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应用(何志平) (2)_第1页
线段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应用(何志平) (2)_第2页
线段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应用(何志平) (2)_第3页
线段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应用(何志平) (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线段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应用 上饶市余干县古埠中心小学 何志平 小学数学应用题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有不少的应用题,文字叙述比较复杂,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对于一些抽象问题理解起来困难较大。如果教师一味地从字面去分析题意,用语言来表达数量关系,虽然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也难以理解掌握,事倍功半。即使是学生会做也只是局限于会做某种题。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个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交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线段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起到了奇妙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会复杂关系的应用题,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是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教科书中,关于线段的定义是:直线上两点间的部分叫做线段。特点:有两个端点,有限长。关于线段图没有定义,词典中也没有解释。可以这样理解:线段图是有几条线段组合在一起,用来表示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帮助人们分析题意,解答问题的一种平面图形。特点:从抽象的文字到直观的再创造、再演示的过程。应用线段图解答应用题有什么作用? 一、借助于线段图解题,可以化抽象的语言到具体、形象、直观图形。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而且社会经历又少,给解题带来很大的困难。教师引导学生用线段图的形式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更直观、形象、具体。我们知道“比多不少”问题的应用题一直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对谁多谁少总是不易分清,常常习惯认为“见多就加,见少就减”而导致错误。教师可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学生一看便知谁多谁少,用加还是用减,效果非常好。如:小明有10元零花钱,小军比小明多2元,小军有多少零花钱?小明有10元零花钱,比小军少2元,小军有多少零花钱?这两题作线段图都是: 10元2元小明:小军:通过图,非常清楚都是已知少的求多的,所以都用加法。 二、借助线段图,可以化难为易,判断准确。有的应用题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学生难以理清,借助线段图可以准确的找出数量间的对应关系,很容易解出要求的问题。如中高年级的“倍数关系的应用题”学生也常对时而用乘法时而用除法的算理分不清,总觉得有“倍”就用乘法解答的错误逻辑。如能引导学生作个简单的线段图,便能一清二楚,再也不会搞糊涂了。如:小明有零花钱12元,小军是小明的3倍,小军有多少元零花钱?12元?元小明:小军:求3个12元用乘法解答,很明了。小明有零花钱12元,小军是小军的3倍,小军有多少元零花钱?元12元小军:小明:12元平均分成3份,求一份。用除法解答,很易懂。 三、借助线段图,可以化繁为简,发展学生思维。有些应用题数量较多,数量关系学生感觉比较乱,学生容易混。如“比多少和倍数关系”综合在一起的题。如小明有零花钱20元,小军的零花钱比小明的2倍多4元,小军有多少零花钱?多4元?元列式:202+4=44(元)小明的钱数:小明钱数的2倍:小军的钱数:?元小明有零花钱20元,比小军零花钱的2倍多4元,小军有多少零花钱?多4元20元列式:(20-4)2=8(元)小军的钱数:小军钱数的2倍:小明的钱数:通过作图数量关系最清晰、最直接地显示出来,列式解答就不难了。 四、借助线段图,可以化知识为能力。线段图不但使学生解答应用题不再困难,而且借助线段图,可以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如一题多解能力的培养、根据线段图来编应用题,进行说话能力的培养、还可以直接根据线段图进行列式计算。线段图美观大方,结构合理,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审美观念,艺术能力的培养。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画线段图的能力 一、从低年级培养,从简单题入手,是培养学生画图能力的基础。有人认为用线段图帮助解题是高年级的事,是比较难的题才使用的方法,中低年级和比较简单的应用题不需要画线段图。这种认识是不适当的。有的学生也错误的认为,这么容易的题,我不画图就能理解题意,把题做对,何苦去自找麻烦。教师要讲清,如果从小基础打不牢固,到高年级遇到比较难的应用题,需要画线段图辅助解题的时候,就会画不出来或画不正确,解题的能力就会大大的降低,就会影响思维的发展。所以,线段图的培养一定要从中低年级培养,从简单题入手,从小养成画线段图解题的意识和良好的画图技能技巧,打下坚实的基础,到高年级才能如鱼得水,运用自如。 二、教师的指导、示范、点拨是培养学生画图能力的关键。学生刚学习画线段图,不知道从那下手,如何去画。教师的指导、示范就尤为重要。(1)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跟教师一步一步来画,找数量关系。也可以教师示范画出以后,让学生仿照重画一遍,即使是把教师画的图照抄一边,也是有收获的。(2)学生可边画边讲,或互相讲解。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一定要给以耐心的指导。(3)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后,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画,教师给以适时的点拨,要注意让学生讲清这样画图的道理,可自己讲,也可分组合作讲。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体会用图解题的直观、形象,体会简洁、方便、易理解的特点,提高应用的自觉性、主动性。三、理解题意,找准对应上的数量关系是培养学生用图解题的重点。线段图不是盲目的画,随心所欲的乱画。教师要指导学生画图重点做到以下几点:(1)认真读题,全面理解题意,所画的图与题目中的条件符合。例如教学这样一道相遇问题的应用题:小明和小军同时从A地到B地,小明每分钟比小军多行20米,30分钟后小明到达A地,然后立即原路返回,在离B地350米处遇到小军,小明每分钟行多少米?为了让学生理解题意,我们不妨先让部分学生上台进行模拟表演,在表演中学生对题目里所讲的事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用线段图将所模拟表演的情境画下来。题目里的数量关系便一目了然,学生分析起来也容易多了。350米A地B地通过线段图学生明白小明多走了3502=700米,则行走时间为70020=35(分),进而很容易算出小明的速度为350(35-30)=70米分。(2)图中线段的常德要和数值的大小一致,不要长的线段标出小的数据而短的线段标出大的数据。图要画的美观、大方、结构合理,具有艺术性。(3)要按照题目的叙述顺序,在图上标明条件。对于双线段并列图和多线段并列图一定要分清先画和后画的顺序,要找准数量间的对应关系,明确所求的问题。这是分析题意和列算式的重点,需要进行大量的训练才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非一日之功。 四、知识的拓展和迁移,是线段图应用的难点。不少的学生遇到应用题想到用线段图来辅助解题,而其他类型的题目就想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