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资料全套.pdf_第1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资料全套.pdf_第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资料全套.pdf_第3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资料全套.pdf_第4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资料全套.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 年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总复习 精锐教育 叶福平 1 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的产生 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 发声停止 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传声 声波 发声体振动会使传声的空气 介质 的疏密发生变化而产生声波 水波和声波类比 决定声速快慢的因素 1 介质种类 2 介质温度 记住 15 速度 340m s 实验 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 两人相距 s 如 300m 距离不要太短 否则时间太短 测不准 2 甲点燃爆竹 3 乙看见爆竹爆炸的火光时开始计时 听到爆竹声时计时结束 测出时间 t 4 计算 v s t 回声 声音的一种反射现象 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0 1s 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 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 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 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 0 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 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 冰山距离 敌方潜水艇的远近 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 测量方法是 测出发出声音到收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 t 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v 则发声点距物体 s vt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 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 若听到枪声再记时 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 晚 早 晚 0 29s 当时空气 15 下列实验和实例 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 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 的跳动 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 当有来电时 只见指示灯闪烁 听不见铃声 拿一张硬纸片 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 一次快些一次慢些 比较两次不同 锣发声时 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Q 敲打桌子 听到声音 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 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 A 可在桌上撒些米粒 这些米粒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二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人耳的构造 外耳 中耳 内耳 感知声音的过程 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 空气等介质的传播 鼓膜的振动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 这种振动经 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 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 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骨传导 声音通过头骨 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 引起听觉 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双耳效应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 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 强弱及其他特征也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 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 声音的特性 音调 声音的高低 跟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物体振动的快 发出的音调就高 振动的慢 音调就低 频率决定音调 实 验探究见左下图 频率 物体振动的快慢 物体 1S 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人耳听觉范围 20Hz 20000Hz 超声波 高于 20000Hz 的声音 蝙蝠 海豚可发出 次声波 低于 20Hz 的声音 地震 海啸 台风 火山喷发 2012 年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总复习 精锐教育 叶福平 2 响度 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响度跟振幅有关 振幅越大 响度越大 人耳听到的响度还与人耳到声源的距离有关 实验探 究见右下图 乒乓球的作用是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 音色 声音的特色 音色和发声体的材料 结构有关 探究音调和频率 探究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听诊器 减少声音分散 增大响度 三种乐器 打击乐器 弦乐器 管乐器 乐器 发声体 的音调 长短 长的音调低 粗细 粗的音调低 松紧 松的音调低 决定了音调的高低 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 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 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男低音音调低响度大 敲鼓时 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 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 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 能溅起水花 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水 花越大 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 且声音响振动越大 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 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四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 噪声污染 水污染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 物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物理学角度 从环保角度看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 学习 和工作的声音 以及 对人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都属于噪声 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 分贝 