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高一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doc_第1页
人教版必高一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doc_第2页
人教版必高一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doc_第3页
人教版必高一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doc_第4页
人教版必高一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1花木兰的故事家喻户晓,她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十二载,屡建功勋,忠孝两全,被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这主要体现了古代哪一制度的影响()A世袭制度 B分封制度C宗法制度 D皇帝制度2右图是山西太原晋祠(周成王之弟叔虞立国之处),晋国属于()A功臣封国 B姬姓封国C商族后裔的封国 D周人恢复的被商灭掉的古国3西周一诸侯的妻室和子嗣状况见下表,能继承该诸侯爵位的应是 ( )妻室子嗣妻(正配)A.二哥(20岁)B四弟(15岁)妾一(侧室)C.大哥(23岁)妾二(侧室)D.三哥(18岁)4. 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准确的说是指( ) A. 分封诸侯国 B. 进行封建改革 C. 实行宗法制 D. 任人唯亲5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某一官职“金印紫绶,掌武事”。该官职应当是()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廷尉6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A分封制和郡县制 B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宗法制 D宗法制和郡县制7. 在公元前213年的一天,一位秦朝官吏在赴任途中,马匹受惊踩死了一位农家的小孩后扬长而去,为此这位小孩的父母想告这位官员。按照秦朝官吏的职责,小孩的父母应该( ) A. 找御史大夫 B. 直接找皇帝 C. 找丞相 D. 找这位官吏的上一级8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A周 B秦中 C汉 D唐9. 西汉的主父偃曾建议皇帝:“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候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施德,必稍自弱矣。”这表明他提出此建议的真实目的是:( ) A. 主张推行分封制 B. 提高诸王的政治地位C. 剥夺诸侯王的直属领土 D. 施德于诸侯,收买人心10史学家钱穆指出:“此制用意,在于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地挑选社会上优秀分 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下列语句与“此制”相符合的是()A三代用人,贵以袭贵,贱以袭贱 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D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11历史发展证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执政能力。下列我国古代的选官标准中能体现这一认识的是()A按军功选官 B按门第选官C科举考试选官 D按品德选官12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的解释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13. 唐太宗时中书省的长官,为挫败突厥贵族对内地的侵扰,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 诏令,接下来应该做的是( ) A. 交唐太宗裁定 B. 交门下省审议C. 交枢密院出兵 D. 交尚书省执行14. 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A 郡国并行制 B 郡县制 C 三省六部制 D 行省制15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过多次重大变革。创立省制,使省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是在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16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中教网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17“秦承周末,为汉驱除,自以德兼三皇,功包五帝,故并以为号。汉高祖受命,功德宜之, 因而不改也。”材料表明西汉继承了秦朝的()A丞相制度 B皇帝制度 C郡县制度 D监察制度18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 国古代官职中,最早体现“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是()A通判 B御史大夫 C刺史 D监察御史19汉武帝时,政府明文规定:地处京畿的河东、河内、河南三郡文武长官不得由王室成员担任。其意图是()A预防地方官员结党营私 B加强国都的军事防御C废除贵族血缘政治 D防止宗室势力威胁皇权20.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反映的实质是 A. 汉代宰相位高权重B. 唐代宰相权力下降C. 宰相数量逐渐增加D. 皇权不断加强21下图分别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空白处应该填写()A三公九卿制 B内阁制C二府三司制 D一省制22清嘉庆皇帝说:“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大权从无旁落。”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行省制的推行 B丞相制度的废除C内阁地位的上升 D军机处的设立23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24. 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汉武帝时建立“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以来的“三公九卿”制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C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政权D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25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而言,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后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那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突出作用主要表现在( )A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B有效地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C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D皇权暴政极易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7分,第28题19分,共50分。)26.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材料三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4分)(2)材料二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有何弊端?(3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5分)(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的主要特点。(2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材料二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贞观政要材料三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有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史纪事本末材料四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8分)(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说明唐太宗与明太祖在宰相制度设置上看法有何不同?为此明太祖采取了什么措施?(5分)(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军机处的设置对皇权的加强有何作用。(2分)(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2分)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清俞正燮癸巳类稿材料二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耿直)如弦,死道边,曲(投机取巧)如钩,反封侯”。材料三傅畅自序云:“时清定九品,以余为中正。余以祖考历代掌州乡之论,又兄宣年三十五立为州都,今余以年少复为此任,故至于上品。”太平御览材料四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贡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亲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誉录、对读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清史稿选举志材料五根据1855年前后英国议院辩论记录及相关资料,得出结论:“中国的科举制度在英国已广为人知;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先于中国采用竞争性的文官考试制度,而且没有任何西方的个人、国家或种族声称其拥有考试制度的发明权。”张沅长中国与英国的文官改革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西周为了维护政治稳定和权力的传接实行了什么制度?(2分)(2))材料二中反映的是什么制度?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中选拔官员的方式和主要标准是什么?(2分)(3)根据材料三中的图片分析,图片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材料中的傅畅为何能“至于上品”?这一制度有何弊端?(4分)(4)材料四提到的考试制度兴起于何时?综合材料一到材料四,分析材料四中选官制度有何变化?(从选官形式、标准、范围等方面解答)(7分)(5)综合上述材料,从君主专制和东学西渐(西方向东方学习)的角度分析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影响。(4分)(1)变化:天子由诸侯之长变为诸侯之君(或君臣之名分确定)。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维护了西周较长时间的强盛。(答出“巩固统治”即可)(2)郡国并行制。弊端:导致地方诸侯国权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3)特点: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4)地方势力不断被削弱,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1)职责:辅助皇帝,统率百官,处理政务。(3分)措施: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的人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太祖以参知政事等官职分割相权。(6分)(2)唐太宗认为应由宰相协助管理全国事务,这样可以减少决策失误;(2分)明太祖认为丞相多小人,易专权乱政;(2分)措施:废除丞相制度,裁撤中书省,设五府、六部分理事务。(4分)(3)作用:军机处的设置使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