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一).doc_第1页
新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一).doc_第2页
新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一).doc_第3页
新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一).doc_第4页
新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一)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文知识积累 (共4题;共19分)1. (3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鼓点似的骂一天,y q h chng_,也不倒嗓子。(2)这个小村大人小孩有个头疼脑热,都来找她mio shu hu chn_。(3)小城镇的文庙十有八九坍塌破败,只剩下dun b cn yun_,埋没于蓬蒿荆棘之中,成为鸟兽栖聚之地。(4)他本是个整天跑野马的孩子,从早到晚关在家里,难受得屁股下r zu zhn zhn_,身上像mng c zi bi_。2. (8分)诗文默写。落红不是无情物,_!(龚自珍己亥杂诗)_,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受任于败军之际,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子在川上曰:“_,不舍昼夜。”(论语子罕)然后我死了,_。(艾青我爱这土地)诵读经典,让心灵在美好中遇见。诵读陋室铭的“_,往来无白丁”,让心灵与刘禹锡的高雅志趣遇见;诵读过零丁洋的“_,_”,让心灵与文天祥誓死报国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名族气节遇见;诵读卜算子咏梅的“_,_”,让心灵与陆游坚贞不屈,即使化作泥土也不改变自己清香、洁身自好的品格遇见。3. (4分)(2014株洲)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按要求回答问题。前夕,学校准备举行一次爬山活动。你正想放松一下,爸爸知道后,对你说“一结束,随你想去哪儿玩都可以。”“爸爸”的意思是_。为了说服爸爸,你说_。4. (4分)(2015辽宁营口)名著阅读。A在左面的石墙上反复探索,终于找到了一处条石接缝较宽的地方,那是在靠近墙角的角落,从左面数过去的第三块条石。他用手指在接缝间用力挖了一下,湿润的石灰粉屑掉下了一点。新的发现,给他很大的启示,他拿定了主意。许多日子过去了,A的手指早已磨破,滴着鲜血,但他没有停止过挖掘。石灰的接缝,愈挖得深,他的进度愈慢。脚镣手铐妨碍着他的动作,那狭窄的接缝也使他难于伸手进去。困难,但是困难不能使他停止这场特殊的战斗。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小说_ , A的名字是_,此时A是在_,这里是国民党囚禁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集中营。选文中“他拿定了主意”是指A的_这一想法。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5.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陈凌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检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定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困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然而,即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妹200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谈吐上、在胸襟中、在气质里,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并不是要逃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景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观察。”阅读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让人生气象万千。这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04月23日04版(有删改)(1)请说说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有人认为将第段和第段调换位置不会影响文意的表达,你的看法呢?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3)第段面线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观察。(4)下列对文本信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第段提到“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表明这则例子虽已被反复用过,但每次引用都足以让人震撼。B . 选文第段中画线句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C . 第段中武亦妹和雷海为身上那种从容淡定的独特气质就是“内在丰沛”的体现。D . 选文从多角度论述了阅读的作用,尤其是第段针对一般人可能有的认识进行论述,使论证更严密。(5)下面一则材料能否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请说明理由。二战期间,美国士兵往往因为战争间歇期间生活乏味而士气涣散、训练消极,长官为此头痛不已。在政府向军队提供了12亿本“军供版”图书后,士兵很快就恢复了士气,积极投入训练中。6. (16分)阅读“因此,那些第一次见到他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位客人不无尴尬地抬起眼皮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对客人反应的描写对塑造托尔斯泰的形象有什么作用?(2)请你品析下面的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句子。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当这一对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3)结合你对托尔斯泰的了解,谈谈你对“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的理解。 三、 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7. (1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B . 这首诗写景富有层次,从近望到远望,到细望。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气秀丽,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C . “造化钟神秀”是虚写,“阴阳割昏晓”是实写,虚实相生,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奇秀丽。D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这一句运用了烘托手法,以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8. (17分)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下面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 故患有所不辟也B .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C . 乡为身死而不受D . 是亦不可已乎?(2)下面句子翻译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A . 是亦不可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译文:这也不是可以的吗?这就叫做失去了他的天良。B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译文: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C . 乡为身死而不受。译文: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D . 贤者能勿丧耳。译文:(只不过)贤者能不丢掉它罢了。(3)选出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A . 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二者不可得兼”。B . 首段用“舍鱼而取熊掌”的常情来比喻“舍生而取义”的道理。C . 第二段主要用对比的方法说明不应为物欲所获而丧失本心。D . 文中运用了不少排比和对偶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富于文采和气势。四、 语言运用 (共2题;共10分)9. (5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一个人的一生,本来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痛苦与欢乐;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就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多识草木虫鱼之名,遍览奇山秀水之貌,获得丰富的知识和自身以外的经历。人们从论语中学得 , 从史记中学得 , 从正气歌中学得;从鲁迅学得 , 从马克思学得战斗的激情,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追求的执著。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一个有阅读能力的人,是一个幸运的人。(1)请将最恰当的选项依次填入下面的空白处。A批判的精神B坚贞的气节C智慧的思考D严肃的历史精神_ _ _(2)联系上下文,在第一,二段文字之间补写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要求用上关联词语“不仅而且”。 10. (5分)在生活中,一些细小的东西或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常常被我们忽略,但不是所有的细节都无足轻重,不是所有的渺小都微不足道。有的细节中常常包含着真情真意,蕴含着生活真谛,带给我们感动和思考这些不该忽略的细节往往就是我们丰富和成就自己的关键所在。 请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