dB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0dB 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30 40dB 是较理想的安 静环境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得超过 90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 声音不得超过 70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 声音不得 超过 50dB 控制噪声 防止噪声的产生 阻断噪声的传播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即 1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如 禁止鸣笛 发动机安装 消声器等 2 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 隔音墙 隔音板 种树 关门窗等 3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戴防噪声耳罩 耳 朵中塞棉花 五 声的利用 声与信息 声能传递信息 雷声 B 超 敲击铁轨等 回声定位 声波发出遇障碍反射 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 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蝙蝠 声呐 根据回声定位 声与能量 声能传递能量 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 碎石 一 光的传播 光源 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自然光源 太阳 星星 萤火虫 灯笼鱼等 人造光源 火把 电灯 蜡烛等 2012 年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总复习 精锐教育 叶福平 3 光的直线传播 光 在均匀介质中 沿直线传播 影子 日食 小孔成像等 小孔成像实验早在 墨经 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 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排队 射击 激光准直等 光线 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我们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 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 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 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光的传播速度 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C 2 99792 10 8 m s 计算中取 C 3 10 8 m s 水中是真空的 3 4 玻璃中是真空的 2 3 光年 距离单位 光在 1 年内传播的距离 1 光年 9 4608 10 12 km 二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 光射到介质的表面 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 实验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定律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光路是可逆的 两种反射 1 镜面反射 入射光线平行 反射光线也平行 其他方向没有反射光 如 平静的水面 抛光的金属面 平面镜 2 漫反射 由于物体的表面凸凹不平 凸凹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 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 物体 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漫反射 注意 无论是镜面反射 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三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的作用 1 成像 2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对光线既不会聚也不发散 只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探究平面镜成像 1 将玻璃板和桌面垂直放置 若不垂直 蜡烛的像没有成在桌面上 会造成放到 B 位置的蜡烛和 A 蜡烛成的像无法重合 2012 年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总复习 精锐教育 叶福平 4 2 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 A 观察蜡烛成的像 B 正立 等大 虚像 3 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 不透过玻璃板 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无像 因为成的是虚像 4 将另一支完全一样的蜡烛点燃放到像的位置 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大小相等 5 用直尺测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距离相等 6 改变蜡烛 A 的位置再重做 2 次 多次实验 排除实验的偶然性 注 1 实验中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 2 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大小的关系 3 实验时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 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 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 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3 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 像和物到镜 面的距离相等 5 左右相反 理解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光路图 对称法画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的像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包括透镜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可以用屏接到 当然也能用眼看到 都是倒立的 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 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 只能用眼看到 不能用屏接 收 都是正立的 平面镜应用实例 1 水中的倒影 反射成的虚像 2 平面镜成像 穿衣镜 3 潜望镜 两个平面镜 球面镜 1 凸面镜 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应用 机动车后视镜 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 2 凹面镜 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平行光射向凹面镜会会聚于焦点 焦点发出的光平行射出 应用 太阳灶 手电筒反射面 天文望远镜 右图中 A 点为入射光线上一点 B 点为反射光线上一点 画出经过 A 点的入射光线和 B 点的反射光线 汽车司机前的玻璃不是竖直的 而是上方向内倾斜 除了可以减小前进时受到的阻力外 从光学角度考虑这样做的好处 是 使车内的物体的像成在司机视线上方 不影响司机看路面 汽车头灯安装在车头下部 可以使车前障碍物在路面形 成较长的影子 便于司机及早发现 四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 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 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 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 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 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 由于光在在两种 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 