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级经济师考试 经济基础 分章节测试题.pdf_第1页
2009年中级经济师考试 经济基础 分章节测试题.pdf_第2页
2009年中级经济师考试 经济基础 分章节测试题.pdf_第3页
2009年中级经济师考试 经济基础 分章节测试题.pdf_第4页
2009年中级经济师考试 经济基础 分章节测试题.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 年中级经基础分章节测试题 1 雪卷千堆收集整理 20092009 年中级经济年中级经济基础基础分分 章节测试题章节测试题 2009 年中级经济基础分章节测试题 第一章市场需求 供给与均衡价格第一章市场需求 供给与均衡价格 一 单项选择题 1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 产品自身的价格和 其供给的变动成 变化 A 反方向 B 等比例 C 正 方向 D 等价 2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如果某产品需求 价格弹性系数等于 1 则当该产品价格提高时 A 会使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减少 B 不会影响生产者 的销售收入 C 会使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增加 D 生产 者的销售收入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3 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 需求弹性系数小于 1 时 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为 A 需求富有弹性 B 需求缺乏弹性 C 需求 单一弹性 D 高弹性 4 当 Eij 0 交叉弹性系数为负数时 表明 两种商品的关系为 A 两者为互补品 B 两者 为替代品 C 两者无关 D 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5 消费者收入一般是指社会的人均收入 一般 来说 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A 成正 方向变化 B 成反方向变化 C 不相关 D 完全等价 6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分为弧弹性和点弹性 点 弹性适用于 A 价格和供给量变动较大的场合 B 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小的场合 C 价格和需求量 变动较大的场合 D 价格和供给量变动较小的场合 7 当需求收入弹性 Ey 1 时 表明 A 需 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 B 需求数量的 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 C 不管收入如何变动 需求数量不变 D 收入增加时买得少 收入降低时 买得多 8 用以衡量需求变动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 应程度的弹性系数是 A 供给价格弹性系数 B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 C 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D 需求价 格弹性系数 9 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是 A 资金有 机构成 B 时间 C 产品价格 D 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 相似程度 10 如果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大于 1 则该商品 属于 A 奢侈品 B 必需品 C 低档物 D 生活用 品 二 多项选择题 1 以下属于替代品的是 A 煤气和电力 B 镜 架和镜片 C 汽车和汽油 D 石油和煤炭 E 公共 交通和私人小汽车 2 需求的构成要素包括 A 消费预期 B 购 买欲望 C 支付能力 D 产品价格 E 以上选项均正确 3 以下对最高限价和保护价格分析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保护价格的目的是保护生产者利 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B 我国采用保护价格支 持农业生产和稳定农民收入水平 C 当实施最高限 价 出现短缺现象时 就会出现严重的排队现象 D 当某种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过大 可能影响生产进 行时 可采用保护价格方式干预 E 最高限价只宜 短期 在局部地区实行 不应长期化 4 下列关于最低限价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实施最低限价 往往出现供不应求现象 造成短 缺 B 它属于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措施 C 最低限价又 称保护价格或支持价格 D 最低限价低于均衡价格 E 主要应用于农产品上 5 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而言 下列 说 法是错误的 A 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B 价 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C 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 入增加 D 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E 适合采 用薄利多销策略 答案部分 一 单项选择题 1 C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 产品自身的价 格和其供给的变动成正方向变化 35839 2 B 6 页 35846 3 B 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 数 需求弹性系数小于 1 时 叫做需求缺乏弹性或 低弹性 35848 4 A 两种商品为互补品 Eij 0 这时的交 叉弹性系数为负数 35849 5 A 一般来说 消费者收入增加 将引起需 求增加 反之 收入减少 则会导致需求减少 所 以说 两者成正方向变化 35856 6 B 6 页 2009 年中级经基础分章节测试题 2 雪卷千堆收集整理 35857 7 A 9 页 35858 8 B 8 页 35859 9 B 10 页 35860 10 A 9 页 35864 二 多项选择题 1 ADE 替代品是指使用价值相近 可以相互 替代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的商品 35842 2 BC 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 一是购买的欲 望 二是购买的能力 即有支付能力 35843 3 ABCE 本题考查对最高限价和保护价格的理 解 35844 4 BCE 本题是对最低限价的全面考查 要求 考生熟练区分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的内容 