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PDF).pdf_第1页
山东省泰安市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PDF).pdf_第2页
山东省泰安市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PDF).pdf_第3页
山东省泰安市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PDF).pdf_第4页
山东省泰安市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PDF).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试题 第页 共8页 试卷类型 A 高 三 年 级 考 试 历 史 试 题 第 卷 选择题共45分 注意事项 第I卷共30小题 每小题1 5分 共45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 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 不能答在试卷上 1 有学者认为 西周实行以 共主 名义下的地方分封体制 与秦朝一统的君主 独 制 格局泾渭分明 这说明周 秦之间政治制度变动的基本趋势是 A 从贵族制走向官僚制B 从地方分权走向中央集权 C 从世袭制走向选举制D 从封邦建国走向郡县制 2 汜胜之书 成书于西汉 现存3700多字 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 书 中记载有 区田法 穗选法 浸种法 等 这说明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 精耕细作B 因地制宜C 广种薄收D 靠天吃饭 3 下图所示是中国古代中央官制从九卿到六部的演变情况 这表明 A 行政权力增强皇族特权削弱B 地方权力增强中央权力削弱 C 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的分离D 世卿世禄向科举取士的转变 4 土地神在宋代以前是各个地域的保护神 地位崇高 城隍只是一个具体城池的保 护神 但宋代之后土地神却成了城隍的下属 这一变化反映了 A 统治者对神祗利用的变化 B 宋代之前是农业社会 之后是商业社会 C 商品经济发展 城市经济文化功能增强 D 城市的政治 军事统治功能增强 2019 11 九卿 奉常掌宗庙礼仪 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户 卫尉掌宫门卫屯兵 太仆掌舆马 廷尉掌刑辟 典客掌诸归义蛮夷 宗正掌亲属 治粟内史掌谷货 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 六部 吏部掌职官铨选 户部掌税收财政 礼部掌文仪外事 兵部掌兵籍军令 刑部掌司法刑狱 工部掌营造工程 1 高三历史试题 第页 共8页 5 古代中央政府派三省官员出使地方称行省 续资治通鉴 宋宁宗嘉定十一年 记 载 金 户部尚书瓜勒佳必喇为翰林学士承旨 权参知政事 行省于辽东 陆游在 纵 笔 一诗中也写道 行省当年驻陇头 腐儒随牒亦西游 有人据此认为行省制度开始于 宋代 由此可知 A 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较低 不宜采信 B 宋代行省与元代行省同名异物 没有任何联系 C 利用以诗证史的方法可证明行省制度确立在宋代 D 元代吸收了前代地方治理与统治的经验 6 下表是清代官员高其倬给雍正帝奏章的内容 该奏章说明当时 A 君主专制日益强化B 重农抑商政策不得人心 C 东南沿海遭到西方侵扰D 海禁政策受到质疑 7 据统计 16 18世纪 中国向全世界出口的商品约有236种之多 其中手工业品有 137种 世界各地的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 据此分析这一时期的中国 A 闭关锁国政策名存实亡B 对外经济交往依然频繁 C 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D 政府支持开拓海外市场 8 清朝顺治九年 1652年 至光绪十四年 1888年 国家财政税收结构变化曲线如 下图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税收结构变化反映了经济结构调整与社会变动 B 税收总量持续下降表明国力正逐渐衰落 C 农民运动迫使政府放弃了财税传统模式 D 外交政策调整使商业税收得以持续增长 福 兴 漳 泉 汀五府地狭人稠 无田可耕 民且去而 为盗 出海贸易 富者为船主 为商人 贫者为头舵 为水手 一舟养百人 且得馀利归赡家属 曩 n ng 过去 从前 者设 禁例 如虑盗米出洋 则外洋皆产米地 如虑漏消息 今广东 估舟许出外国 何独严於福建 如虑私贩船料 中国船小 外 国得之不足资其用 臣愚请弛禁便 2 高三历史试题 第页 共8页 9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部分地方督抚获得就地练兵筹款之权 1900年6月八国联军 侵华期间 英美帝国主义与清朝南方各省督抚刘坤一 张之洞 李鸿章等达成 东南互保 协议 出现 东南互保 局面 这些现象说明 A 中央失去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B 国家权力呈现 内外皆轻 格局 内 指中央 外 指地方 C 地方督抚与外国侵略者日益勾结 D 国家权力出现 外重内轻 格局 内 指中央 外 指地方 10 李鸿章在对 开平矿务局招商章程 的批示中指出 在用人上 各厂司事人等 应 于商股内选充 不得引用私人 在财务上 煤铁钱银出入 即派司事随时登注流水簿 每 月一结 每年总结 这一批示表明洋务运动 A 生产经营不计较成本B 采用近代方式管理企业 C 开近代中国机器生产的先河D 通过官商合股兴办军事工业 11 1861年 烟台开始开埠通商 阅读下面的烟台开埠10年后港口从业人员统计 表 这一状况表明当时烟台 A 成为早期产业工人集中地B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 C 成为北方沿海对外交流中心D 开埠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变化 12 维新派主张 断发 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与 万国同风 