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 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 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 既发生折射 同时也发生反射 光的折射规律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 质中时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入射角增 大时 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 传播方向不变 2012 年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总复习 精锐教育 叶福平 5 理解 折射规律分三点 1 三线一面 2 两线分居 3 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 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 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 0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折射时光的传播速度大的介质中的角大 记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现象 折射使池水 变浅 筷子 弯折 水中人看岸上树 变高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 浅 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 空气中 时发生折射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 水中鱼儿在 云中 自由穿行 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 光的反射 而形成的 虚像 看到 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 虚像 五 光的色散 色散 牛顿用三棱镜 把太阳光分解成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的现象 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色光的三原色 红 绿 蓝 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电视机显像管 颜料的三原色 品红 黄 青 物体的颜色 1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的色光决定 通过什么色光 呈现什么颜色 2 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反射什么颜色的光 呈现什么颜色 六 看不见的光 光谱 把光按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的顺序排列起来 就是光谱 红外线 在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 也有能量辐射 不过人眼看不到 这样的辐射叫红外线 红外线的应用 加热 拍红外线照片诊病 夜视仪 遥控 紫外线 在光谱的紫端以外 也有看不见的光 叫紫外线 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 促进钙质吸收 杀死微生物 紫外线灯杀菌 荧光物质发荧光 雾灯用黄光的理由 不易被空气散射 人眼对黄光敏感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 透镜 透镜 透明物质制成 一般是玻璃 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 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分类 1 凸透镜 边缘薄 中央厚 2 凹透镜 边缘厚 中央薄 2012 年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总复习 精锐教育 叶福平 6 主光轴 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 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 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 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 这点叫透镜的焦点 用 F 表示 虚焦点 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 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 点 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 的会聚点 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 用 f 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 焦距和一个光心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 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 对光起发散作用 透镜的 3 4 凸透镜 条特殊光线 1 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2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 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通过焦点 3 通过 或光线延长线通过 焦点的光线 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4 凸透镜 2 倍焦距发出的光 经透镜折射后通过另一侧的 2 倍焦距 凸透镜的 4 条特殊光线 凹透镜的 3 条特殊光线 在适当位置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 注意箭头 二 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 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 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 为使胶片上的像变大 相机应靠近物体 减小物距 同时镜头前伸 增大像距 投影仪 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成像 再经过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使屏幕上成倒立 放大 的实像 为使银幕上的像变大 应减小镜头到胶片的距离 物距 增大镜头到银幕的距离 像距 2012 年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总复习 精锐教育 叶福平 7 放大镜 成正立 放大的虚像 为使虚像变大 增大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不超过 1 倍焦距 Q 拍照时镜头上有一只苍蝇 胶片上会有苍蝇的像吗 A 不会 因为苍蝇在一倍焦距以内 成虚像 三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 1 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 凸透镜 光屏 调整它们的位置 使三者在同一直线 光具座不用 2 点燃蜡烛 调整它们 使烛焰的中心 凸透镜的中心 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目的是 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3 把蜡烛放到凸透镜 2 倍焦距以外的地方 移动光屏 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记录下物距和像距 4 把蜡烛放到凸透镜 1 2 倍焦距之间 移动光屏 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记录下物距和像距 5 把蜡烛放到凸透镜 1 倍焦距以内 移动光屏 光屏上没有像 透过凸透镜可看到蜡烛正立 放大的虚像 注 若在实验时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 在光屏都得不到像 可能得原因有 蜡烛在焦点以内 烛焰在焦点上 烛焰 凸透镜 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 成像在很远的地方 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 应用 倒 正 放 缩 虚 实 u 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 v 2f 照相机 u 