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 (3).doc_第1页
三、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 (3).doc_第2页
三、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 (3).doc_第3页
三、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 (3).doc_第4页
三、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 (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杯水全部结成冰,那么()A质量、体积、密度都不变B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大C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小D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2对于公式密度=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V成反比C密度与物体的质量m和体积V都有关D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的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3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60g,体积分别为16cm3、12cm3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A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8g/cm3B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5g/cm3C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8g/cm3D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5g/cm34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甲:乙为()A1:2B2:1C4:1D8:15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金19.3103水银13.6103钢、铁7.9103纯水1.0103冰(0)0.9103植物油0.9103干松木0.5103酒精0.8103A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B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6有四个容量均为200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酱油纯水植物油酒精)()A纯水B酱油C酒精D植物油7人类在新材料探索的道路上总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就是新材料探索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1400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kg/m3一架用钢材(钢=7.9103kg/m3)制成的质量约160吨的大型飞机,如果用“气凝胶”做成,其质量相当于()A一只公鸡的质量B一只鸡蛋的质量C一个中年成人的质量D一辆轿车的质量8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宇宙中的中子星的密度可达11014t/m3,一个体积为33.5cm3(大小似一只乒乓球)的中子星的质量是()A3.351012kgB3.35106kgC3.35109kgD3.35103kg9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正确的是()A“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不变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不变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D“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在流动过程中密度会减小10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公式=可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B密度是物体的属性物体不同,密度也不同C不同种类的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11如表是科技小组的同学探究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时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t/012345678/(kgm3)999.84999.90999.94999.971000.00999.97999.94999.90999.85A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B水在4时密度最大C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D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12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把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A用纳米薄层和纳米点制造存储器等纳米电子器件B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滚落的“石头”C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D用橡胶做汽车轮胎13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3: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B天平左端下沉C天平右端下沉D天平保持平衡14小莉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一些物质的密度/kgm3冰0.9103水银13.6103煤油0.8103铜8.9103酒精0.8103铝 2.7103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C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体积比原来减小了D等质量的实心铝球和空心铜球,体积可能相同15图是中国民间彩灯的一种,也是中国传统玩具之的走马灯常见于元宵、中秋等节日走马灯的奥妙就在这个“走”字,通过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热气流推动灯里的转盘转动,转盘上的“西游记”、“三国”、“水浒”等经典故事中的剪纸小人儿,就像坐着“旋转木马”一样转起圈来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产生的热气流向下运动B蜡烛燃烧产生的热气流向上运动C蜡烛燃烧产生的热气流绕蜡烛旋转D蜡烛燃烧所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走马灯的动能16学了密度公式=后,同学们正在讨论“密度的大小由什么决定”,你同意下列哪个说法()A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就越大B物体的体积越大,密度就越小C同种物质,质量越大,体积越大,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密度是一定的D以上说法都不对二填空题(共3小题)17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 称作密度水的密度为 千克/米3有2千克的水全部结成冰后,体积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已知冰=0.9103千克/米3)18质量是21.6g的蜡块体积是24cm3,蜡块的密度是 kg/m3,将这蜡块切掉一半,剩下半块蜡的质量 ,密度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19医院住院部有一瓶氧气瓶,密度为6kg/m3,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其质量的,则氧气瓶内剩下氧气的密度为 三计算题(共2小题)20体积为30cm3,质量是178g的铜球,试判断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铜=8.9103kg/m3)21判断一个铝球是否是实心的,他们对铝球进行了测量,实验数据如下:(铝=2.7103kg/m3)铝球的质量m/g水的体积V1/mL水和铝球的总体积V2/mL2750.065.0求:(1)该铝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2)若铝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水的质量是多大?6如图为同一密封的小包袋装食品的两张照片,从(a)图海拔200米的地方移到(b)图海拔3200米的地方食品袋内气体变小的是() 质量 气压 密度 体积A与B与C与D与四解答题(共1小题)22请你帮助扎西完成以下探究如图1所示,扎西在进行“探究定值电阻功率与电流关系”的实验中,发现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移动(“左”或“右”),定值电阻的功率、电路的总功率都会变大那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将会如何变化?【猜想与假设】电源的电压为U总,电路中的电流为I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电压为UR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R滑,电压为U滑,功率为P滑扎西认为,如果电源电压恒定,那么:UR=IRU滑=U总UR将代入,有:U滑=U总IRP滑=IU滑将代入,有:P滑=I2R+IU总如果上述分析是正确的,那么当= 时,P滑会有最大值扎西希望通过实验得到P滑=I2R+IU总的关系式,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实验设计与过程】扎西为了验证上述猜想,设计了实验:步骤一,重新设计电路如图2所示,并更换实验器材,确保电路中各元件都能正常工作步骤二,将滑动变阻器的线圈等分成6段,并在线圈上作出ABCDEFG七个标记步骤三,检查无误,将变阻器的滑片置于 位置(填字母)闭合电路,分别测量滑片位于各位置时,变阻器的电压和电流,填入下表步骤四,实验结束,整理器材【分析论证】ABCDEFGU滑/V43.753.433.002.401.500.00I/A0.170.190.210.250.300.380.50P滑/W0.680.710.720.720.570(1)表格中未完成部分为 W;(2)扎西设计了一个坐标系,利用表格中的数据在其中绘出了U滑与I的函数图象如图3所示请你利用数学中的知识,找到U滑与I的函数关系:U滑= ;(3)将(2)中的U滑表达式代入P滑=IU滑中,得到了P滑与I的函数关系:P滑= 在这个电路中,P滑可以达到的最大值为 W【实验评估】通过实验,扎西已经得到了与猜想中形式相似的数学关系但是扎西认为目前还无法判断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那么他还需要做什么? 提示:对于y=ax2+bx+c,顶点坐标为(,)2018年01月15日wy5*0910的初中物理组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6小题)1D;2D;3A;4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