便于操作机器和武器 讲究 卫生等 1905年 端方等出洋考查宪政的 五大臣 也发出了 断发 的声音 武昌起义后 清政府不得不下达谕旨 准许人们自剪发辫 被迫承认了 断发 的合法性 上述变化主要 说明了 A 时局变动影响社会习俗B 断发触动清朝国体 C 政府主导社会生活D 断发体现革命色彩 13 有学者认为 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搅和在一起是近代中国政治体制转型的一个 重要特点 辛亥革命基本完成了前一个历史任务 但没有完成后一个历史任务 辛亥革命 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局限性就在这里 该学者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A 是结合近代中国国情的具体评价B 辛亥革命实现了中华民族独立 C 认为辛亥革命无助于政治近代化D 否认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局限 14 1934年 国民政府公布 合作社法 规定合作社是 依平等原则 在互助组织之 基础上 以共同经营方法 谋社员经济上之利益与生活之改善 的团体 它是不同于公司 的另一经济组织形式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标志着封建剥削制度被废除 B 有利于国共合作开展全民族抗战 C 互助合作社是当时最主要的经济组织形式 D 反映了国民政府试图完善市场经济体系 烟台港口从事工商业的总人数是3万人 类型 舢板 港口 装卸工人 较大商业 服务 客栈服务 海关和衙 门雇员 洋行雇员小摊贩 占比40 29 6 7 6 1 1 0 7 16 9 3 高三历史试题 第页 共8页 15 一年半以前 中国还面临着再次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威胁 而现在 几个旅行中的 英国人却感觉到 眼前这个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团结 人们第一次发现 民意 正在中国凝聚 这段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A 中华民国成立后的国内局势B 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C 卢沟桥事变后的国共关系D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变化 16 2017年1月15日 教育部下发了 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 十四 年抗战 概念的函 要求在教材中落实 十四年抗战概念 的精神 对这一变化的正确理 解有 日本侵华和中国抗战是一个连续和深化扩展的过程 客观反映了中国战场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有利于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有 利于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中国的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居于主导地位 A B C D 17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体现了人民民主原 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1982年 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形成以宪法 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当时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A 重建和完善了民主制度B 为拨乱反正提供了法律依据 C 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D 为国家运行提供了法律保障 18 新中国成立以来 党和政府在部分地区先后设立民族自治区 经济特区和特别行 政区 三者共同之处是 A 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 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 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 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19 有学者认为 新中国成立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演变经历了 鼓励发展 根本 改造 销声匿迹 有益补充 共同发展 的五部曲 销声匿迹 的直接原因是 A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B 大规模工业化的需要 C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 改革开放的实行 20 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 但它只同意新中国建交原则的一半 在美国 的压力下 英国一直就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投弃权票 为了实现中英关系的发展 周恩来同意与英互换代办 双方建立 半外交关系 这种 半外交关系 A 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基础B 成为当时东西方关系的典型代表 C 有利于维护双方利益 协调国家间分歧D 彻底打破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 4 高三历史试题 第页 共8页 21 1956年实现农业合作化后 一家一户的自耕农经济转变为以村为单位的集体经 济 1978年12月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签立 生死契约 实行分田到户 与 1956年相比 1978年农村变化的特点是 A 