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 2f f u2f 幻灯机 u f 不成像 uu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不要求 帮助记忆理解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口决一 一焦 点 分虚实 二焦 距 分大小 虚像同侧正 实像异侧倒 物远像变小 口决二 物远实像小而近 物近实像大而远 如果物放焦点内 正立放大虚像现 幻灯放像像好大 物处一焦二焦间 相机缩你小不点 物处二倍焦距远 2012 年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总复习 精锐教育 叶福平 8 口决三 凸透镜 本领大 照相 幻灯和放大 二倍焦外倒实小 二倍焦内倒实大 若是物放焦点内 像物同侧虚像大 一条规律记在心 物近像远像变大 注 1 为了使幕上的像 正立 朝上 幻灯片要倒着插 注 2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 我们调节调焦环 并非调焦距 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 离 像距 物离镜头越远 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四 眼睛和眼镜 眼睛 眼睛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 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形成物体的像 视网膜上的视神 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 把信号传输给大脑 看远处物体时 睫状肌放松 晶状体比较薄 焦距长 偏折弱 看近处物 体时 睫状肌收缩 晶状体比较厚 焦距短 偏折强 近视的表现 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近视的原因 晶状体太厚 折光能力太强 或眼球前后方向太长 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 近视的矫治 戴凹透镜 近视眼 戴凹透镜矫正 远视的表现 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远视的原因 晶状体太薄 折光能力太弱 或眼球前后方向太短 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 远视的矫治 戴凸透镜 远视眼 戴凸透镜矫正 眼镜的度数 100 焦距的倒数 焦度 五 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微镜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 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 靠近被观察 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倒立 放大的实像 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 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 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 正立虚像 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 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 不见的小物体了 望远镜 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我们能 不能看清一个物体 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 视角 的大小十分重要 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 但它 离我们的眼睛很近 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 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视角 物体的边缘跟眼睛所夹的角 视角越大 成的像越大 课本为开普勒望远镜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用来把这个像放 大 增大视角 注 伽利略望远镜目镜为凹透镜 天文望远镜常用凹面镜作物镜 第四章 物态变化 一 温度计 2012 年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总复习 精锐教育 叶福平 9 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摄氏温度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 度 把 1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 100 度 温度计 1 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 构造 玻璃壳 毛细管 玻璃泡 刻度及液体 3 使用 使用温度计以前 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 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 使用前 观察它的量程 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 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 以便准确读数 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 测液体时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 事先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向平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 温度变化相同时 体积变化大 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 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 化大 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测量和读数准确 体温计 实验温度计 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构 造 量 程 分度值 用 法 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 细管 35 42 0 1 离人读数 用前需甩 实验温度计 20 110 1 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 不能甩 寒暑表 30 50 1 二 熔化和凝固 熔化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熔化要吸热 凝固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要放热 固体的分类 晶体和非晶体 熔点 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叫熔点 凝固点 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 叫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实验 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分析晶体熔化凝固图像 图中 AD 是晶体熔化曲线图 晶体在 AB 段处于固态 在 BC 段是熔化过程 吸热 但温度不变 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D 段处 于液态 而 DG 是晶体凝固曲线图 DE 段于液态 EF 段落是凝固过程 放热 温度不变 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FG 处于固 态 晶体物质 食盐 明矾 奈 各种金属 海波 冰 非晶体物质 松香 石蜡玻璃 沥青 蜂蜡 三 汽化和液化 汽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2012 年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总复习 精锐教育 叶福平 10 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蒸发和沸腾 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 蒸发 1 定义 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 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较缓慢的汽化现象 