35845 5 CDE 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 价格上升会使 销售收入增加 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销售 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 35847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 单项选择题 1 基数效用理论运用 进行分析 A 无差异 曲线 B 预算约束线 C 边际效用论 D 成本曲线 2 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服务时所感受 到的满足程度 A 效用 B 需求 C 需要 D 效应 3 是指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时 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或者效用的增量 A 总效 用 B 边际效用 C 边际成本 D 平均收益 4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 的曲线 A 从右向左 下倾斜 斜率为负 B 从左向右下倾斜 斜率为正 C 从左向右下倾斜 凸向原点 D 从右向左下倾斜 凸向原点 5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 即凸 向原点 这是由 决定的 A 商品价格 B 消费 者收入 C 效用的大小 D 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6 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 A 商品的价格 B 消费者偏好变化 C 消费者收入大小 D 商品价格和 收入 7 对正常物品而言 替代效应与价格成 变 动 收入效应与价格成 变动 A 反方向 反方 向 B 正方向 反方向 C 反方向 正方向 D 正方向 正方向 8 是指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 因为该 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的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的该 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化 A 乘数效应 B 弹性效应 C 收入效应 D 替代效应 二 多项选择题 1 以下关于边际效用理论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B 从数学的意义上看 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函数的斜率 C 一般来说 总 效用 TU 取决于消费数量的多少 D 总效用达到 最大值时 边际效用为 0E 边际效用是递增的 2 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有 A 公平性 B 无差异性 C 完备性 D 可传递性 E 消费者总是偏好 于多而不是少 3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有 A 无差异曲线凸 向原点 B 无差异曲线凹向原点 C 任意两条无差异 曲线都不能相交 D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 消 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 E 无差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4 在预算约束线图形中 把包括了预算线本身 及其左下方的区域 称为 A 均衡区域 B 消费 者预算可行集 C 预算空间 D 预算外空间 E 以上选 项都对 5 决定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有 A 价格弹性 B 商品的价格 C 消费者偏好 D 商品边际替代率 E 消费者收入 6 价格变动产生的效应有 A 乘数效应 B 弹性效应 C 收入效应 D 替代效应 E 互补效应 答案部分 一 单项选择题 1 CP12 36104 2 AP12 36105 3 BP12 36106 4 CP15 36107 5 DP15 36108 6 AP16 2009 年中级经基础分章节测试题 3 雪卷千堆收集整理 36109 7 AP19 36110 8 DP19 36111 二 多项选择题 1 ABCDP12 13 36112 2 CDEP13 36113 3 ACDP14 15 36114 4 BCP16 36115 5 BEP16 36116 6 CDP18 36117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 一 单项选择题 1 某企业是以共同出资并通过订立协议的形 式组成的 一年以后 由于经营不善 企业倒闭且 资不抵债 此时出资人应负的责任是 A 有限 责任 B 有限连带责任 C 仅限于总经理无限连带责 任 D 出资人无限连带责任 2 下列企业组织形式中 出资人不承担无限责 任的是 A 个人企业 B 业主制企业 C 公司制企 业 D 合伙制企业 3 下列企业组织形式中 属于法人企业的是 A 公司制企业 B 业主制企业 C 合作制企业 D 合伙制企业 4 在生产者行为的分析中 一般假设生产者或 企业的目标是 A 提高生产率 B 实现战略目标 C 实现企业使命 D 追求利润最大化 5 美国经济学家 认为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 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而产生的 A 俄林 B 科斯 C 亚当 o 斯密 D 凯恩斯 6 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企业的本质或者显 著特征是作为 的替代物 A 市场机制或竞争机 制 B 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 C 供求机制或价格机制 D 价格机制或风险机制 7 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A 交易成本的 节约 B 利润的存在 C 市场失灵 D 外部性 8 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 要因素在于 A 垄断 B 外部性 C 市场失灵 D 信息的不完全性 9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 在 的情况 下 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 产的 之间的函数关系 A 技术变化 最大产量 B 技术变化 平均产量 C 技术不变 平均产量 D 技术不变 最大产量 10 某企业的工人人数为 10 人时 其总产量为 1100 件 当工人人数为 12 人 其总产量为 1500 件 此时该企业的边际产量是 件 A 110B 125C 200D 400 11 下列关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基本含义的表 述正确的是 A 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不变的条件下 连续 