农民自发尝试调整农村生产关系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规模实践 C 彻底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D 出现 左 倾冒进主义错误 22 下图是1978年和1998年各工业类别所占比例的圆形扇面图 图中数据的变化 从实质上表明 A 产业结构调整趋向合理化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立 C 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D 公有制经济不再占主导地位 23 居住在雅典的移民有可能拥有某种特权 但是要想拥有公民权通常很难 而罗马 帝国的皇帝卡拉卡拉于212年宣布帝国所有的自由民都享有罗马公民权 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 雅典公民的政治素质会更高B 古代罗马比古代雅典更民主 C 罗马帝国公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力D 二者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集团的利益 24 17 18世纪 当欧洲各国纷纷推行 重商主义 的经济政策时 中国明清政府仍继 续坚守 重农抑商 的政策 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 A 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 都增强了各国的经济实力 C 都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D 都加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25 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中 1701年颁布 王位继承法 该法规定 国王所 做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 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A 加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B 削弱议会的权力 C 防止国王独断专行D 扩大国王的行政权 5 高三历史试题 第页 共8页 26 下图是根据马世力 世界经济史 中的有关数据编制 1800年至1870年国际贸易 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C 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D 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掠夺 27 2008年版俄罗斯历史教材中指出 新经济政策不是被 取缔 的 而是由于它不 能够承担如此沉重的任务被 压垮 了 压垮 新经济政策的是 A 国家调节市场的尝试B 经济和政治危机 C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D 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 28 1938年 美国国会通过 公平劳工标准法 设定了工人的最低工资 并创设了统 一的 一星期40小时工作制 随后 附有慷慨的健康和失业福利的长期合同 消除了因 购买汽车和住房而致负债的长期风险 这反映了 A 美国民主制度转型 立法保护工人权益 B 国际工人运动在美国取得了革命性进步 C 新政力图调整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D 美国为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缓和社会矛盾 29 有学者认为 伴随着冷战的结束 最直接 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 的联盟体系的消失 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 相应的 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 确定性 该观点表明 A 冷战 结束有利于国际局势的稳定 B 冷战 结束后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尚未定型 C 动荡的国际局势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D 美苏联盟体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 30 美国总统特朗普奉行 美国优先 政策 先后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TPP 巴 黎气候变化协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万国邮政联盟等国际协会和组织 并发动针对中国和 欧盟的贸易战 同时 英国启动 脱欧 程序 掀起脱欧运动 这与下列哪一做法相类似 A 二战时期建立反法西斯同盟 彻底消灭法西斯势力 B 二战后构建布雷顿森林体系 形成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C 二战后签署 关贸总协定 建立国际贸易体系 D 大萧条时期各国采取利己主义政策 以邻为壑 6 高三历史试题 第页 共8页 第 卷 非选择题共55分 注意事项 1 第 卷共3个小题 共55分 2 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答在试卷上无效 31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20分 材料一18世纪后半期中国与西方大事对比 据陈会颖编著的 中外历史对比年表 整理 材料二 从1840年追溯到1740年 约相当于中国的乾隆 嘉庆两代 这个时期 在 中国是清朝的最盛时期 但已有衰兆 在西方是政治 经济思想及国际情势发生极大变 化的时期 在欧美 有了那种蒸汽机和其他思想学术上不断的新发展作推进器 民权自 由的势力 不久也要弥漫全欧 在中国 一方面科学落后 一方面建起了 最完密的君 主专制 摘编自李剑农 