2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温度高低 液体表面积大小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3 液体蒸发吸热 有致冷作用 沸腾 1 定义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 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 液体沸腾的条件 温 度达到沸点 继续吸收热量 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点和气压有关 实验 观察水的沸腾 1 实验中烧杯底用石棉网 为使烧杯均匀受热 2 杯口盖纸板是为了减少热量的散失 水沸腾时现象 剧烈的汽化现象 大量的气泡上升 变大 到水面破裂 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虽继续加热 它的温度不变 液化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液化放热 液化的方法 1 降低温度 都可液化 2 在一定的温度下 压缩体积 液化的好处 体积缩小 便于储存和运输 四 升华和凝华 升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例子 冬天冰冻的衣服干了 灯丝变细 卫生球变小 凝华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 例子 霜 树挂 窗花 升华吸热 凝华放热 实例 干冰 固态二氧化碳 升华吸热获得低温 用久的灯泡灯丝变细 升华 发黑 凝华 解释 霜前冷雪后寒 霜前冷 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 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 霜前冷 雪后寒 化雪是熔化过程 吸热所以 雪后寒 冬季 窗花出现在室内玻璃的表面 夏天 室内开空调 水珠出现在室外的玻璃表面 温度较高一侧 2012 年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总复习 精锐教育 叶福平 11 一 电荷 电荷 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我们说物体带了电 或带了电荷 摩擦起电 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摩擦起电的原因 在摩擦过程中 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 得到电子的物体因有多余的电子带上负电荷 失去 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上等量的正电荷 两种电荷 1 正电荷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2 负电荷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电荷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验电器 结构 金属球 金属杆 金属箔 作用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1 是看它能否吸引轻小物体 如能则带电 2 是利用验电器 用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如 果金属箔张开则带电 3 用带点的物体靠近 若排斥则带电 电荷量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 单位 库仑 符号 C 元电荷 电子 汤姆生发现 是带有负电最小电荷的粒子 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元元电荷 e 1 6 10 19 C 导体 善于导电的物体 如 金属 人体 大地 酸碱盐的水溶液 石墨等 导体导电原因 导体中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金属中导电的是自由电子 绝缘体 不善于导电的物体 如 橡胶 陶瓷 塑料 干燥的空气 油等 绝缘体绝缘的原因 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范围内 不能自由移动 二 电流和电路 电流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金属导体中发生定向移动的是自由电子 电流方向 正电荷 定向 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跟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电路中电流方向 电路闭合时 在电源外部 电流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电路构成 1 电源 提供电能的装置 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如 发电机 电池 2 用电器 消耗电能的装置 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3 开关 控制电路的通断 4 导线 连接电路输送电能 电路图 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发光二极管还可发光 三种电路 通路 接通的电路 电路中有电流 用电器工作 断路 某处断开的电路 电路中没有电流 用电器不工作 短路 定义 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特征 电源短路 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 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 很容易引起火灾 三 串联和并联 串联 1 连接特点 逐个顺次 首尾相接 2012 年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总复习 精锐教育 叶福平 12 2 电流路径 只有一个 3 开关作用 能同时控制所有的用电器 开关位置变了控制作用不变 4 用电器工作 互相影响 实例 装饰小彩灯 开关和用电器 并联 1 连接特点 并列连接 首首尾尾 2 电流路径 至少 2 个 干路 各个支路共用的部分 从电源的正极到电流的分支点 从电流的汇合点到电源负极 都是干路 支路 某用电器独自使用的部分电路 3 开关作用 干路 总开关 控制整个电路 支路 只控制本支路 4 用电器工作 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 互不影响 实例 家庭中各用电器 各盏路灯之间 注 通常所说的串联和并联指的是用电器之间的连接 识别电路串 并联的常用方法 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 电流分析法 在识别电路时 电流 电源正极 各用电器 电源负极 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 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 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 这些用电器并联 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 这时电路有串有并 叫混联电路 断开法 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 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 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 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 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节点法 在识别电路时 不论导线有多长 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 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 从而找出各用 电器的共同点 观察结构法 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 电流流入端为 首 电流流出端为 尾 观察各用电器 若 首 尾 首 尾 连 接为串联 若 首 首 尾 尾 相连 为并联 经验法 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 如路灯 家庭电路 可根据他们的某些特征判断连接情况 四 电流的强弱 电流 表示电流的强弱 符号 I 单位 安培 A 毫安 mA 微安 A 1A 1000mA 1mA 1000 A 电流表 1 测量电流 2 两个量程 0 0 6A 大格 0 2A 小格 0 02A 0 3A 大格 1A 小格 0 1A 使用 1 电流表要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2 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 电流从 接线柱流入 从 接线柱流出 3 被测 