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总是存在着一个临界 点 在这一点之前 边际产量递减 超过这一点之 后 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增的趋势 直到出现负值 B 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 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总是存在着一个 临界点 在这一点之前 边际产量递增 超过这一 点之后 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的趋势 直到出现负 值 C 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不变的条件下 连续 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总是存在着一个临界 点 在这一点之前 边际产量递减 超过这一点之 后 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增的趋势 直到为零 D 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 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总是存在着一个 临界点 在这一点之前 边际产量递增 超过这一 点之后 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的趋势 直到为零 12 机会成本是指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 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该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 途中所得到的 A 平均收入 B 最低收入 C 最高 收入 D 边际收入 13 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在于 是否含有 A 边际成本 B 可变成本 C 固定成本 D 平均成本 14 当某企业的产量为 10 个单位时 其总成 本 总固定成本 总可变成本分别是 2000 元 1200 元 800 元 当某企业的产量为 12 个单位时 其 总成本 总固定成本 总可变成本分别是 2400 元 1400 元 1000 元 则该企业的边际成本是 元 A 100B 200C 240D 400 二 多项选择题 1 企业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组织形式 主 要包括 A 公有制企业 B 私有制企业 C 个人企 业 D 合伙制企业 E 公司制企业 2 公司制企业的特点有 A 公司为股东所 2009 年中级经基础分章节测试题 4 雪卷千堆收集整理 有 B 公司为公司法人所有 C 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 离 D 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 E 可以通过发行股票 和债券的形式筹集资金 3 投入主要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 种生产要素 其中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 A 土地 B 劳动 C 资本 D 信息服务 E 企业家才能 4 下列关于总产量 边际产量 平均产量曲线 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AP 上升时 TP 增加 B AP 下降时 TP 下降 C MP 0 时 TP 最大 D AP 和 MP 相交时 TP 最大 E MP 曲线与 AP 曲线交于 AP 曲 线的最高点 5 根据生产规模和产量的变化比例的比较 可 以将规模报酬分为 A 规模报酬先增后减 B 规 模报酬先减后增 C 规模报酬不变 D 规模报酬递增 E 规模报酬递减 6 关于成本和利润的表述正确有 A 企业 所有的显成本和隐成本共同构成企业的总成本 B 企业的经济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 的差额 C 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 指的是最大的 正常利润 D 经济利润也称为超额利润 E 经济利润 中包括正常利润 7 下列属于企业可变成本的有 A 厂房和 设备折旧 B 燃料和动力费用 C 生产工人工资 D 管 理人员工资 E 原材料费用 8 下列关于总成本 总固定成本和总可变成本 曲线的表述正确的有 A 总固定成本曲线是一 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B 总可变成本曲线和总成本 曲线的变动规律是一致的 C 总可变成本曲线从原 点出发 之后随产量增加而上升 D 总成本曲线是 从纵轴一个截点 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 本的那个点开始 随产量增加而逐步上升的曲线 E 总成本曲线是先上升后下降的曲线 9 下列关于短期成本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平均固定成本曲线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 逐渐接 近横轴 B 平均总成本 平均可变成本都是先下降 后上升的 U 型曲线 C 边际成本曲线是先上升后下 降的曲线 D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交 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E 无论上升或下降 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快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答案部分 一 单项选择题 1 D 从题干中 共同出资 订立协议 等词语 可以判断该企业为合伙制企业 所以合伙人共同承 担债务 对企业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参见教材 P21 36178 2 CP21 36179 3 AP21 36180 4 DP22 36181 5 BP22 36182 6 BP22 36183 7 AP22 36184 8 DP22 36185 9 DP23 36186 10 C 边际产量 1500 1100 12 10 200 件 参见教材 P24 36187 11 BP25 36188 12 CP26 36189 13 CP27 36190 14 B 当某企业的产量为 10 个单位时 其总 成本为 2000 元 当产量为 12 个单位时 其总成本 为 2400 元 所以边际成本 2400 2000 12 10 200 元 参见教材 P27 36191 二 多项选择题 1 CDEP21 36192 2 ACDEP21 36193 3 ABCE 选项 D 属于产出 参见教材 P23 36194 4 ACEP25 36195 5 CDEP26 36196 6 ABDP27 36197 7 BCEP27 36198 8 ABCDP28 36199 2009 年中级经基础分章节测试题 5 雪卷千堆收集整理 9 ABDEP29 36200 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 一 单项选择题 1 