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别说明18世纪后半期中国与西方历史的发展趋 势 12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此时期中西方历史发展趋势不同的原因 8分 32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19分 材料一1898年 德国通过强迫清政府签订了 胶澳租借条约 及其附件 取得了强 类型中国西方 政治 1740年 钦定大清律例 颁行 1790年 缅甸 安南 暹罗遣使 庆贺乾隆八十大寿 1759年 历经七十余年 清朝终 于平定准噶尔 1776年 清朝平定四川大小金 川叛乱 维护了西南边疆的稳 定 1787年 美国颁布宪法 确立 三 权分立 等原则 1792年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 1763年 英法七年战争结束 英国 夺取加拿大 印度 开始成为日不 落帝国 1791年 海地爆发独立运动 科技与 经济 发明于南宋后期的水转大纺车 还在使用 曾是世界上较为先 进的纺织机 乾隆时期 瓷器工艺发展至顶 峰 1765年 英国织工发明 珍妮纺纱 机 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 标志 1789年 瓦特改良蒸汽机并被广 泛应用到工业生产中 文化 戴震著 勾股割圆记 段玉裁 著 说文解字注 等书 引发清 代考据学大兴 1782年 钦定四库全书 编成 编书过程中 大量书籍被删改 销毁 1748年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出版 讨论了法律与政体 自由等 的关系 1776年 亚当 斯密的 国富论 出 版 现代经济学由此创立 7 高三历史试题 第页 共8页 曼彻斯特科学与工业博物馆 租青岛 在山东境内修筑铁路和优先承办山东事 务的权利 1899年胶济铁路开始修建 1904年 德 国人将胶济铁路自东向西铺到济南 不久 由英 德两国出借款项建造的津浦铁路也修到济南 1908年为便于运送丝绸和煤炭 津浦铁路济南站 即济南老火车站开始修建 1912年建成并投入使 用 车站由德国建筑师赫尔曼 菲舍尔负责设计 是当时世界上唯一具有巴洛克风格的哥特式建筑 群 由于其造型别致 设计精巧 很快便成为远东 地区最为著名的火车站 是当时我国一处享誉世 界的著名地标 还成为当时清华大学 同济大学建 筑学教科书上的范例 车站的建成 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也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 侵略 摘编自 中国老火车站研究 以济南老火车站为例 材料二曼彻斯特科学与工业博物馆原址曾经是 英国 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火车站 在工业革命时期 曼彻 斯特是英国纺织业中心 当时 大量的棉花从美洲大陆 运输到英国海港城市利物浦 然后通过运河运输到曼彻 斯特 棉纺织产品则通过运河再运到利物浦海港 并通 过海运销售到世界各地 工业革命开始后 1825年 英 国铺设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 由于是货运铁路 所以并 没有正式的火车站 1830年 利物浦至曼彻斯特的商业 铁路建成 随之在曼彻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火车站 根据网络材料整理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济南老火车站建设的历史背景 并分析山东近 代铁路建设的历史作用 11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曼彻斯特铁路发展的原因 8分 33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16分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一 去伪存真是其中的关键 材料一关于甲午中日战争 美国的 哈勃周刊 和 论坛 杂志分别撰文 认为 日本 代表着现代文明 中国代表着野蛮或者至少是一种没有希望的过时的文明 战争确实具 有广泛的意义 它是进步与停滞不前之间的一场斗争 日本的胜利意味着现代文明扩大 到朝鲜 以及她的财富向世界开放 相反 中国的胜利意味着继续延续朝鲜的无能 材料二 满清氏元 原 塞外之一蛮族 既非受命之德 又无功于中国 乘朱明之衰 运 暴力劫夺 伪定一时 机变百出 巧操天下 虽然 我国之所惩伐在满清朝廷 不在 贵国人民也 夫贵国民族之与我日本民族同种 同文 同伦理 有偕荣之谊 不有与仇 之情也 甲午战争开始后日本发表的讨清檄文 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其核心观点 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观点进行反驳 12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日本发表讨清檄文的意图 4分 济南老火车站 8 高三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第1页 共2页 高 三 年 级 考 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选择题 共30小题 每小题1 5分 共45分 二 非选择题 共55分 31 20分 1 趋势 中国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传统科技达到 顶峰 但没有产生近代自然科学技术 农耕经济未向近代转型 传统文化继续领先世界并 进入整理阶段 考据学兴起 思想控制加强 6分 西方 资本主义政治体系逐步确立 殖民战争与殖民掠夺加剧 反对西方殖民统治的 民族独立运动兴起 工业革命开始 生产力迅速发展 进入蒸汽时代 启蒙运动 自由主义 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思想体系的发展 6分 2 原因 中国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商品经济发展不充分 君主专制强化 中央集 权加强 封建统治日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