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冀鲁豫中原名校2019届高三生物三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晋冀鲁豫中原名校2019届高三生物三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晋冀鲁豫中原名校2019届高三生物三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晋冀鲁豫中原名校2019届高三生物三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晋冀鲁豫中原名校2019届高三生物三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晋冀鲁豫中原名校2019届高三生物三模考试试题(含解析)1.下列有关细胞中糖类物质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真核细胞中葡萄糖的彻底氧化分解需借助线粒体B. 若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则说明细胞已发生癌变C. 可使用斐林试剂检测甘蔗中蔗糖的水解产物是果糖D. 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与外部环境边界主要成分【答案】A【解析】【分析】真核生物通过有氧呼吸将葡萄糖彻底氧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有氧呼吸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容易分散和转移,因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该细胞可能已经发生癌变;在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最理想的实验材料是含还原糖量较高的生物组织(或器官),而且组织颜色较浅,检测用的试剂是斐林试剂;蔗糖是二糖,其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它的功能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详解】A. 真核细胞中葡萄糖的彻底氧化分解要通过有氧呼吸完成,而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A正确;B. 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造成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但并不能说明细胞糖蛋白减少就一定是细胞发生了癌变,只是可能发生癌变,B错误;C. 蔗糖为二糖,其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两者都是还原糖,都能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C 错误;D. 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D错误。2.下列有关细胞核中DNA结构和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A.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精准的模板B. 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之间的化学键数目为核苷酸数-2C. 以同一亲代DNA为模板复制形成子代DNA中所含基因数相同D. 一次复制形成的两条子链中的(A+T)/(C+G)的比值一般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其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复制的特点: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复制的条件有:模板: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原料: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能量:ATP;酶:解旋酶、DNA聚合酶;DNA准确复制的原因是: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提供精确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准确地进行。【详解】A.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准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的准确进行,A正确;B. 染色体中DNA分子为链状,中间位置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之间都以化学键相连接,但在DNA链的两端,分别有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脱氧核糖,都只形成了一个键,所以核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之间的化学键数目为核苷酸数2-2,B错误;C. 以同一亲代DNA为模板复制形成的子代DNA一般是相同的,即使在DNA复制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基因的数目也不会发生变化,C正确;D. DNA分子的两条链存在碱基互补配对关系,即A1=T2、A2=T1、C1=G2、C2=G1,故(A1+T1)/(C1+G1)=(A2+T2)/(C2+G2),故两条链该比值相同,D正确。3.在对某种单基因遗传病调查中发现,某女性患者的母亲和儿子是患者,其丈夫、女儿及父亲、哥哥和妹妹都正常,其哥哥的配偶及一儿一女也都正常,其妹妹与一表现型正常男性结婚,未生育。下列对该女性及其家系的分析,正确的是A. 该病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也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 若其丈夫没有该病致病基因,则该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C. 