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散步》说课稿 (2).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散步》说课稿 (2).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散步》说课稿 (2).doc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散步》说课稿 (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散步说课稿 枝江市紫荆岭学校 周红星各位评委、老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散步,具体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说理念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遁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还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有助于学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 根据以上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理念:动情朗读,探究内涵,体情悟道。 二、说教材 1、散步这篇文章是人教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个单元的文化主题为“亲情友爱”,围绕着情和爱本单元一共编选了5篇文章,其中散步最具代表性。文章记叙的是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互敬互爱的真挚情感,颂扬的是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这是一曲温馨隽永的亲情之歌、伦理之歌、生命之歌。文章在折射出人性之美的同时,字里行间还洋溢着浓浓的诗意之美。“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这些晓畅素雅的语言文字和温馨美丽的生活场景给人以享受,极具审美价值,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叙事美文! 2、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我确定的三维目标是: 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课文,发现美、感受美、品味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过程与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3、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材特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确定的教学重点为: 揣摩精美词句,在朗读中品味语言美、人情美。 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至于教学难点,即学生经过学习讨论,还存有疑问,理解还存在困难的地方。确定教学难点为:理解“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难点突破:通过反复诵读这句话,教师适时点拨,使学生明白“母亲”代表老一辈,“儿子”是年幼的一代。“我和妻子”正是人生的中年,要背负起赡养老人,抚养下一代的责任。家庭是社会的缩影,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三、说学情七年级学生正是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对他们感悟和传承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培养真挚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但是七年级学生又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活泼好动,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因此应培养他们具有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四、说教法、学法 本文通过生活小事和细节体现亲情美,学习本文正是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以感悟亲情的一次极好的机缘。所以我确定课堂结构以情感为线索,贯穿对文本的品味,使学生能真正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内心有所触动,从而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准则。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 教学方法:1、美读引路,涵泳亲情。这篇散文,虽语言平易朴实,但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因而,要让学生品出其中的语言美、人情美,采用丰富多样的朗读形式,如听录音、学生跟读、学生自由读、学生齐读等。 2、以情促读,深化感情。散步之美就在于以小见大,反映出尊老爱幼的社会美德。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让学生接受灵魂的洗礼,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这样才能使家庭稳定幸福。在触动学生内心情感,激发其写作欲望的前提下,要求他们说说自己的亲情故事。 3、媒体辅助,增色课堂。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增强直观性,适时给予友情提示(朗读、品味方法的指导),体现人文性。 学法指导: 1、圈点勾画。让学生勤动笔墨,养成良好习惯。 2、朗读感悟。抓住关键语句反复朗读,从中体会思想感情。五、说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情境导入,体味亲情(约2分钟)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有过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散步的经历吗?如果有,请谈谈自己的感受,好吗?”刚才同学们谈到了与家人一起散步时的感受与体会。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作家莫怀戚笔下的一家人散步时的脉脉温情。(以学生现有的生活积累为学习的前提,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积累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给新的学习构筑起合适的背景,奠定教材与生活,作者与读者以及教师与学生情感上有效沟通的基础,有利于新知的学习。)第二环节:朗读欣赏,感悟亲情(约6分钟)1、幻灯片出示本课学习目标,学生齐读,明确目标。(据有关人士分析,有明确目标的学习与目标不明确的学习,效果相差9倍,设计这一步的原因是对教与学起统帅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有明确的方向性。)2、播放课文朗读,学生对照课文认真听,拿笔做记号,思考以下问题: A本文有几个自然段? B、散步的地点是:C、散步的人有:D、散步的季节是:E、这篇文章记叙了一件什么事?3、检查听读效果(读准下列字音,抢答上述问题)4、指导学生怎样准确的概括一件事情:在 时间有 人在 地点发生了 事。(问题宜简单,学习起步阶段要尽量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梳理内容的目的是提醒学生初读文章时应该关注的要点有哪些,也是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拉近距离,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共同的平台。)第三环节:通过活动,展现亲情(约15分钟) 1、通过“实话实说“这一活动再现情景,体味文中人物情感。 2、推选四名同学分别扮演文中四个人物角色。 3、教师扮演栏目主持人,通过提问再现故事情节。4、指导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兴奋,高兴的情感。第四环节:自主探究,分析人物形象(约8分钟) 1、请学生再读文章,独立思考,文中的四个人物最欣赏谁?并在文中找出相关的依据。 (孝顺的我、贤惠的妻子、慈爱的母亲、活泼可爱的儿子)2、从这四个人物形象的分析,你在这个家庭中体会到了什么?第五环节:精研细读,升华亲情(约8分钟)1、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互相交流探讨一下,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通过反复诵读这句话,教师适时点拨,使学生明白“母亲”代表老一辈,“儿子”是年幼的一代。“我和妻子”正是人生的中年,要背负起赡养老人,抚养下一代的责任。家庭是社会的缩影,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这部分讨论旨在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交流合作,最终挖掘出课文主旨、体会文章的人性美。对于学生的讨论和回答,教师应鼓励、肯定,积极引导,适时点拔。)4、用由本课生发的一副对联总结全文: 上联: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谦让 下联:祖孙三代风雨人生相依偎 横批:相亲相爱第六环节:拓展延伸,抒发亲情(约5分钟)1、学生欣赏音乐让爱住我家,讲述自己的亲情故事。幸福家庭是美好温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细节也渗透着浓浓的亲情,它不仅在莫怀戚家中,也在我们每个人家里。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家里的亲情故事。(“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语文教学要联系生活,学生与教师的经历体验就是课程,社会生活就是课程。设计讲述亲情故事,就是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让他们在亲情的体验中加深对文本的解读,形成他们对社会、人生的双向理解,获得对生命意义和生命本质的认识,并进而形成自己健康的个性。)2、齐读诗歌如果爱是左右手(教材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是已知与未知的中介,学习过程中,认真研究教材是必要的,但是学习课文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课内外结合,以外促内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第七环节:本课作业(1分钟)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六、说板书板书设计的原则是既要简洁、形象、直观,又要体现教学内容的要点,突出教学重难点,因此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为: 我的母亲 承前我、我的妻子 责任重大我的儿子 启后七、说教学的预期效果希望学生通过这节课,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另外,学生的各种能力也应该得到训练,如说话、概括、创造性思维能力等。在教学目标,内容,思路,教法,学法等的设计上,我自认为从学生角度的思考还是比较多的: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考虑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教材的内容,学生原有的语文基础和知识积累,以及自我的教育教学经验等诸因素,并尽量依照课标规定的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