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测试(一).doc_第1页
高一语文测试(一).doc_第2页
高一语文测试(一).doc_第3页
高一语文测试(一).doc_第4页
高一语文测试(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 一 语 文 同 步 测 试(1)说明: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第一卷60分,第二卷90分,共150分(作文60分,其余9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第I卷(共60分)一、(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青荇(xng) 挥斥方遒(ji) 漪(y)沦B溘(k)死 汗涔(cn) 踟(ch)蹰C漫溯(s) 浪遏()飞舟 彳(xng)亍D疲惫(bi) 窈窕(yotio) 茕(jing)茕孑立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怅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B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骄美的容光。C当你汹涌起来而无法控制时,大海的船只就会被覆亡。D因为那个隐密的愿望而苦恼心伤。3选出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 )A秋天像辉煌的屋顶在夕阳下泛着金光。B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C歌声好像永无尽头一样。 D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4下面四个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致橡树诗人以阴柔的木棉自喻,对于阳刚的橡树倾诉自己内心的幻想。B再别康桥的作者是“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著名诗人徐志摩写的。C诗人艾青自抗日战争以来,目睹祖国河山惨遭践踏,人民蒙受深重苦难的历史,在我爱这土地中喷发出强烈的爱国之情。D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幸福生活的向往。5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是我国古代的诗体,它可配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B“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词的内容。C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以是否分段来划分,词又有单调、双调、三调、四调的区别。D毛泽东常用旧体诗的形式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这类诗歌仍属古典诗歌。6下列诗句的抒情方式不是直抒胸臆的一项是( )A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B我热爱秋天的风光。C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阅读下面两首诗的片段,完成710题(一) (二) 轻轻的我走了, 悲哀的 正如我轻轻的来; 种族我轻轻的招手, 我们必须战斗啊!作别西天的云彩。 九月的窗外, 亚细亚的那河畔的金柳, 田野上,是夕阳下的新娘; 自由呵波光里的艳影, 从血的那边 在我的心头荡漾。 从兄弟尸骨的那边, 向我们来了,(徐志摩再别康桥) 像暴风雨, 像海燕。 (田间自由,向我们来了) 7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采用了白话,是打破了旧体诗格律束缚的新诗。B两首诗都采用了白话,是打破了旧体诗格律束缚的自由诗C再别康桥是新诗中的“新格律诗”。D自由,向我们来了是新诗中的“自由诗”。8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再别康桥中的这两节分别押“ai”和“iang”韵。B自由,向我们来了这一节押“ian”。C再别康桥节奏比较舒缓。D自由,向我们来了节奏短促如鼓点。9对再别康桥这两节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挥手作别”是诗的抒情基调,体现的一种强烈的惆怅失落之感。开头三个“轻轻的”是诗的抒情基调,体现的一种强烈的惆怅失落之感。“艳影”是“夕阳”中的“金柳”在水中倒影,代表着康桥的景物特征,明丽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赞美。诗人心中“荡漾”着“波光里的艳影”,是诗人把魂牵梦萦的康桥比作一个美丽姑娘的倩影,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A B C D10对自由,向我们来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作者呼吁我们民族不能再忍辱负重了,必须投入战斗。作者呼吁我们必须和悲哀的种族战斗。语句短促,是对自由的急切呼唤。诗中体现的是一种紧张激烈的情绪。A B C D二、(30分,每小题3分)阅读沁园春长沙,回答11-13问题。11下列对诗词中句子的节拍标示准确的是( )A看/万山/红遍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问/苍茫/大地B看万/山红/遍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问/苍茫/大地C看/万山/红遍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问苍茫/大地D看万山/红遍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问苍茫/大地12本词很讲究炼词,用字传神,对下列加点词语解说不准确的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染”字,表现出景色变化之快,之广。)