若该女性患者与丈夫再生一个孩子,则其患病的概率为1/2D. 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妹妹不可能生患该病的孩子【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该女性患者的母亲和儿子是患者,其丈夫、女儿及父亲、哥哥和妹妹都正常,故该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或致病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上,据此分析。【详解】A. 女性患者的父亲正常,可排除伴X隐性遗传病的可能,A错误;B. 若其丈夫没有致病基因,但该女子的儿子患病,该病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错误;C. 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伴X显性、X、Y同源区段遗传,无论哪种情况,子代患病概率都是l/2,C正确;D. 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女性患者的母亲和儿子是患者,则该女子妹妹为显性杂合子,若其丈夫也是携带者时,后代也可能患病,D错误。4.Nature刊登:首次发现T细胞通过突触相互作用将多巴胺转移到浆细胞中,即特定的T细胞也可释放多巴胺并作用于浆细胞,给浆细胞进一步的“刺激”。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多巴胺在突触间隙中运输需水解高能磷酸键B. 多巴胺进人浆细胞中指导抗体的合成和分泌C. 浆细胞和神经元上都具有识别多巴胺的受体D. 推测刺激浆细胞是让其分泌直接消灭抗原的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正常情况下,多巴胺释放到突触间隙,扩散至突触后膜,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根据题意,特定的T细胞可释放多巴胺,则多巴胺释放后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浆细胞,据此分析。【详解】A. 多巴胺在突触间隙中的运输方式为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因此不需要水解高能磷酸键,A错误;B. 多巴胺是信号分子,不能直接参与生物的生理活动,指导蛋白质合成的是基因,B错误;C. 根据题干可知,多巴胺能作用于浆细胞和神经元突触后膜,因此浆细胞与神经元上有其特异性受体,C正确;D. 抗体不能直接消灭抗原,而是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D错误。5.某科研小组研究低钾胁迫对水稻苗期生长的影响时,以耐低钾基因型水稻N18和N19为实 验组。普通水稻N27为对照组进行实验。将长势一致的上述幼苗移栽到K+浓度为低钾(K0)和正常钾(K1) 2个水平的溶液中进行培养,并测定幼苗体内各种激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或叙述错误的是A. 实验中各基因型水稻的ABA含量均为正常钾条件下低于低钾条件下B. 低钾胁迫下耐低钾水稻植株中IAA,ZR和GA1含量都显著低于N27C. 耐低钾水稻对低钾胁迫反应可能是吸收、运输钾能力强或钾利用率高D. 水稻耐低钾与其植物激素水平或激素间比例有关,进而影响其生理过程【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图分析,将长势一致的幼苗移栽到K+浓度为低钾(K0)和正常钾(K1) 2个水平的溶液中进行培养,发现,N18、N19、N27水稻在低钾(K0)条件下ABA的含量都比正常钾(K1)条件下高,且对照组N27水稻在低钾(K0)条件下ABA的含量都比N18、N19高;结合右图,在低钾(K0) 和正常钾(K1)条件下,对照组N27水稻的IAA/ABA、ZR/ARA和GA1/ABA都比N18、N19低,据此分析。【详解】A.据左图可知,低钾(K0)条件下各基因型水稻幼苗ABA含量均高于正常钾(K1),A正确;B. 据右图可知,低钾胁迫下,耐低钾水稻N18和N19植株中IAA/ABA、ZR/ARA和GA1/ABA都高于N27,但水稻植株中IAA、ZR和GA1含量不确定,B错误;C. 耐低钾水稻对低钾胁迫的反应可能与钾离子运输有关,耐低钾水稻吸收、运输钾能力强或钾利用率比正常植株要高,C正确;D. 据右图可知,低钾(K0)条件下,各基因型水稻幼苗中相关激素含量比例会发生变化,推测水稻耐低钾与其植物激素水平或激素间比例有关,进而影响其生理过程,D正确。6.下图是将塔尔羊引入新西兰某草场后,牧草和塔尔羊两个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图示塔尔羊种群数量的变化只受牧草数量的制约B. 将塔尔羊引入新西兰某草场后,草场物种丰富度会降低C. 将塔尔羊引人新西兰某草场后,草场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减少D. 30年后牧草和塔尔羊数量达到平衡是生态系统负反馈调节的结果【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示表示将塔尔羊引入新西兰某草场后,牧草和塔尔羊两个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据此分析。【详解】A. 图示曲线为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其增长率除受牧草数目影响外,还受环境因素、自身种群密度的制约,A错误;B.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将塔尔羊引入新西兰某草场后,草场物种丰富度有可能升高,B错误;C. 食草动物的引入使植物种群生物量迅速下降,但物质循环加快,光合作用合成量增加,C错误;D.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维持这种能力的机制是负反馈调节,D正确。7.硅藻对蓝光和绿光具有出色的捕获能力,这与其叶绿体中光合色素有关。回答下列问题:(1)硅藻与蓝藻在结构方面最本质的区别是:_;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硅藻大多偏红色,因而其大量繁殖容易形成“赤潮”,试用所学知识分析,硅藻偏红色的可能原因是:_。