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不确定时用大量程试触 不超过较小量程 用较小的量程测量准确 4 绝对不允许不经 过用电器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 五 探究串 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IA IB IC 并联电路中 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备注 为课后科学世界 STS 或拓宽的内容 2012 年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总复习 精锐教育 叶福平 13 为例题 典型题或易错题 一 电压 电压 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 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 电压是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压的 作用 电源提供电压 电压形成电流 有电流一定有电压 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 电流和电压的因果关系 电流形成的条件 1 有电源 电压 2 通路 电路闭合 电压物理量的符号 U 单位 伏 V 千伏 kV 毫伏 mV 微伏 V 1kV 10 3V 1V 103mV 1mV 103 V 常见电压值 干电池 1 5V 家庭电路 220V 手机电池 3 6V 铅蓄电池 2V 安全电压 不高于 36V 电压表 测量电压 因为电压表的电阻很大 通过电压表的电流非常小 分析电路时 电压表所在的位置相当于断路 量程 0 3V 大格 1V 小格 0 1V 0 15V 大格 5V 小格 0 5V 使用 1 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2 电流要从 接线柱流入 从 接线柱流出 3 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用大量程试触 不超小量程 用小量程测量 注 电压表使用时的几种情况 1 指针向左偏 说明 接线柱接反 2 指针偏到右面没有刻度的地方 说明量程选小了 3 指针偏转角度很小 说明量程选大了 4 电路中用电器不工作 电压表的指针有明显偏转 说明和电压表并联的电器断路 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是电源电压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异同点 相似点 使用时都应选适当的量程 都必须使电流从 接线柱流入 从 接线柱流出 接线时如不能估算被测量的大小 都应先接较大量程接线柱 试触后再根据指针示数接到相应的接线柱 量程 不同点 电流表必须串联在待测电路中 电压表必须并联在待测电路两端 电流表不能直接连在电源的两极上 电压表能直接连在电源的两端测电源电压 利用电流表 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1 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 电流表示数正常 表明主电路为通路 电压表无示数 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 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电压表损坏 电压表接触不良 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2 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 电压表有示数 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压表 电流表无示数 说明没有或几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 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电流表短路 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 此时电流表所在电路中串联了大电阻 电压表内阻 使电流太小 电流表无明 显示数 3 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 两表均无示数 表明无电流通过两表 除了两表同时短路外 最大的可能是主电路断路导致无电流 2012 年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总复习 精锐教育 叶福平 14 二 探究串 并联电路的电压的规律 电池的串联 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的电压之和 电池的并联 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 不同掌握 串联电路的电压 串联电路中 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并联电路的电压 并联电路中 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电池的能量转化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化学电池 防止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 1 使用优质电池 2 回收废旧电池 3 不要随意丢弃旧电池 三 电阻 电阻 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电阻就越大 物理量符号 R 单位 欧姆 常用的单位有 兆欧 M 千欧 K 1 M 10 3 K 1 K 10 3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和温度 大部分材 料温度升高 电阻变大 少数材料温度升高 电阻变小 导体的电阻的大小和导体的长度成正比 和横截面积成反 比 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控制变量法 物理中对于多个因素 多变量 的问题 常常采用控制因素 变量 的办法 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 的问题 分别加以研究 最后再综合解决 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半导体 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 温度 光照 杂质对它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半导体材料可制成二极管 三极管 集成电路等 超导现象 某些物质在温度降低时电阻变成零的现象 超导体适合做输电线和电动机 电磁铁的线圈等 了解一些电阻值 手电筒的小灯泡 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 日常用的白炽灯 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 实验室 用的铜线 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 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 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 分析问题时把电流表的电 阻看成 0 相当于导线 把电压表的电阻看成无穷大 相当于断路 四 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 结构 电阻丝 绝缘管 滑片 接线柱等 电阻丝的外面涂着绝缘漆 绕在瓷筒上 原理 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作用 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对电路起保护作用 铭牌 例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 50 2A 表示的意义是 最大阻值是 50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2A 正确使用 1 通常 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 2 接线要 一上一下 不能同时用上面的两个接线柱 相当于导 线 和同时用下面的两个接线柱 相当于一个定值电阻 3 闭合开关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电流最小的位置 对电路起保护作用 应用 电位器 用来控制音量 2012 年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总复习 精锐教育 叶福平 15 注意 根据滑动变阻器的铭牌 我们能知道滑片放在两端及中点时 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 分析因变阻器滑片的变化 引起的动态电路问题 关键搞清哪段电阻丝连入电路 再分析滑片的滑动导致变阻器的阻值如何变化 一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电阻的关系 