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环卫工人节表彰大会领导讲话提纲.doc_第1页
第十五届环卫工人节表彰大会领导讲话提纲.doc_第2页
第十五届环卫工人节表彰大会领导讲话提纲.doc_第3页
第十五届环卫工人节表彰大会领导讲话提纲.doc_第4页
第十五届环卫工人节表彰大会领导讲话提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五届全省环卫工人节表彰大会领导讲话提纲大庆市城市管理委员会2011年10月26日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同庆祝我省第十五个环卫工人节,表彰一批奋战在环卫战线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宣传、弘扬环卫精神。在此,我谨代表大庆市城管委向长年奋战在环卫战线上的环卫工人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诚挚的祝贺!向关心和支持环卫事业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下,在环卫战线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环卫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截至目前,全市一线环卫工人5000多人,道路清扫保洁面积近2600万平方米,道路清扫保洁率达到85%,城市面貌得到极大改观,为我市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总结近年我市环卫事业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强化行业管理,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在环卫行业方面,按照行业管理重心下移的思路,建立了市、区、街道办事处、作业单位层级监管考评体系,制定了环卫作业、设施、设备监管办法和管理标准,并按照监管办法和标准对各区以及作业单位进行考核(一)实行“门前五包”管理,建立全民参与的管理体系。制定了大庆市市区实行“门前五包”责任制管理暂行规定,在市区内实行“门前五包”管理责任制。明确了各级城管部门、街道、社区的管理职能,各街道、社区安排专职管理人员和义务监督员,发挥了基层管理机构作用。工作开展以来,全市签订“门前五包”责任状22290份,签约率达到98%。为提高履约率,各级管理部门加大对责任单位及个人的监督检查力度,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工作,对拒不签订“责任状”以及履约不好的责任单位,实行严管、严罚、严处、严惩。门前堆物、乱扔垃圾、占道经营等违反“门前五包”规定的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进一步规范了市容秩序。 (二)实施环卫作业网格化,推进城乡保洁一体化进程。按照大庆市城乡环卫保洁一体化管理实施意见,全市共(含四县)划分279个大网格,近3000个小网格。明确了层级管理责任,落实网格监管人员和责任。为进一步明确环卫作业“网格化”管理内容和标准,我们制定出台了大庆市城乡环境卫生监督管暂行办法、城乡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标准。建立了“村收集、乡转运、县(区)处理”的农村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初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层级监督、无缝对接、全域管理”的城乡环卫保洁新格局。(三)加大资金设备投入,逐步消除无人保洁盲区。为逐步消除我市的无人保洁盲区和卫生死角,自2006年开始,我们采取市、区资金匹配的方式,落实主城区41个无人保洁的平房区、城中村及近300万平方米的无人保洁道路、巷路的环卫保洁作业任务,市、区两级主管部门与作业单位签订作业合同,按照考核结果拨付作业经费。几年来,市、区财政累计投入6000多万元,基本消除了主城区内的卫生死角,实现了生活垃圾的日产日清。为了降低环卫工人工作强度,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市政府投入近5000万元,购置近100台套机械化清扫、清运、清雪机械设备,使我市道路机械化作业率提高到15%。城市环境质量得到较大程度提升。(四)科学合理使用融雪剂,提高冬季清冰雪工作效能。我们以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为宗旨,以保障冬季城区整洁的环境和良好的交通秩序为目标,以“专业清雪”为主,专业队伍与群众相结合的方式,采取“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科学使用融雪剂”的作业模式,全力开展冬季清冰雪工作。环卫工人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实干奉献精神,以雪为令、雪停即动,不分昼夜、连续奋战,冬季清雪实现了各种雪情一天内保证主要道路畅通和小雪一天、中雪三天、大雪五天清理完毕,达到路见本色的目标。我市的冬季清冰雪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在全省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三)、环卫事业改革稳步推进,市场化运作进入快车道,环境卫生管理体系日益健全在环卫行业硬件建设不断发展的同时,大力推进市场化经营水平,我市环卫事业的产业化、市场化运作也在稳步进行。以干管分离、市场化运作为目标,引入竞争机制,将市区主次干道清扫保洁面积进行细化和量化,推向市场,公开招标,引起了全国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蓬莱市通过拍卖公厕经营权,增加收入,节省开支,使有限的资金更好的投入到公厕建设及维护管理上来,从根本上解决了公厕管理难、保洁及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实现了政府与社会的双赢。这些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在全市环卫系统不同程度得到了推广运用,减少了财政开支,提高了环卫服务质量。二、加强设施建设,环卫功能得到完善一是建设垃圾中转站,逐步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垃圾处理作为市容环卫工作的核心,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明进程,是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生活垃圾产量也随之增加,原有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已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因此,建立完善城市生活垃圾的收运体系、建设生活垃圾中转站已成为当务之急。从2007年开始,市政府累计投资9000多万元,在市区范围内实施垃圾中转站建设工程,共建设31座小型中转站及1座日转运能力200吨的中型中转站,我市城区70%范围建立了全程压缩密闭运输的完善的生活垃圾转运体系,基本杜绝了垃圾收运过程中的二次污染。二是加强垃圾处理场建设,提高无害化处理率。为使我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三城”创建标准,由市政府投资3000万元建设大同垃圾处理场二期工程,采取卫生填埋的方式处理大同区生活垃圾。BOT方式建设大庆市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场,日处理能力800吨,处理主城区的生活垃圾,目前该场已建成,正进行设备带料调试,同时启动向阳、南四路垃圾场封场工作。通过建设和改造垃圾处理场,我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能达到90%,渗滤液无害化处理。基本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三是加快公厕建设改造步伐,缓解市民入厕难的实际。