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竞争状态和竞争程度称 为 A 竞争结构 B 垄断结构 C 产业结构 D 市 场结构 2 市场类型划分的标准是 A 市场的竞争 程度或垄断程度 B 本行业内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 的差别程度 C 本行业内部的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 目 D 进入障碍的大小 3 区分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的主要 区别是 A 本行业内部的生产者数目 B 本行业 内产品的差别程度 C 市场的垄断程度 D 进入障碍 的大小 4 下列市场近似于完全垄断市场的是 A 电力 B 小麦 C 啤酒 D 钢铁 5 整个行业只有唯一供给者的市场结构指的 是 A 完全垄断市场 B 完全竞争市场 C 寡头垄 断市场 D 垄断竞争市场 6 垄断竞争市场又称为 A 纯粹竞争市场 B 完全垄断市场 C 不完全竞争市场 D 不完全垄断 市场 7 香烟 啤酒 糖果等产品市场属于 A 完全垄断市场 B 完全竞争市场 C 寡头垄断市场 D 垄断竞争市场 8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 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是 A 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B 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C 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D 与整个行业需求曲线一致 9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 企业进行产量决策时的 依据是 A 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的原则 B 边 际成本等于或大于边际收益的原则 C 边际成本大 于边际收益的原则 D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 则 10 以下对完全垄断企业的收益曲线和需求曲 线的表述错误的是 A 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 收益曲线的下方 B 边际收益曲线比平均收益曲线 陡峭 C 需求曲线和平均收益曲线是完全重合的 D 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是完全重合的 11 下列有关完全垄断企业中需求曲线的描述 正确的是 A 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B 企业 的需求曲线和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不同的 C 企业的 需求曲线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 D 企业的需求曲线 向右上方倾斜 12 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是 A 向右 上方倾斜 斜率为正 B 向右上方倾斜 斜率为负 C 向右下方倾斜 斜率为正 D 向右下方倾斜 斜率为负 13 第一级价格歧视也称为 A 完全价格 歧视 B 不完全价格歧视 C 批量作价 D 主体作 价 14 企业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原则是 不同市 场上的 相等并且等于边际成本 A 平均收益 B 边际收益 C 固定收益 D 相对成本 二 多项选择题 1 划分一个行业属于什么类型的市场结构的 主要依据有 A 进入障碍的大小 B 各企业生产 技术的差别程度 C 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差别程度 D 本行业内部的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目 E 本行业内 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的差别程度 2 根据市场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 市场分为 A 完全垄断市场 B 自由开放市场 C 完全竞争 市场 D 寡头市场 E 垄断市场 3 完全竞争市场具有的特征有 A 每个生 产者和消费者都只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而非决 定者 B 生产者是市场价格的决定者 而非接受者 C 买卖双方对市场信息都有充分的了解 D 企业生 产的产品是同质的 即不存在产品差别 E 资源可 以自由流动 企业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 4 形成完全垄断的条件有 A 政府垄断 B 自然垄断 C 社会垄断 D 对某些产品的专利权而形 成的完全垄断 E 对某些特殊的原材料的单独控制 而形成的对这些资源和产品的完全垄断 5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有 A 进入或退出 市场比较容易 不存在什么进入障碍 B 具有很多 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C 它们对价格有较大程度的控 制 D 产品是没有合适替代品的独特性产品 E 产品 具有差别性 6 寡头垄断市场的主要特征包括 A 在一 个行业中 只有很少几个企业进行生产 B 它们所 生产的产品有一定的差别或者完全无差别 C 它们 对价格有较大程度的控制 D 企业可以自由进入或 退出市场 E 进入这一行业比较困难 7 下列属于寡头垄断市场的有 A 糖果 B 钢铁 C 电力 D 汽车 E 啤酒 8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 以下曲线是同一条线的 有 A 平均收益曲线 B 边际收益曲线 C 无差异 曲线 D 需求曲线 E 总成本曲线 9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可称作 A 利润 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B 亏损最小的均衡条件 C 盈亏 平衡的均衡条件 D 盈利的均衡条件 E 以上选项均 正确 2009 年中级经基础分章节测试题 6 雪卷千堆收集整理 答案部分 一 单项选择题 1 DP32 35939 2 AP32 35940 3 BP32 35941 4 AP33 35942 5 AP33 35943 6 CP33 35944 7 DP33 35945 8 AP34 35946 9 DP35 35947 10 DP36 35948 11 CP36 35949 12 DP36 35950 13 AP38 35951 14 BP38 35952 二 多项选择题 1 ADEP32 35953 2 ACDEP32 35954 3 ACDEP32 35955 4 ABDEP33 35956 5 ABEP33 35957 6 ABCEP33 35958 7 BD 在美国 汽车工业是典型的寡头垄断市 场 在其他国家 汽车 钢铁等工业部门可划入寡 头垄断市场 选项 AE 属于垄断竞争市场 选项 C 属于完全垄断市场 参见教材 P34 35959 8 ABDP34 35960 9 AB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既可称作利润最 