B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这两字,一是充分表现飞得矫健有力,一是表现游得轻快自由。)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本是表示评论之意,但言中也隐约说出青年人涉世不深,心有不甘,大笔诛伐之意味。)D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一个“遏”字,显示出革命青年强大力量,从而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13下面是对本词的分析,其中分析欠妥当的一项是( )A首句“独立寒秋”,氛围凝重,内心与外物化为浑沌的一片,一种苍凉萧瑟之感油然而生。这就引发了下文的种种情思,蓄积了得以“飞流直下”的势头。B“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是上片写景的收束,通领了“看”的内容。C这首词的主要特点就是通过描绘的意象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所谓“景中寓情,情中显志”。D上片重在写“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下片重在写“人与人”之间,既体现了自然的伟大,又突出了人的伟大。两者并重,恰倒好处地表现了作者的情怀。阅读断章(卞之琳)回答1415问题。(6分,每小题3分)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1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不仅是“风景”(即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里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B人不自觉地充当了景中的人而被他人欣赏,人也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在人生的舞台上,人往往想成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被动地位C全诗四行,分为两个段落,分别静态地呈现一幅画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体现出统一的生活时空上创造诗歌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D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心目中,“你”皎洁妩媚胜过了“明月。全诗虽无一个“美”字,而“美”的形象却从读者想象中凸现出来15对这首诗主旨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做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B这首诗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C这首诗表现了人物、事物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D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16对下面一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菩萨蛮黄鹤楼毛泽东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注九派:水的支流叫派。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叫九派。A作者在上阕从茫茫奔腾的大江,写到了贯串南北的铁路。由西到东,由南到北,气象雄伟,B“烟雨莽苍苍”给眼前的景象布上了一层朦胧的诗意,使词的意境显得幽深、耐人寻味。C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阕生情,最后以乐观高昂的情调收束。D词中“酹滔滔”来自苏轼“一尊还酹江月”,苏轼“酹江月”是凭吊“千古风流人物”,诗人这里“酹滔滔”也是来凭吊古人。17对下面一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光明朱自清风雨沉沉的夜里,/前面一片荒郊。/走尽荒郊,/便是人们的道。/呀,黑暗里歧路万千,/叫我怎样走好!/“上帝!快给我些光明吧,/让我好向前跑!”/上帝慌着说:“光明?/我没处给你找!/你要光明,/你自己去造!”A诗以开头“风”“雨”“夜”“荒郊”等词语极力渲染环境的恶劣,旨在为下文写对光明的渴求作铺垫。B“上帝!快给我些光明吧,让我好向前跑!”这句诗中连用两个感叹号,语气非常强烈,这是一个对光明执着追求的强者对主宰万物的上帝的埋怨和责问。C最后四句,诗人借上帝之口,告诉我们光明只能靠自己去创造。这同国际歌中的歌词“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的思想意蕴是相通的。D通观全诗,有些句子似乎不那么顺口,寓意也比较单纯、直接,因此,在艺术构成上显然没有作者的散文荷塘月色那样圆熟,由此也可以看出此诗写于白话新诗草创之时。18对诗人臧克家在1932年写的老马一诗的主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A诗人以写实的手法,反映旧中国生产力低下,长途运输还得靠老马拉车。B诗人以“老马”为意象,揭示旧中国人民正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深重的苦难。C诗人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同情老马受到的折磨以及被人任意蹂躏的命运的感情。D诗人以“老马”为意象,显示旧中国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命运十分悲惨。