(2)某人制备了三组含有不同18O百分比的碳酸氢盐(提供二氧化碳)和水,在密闭条件下,并供给光照射的硅藻培养物,分析氧产生的情况,结果如图所示: 上述实验结论是_。请用同位素标记法另外设计实验,验证上述结论:_。(仅写出实验设计思路)【答案】 (1). 前者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成型的细胞核),后者没有 (2). 硅藻中光合色素对可见光中的红光吸收较少 (3). 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中,氧元素来自水,而不是二氧化碳 (4). 取硅藻培养物均分为两组,一组提供H2O和C18O2,另一组提供H218O和CO2;其他条件都相同,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分析两组实验释放的氧气(是否为18O2)【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三组实验均用含有不同18O百分比的碳酸氢盐(提供二氧化碳)和水,在密闭条件下,并供给光照射的硅藻培养物,分析题图可知,在不同实验组中,最终测得产生的氧中18O百分比与碳酸氢盐中18O百分比无关,而与水中18O百分比相同,说明氧气来源于水,而不是二氧化碳。【详解】(1)硅藻是真核生物,蓝藻是原核生物,两者在结构方面最本质的区别是前者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后者没有;根据题意,硅藻对蓝光和绿光具有出色的捕获能力,这与其叶绿体中光合色素有关,而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硅藻大多偏红色,推测硅藻偏红色的可能原因是硅藻中光合色素对可见光中的红光吸收较少,导致红光反射多,故呈红色。(2)据分析可知,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中,氧元素来自水,而不是二氧化碳。欲探究光合作用中产生的氧气中氧元素的来源,可设计实验如下:取硅藻培养物均分为两组,一组提供H2O和C18O2,另一组提供H218O和CO2;其他条件都相同,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分析两组实验释放的氧气是否为18O2。【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相关内容,涉及光合素色的功能及光合作用的过程,本题实验探究是教材中实验的变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理解实验目的,难度一般。8.某科研人员通过在南方鲇基础饲料(含有充足的蛋自质、脂肪等物质)中添加脂肪酶,研究其对南方鲇幼鱼生长性能、饲料消化率、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步骤:第一步:选取体质健壮、规格整齐、平均体重为57.6g的南方鲇幼鱼900尾,用基础饲料驯养20天。第二步:将900尾南方鲇幼鱼均分为9组,编号为1-9,其中1-3组每天饲喂一定量的基础饲料,4-6组饲喂等量添加有0.1g/kg脂肪酶的基础饲料,7-9组饲喂等量添加有 0.3g/kg脂肪酶的基础饲料。第三步: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60天后,对南方鲇进行生长性能、饲料消化率、消化酶活性的检测并计算平均值。实验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与脂肪酶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_,其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该分泌方式与Na+运出细胞的方式的不同之处是 _。 (2)该实验选择南方鲇幼鱼要相似的原因是_;实验前将南方鲇幼鱼用基础饲料驯养20天的目的是_;实验过程中每个处理做3组重复实验的目的是_。(3)由结果可知,添加0.1g/kg和0.3g/kg的脂肪酶均能提高南方贴的体重,但差异不显著,原因可能是_。(4)根据实验结果,从脂肪酶影响南方鲇体内消化酶活性的角度分析,添加脂肪酶能提高蛋白质和脂肪消化率的可能原因_。【答案】 (1).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2).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 不需要载体 (4). 南方鲇幼鱼的生长性能、规格、体重等属于无关变量(控制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 (5). 适应新的养殖环境和饲料 (6). 减小实验误差,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7). 脂肪酶添加量不足 (8). 在饲料中添加脂肪酶可提高南方鲇体内消化酶活性,加快其摄取的饲料中蛋白质和脂肪的水解,从而提高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率【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实验目的是研究基础饲料中添加脂肪酶对南方鲇幼鱼生长性能、饲料消化率、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故实验自变量是添加脂肪酶的量,南方鲇幼鱼生长性能、饲料消化率、消化酶活性属于因变量;据表分析可知,实验组中南方鲇幼鱼生长性能、饲料消化率、消化酶活性均比对照组高,且都与脂肪酶的添加量呈正相关,据此分析。【详解】(1)脂肪酶是蛋白质,其在核糖体上合成,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加工,故与脂肪酶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其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是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Na+运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胞吐与Na+运出细胞的方式的不同之处是不需要载体。 (2)实验中南方鲇幼鱼的生长性能、规格、体重等属于无关变量,故该实验需选择各方面相同或相似的南方贴幼鱼;实验前将南方鲇幼鱼用基础饲料驯养20天的目的是使适应新的养殖环境和饲料;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过程中每个处理做3组重复实验。