大化的均衡条件 也可称作亏损最小的均衡条件 参见教材 P35 35961 第五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第五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一 单项选择题 1 由于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而导致 的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资源配置失当的情况称为 A 帕累托改进 B 信息不对称 C 市场失灵 D 垄断 2 一般认为 只有在 市场上 企业的生产 成本从长期来看才是最低的 市场机制才能实现资 源的有效配置 A 寡头垄断 B 垄断竞争 C 完全竞 争 D 不完全竞争 3 某化肥厂在其生产过程中 向附近的河流排 放了大量的污水 并因此导致了附近地区粮食产量 大幅度下降 但该厂却没有不对附近种粮农民进行 相应的赔偿 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 A 生产的 外部不经济 B 生产的外部经济 C 消费的外部经济 D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4 消费者对某一种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影响 其他人对该公共物品的消费 这称为 A 排他 性 B 竞争性 C 非排他性 D 非竞争性 5 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是 A 私人物品 B 公共物品 C 准公共物品 D 纯 公共物品 6 下列公共物品不属于准公共物品的是 A 教育 B 国防 C 收费公路 D 医疗卫生 7 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所有消费者需 求曲线沿 得到的 A 纵向相减 B 横向相减 C 纵向相加 D 横向相加 8 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原因是 A 垄断 B 外部性 C 市场失灵 D 信息不对称 9 买卖双方在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下 质量差的 商品往往将质量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的现象称为 A 逆向选择 B 道德风险 C 趋利行为 D 败德 行为 10 购买财产保险后不注意防盗从而造成保险 公司的损失 这属于 A 违法行为 B 顺向选择 C 逆向选择 D 道德风险 11 为了保护和促进竞争 限制垄断和反对不 正当竞争 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 明晰产 2009 年中级经基础分章节测试题 7 雪卷千堆收集整理 权 B 法律手段和公共管制 C 税收合补贴手段 D 合 并相关企业 12 根据科斯定理 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 并 且交易成本 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 谁 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能实现资 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A 为零 B 很小 C 很大 D 为 零或者很小 二 多项选择题 1 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 供求都相等时 经济所处的状态称为 A 帕累 托最优 B 一般均衡状态 C 帕累托改进 D 市场最优 状态 E 瓦尔拉斯均衡状态 2 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是 A 最优均衡状态 B 一般均衡状态 C 帕累托最优状 态 D 瓦尔拉斯均衡状态 E 经济效率 3 下列有关资源配置的说法正确的有 A 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就是帕累托最 优状态 B 不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缺乏经济效 率的 C 当经济处于最优均衡状态时 资源便实现 了最优配置 D 当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 已经 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 而不使一个人的 境况变坏 此时资源配置达到最优 E 帕累托改进 是指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能够在其他人福利水平 不下降的情况下 通过重新配置资源 使得至少有 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 4 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 A 垄断 B 外部性 C 内部性 D 公共物品 E 信息不对称 5 公共物品的特点有 A 非竞争性 B 非排 他性 C 垄断性 D 竞争性 E 排他性 6 下列有关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的表述正确 的有 A 对于纯公共物品消费者更愿意采取搭 便车行为 导致市场产量远远低于最优产量 B 公 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所有消费者需求曲线沿 纵向相加得到的 C 私人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 人需求曲线在水平方向相加得到的 D 对于纯公共 物品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资源的配置 E 对于 准公共物品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资源的配置 7 为了消除外部性对市场的影响 政府可以采 取 A 税收和补贴 B 法律手段 C 明晰产权 D 公共管制 E 合并相关企业 8 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的目的主要有 A 克服市场失灵 B 优化资源配置 C 控制市场价格 D 控制生产产品的总量 E 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和不 足 答案部分 一 单项选择题 1 CP40 36038 2 CP41 36039 3 AP41 36040 4 DP42 36041 5 CP42 36042 6 BP42 43 36043 7 CP43 36044 8 DP44 36045 9 AP44 36046 10 DP44 36047 11 BP44 36048 12 DP45 36049 二 多项选择题 1 BEP40 36050 2 CEP40 36051 3 ABDEP40 36052 4 ABDEP40 36053 5 ABP42 36054 6 ABCEP43 36055 7 ACEP44 36056 8 ABEP44 36057 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一 单项选择题 1 从 看 国内生产总值是所有常住单位在 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 