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2第11课《渐》(学生版)导学稿.doc_第1页
高中语文必修2第11课《渐》(学生版)导学稿.doc_第2页
高中语文必修2第11课《渐》(学生版)导学稿.doc_第3页
高中语文必修2第11课《渐》(学生版)导学稿.doc_第4页
高中语文必修2第11课《渐》(学生版)导学稿.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学科导学稿(学生版)班级: 姓名: 小组: 座号: 渐【课题】渐(粤教版语文必修2第11课)【课型】本文属于议论散文基本阅读课【学习目标】1能把握文章清晰的结构脉络,领会文章的主旨。(理解)2. 能品味文章富有哲理的语句,把握作者的人生态度。(理解、分析)3能学习作者用生动形象的故事来说明深刻道理,从而揭示生命的真谛的写作手法。(运用)【学习重点】1能把握文章清晰的结构脉络,领会文章的主旨。(理解)2. 能品味文章富有哲理的语句,把握作者的人生态度。(理解、分析)【学习难点】能学习作者用生动形象的故事来说明深刻道理,从而揭示生命的真谛的写作手法。(理解、运用)【课前预习积累】1、字音识记(1)单音字骤雨( ) 刑笞( ) 围炉拥衾( )佣工( ) 牛犊( )纨绔( )( )浩劫( )(2)多音字 倾轧 ( ) 刹那( ) 乘胜追击( )轧 轧钢 () 刹 乘 轧朋友( ) 刹车( ) 千乘之国( )2、字形识别kn ()称牛d( ) 精 zhn ()sh 罪 ( ) kn ( ) 乱d( )职 kn ( )测买d( )还珠刑ch ( ) din ( )污 百战不di ( ) zhn ( )板 青ti ( ) zhn ( )帽 y( )笑大方 zhn ( )染 荣 y( ) 遮 b( ) tng ( )写 凋 b( )3、词语积累不可思议: 围炉拥衾: 阴阳潜移: 【学习过程】一、内容导读本文在一开始便提出了中心论点: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文章将人生变化以一抽象的“渐”字加以概括:人生的各阶段的演进、人生的境遇的变化都是渐变的、不易觉察的。“渐”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变迁的痕迹,以致有的人在不知不觉中虚掷时光,甚至堕落。最后,作者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好好把握住人生的每个阶段铸就自己的“大人格”、“大人生”。整篇文章表现出了作者高屋建瓴、静观人生的一面。文章行文脉络如下:二、资料助读(一)作者简介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丰仁,号子恺,浙江桐乡人,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早年曾向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影响。1924 年开始发表漫画,成为进步文学研究会会员。他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既长于美术音乐,又工于散文,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早期漫画作品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后期常作古诗新画,特别喜爱儿童题材。他的漫画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是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代表作品有:子恺漫画、子恺画集、缘缘堂随笔、车厢社会、率真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等。(二)写作背景丰子恺先生有一个集子命名为静观人生,里面有一个专题叫“哀叹人生”,渐就属于这个专题,写于1928年。通过渐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丰子恺先生对于人生的态度:静观。他哀叹人生的短暂,哀叹有的人不懂得珍惜时间,虚度人生。“静观”也好,“哀叹”也好,我们从其中的一个词眼,就可以看出他对人生的态度是多么严谨。他希望人们要珍惜时间,好好把握住人生的每个阶段。三、随堂导学探究要点一:整体感知,探究文章的思想内容1、如何理解文中所写的“渐”?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作者是如何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渐”的?都举了哪些事例? 要点二:分析文章的选材布局阅读课文第15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3、课文引用了“抱犊跳沟”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作用是什么?这种写作手法对于说明“渐”的道理有什么好处? 阅读课文第67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4、文章在提出“渐”的本质是时间后,举了搭车乘船的例子,借这个例子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5、文章在结尾处选用中国诗人和英国诗人的两段诗文有何用意? 【资料链接】(1)纳须弥于芥子唐朝江州刺史李渤,有一次问智常禅师:“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我看未免太玄妙离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这实在是太不懂常识了,是在骗人吧?”智常禅师听了李渤的话后,轻轻一笑,转而问:“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是否真有这么回事呢?”“当然了!当然了!我何止读书破万卷啊?”李渤显出一派得意洋洋的样子。“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现在都保存在哪里呢?”智常禅师顺着话题问李渤。李渤抬手指着头脑说:“当然都保存在这里了。”智常禅师说:“奇怪,我看你的头颅只有椰子那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呢?莫非你也在骗人吗?”李渤听了之后,立即恍然大悟,豁然开朗。此处运用此典故,旨在说明能“纳须弥于芥子”的人亦是作者所言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人。(2)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出自白居易对酒五首之一,全诗为:“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贫随富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大意是说,人活在世界上,就好像局促在那小小的蜗牛角上,空间是那样的狭窄,还有什么好争的呢?人生短暂,就像石头相撞的那一瞬间所发出的一点火光,人生就这样过去了。人生不论穷富,不必太过于斤斤计较,应该尽量放宽胸怀,随时保持心情的愉快,这才是处世之道。此处引用此诗,说明白居易也是所言的“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的人。(3)一粒沙里见世界出自威廉布莱克的天真的预示。表面的意思是说,有限即为无限,关键是“心”,是人格。这与佛偈中的“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有异曲同工之妙。四、拓展延伸6、文章最后一段得出结论,点明写作意图,告诉人们应当深刻认识到“渐”的作用与本质,要像那些具有“大人格”、“大人生”的人那样能不为“渐”所迷惑。请联系有关的名诗名句,说说怎样才算有“大人格”、“大人生”? 五、强化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苔藓/鞭笞牛犊/渎职佣钱/雇佣B纨绔/执著勃发/悖论古刹/刹车C暮年/羡慕蜗牛/坩埚盛世/盛饭D骤然/驰骋枯寂/骷髅倾轧/轧钢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在不知不觉之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老气横秋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A不知不觉B天真烂漫C野心勃勃 D老气横秋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碾碎凹凸。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