试验探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实验电路图 提出问题 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 制定计划 设计实验 要研究电流与电压 电阻的关系 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保持电阻不变 改变电压 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 调节滑动变阻器 使电阻两端电压成整数倍的发生变化 记录下对应的电压和电流 保持电压不变 改变电阻 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 把阻值不同的电阻连入电路 调节滑动变阻器 使不同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记录下对应对电阻和电流 进行实验 收集数据信息 会进行表格设计 分析论证 分析实验数据寻找数据间的关系 从中找出物理量间的关系 这是探究物理规律的常用方法 得出结论 电阻一定时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电压一定时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欧姆定律 导体中电流 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式中单位 I 安 A U 伏 V R 欧 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公式中的 I U 和 R 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 I U 和 R 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 计 算时单位要统一 同一个电阻 阻值不变 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 通过的电流也增大 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 R U I 当电压不变时 电阻越大 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 I U R 当电流一定时 电 阻越大 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 U IR 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 指 R1 R2串联 电流 I I1 I2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电压 U U1 U2 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电阻 R R1 R2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导体串联起来 相当 于增大了导体的长度 如果 n 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 则有 R总 nR 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关系 分压作用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 指 R1 R2并联 电流 I I1 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电压 U U1 U2 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电阻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的 和 并联电路的 总电 阻的阻值比 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导体并联起来 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2012 年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总复习 精锐教育 叶福平 16 如果 n 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 则有 并联电路电流与电阻关系 分流作用 解电学题的基本思路 认真审题 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在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 必要时加角码 选择合适的公式或规律进行求解 三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原理 欧姆定律 R U I 导体的电阻大小与电压 电流无关 实验电路 实验步骤 1 画出实验电路图 2 连接电路 连接过程中 开关断开 闭合开关前 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电阻最大位置 合理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 3 从额定电压开始 逐次降低加在灯两端的电压 防止电流过大造成灯泡损坏 获得几组电压值和电流值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实验误差 本实验没有求平均值 4 算出电阻值 5 分析实验数 据中电阻值变小的原因 灯丝电阻受到了灯丝温度变化的影响 加在灯丝两端的电压变小 通过灯丝的电流变小 灯丝 的温度降低 灯丝的电阻变小 反之同理 常见故障 1 灯泡不亮 电流表无示数 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灯泡断路或接触不良 电压表无示数说明主电路断路 2 灯 泡不亮 电流表有读数 电压表无读数 灯泡或电压表短路 3 闭合开关后 灯泡很亮 调节滑动变阻器灯泡的亮度不 变 滑动变阻器同时使用上面两个接线柱 4 闭合开关后 灯泡很暗 调节滑动变阻器灯泡的亮度不变 滑动变阻器同 时使用下面两个接线柱 仅举出常见的几例 四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对触电的理解 有电流通过人体 并可能导致人伤或亡的现象 危险性与电流的大小 通电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 电压越高越危险 根据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人体也是导体 电压越高 通过的电流就 越大 达到一定程度就很危险了 不能用湿手摸电器 对人体来说 比较潮湿的时候电阻小 发生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会很大 另外 用湿手摸电器 易使 水流入电器内 使人体和电源相连 注意防雷 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 放电时 电压和电流极大 放出巨大的热量和引起空气的振动 防雷要安避 雷针 生活中防雷 举例 不要手持金属物体在雨中行走 不要在大树下避雨 不要到位置较高或空旷的地方 断路 某处断开 没有接通的电路 此时用电器不工作 电路中没有电流 短路 电路中两点不该连的两点连到一起的现象 由于电线的电阻很小 电源短路时电流会非常大 会损坏电源和导线 这 里指的是电源短路 还有一种情况是用电器短路 一 电能 电能是一种能量 如 电灯发光 电能 光能 电动机转动 电能 动能 电饭锅工作 电能 热能 电能的单位 J 国际单位 KWh 常用单位 换算关系 1kWh 3 6 10 6J 电能表 测用户消耗的电能 电功 2012 年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总复习 精锐教育 叶福平 17 几个重要参数 220V 这个电能表应接在 220V 的电路中使用 10 20 A 标定电流为 10A 短时间电流允许大些 但 不能超过 20A 例子 不同电能表不同 50HZ 电能表接在频率是 50HZ的交流电路中使用 600revs kwh 接在电能表 上的用电器 每消耗 1kwh 的电能 电能表的转盘转 600 转 例子 不同电能表不同 电功 电流做的功 等于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电流做功的过程 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消耗电能 的过程 电 流做多少功 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电流做功的形式 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 发热 发光 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 二 电功率 电功率 P 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 电流做功快慢 用电器在单位时间内 1S 消耗的电能 单位 w kw 1kw 10 3w 电功率公式 定义式 P UI 式中单位 P 瓦 w W 焦 J t 秒 S U 伏 V I 安 A 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如果 W 用 J t 用 S 则 P 的单位是 W 如果 W 用 KWh