和服务进口价值 A 收入形态 B 价值形态 C 产品 2009 年中级经基础分章节测试题 8 雪卷千堆收集整理 形态 D 投入形态 2 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单位 对最 终产品的支出总量相加 得出总支出来计量 GDP 这种方法称为 A 生产法 B 收入法 C 支出法 D 转移法 3 表示了整个社会的储蓄 私人储蓄和政 府储蓄之和 和整个社会的投资的恒等关系 A I SB I S M X C I S T G M X D I S T G 4 按照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其公式是 A 国内生产总值 工资 利息 租金 利润 折旧 统计误差 B 国内生产总值 消费支出 固定 投资支出 政府购买 净出口 C 国内生产总值 消 费支出 固定投资支出 政府购买 进口 D 国内 生产总值 工资 利息 租金 利润 间接税和企 业转移支付 折旧 统计误差 5 是指储蓄的增量和收入的增量之比率 A 边际消费倾向 B 边际储蓄倾向 C 平均消费倾向 D 平均储蓄倾向 6 根据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三个假设 如果消费 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则边际消费倾向为 A 正数 B 变量 C 负数 D 常数 7 提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强调了消费与个人 生命周期阶段之间关系的经济学家是 A 凯恩 斯 B 莫迪利安尼 C 弗里德曼 D 科斯 8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是 A 消费 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 二者之和总是等于收入 B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相反数 二者之和总是 等于收入 C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 二者 之和总是等于总需求 D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 相反数 二者之和总是等于总需求 9 边际储蓄倾向的取值范围是 A 0 MPS 1B MPS 1C MPS 1D MPS 0 10 某国的边际储蓄倾向为 0 3 则其投资乘 数 k 为 A 0 3B 1 43C 3D 3 33 11 投资乘数的公式是 A k 1 B k 1 1 C k 1 1 S D k Y I 二 多项选择题 1 国内生产总值的形态可以分为 A 价值 形态B 实物形态C 产品形态D 支出形态E 收入形 态 2 在下列收入项目中 属于生产要素收入的项 目是 A 工资收入 B 利息收入 C 租金收入 D 折旧 E 间接税 3 核算 GDP 的两种主要方法是 A 生产法 B 收入法 C 支出法 D 转移法 E 最终产品法 4 两部门条件下的储蓄 投资恒等式涉及的部 门是 A 企业 B 国外部门 C 消费者 居民 D 地方部门 E 政府部门 5 三部门经济中 私人储蓄包括 A 企业 储蓄 B 国外部门储蓄 C 家庭储蓄 D 社会储蓄 E 政府部门储蓄 6 储蓄函数表示的是 之间的依存关系 A 储蓄 B 收入 C 投资 D 消费 E 产量 7 凯恩斯消费理论的假设前提是 A 边际 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B 平均消费倾向 APC 会随着 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C 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的 因素 D 平均消费倾向 APC 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 减少 E 储蓄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 8 决定投资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主要因素有 A 投资风险 B 名义利率 C 预期收益率 D 实 际利率 E 消费偏好 答案部分 一 单项选择题 1 CP47 36159 2 CP47 36160 3 DP49 36161 4 BP47 36177 5 BP51 36162 6 DP50 36163 7 BP50 36164 8 AP51 36165 9 AP51 36166 10 DP53 36167 11 BP53 36168 二 多项选择题 1 ACEP47 36169 2 ABCP47 48 36170 3 BCP47 2009 年中级经基础分章节测试题 9 雪卷千堆收集整理 36171 4 ACP48 36172 5 ACP49 36173 6 ABP51 36174 7 ACDP49 50 36175 8 ACDP52 36176 第七章宏观经济运行分析第七章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一 单项选择题 1 用不变价格计算的 GDP 可以用来计算 A 经济发展速度 B 经济发展规模 C 经济增长速度 D 经济增长方式 2 资本的效率一般用 与资本总额的比率来 表示 A 国内生产总值 B 国内生产净值 C 国民生 产总值 D 国民收入 3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 出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 A 经济增长 B 经济 发展 C 国内生产总值 D 经济总量 4 某国经济增长率为 4 劳动增长率和资本 增长率均为 2 劳动产出弹性为 0 8 资本产出弹 性为 0 2 则该国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份额为 A 2 B 3 C 4 D 5 5 扩张阶段可以细分为 A 复苏阶段和萧 条阶段 B 复苏阶段和繁荣阶段 C 衰退阶段和繁荣 阶段 D 衰退阶段和萧条阶段 6 经济周期扩张阶段的初期是 A 萧条 B 衰退 C 复苏 D 繁荣 7 如果经济运行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率为 正值 即经济总量 GDP 只是相对减少 而非绝对减 少 通常将该经济周期称为 A 增长型周期 B 古典型周期 C 大循环 D 长波循环 8 很多国家或地区都是用 作为度量价格总 水平的主要指标 A 消费者价格指数 B 固定资产 投资价格指数 C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D 商品零售 价格指数 9 当名义利率高于价格总水平上涨率时 或当 名义利率不变 而价格总水平下降时 实际利率为 A 相对数 B 零 C 负 D 正 10 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与价格总水平变动率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 价 格总水平变动率 B 价格总水平变动率 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 C 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 价格总水平变动 率 D 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 价格总水平变动率 11 在调查期间内没有从事有报酬的劳动或自 我雇佣即 A 没有工作 B 目前打算工作 C 当前 