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九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九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九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九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九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2018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1917年,列宁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中指出,俄国当时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实现了第二阶段目标的重大事件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小张同学在学习了十月革命后对其进行了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 )人类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a. b. c. d.3、下图为苏俄(苏联)19131925年粮食作物产量示意图。其中19211925年粮食作物产量增长的原因是实行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4、下图中,某条折线反映了苏联工业生产指数变化的趋势,这条折线是a. b. c. d.5、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材料全面显示了“斯大林模式”( )a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b致力于工业化的同时忽视了民生的改善c有利于苏联工业的迅速开展 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a.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b.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非洲的新秩序c.消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促进了世界和平稳定d.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7、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会议分赃性质的是日本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 对德国的军备实行严格控制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阿尔萨斯和洛林归于法国a. b. c.d.8、巴黎和会后,一位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感到新秩序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其“纠缠不清”主要是因为( )a.加剧了西方国家与苏俄的矛盾 b.便利了列强共同侵略掠夺中国c.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 d.没有根本上消除列强间的矛盾9、这是一位同学做的一道课后“自我测评”,a b c d 四项中有一项填错了,这一项是( )a.中国对外“门户开放” b.德国放弃海外殖民地c.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 d.法国收回失地10、“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根据乔治泰勒的这一“裙边理论”,美国最有可能流行长裙的时期是( )a.20世纪初 b.经济大危机时期 c.20世纪50、6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11、1933年罗斯福在演讲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这体现了这时期的美国( )a经济危机造成失业人数很多 b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大c必须实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措施 d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12、某同学对罗斯福新政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表格复习,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错误的一项是( )a.实施背景30年代大危机的沉重打击b.核心和基础全国工业复兴法c.新政特点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d.新政作用使美国从此消除了经济危机13、“在30年代,他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看不见的手 和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大国崛起这段解说词评论的是( )a“科技立国”政策 b.罗斯福新政 c.斯大林模式 d.改革开放14、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英国首相张伯伦返回伦敦,向簇拥着他的人群高声宣布:“我们赢得了一代人的和平。”事实上,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a延缓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b加快了二战的全面爆发c遏制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d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15、国际关系中,国家间往往通过召开国际会议来协调国家关系和解决各种争端。巴黎和会和慕尼黑会议的共同点是( )a会议都被英、法、美操纵b促进了新的国际关系的形成c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d都损害了弱小国家的利益16、名画格尔尼卡展出时,现场一位德国将领问画家:“这是您的杰作吗?”画家回答说:“不,这是你们的杰作。”这位画家是( )a达芬奇 b凡高 c毕加索 d德莱塞17、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一生中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他在昨日的世界中写道:时任英国首相张伯伦为了拯救和平,准备第三次去德国同希特勒谈判。那天,他正在国会演讲,德国回电了,声称: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同意与张伯伦在慕尼黑举行一次会议。“英国国会在那一瞬间失去了控制议员们高兴地跳起来,喊叫着,拍着手,大厅里响彻了欢笑声。”这个历史细节说明( )a英国与德国、意大利都是法西斯政权 b英国在二战全面爆发前奉行绥靖政策c英国与德国在历史上从来都是好盟友 d英国在张伯伦领导下赢得了二战胜利18、请阅读下面材料,最先遭遇到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长所说的“同样的命运”的其他人是( )a.法国 b.波兰 c.苏联 d.美国19、保罗肯尼迪在谈到国家的发展时说过这样一种观点:“如果一个国家在战略上过分 扩张(如侵占大片领土和进行代价高昂的战争),它就要冒一种风险:对外扩张得到的潜在好处,很可能被为它付出的巨大的代价所抵消。”以下国家的发展史不能佐证其观点的是( )a.17991814年的法国 b.19331945年的德国c.19361945年的日本 d.19411945年的苏联20、贺州市某中学九年级(8)班同学开展了一场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主题的班级辩论会。下列同学们的辩论观点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莫斯科保卫战终止了德军进攻苏联的计划 b.美、英等联军发起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c.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的绥靖政策不利于维护世界和平d.二战改变了世界面貌并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21、当苏德两军在斯大林格勒的断壁残垣中博杀时,纽约时报称之为“红色凡尔登”,德军称其为“伏尔加河畔的凡尔登”。这反映出两场战役的共同点是( )a.残酷性 b.正义性 c.决定性 d.突然性2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斗争的结果。二战期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标志是( )a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b苏联人民开始卫国战争c日本偷袭珍珠港,美英对日宣战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2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下列是与“二战”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斯大林格勒战役 德国突袭波兰 诺曼底登陆 攻克柏林战役a. b. c. d.24、下列四幅照片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些历史事件,其中与美国有关的是( )a. b. c. d.25、第一次将人权写入的国际文件是联合国宪章,它庄严宣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可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是( )a.根除了法西斯势力 b.使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c.极大的改变了世界格局 d.促进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历史期中答题卡班级 姓名 成绩一、单选题(共25道,每题2分,共5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材料解析题(共50分)26、在20世纪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成功的改革调整:一次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的美国,还有一次是中国的改革开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下图为俄国粮食产量变化曲线:(1)从上图可以看出,l921年后俄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21年前后其经济政策有何变化?(4分)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2)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宁的思路好在何处?(2分) 材料三:1933年,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3)造成美国出现“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河冰封,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罗斯福是如何应对这一局面的?(2分) 材料四: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罗斯福(4)如何正确理解材料中的“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4分)27、国家关系,利益至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请仔细观察两幅漫画,特别是其中的文字。(1)材料一中图a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2分)这一事件产生了怎样的恶果?(2分)结合图b分析英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分)材料二:就在希特勒入侵苏联的那一天,英国首相丘吉尔宣布:“苏联的危险就是我们的危险,也是美国的危险;苏联人为保家而战的事业,也是全世界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民族的事业;我们会尽力援助苏联。”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材料二表明,英国对苏联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材料三:1943年11月底,中、美、英三国首脑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在开罗举行会议,12月1日,三国发表开罗宣言的规定:中、美、英三国对日协同作战;“剥夺日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太平洋上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使日本强占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和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3)开罗宣言的发表对中国来说有何意义?(2分)材料四: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雅尔塔举行会议,通过了一系列重大决议。在苏联的坚持下,会议还通过了关于日本的协定即雅尔塔协定,内容如下: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为:1.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2.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即:(甲)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乙)苏联在大连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丙)苏联须保证在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的优越权益。(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5)从以上四则材料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28、战争与和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对孪生姐妹,战争中孕育着和平,和平中有潜伏着战争。让我们反思战争带来的苦难,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图1 20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1)请分别写出材料一(图1)中,a、b两国及它们所在的军事集团的名称。(4分)这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a国名 ;所在军事集团名称 ;b国名 ;所在军事集团名称 ; 材料二: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国进入战争状态。 摘自罗斯福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2)材料二中,为什么罗斯福说“1941年12月7日”是“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2分)面对法西斯国家的疯狂侵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