(3)由结果可知,添加0.1g/kg和0.3g/kg的脂肪酶均能提高南方贴的体重,但差异不显著,可能是脂肪酶添加量不足,添加0.1g/kg和0.3g/kg的脂肪酶在量上的差异不够大。(4)根据实验结果,从脂肪酶影响南方鲇幼鱼体内消化酶活性的角度分析,在饲料中添加脂肪酶可能提高了南方鲇体内消化酶活性,加快其摄取的饲料中蛋白质和脂肪的水解,从而提高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率。【点睛】本题以探究实验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实验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的图表识别能力和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有一定难度。9.II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浓度比正常人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使体内血糖浓度升高,导致患者尿中出现葡萄糖。回答下列问题:(1)长时间空腹时,II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来源有_(答两点)。(2) II型糖尿病患者的原尿中,葡萄糖未能被完全重吸收会导致尿量增加,分析原因是_。据此推测II型糖尿病患者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与正常人相比会_,判断依据是_。(3)研究表明,运动能预防和控制I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患者坚持运动6周后,体内胰岛素浓度会有所下降,请推测可能原因是_。【答案】 (1). 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 (2). 原尿中含有的葡萄糖增多,使原尿的渗透压增大,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能力降低,从而使尿量增加 (3). 增加 (4). 型糖尿病患者细胞外液渗透压持续偏高 (5). 运动使胰岛素的作用效果提高,胰岛素分泌量随之下降【解析】【分析】机体内血糖来源有:食物吸收(主要)、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血糖的去路有:氧化分解(主要)、合成糖原、转化为非糖物质;根据题意,II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浓度比正常人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使体内血糖浓度升高,说明患者体内胰岛素可以正常分泌,但无法正常发挥作用,据此分析。【详解】(1)长时间空腹时,II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来源有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2)根据题意,II型糖尿病患者的原尿中,葡萄糖未能被完全重吸收,从而导致原尿中含有的葡萄糖增多,进而使原尿的渗透压增大,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能力降低,从而使尿量增加。由于II型糖尿病患者原尿中渗透压增大,细胞外液渗透压持续偏高,其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会比正常人高。(3)研究表明,运动能预防和控制I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患者坚持运动6周后,体内胰岛素浓度会有所下降,可能是运动使胰岛素的作用效果提高,胰岛素分泌量随之下降。【点睛】本题以糖尿病为背景,考查机体的血糖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难度中等。10.某种鱼性别决定的方式属于ZW型,其腹鳍颜色红(A)与黄(a),尾鳍颜色黑(B)与白(b)分别为两对相对性状。不考虑w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两纯合的该种鱼杂交得F1,F1雌雄个体交配,获得的F2中腹鳍颜色红与黄的个体数之比为3:1,尾鳍颜色黑与白的个体数之比为3:1。据此,并不能判断A与a,B与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理由是_。(2)A与a、B与b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能有四种情况: A(a)、B(b)基因位于_对同源的常染色体上;A(a)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A(a)、B(b)基因均位于性染色体上。现有各种基因纯合的该种鱼若干,欲通过一代杂交实验来鉴别以上四种情况,则应选择表现型为_的亲本进行杂交,观察统计子代雌性腹鳍、尾鳍的颜色。请依次写出上述四种情况的预期实验结果:_。【答案】 (1). 未统计腹鳍颜色和尾鳍颜色性状组合表现型及比例 (2). 一对或两 (3). 纯合黄腹鳍白尾鳍雄性纯合红腹鳍黑尾鳍雌性 (4). 红腹鳍黑尾鳍、黄腹鳍黑尾鳍、红腹鳍白尾鳍、黄腹鳍白尾鳍【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腹鳍颜色红(A)与黄(a),尾鳍颜色黑(B)与白(b)分别为两对相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红对黄为显性,黑对白为显性;欲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在显、隐性性状已知的情况下,且亲本中显、隐性性状的雌雄个体都有,对XY性别决定而言,可以用隐性雌个体与显性雄个体交配即可判定其遗传方法,而题干中,鱼性别决定的方式属于ZW型,故可采用显性雌个体与隐性雄个体交配,即纯合黄腹鳍白尾鳍雄性个体与纯合红腹鳍黑尾鳍雌性个体杂交。【详解】(1)两纯合的该种鱼杂交得F1,F1雌雄个体交配,获得的F2中腹鳍颜色红与黄的个体数之比为3:1,尾鳍颜色黑与白的个体数之比为3:1,只能说明每对性状遵循分离定律,并不能判断A与a,B与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为未统计腹鳍颜色和尾鳍颜色性状组合的表现型及比例。