可以工作 D 正在寻找工作 12 以下对我国就业与失业的说法中 错误的 是 A 我国只计算城镇地区的失业率 B 在计算 城镇失业率时 主要以是否具有城镇户口为标准 C 我国的就业人口是指在 16 周岁以上 从事一定 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D 就 业率 就业人口 民用成年人口总数 100 13 奥肯定律 表明了在经济增长和失业之间 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政府应当把 作为降低 失业率的主要途径 A 稳定物价 B 促进经济增长 C 国际收支平衡 D 经济秩序稳定 14 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 引起的失业 A 季节变化 B 产业结构变动 C 市场信息不完全和工 作变换 D 总需求相对不足减少劳动力派生需求 15 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所造成的失业是 A 非自愿失业 B 结构性失业 C 自愿失业 D 周期性失 业 二 多项选择题 1 三因素分解法中涉及的三项因素是 A 产出投入 B 劳动投入 C 资本投入 D 全要素生产率 E 时间投入 2 按照周期波动的时间长短 经济的周期性波 动类型包括 A 长周期 B 中周期 C 短周期 D 古典型周期 E 增长型周期 3 在经济周期的衰退和萧条阶段可能出现 A 通货膨胀 B 失业率高 C 投资活动萎缩 D 生产发 展缓慢 E 产品滞销 4 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就业进行界定 即 A 自然条件 B 就业者条件 C 市场条件 D 时间条件 E 收入条件 5 现代的城市工业部门 其特征是 A 收 入较高 B 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比较发达 C 技术水 平较高 D 劳动生产率较高 E 以手工业为主 答案部分 一 单项选择题 1 CP55 36266 2 AP56 36267 3 AP55 36268 4 A GA GY GL Gk 4 0 8 2 0 2 2 2 2009 年中级经基础分章节测试题 10 雪卷千堆收集整理 36269 5 BP57 36270 6 CP57 36271 7 AP57 36272 8 AP58 36273 9 DP59 36274 10 CP59 36275 11 AP60 36276 12 DP60 61 36277 13 BP61 36278 14 DP61 36279 15 BP62 36280 二 多项选择题 1 BCDP56 36281 2 ABCP57 36282 3 BCDEP57 36283 4 BDEP60 36284 5 ABCDP62 36285 第八章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手段第八章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手段 一 单项选择题 1 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 依法管理和规范 社会组织 社会事务 化解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公 正 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是政府的 A 经济调 节职能 B 市场监管职能 C 社会管理职能 D 公 共服务职能 2 下面关于宏观调控目标中促进经济增长目 标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经济增长由多方面因素 决定 B 经济增长速度越快越好 C 经济增长避免大 幅度波动 D 要在结构优化 效益提高的基础上保 持经济持续 快速 稳定地增长 3 政府把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作为宏观经济 政策的主要目标 就需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 币政策 这会导致 A 价格总水平上升 B 价 格总水平下降 C 失业率上升 D 通货紧缩 4 财政收入政策的基本内容是 A 预算政 策 B 税收政策 C 政府转移支付 D 财政补贴 5 如果政府把稳定价格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 政策目标 通常要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 策 一般情况下 这会导致 A 经济快速增长 B 就业机会增加 C 通货膨胀 D 经济增长速度放慢 6 以下不属于货币政策工具的是 A 法定 存款准备金率 B 贴现率 C 公开市场业务 D 税收 二 多项选择题 1 政府的经济职能包括 A 市场监管 B 社 会管理 C 公共服务 D 公平分配 E 经济调节 2 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包括 A 实现 共同富裕 B 促进经济增长 C 增加就业 D 稳定价格 水平 E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 在西方国家 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手段是 A 财政政策 B 货币政策 C 国家计划 D 国家 规划 E 行政干预 4 经济调节运用的主要手段是 A 经济手 段 B 政策指导 C 制定规划 D 国家计划 E 法律 手段 5 财政政策包括 A 财政支出政策 B 财 政收入政策 C 紧缩银根政策 D 利率政策 E 消 费政策 6 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方 式从政策取向来看有 A 双松 B 双紧 C 一松一 紧 D 均为中性 E 无法协调 答案部分 一 单项选择题 1 CP65 36124 2 BP65 36125 3 AP66 36126 4 BP67 36127 5 DP65 36128 6 DP67 36129 二 多项选择题 1 ABCEP65 2009 年中级经基础分章节测试题 11 雪卷千堆收集整理 36130 2 BCDEP65 36131 3 ABP65 36132 4 AEP65 36133 5 ABP67 36134 6 ABCDP67 36135 第九章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第九章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 一 单项选择题 1 比较优势理论是由 提出的 A 亚当 o 斯 密 B 赫克歇尔和俄林 C 大卫 o 李嘉图 D 克鲁格曼 2 认为 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两个国家 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 A 绝对优势理论 B 比较优 势理论 C 要素禀赋理论 D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3 关税壁垒政策是通过 来实现的 A 进口 押金制 B 进口许可证制 C 进口配额制 D 征收高额 关税 4 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下跌 即对外贬值 这会 导致 A 本国旅游收入增加 B 本国旅游收入减 少 C 减少本国出口 D 增加本国进口 5 政府干预出口贸易以刺激出口增加的主要 措施是 A 关税壁垒 B 出口配额 C 出口许可 D 出口补贴 6 资本国际流动的内在动力是 