工作征求意见稿下发今年中考招生范围扩大但跨区生占比下降本版撰文信息时报记者梁健敏昨日,广州市教育局公布了2012年广州市中小学招生考试工作意见(征求意见稿):从今年开始,考生报考的范围逐步扩大,去年只有省市属以及部分老城区的区属示范性高中可向全市招生,今年所有区属示范性高中也可面向全市招生。但这些学校招收外区学生的人数占比有所下调。此外,今年普通高中择校的比例下调了5%。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解释称,政策的初衷是既要保障考生选择权利,又防止造成弱区更弱的不均局面。实际上,按照往年经验,中考分数线不会有太大波动,跨区报考难度也不会增加,外来工子女入读公校仍将流畅。四大变化变化一:老区学生也可到新区读名校2011年,广州的省市属示范性高中招生首次面向全市招生,但区属示范性高中的范围仍然受到限制,仅有1中、3中、4中等16所学校,可以在提前批面向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萝岗等7个区招生。像番禺中学、增城中学等新五区(县级市)的示范性高中,仅能面向本区(县级市)招生。而根据今年的意见稿,包括番禺中学、增城中学等所有的区(县级市)属的37所示范性普通高中,均可在提前批面向全市招生。解读:广州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崔萍表示,今年区属示范性高中可面向全市招生,是基于政策公平性考虑的。实际上,从2011年开始,省市示范性高中就打破区域限制面向全市招生,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学校都是省市财政投入的,因此番禺、花都、从化、增城等新区学生都应该有享受这些学校资源的权利。今年,报考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但新区学生可以报读老区,老区学生也可报读新区。变化二:区属示范高中招外区生上限下调尽管报考范围增大,但这些学校在提前批招生时,招收所在区(县级市)以外的学生人数占该校招生总计划的比例上限,从往年的25%下降到15%,其余招生计划则要安排面向本区在提前批或第一批招生。也就是说,虽然招生范围扩大了,但对外区生人数的限制也同时加大。解读:崔萍称,比例设置的初衷是希望区域的流动能够受到一定控制,保留一些优质生源,让每个区办好每一所学校,重视本区招生质量,促进学生发展。根据近年的统计,虽然已经设了上限,但是各个学校录取比例基本每年都只是10%左右,没有哪个学校超过这个上限。变化三:省一级学校择校生比例下调在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政策上,去年的规定是:省一级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不能超过本校招生计划的25,市一级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不能超过本校计划的20,其他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不能超过本校招生计划的15%。但今年的意见稿提出,省、市一级学校招收择校生比例最高不得超过招生计划数(不包括择校生数)的20,区、县级市一级学校招收择校生比例最高不得超过招生计划数(不包括择校生数)的15。由此可见,省一级学校的择校生比例下调,择校费也照常缴纳。解读:崔萍认为,择校比例下降主要是按照广东省的文件执行的,没有政策考虑的余地。择校是群众的需要,但家长和学生也要明确为什么而择校。家长不要盲目追捧名校,其实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变化四:进藏干部职工子女可照顾借读在加分录取和照顾录取政策上,包括义务阶段和高中阶段,受照顾的对象在去年的革命烈士、因公牺牲军人、优秀外来工子女、高层次人才子女等15大类的基础上,增加了“进藏干部职工子女”一项,凭进藏干部职工房产证及其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出具的证明信函,可以获得和本市户籍学生同等的入学待遇。解读:崔萍称这是按照国家文件执行的,而进藏干部职工子女的人数也比较少。解答市民提问中考分数线将会怎样波动?招生范围扩大对分数影响不大今年招生范围扩大,老区的考生也可报考新区的学校,那么中考分数线是否会有大的波动呢?广州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公布省市属学校面向全市招生之初,大家确实担心(分数)大起大落。但实际上来说真正从新区流出去的(学生)不多,因此分数(线)没有太大的波动。从现实来讲,真正能从新区考出去的只有绝对优势的学生,如果(学生)没有绝对的优势反而留在本区更好。经过风险平衡之后,分流就会变得合理。今年招生范围进一步扩大,这对分数可能会有影响,但影响肯定不会太大。“真正有影响的是薄弱区,既然允许流动,这些区的尖子生可能就会出得多一点,所以才要提出外区生15%的限制,来保护这些区域的发展。”该负责人说。学生跨区报考是否会更困难?设限初衷是为保护弱区教育发展由于下调了区属示范性高中招外区学生的上限,不少家长也担心,跨区报考是否会变得更困难。广州市第三中学是越秀区属的示范性高中,其校长梁国就表示,尽管往年的外区学生上限是25%,但三中这一比例历年都在10%左右,而放眼全市,基本没有学校的外区生会高到15%以上。“既然没有学校超过,划这条线岂非给家长学生徒增心理压力?之前25%的线已吓得只有10%的外区生报考,如果再下调到15%,实招外区生比例肯定不到10%。”对此,广州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就称,设置限制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弱区教育发展,因为生源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弱区全部优质生源都走了,可能他们的教育就很难办得好。虽然提供给考生均等的选择空间,但并非流动越大越好,最终都是希望各区办好自己的教育,让市民和学生就近获得优质资源。但是具体到考生个人,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这几年,包括7中这种很热门的学校的外区生比例都不超过10%,有的区是9%,有的区是11%,去年全市只有1所学校达到上限,这是极个别的。这样的比例是自然形成的结果:只有部分达到竞争能力的尖子会流动,而达不到这种竞争能力的学生不会舍近求远,所以基本上会取得平衡。这意味着,有竞争能力的学生可以大胆报,并不受这个限制影响。跨区报考被初中母校强行留住怎么办?学校违规干涉学生将受处分记者了解到,去年,在省市属高中面向全市招生,不少新区的尖子开始往老区的好学校跑,为此新区学校使尽浑身解数掐尖,包括签协议留人等恶劣的手段。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江东对此表示,教育部门已经关注这个情况,因此在制定政策时特别增加了一处:“学校不得干涉毕业生自主填报升学志愿的权利,违规行为一旦查实,将视情节轻重对学校校长及具体行为人予以处分,或建议所属教育行政部门予以处分。”外来工子女读公校门槛是否会更高?不会有太大影响有市民担心,由于省一级学校择校比例下调,而外来工子女又占了高中择校生的“大头”,那么是否会让外来工子女更难进公校呢?记者了解到,这几年来,虽然省一级学校的择校上限是25%,但是很多学校基本上没有达到这个上限。像广雅执信这些名牌学校的比例只占10%,因此即使下调5%仍然十分“松动”。广州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其实择校无非是解决两部分人,一是给本地的学生多一个机会,第二个是外来工子女有机会报读广州公校。实际上,随着广东“积分入户”政策的落实,部分外来人已经可以在广州落户,一旦落户就享受了广州同等的待遇。这部分增加了机会,那部分就减少一些,这是平衡的,对外来工子女入读公校不会有太大的影响。37所可向全市招生学校省实、华附、广雅、执信、二中、六中、铁一、广附、协和、侨中、7中、16中、育才、培正、三中、五中、南武、一中、四中、真光、47中、天河中学、培英、六十五中、八十六中、玉岩中学、南沙中学、仲元中学、番禺中学、象贤中学、禺山中学、秀全中学、邝维煜纪念中学、从化中学、从化六中、增城中学、新塘中学。广州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