(2)A与a、B与b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能有四种情况:A(a)、B(b)基因位于一对或两对同源的常染色体上;A(a)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A(a)、B(b)基因均位于性染色体上。据分析可知,若要通过一代杂交实验来鉴别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选择的杂交方式为:纯合黄腹鳍白尾鳍雄性纯合红腹鳍黑尾鳍雌性;若A(a)、B(b)基因位于一对或两对同源的常染色体上,即aabbAABB,则子代都为红腹黑尾;若A(a)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即bbZaZaBBZAW,则子代为BbZAZa(红腹鳍黑尾鳍)、BbZaW(黄腹鳍黑尾鳍);若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即aaZbZbAAZBW,则子代为AaZBZb(红腹鳍黑尾鳍)、AaZbW(红腹鳍白尾鳍);若A(a)、B(b)基因均位于性染色体上,即即ZabZabZABW,则子代为ZABZab(红腹鳍黑尾鳍)、ZabW(黄腹鳍白尾鳍)。故上述四种情况下子代雌性腹鳍、尾鳍的颜色依次为:红腹鳍黑尾鳍、黄腹鳍黑尾鳍、红腹鳍白尾鳍、黄腹鳍白尾鳍。【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要求学生能掌握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断方法,本题看上去比较复杂,实际上是对于基因位于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判断方法的延伸,只要理解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基因遗传特点的区别,根据题干信息,分类讨论,不难得出结论,解答类似题目一定要以基本规律为基础,用假说演绎法,分别假设方案成立,根据常染色体遗传与性染色体遗传的区别,推导出实验结果,做出判断。11.菠萝酒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为研究甲、乙、丙、丁四种酵母菌酿制菠萝酒的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有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接种酵母菌前,需对菠萝汁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为保证达到灭菌效果.在锅内的水加热煮沸后,必须将_,灭菌时间应从_时开始计时。菠萝汁不用干热灭菌法灭菌的原因是_。(2)甲、乙、丙、丁四种酵母菌酿制菠萝酒效果最差的是_。67 d,丁组酒精度不再上升的原因有_(答1点)。(3)菠萝中含有多种酶,因不同酶分子的_、大小、形状不同,在电场中的_不同,故可采用电泳法将某种酶从菠萝细胞匀浆中分离出来。(4)利用菠萝果酒制作菠萝果醋,发酵过程要始终保持有氧状态,原因是_。【答案】 (1). 锅内冷空气彻底排除 (2). 达到设定的温度或压力值 (3). 干热灭菌法针对耐高温且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若选干热灭菌法会使菠萝汁中的水分蒸发 (4). 丙 (5). 较高的酒精度对细胞有毒害作用;菠萝汁中的葡葡萄糖耗尽 (6). 带电性质(电荷、带电情况) (7). 迁移速度(移动速度) (8). 醋酸菌是好养菌【解析】【分析】高压灭菌的原理是:在密闭的蒸锅内,压力不断上升,使水的沸点不断提高,从而锅内温度也随之增加,在0.1MPa的压力下,锅内温度达121,在此蒸汽温度下,可以很快杀死各种细菌及其高度耐热的芽孢,注意,灭菌时需要完全排除锅内空气,使锅内全部是水蒸气,灭菌才能彻底。高压蒸汽灭菌适合于玻璃器皿、接种工具以及培养基,而干热灭菌适合于玻璃器皿、金属工具的灭菌。据题图曲线分析,甲、乙、丙、丁四种酵母菌酿制菠萝酒时,酒精度随发酵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最终获得酒精度是丁甲乙丙,据此分析。【详解】(1)接种酵母菌前,需对菠萝汁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为保证达到灭菌效果,在锅内的水加热煮沸后,必须将锅内冷空气彻底排除,灭菌时间应从达到设定的温度或压力值时开始计时。干热灭菌法针对耐高温且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若选干热灭菌法会使菠萝汁中的水分蒸发,故菠萝汁不用干热灭菌法灭菌。(2)据图可知,甲、乙、丙、丁四种酵母菌酿制菠萝酒效果最差的是丙。67d,丁组酒精度不再上升,原因是此时酒精度较高,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也可能菠萝汁中的葡葡萄糖已经耗尽。(3)凝胶电泳法原理是:不同蛋白质的带电性质、电量、形状和大小不同,在电场中受到的作用力大小、方向、阻力不同,导致不同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不同。菠萝中含有多种酶,因不同酶分子的带电性质、大小、形状不同,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不同,故可采用电泳法将某种酶从菠萝细胞匀浆中分离出来。(4)制作果醋利用是醋酸菌,醋酸菌是好氧菌,因此利用菠萝果酒制作菠萝果醋,发酵过程要始终保持有氧状态。【点睛】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蛋白质的分离,知识点较简单,主要涉及基本知识点的识记和原理的理解,难度一般。12.我国科学家利用添加RNA酶抑制剂的提取液,从舞蹈症(人类单基因遗传病)患者的某细胞中提取出mRNA,利用mRNA合成致病基因(cDNA),然后将cDNA整合到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的染色体上,再通过细胞核移植等技术成功培育出全球首例“舞蹈症”转基因模型猪。回答下列问题:(1)在提取液中添加RNA酶抑制剂的目的是_。利用mRNA合成cDNA的原理是_。(2)在进行核移植过程之前,卵母细胞要进行去核处理的原因是_。去核时,需进行显微操作,用微型吸管一并吸出_。(3)构建的重组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