A 资本过 剩 B 资本短缺 C 利用货币利差及汇率变动获得利 益 D 给流出国和流入国都带来收益 7 外贸依存度即 A 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 地区的进出口总额占其 GNP 的比重 B 一定时期一 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出口总额占其 GDP 的比重 C 一 定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口总额占其 GNP 的比 重 D 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总额占其 GDP 的比重 8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 国际直接投 资应该拥有国外企业股权的 以上 A 10 B 15 C 20 D 25 二 多项选择题 1 按照货物移动方向 国际贸易分为 A 出口贸易 B 货物贸易 C 进口贸易 D 过境贸易 E 服务贸易 2 影响一国进口贸易的主要因素有 A 一 国的经济总量或总产出水平 B 生产能力和技术水 平的高低 C 国际市场商品的供给情况 D 汇率水平 E 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水平的高低 3 政府对进口贸易干预的非关税限制措施主 要有 A 进口配额制 B 自愿出口限制 C 出口信 贷 D 卫生检疫标准 E 歧视性公共采购 4 政府对进出口贸易进行干预或限制的目的 主要是为了 A 增加出口 减少进口 B 提高经 济效率 C 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国外竞争者的损害 D 维持本国的经济增长 E 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5 政府对进出口贸易进行干预的手段包括 A 出口退税 B 关税壁垒 C 非关税壁垒 D 财务核算 E 出口补贴 6 外国直接投资的具体方式包括 A 在东 道国开办独资企业 B 与东道国企业合资开办企业 C 收购或合并国外企业 D 利润再投资 E 通过购买 各种有价证券进行国际性投资 7 国际间资本流动的作用是双重的 因此 世 界各国的政府几乎都无一例外地对之进行不同程 度的干预 干预的手段主要涉及 A 实行外汇 管制 B 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 C 颁布专门的政策 法规与条例 D 对偿债能力进行控制 E 利用政策手 段对资本流动加以控制 8 对资本输入国来说 资本流入的积极作用有 A 可以缓解本国资本的不足 B 有利于平衡国 际收支 C 为相对过剩的资本寻找更有利的投资场 所 D 可以促进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E 使之可以与 资本输出国相抗衡 答案部分 一 单项选择题 1 CP69 36214 2 BP69 36215 3 DP71 36216 4 AP71 36217 5 DP72 36218 6 DP72 36219 7 BP72 36220 8 DP72 36221 二 多项选择题 1 ACDP69 2009 年中级经基础分章节测试题 12 雪卷千堆收集整理 36222 2 ACDEP71 36223 3 ABDEP71 36224 4 CDEP71 36225 5 ABCEP71 72 36226 6 ABCDP72 36227 7 ACDEP73 36228 8 ABDP73 36229 第十章公共财政职能第十章公共财政职能 一 单项选择题 1 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财政是 A 公共财 政 B 生产建设性财政 C 中央财政 D 地方财政 2 公共财政以满足 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A 国 家需要 B 社会公共需要 C 国有企业需要 D 每 个公民的需要 3 公共财政活动的领域主要是在 领域 A 经 济 B 市场 C 社会 D 市场失灵 4 是指国家 政府 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 用于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 满足社会公共需 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 A 财政 B 建设性财 政 C 中央财政 D 公共财政 5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全社会资源配置的主体 是 A 家庭 B 企业 C 政府 D 国有企业 6 公共财政配置资源范围的大小取决于 A 财政收入的多少 B 财政支出的多少 C 政府的 职能范围 D 政权机关的设置 7 公共财政必须为市场提供 的服务 A 平 均 B 绝对公平 C 一视同仁 D 区别对待 8 是发展市场经济对公共财政提出的客观 要求 A 坚持公共财政的公开化 B 坚持公共财 政的市场营利性 C 坚持公共财政的法治化 D 坚 持公共财政的非市场营利性 9 公共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是 A 实 现按劳分配 B 完善收入体制 C 实现共同富裕 D 实 现公平分配 10 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结果进行纠正 属于 财政 职能的范畴 A 收入分配 B 经济发展 C 资 源配置 D 经济稳定 二 多项选择题 1 公共财政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A 公共财 政是非营利性的财政 B 公共财政是弥补市场失灵 的财政 C 公共财政必须为市场提供一视同仁的服 务 D 公共财政是法治化的财政 E 公共财政是营 利性的财政 2 公共财政的法治化要求 A 政府的全部 收支要编入预算 B 公共财政要以法律为基础 依 法理财 C 政府预算要接受证监会和人大的监督 D 政府预算收支运行和管理要做到规范 公开 透明 E 政府预算要经过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 准 3 公共财政的职能包括 A 收入分配 B 资 源配置 C 公开市场业务 D 经济稳定和发展 E 市场 监管 4 公共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机制和手段主要 有 A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B 为公共工程提供 必要的资金保障 C 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 D 通 过政府直接投资 财政贴息 税收优惠等方式 提 高社会整体投资效率 E 通过税收等调节个人消费 水平和结构 5 以下属于财政资源配置职能手段的主要是 A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B 政府直接投资 C 税 收优惠 D 国债 E 财务管理 6 财政经济稳定职能主要包括 A 扩大社 会总需求 B 扩大社会总供给 C 实现充分就业 D 稳 定物价水平 E 国际收支平衡 答案部分 一 单项选择题 1 AP75 36244 2 BP76 36245 3 DP76 36246 4 DP75 36247 5 CP76 36248 6 CP77 36249 7 CP77 36250 8 DP77 36251 9 DP78 36252 2009 年中级经基础分章节测试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