19对下面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悬崖边的树曾卓不知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上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A这首诗借物喻人,写出了坚贞不屈的人格之美。B这首诗实际上写人在毁灭的边缘,顽强奋争,怀抱高远的理想。C这首诗细致地描绘了树的形象,表达了对这棵树的赞叹崇敬之情。D这首诗三节层层深入,节奏整齐,韵律和谐。20对下面一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思 念舒婷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A诗的第一节迎面而来的是“挂图”“代数”“琴”“桨橹”四个意象,它们打破了界限把几种“思念”紧紧联系在一起,使诗产生朦胧、深远的意境。B“思念”虽是抽象的思维,无法具体把握的感觉,但是我们通过这四个意象,分明看到了人物因思念而产生的焦灼、烦躁、惆怅、失意等情思。C二节通过两个比喻说出了时间的缓快和距离的遥远,含蓄曲折地写出了“思念”的那种焦灼感受和迫切感受。D全诗写“思念”,却不著一字,言约意丰,将人物的那种直率、坦诚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第卷(共90分)三、(18分)阅读下文,完成2124题。(10分)诗的境界(有删改)朱光潜像一般艺术一样,诗是人生世相的返照。人生世相本来是纷繁的,常住永在而又变动不居的。诗并不能把这漠无边际的人生世相抄袭过来,或是像柏拉图所说的“模仿”过来。诗对于人生世相必有取舍,有剪裁,有取舍剪裁就必有创造,必有作者的性格和情趣的浸润渗透。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亦必有所创,创为艺术。自然与艺术结合,结果乃在实际的人生世相之上另建立一个宇宙,正犹如织丝缕为锦绣,凿顽石为雕刻,非全是空中楼阁,亦非全是依样画葫芦。诗与人生世相之关系,妙处惟在不即不离。惟其“不离”所以有真实感;惟其“不即”,所以新鲜有趣。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钩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立自足之乐,此外偌大乾坤宇宙,以及个人生活中一切憎爱悲喜,都像在这霎时间烟消云散去了。任举二短诗为例: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崔颢长干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这两首诗都俨然是戏景,是画境。它们都是从混整的悠久而流动的人生世相中摄取来的一刹那,一片断。本是一刹那,艺术灌注了生命给它,它便成为终古,诗人在一刹那中所心神领会的,便获得一种超时间性的生命,使天下后世人能不断地去心神领会。本是一片段,艺术予以完整的形象,它便成为一种独立自足的小天地,超出空间性而同时在无数心神领会者的心中显现形象。诗的境界是理想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著一微点而加以永恒化与普遍化。它可以在无数心灵中继续复现,虽复现而却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的当时当境的特殊性格与情趣中吸取新鲜生命。21阅读第一自然段,回答下面三个问题。(3分) (1)诗对人生世相的做法是(限4个字) (2)“正犹如织丝缕为锦绣,凿顽石为雕刻”句中“丝缕”、“顽石”指的是, “锦绣”、“雕刻”指的是(各限4字以内)。 (3)“不即不离”概括了诗与人生世相的关系,“不即”在文中指诗,;“不离”在文中指诗,(用本段中原话作答)。22作者列举崔颢和王维的诗,在于说明诗的境界是有两个要素构成的,请概括说明有哪两个要素。(2分)答:要素一:(限8个字以内)。要素二:(限8个字以内)。23阅读第三自然段,概括出诗的意境的三个特点。(均限10字以内)(3分)答:特点一:特点二:特点三:2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2分)A诗不是像柏拉图所说的简单“模仿”人生世相,而是对人生世相的取舍、剪裁和创造。B诗的意境能让读者忘记喜怒哀乐。C诗的意境是穿越时空永恒存在的。D欣赏者在读诗时,自身的性格和情趣直接影响到对诗歌意境的理解。E诗的完整的艺术形象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塑造的。阅读下文,完成2528题(8分)人本意识与对人的尊重所谓人本意识,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弘扬人的生命存在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而这也正是儒家所津津乐道和汲汲追求的东西。儒家虽然不像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那样,突出人的个性自由与解放和个体的独立发展,但这只是相对而言。第一,儒家并没有完全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作用与价值,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与主动性。孔子说“为仁由己”,仁的境界的实现要靠自己的努力;又说“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认为“立人”“达人”要以“己立”“己达”为前提。孟子说“道惟在自得”,求道没有别的途径,全靠自身的修行和体悟。这都是对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的肯定。第二,主体理应包括个体主体和类主体,主体意识应包括个体主体意识和类主体意识。就类主体和类主体意识来说,儒家不仅不曾忽略,相反是十分看重的。一方面,儒家从人性的普遍性出发,把人看成是一种社会性的类存在。作为类存在,人在自然、宇宙中居于特殊的位置。另一方面,儒家立足于人的家庭血缘关系,以人伦世界、人伦社会为人的生存发展的根本依托,故而人的社会价值较之人的个体价值更重要。