t 用 h 则 P 的单位是 kw Kwh 的意义 功率为 1kw 的用电器使用 1h 所消耗的电能 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公式 P I 2R 和P 纯电阻电路 额定电压 U0 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额定功率 P0 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实际电压 U 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实际功率 P 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灯泡的亮度由实际电功率决定 当 U U0时 则 P P0 灯很亮 易烧坏 当 U U0时 则 P U0时 则 P P0 灯很亮 易烧坏 当 U U0时 则 P L2 平衡时 F1 F2 特点是省力 但费距离 如剪铁剪刀 铡刀 起子 2 费力杠杆 L1F2 特点是费力 但省距离 如钓鱼杠 理发剪刀等 3 等臂杠杆 L1 L2 平衡时 F1 F2 特点是既不省力 也不费力 如 天平 名称 结 构 特 征 特 点 应用举例 省力 杠杆 动力臂 大于 阻力臂 省力 费距离 撬棒 铡刀 动滑轮 轮轴 羊角 锤 钢丝钳 手推车 花枝剪刀 费力 杠杆 动力臂 小于 阻力臂 费力 省距离 缝纫机踏板 起重臂 人的前臂 理发剪刀 钓鱼杆 等臂 动力臂等于阻不省力 天平 定滑轮 2012 年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总复习 精锐教育 叶福平 31 杠杆 力臂 不费力 解题指导 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 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 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 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 体分析 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如 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 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 此类问题中阻力 阻力臂为一定值 要使动力最小 必须使动力臂最大 要使动力臂最大需 要做到 在杠杆上找一点 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五 其他简单机械 定滑轮特点 定义 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实质 定滑轮的实质是 等臂杠杆 特点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对理想的定滑轮 不计轮轴间摩擦 F 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F 或速度 vF 重物移动的距离 SG 或速度 vG 动滑轮特点 定义 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可上下移动 也可左右移动 实质 动滑轮的实质是 动力臂为阻力臂 2 倍 的省力杠杆 特点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 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理想的动滑轮滑轮 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 则 F 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 拉力 F G物 G动 绳子自由端移 动距离 SF 或 vF 2 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 SG 或 vG 滑轮组 1 使用滑轮组时 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 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即 F G n 忽略摩擦 G 为总重 n 为承担重物绳子段数 2 S nh n 同上 h 为重物被提升的高度 3 奇动 滑轮 偶定 滑轮 轮轴 由一个轴和一个大轮组成 能绕共同轴线旋转的简单机械 动力作用在轮上省力 作用在轴上费力 斜面 为了省力 斜面粗糙程度一定 坡度越小 越省力 应用 盘山公路 螺旋千斤顶等 第十四章 压强和浮力 一 压强 压力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 1 有的和重力有关 如 水平面 F G 2 有的和重力无关 压力的作用效果 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 跟压力 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甲图 乙图 丙图 甲乙 受力面积相同 压力越大 压力效果越显著 乙丙 压力相同 受力面积越小 压力效果越显著 压强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2012 年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总复习 精锐教育 叶福平 32 压强公式 式中 p 单位是 pa 压力 F 单位是 N 受力面积 S 单位是 m 2 增大压强方法 1 S 不变 F 增大 2 F 不变 S 减小 3 同时把 F 增大 S 减小 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公式推导 放在水平面上的形状规则 密度均匀的固体对水平面的压强 二 液体的压强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液体具有流动性 液体压强特点 1 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 2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在 同一深度 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 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液体压强计算 是液体密度 单位是 kg m 3 g 9 8N kg h 是深 度 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 单位是 m 据液体压强公式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 度有关 而与液体的体积 和质量等无关 理解 液面是指液体的自由表面 不一定是容器的上表面 深度是液面下某处到液面的竖直距离 不一定是装在细长容器内的液体的长度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跟液体受的总重力 体积及容器的形状等无关 公式中的压强是液体由于自身重力产生的压强 它不包括液体受到的外加压强 例如计算液面下深 h 处的压强 用 P gh 算出的值不包括大气压强 注意公式 P gh 的适用范围 此公式是结合液体的具体情况 利用 P F S 推导出来的 只适用于计算液体内部压强 讨论 三个质量相同 底面积相同 形状不同的容器装有同样深的同种液体放在水平面上 1 比较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P1 P2 P3 2 比较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F1 F2 F3 3 比较容器中液体重力大小 G1 G2 G3 4 比较每个容器中的液体重力和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G1 F1 G2 F2 G3 F3 注意 只有上下一致的规则形状容器才有 G F 5 比较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 F1 1 F 2 1 F 3 1 6 比较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 P1 1 P 2 1 P 3 1 连通器 上端开口 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连通器原理 连通器如果只装一种液体 在液体不流动时 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应用 船闸 锅炉水位计 茶壶 下水管道 三 大气压强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空气受到重力作用 具有流动性而产生的 2012 年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总复习 精锐教育 叶福平 33 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 1 托里拆利实验 最先测出 实验中玻璃管上方是真空 管外水银面的上方是大气 是大气压支持管内这段水银柱不落 下 大气压的数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