随着城市的发展,我市原有公厕的数量及服务范围已远远不能满足市民的需要,入厕难、难入厕已经成为市民反映、政府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此,我们本着合理设置、方便市民、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自2005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建设和改造86座二类水冲式公厕,在不具备上下水条件的平房区建设74座旱厕。全市公厕数量达到270座,初步缓解了市民入厕难的问题,得到了市民的广泛好评。三、关爱环卫工人,职工地位得到提高为了城市的清洁,环卫工人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但因工作环境艰苦、生活待遇较低,环卫队伍一直不够稳定。为了使环卫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市、县、区城管部门在提高环卫工人社会地位、生活待遇和改善劳动条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营造社会氛围,尊重环卫工人劳动。环卫工人从事的工作苦、脏、累、险,经常被人看不起,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为转变在市民心目中的形象,各级领导每逢传统节日,都深入作业生产一线进行慰问,向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对他们那种“宁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可贵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倡导全社会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珍惜他们的工作成果。二是切实解决问题,提高环卫工人待遇。进一步关心和重视环卫工作,积极为环卫工人办实事,争取每年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要着力在解决环卫工人医疗保险、人身安全、工资福利和劳动强度上用足用好政策,切实做到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帮助。在接到省住建厅、人保厅、财政厅关于进一步提高环卫工人工资福利待遇的意见后,我们多次向市领导进行了专题汇报,拟将环卫临时用工的月收入由740元提高到1120元,冬季1620元。使环卫工人的付出与劳动报酬逐步趋于合理,稳定了环卫工人队伍。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环境整体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为大庆先后获得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做出了我们应有的贡献。环卫工作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我们感到,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各大企业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各级政府和企业资金上的大量投入,得益于环卫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得益于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和主动参与。在此,我代表环卫战线全体职工向几年来关心、支持我们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市的环境卫生工作在长远规划、日常管理、功能完善等方面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巩固“三城”创建成果和“三优”文明城市创建的要求,精心组织、超前谋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脚踏实地地做好以下六项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环卫行业管理网络。深化以管理重心下移的属地管理机制,坚持“责权配套”的原则,建立街道、社区环卫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强化管理责任,保障日常经费,做到责权利相统一;凸显街道、社区环卫管理主战场地位,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下放事权、落实责任”的环卫管理重心下移格局,切实根治和消除环卫管理长期以来存在的“看得见的管不到,管得到的看不见”的弊端。二是要建立健全环卫长效管理机制。各级环卫部门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环卫工作规律,以提高管理水平为目标,不断创新市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要健全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和通报制度,在此基础上严格考评,形成整治市容环境的长效机制。要加强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要建立市民群众有奖举报制度,对督办事项和市民举报的问题,充耳不闻、拒不整改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通报,情节特别严重的要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曝光,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三是进一步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在居住区和街路两侧设置足够的地埋式、地上式密闭垃圾箱和美观耐用的果皮箱;购置环保电瓶垃圾收运车;在主城区商业繁华地段建设压缩垃圾中转箱,在东城区建设一座日转运能力200吨的中型垃圾中转站,主城区内实现从垃圾箱(桶)到垃圾中转站之间垃圾运输的机械化和密闭化。建设日处理餐厨垃圾能力100t,日处理粪便能力200t的餐厨、粪便垃圾处理厂。完善餐厨垃圾收运体系,购置专业收集车辆,对餐厨垃圾实施统一收集运输,严防垃圾流失。健全餐厨垃圾监管办法。四是积极探索生活垃圾有偿处理机制。随着市民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也在逐年的提高,伴随着不断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生活垃圾归集能力也大幅提高,政府每年支付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费用也越来越高。本着“谁排放、谁交费”的原则,开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费,用于补贴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过程中财政支付的费用。我们将调查研究符合我市实际的收费办法。五是进一步改善环卫工人工作条件。为了解决环卫工人露天工作,缺少遮风挡雨和休息场所的问题,我们将规划建设环卫工人休息室,为环卫工人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继续增加购置更新环卫设备的资金投入,使机械化清扫率达到30%,逐步减轻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六是进一步营造崇尚环卫事业的良好氛围。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做法,选树模范典型,在行业内部广泛推广,并利用新闻媒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