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儒家强调“人贵物贱”,认为人类有着不同于其他事物的高明高贵之处,具有其他事物无法比拟的价值;强调“民为邦本”,认为人民构成国家政治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国家的安宁才有保障,国家的发展才有可能;强调“民贵君轻”,认为人民、国家、君主这三者间,人民的重要性是第一位的,天下之得失取决于民心之向背。儒家的人本意识突出人的主体性,主张把人当人来看待,提倡重视民意,与民同乐,这是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体现,也是古代民主思想的萌芽。固然,儒家的人本或民本思想不同于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人本或民本观念是通过对人性的肯定来论证人格尊严,民主观念是通过对人权的肯定导出人格平等。人性与人权、民本与民主具有相通性,但不能等同。不过,人本或民本思想仍然可以成为民主思想的基础。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有必要从儒家的人本或民本思想中吸取有益养分。(节选自邵汉民儒家文化精神及价值的现代透视)25对“人本意识”的理解,不符合儒家思想的一项是( )A人本意识肯定人的主体性,主张“人贵物贱”,把人当作人看待。B人本意识主张尊重人,弘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看重人的生存发展。C人本意识承认个体主体的作用,看重人的个性及个体的独立及发展。D人本意识承认个体的独立性,追求人的主体性和独立自觉的价值。2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正确的一次是( )A中国儒家和西方思想家都注重的个性自由和个性解放。B中国儒家和西方思想家都尊重人性、人权和人的发展。C儒家民本思想以肯定人性为手段,西方民主思想以肯定人权为目的。D儒家民本思想强调人格尊严,西方民主思想强调人格平等。27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儒家认为人是一种社会性群体,分类而居;人性是普遍存的,不可否认。B儒家的人本思想包含着通过自身努力提升主体人格和精神境界的追求。C儒家“人贵物贱”、“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等观点的核心是争取民心。D儒家认为了解民情、尊重民意、与民同乐等都是尊重人的体现。28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代西方思想家较之儒家的高明之处,在于从关注人性到重视民本到建设民主。B人本意识让人体会到人的尊严与伟大,体验到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C儒家强调的“民贵君轻”,警示后世统治者要有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需要吸取民本思想的营养,扬弃官本位意识。四、(12分)29徐志摩,_主要成员之一。他的诗、散文以及艺术观受英国浪漫主义影响较深,注重意境创造与音律和谐。著有诗集志摩的诗_等,代表作再别康桥。(2分)30舒婷,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_诗派的代表人物,受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和30年代略带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影响,她的作品带有古典主义的倾向主要作品有_。(2分)31闻一多,现代著名爱国诗人、学者。著有诗集_。1946年7月11日中国民主同盟负责人李公朴惨遭国民党特务杀害,他于15日发表_,怒斥刽子手,痛骂反动派,当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毛泽东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2分)32普希金,杰出的_(国)民族诗人,十九世纪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富有人民性,被称为“俄罗斯生活百科全书”。他一生写了800多首抒情诗,包括著名的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致诗人等;叙事诗茨冈、青铜骑士;中篇小说_;短篇小说集别尔金小说集和代表作长篇诗体小说_。普希金是“俄国文学的始祖”。(2分)33为下面一段话拟一个概括性的标题。(不超过18个字)(4分)从聊斋志异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可以看到,蒲松龄将魏晋风流性情层面的“真”发展为更加执着的“痴”,“痴于情”是他人格构成中的基础,并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一系列痴男痴女的形象;其次,蒲松龄使魏晋风流自我层面的“狂”具有了审美的浓厚意味,以高扬的自我精神傲视一切不合理的世态人情,通过聊斋志异塑造了一系列狂生的形象;最后,对魏晋风流超我层面的旷达自然,蒲松龄又通过笔下的人物为其理想的境界加入了和谐浪漫、平凡而又超凡的爱情因素。答:_五、作文(60分)34人类已迈入21世纪。科技的高度发展,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作为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在物质生活之外,日益关注自己的精神生活,如文明修养、伦理道德、亲情友情、文学艺术,等等。请你以“精神家园”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高一语文同步测试(1)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B 2、C 3、C 4、D 5、D 6、C7、B 8、B 9、D 10、B11.A 12.C 13.D14、B 15、A 16、D 17、B(“上帝”一句表达的是对光明追求者对光明的渴望,并没对上帝埋怨的责问)18、B本诗以马为描绘对象,但作者决不会是在说现实中的马如何如何。作者显然是在以马喻人。本题AC两项都是误在不懂得这种手法。D项能联系该诗写作的时代背景来展开想象和联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