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兵 车 行预设教学设计高一语文组 弭 岚兵车行预设教学设计【课程分析】兵车行是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安排的就是李白和杜甫的诗篇。单元学习重点是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领会他们不同的艺术风格。兵车行是杜诗名篇,它揭露了唐玄宗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的罪行,思想深刻,艺术特点鲜明。学生通过本诗的学习,体会杜甫语言的精炼,诗风的沉郁,情感上的忧国忧民。重点难点 杜甫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政治时事和社会生活,被称为 “诗史”。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兵车行是杜诗的代表作,因此,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体会诗人深切的忧国忧民的感情,领会其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应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指导学生诵读诗歌,赏析诗中精彩的句子,体会这种情感,也正是难点所在。 【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诗词鉴赏的基本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必要做出过多的讲解说明,而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正处于热爱诗歌的年龄,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加上一些间接知识的积累,只要老师善于诱导,学生定能深入领会这首诗歌。我在教学中将引导学生,采取诵读、鉴赏和比较相结合的方法,为学生深刻理解文本、了解诗风并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提供平台。 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忧国忧民的的情感,了解杜诗的风格。【学习目标】1、知人论世,了解杜甫生平及创作风格。2、反复诵读,品味鉴赏诗歌的语言。3、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教学流程设想】一情境导入:我们在初中时曾经学过:“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写的石壕吏中的诗句。杜甫一生写过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兵车行。(设计意图:联系学生学过的知识,引出新课题,有利于“温故”和“知新”,同时为学生创设了情境,为快速进入新课提供保证。明确本课学习目标。)(设想效果:学生通过回忆旧知识,将情绪调动起来,迅速的找到学习兵车行的联系点,不自觉地投入进来。)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简介作者及创作风格。2、读准字音:车辚辚( ) 耶( )娘妻子 尘 埃( ) 干( )云霄 荆 杞( ) 生 男 恶( ) 声啾啾( )3、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耶娘妻子走( )相送 哭声直上干( )云霄 行人但( )云点行频 或( )从十五北防河 汉家山东( )二百州 禾生陇亩无东西( ) 役夫敢申恨( ) 信( )知生男恶 生女犹得( )嫁比邻(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知识的积累。)(设想效果:学生能自主完成该部分内容,个别字词还需点拨。)三、初读文本,整体感知:1、学生朗读文本,生生互评,教师点拨后,学生再读文本。2、教师范读文本,学生自由诵读,并思考问题:这首诗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唐玄宗天宝年间,唐王朝穷兵黩武。为了和吐蕃继续作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造成老百姓生离死别的惨痛后果。诗的感情基调是怨愤的。(设计意图:诵读是诗词教学的重中之重,“动情读”更是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朗读,使学生初步感知到文本内容,以便把握文本的感情基调。)(设想效果:在教师的点拨下,大部分学生能带有感情的诵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四品味语言,合作探究:(一)、小组合作学习, 将你喜欢的语句在组内交流,品味探究诗歌的语言。预设效果:1、开头一段:开头描写了爷娘妻子儿女与出征者生离死别的凄惨场面。(他是怎样来描写这种凄惨场面的?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表达效果?)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出了出征人和送行人之多;并且巧妙地运用了四个动词“牵衣”“顿足”“拦道”“哭”,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绝望和无奈的动作神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勾勒了一幅撕心裂肺的画面。2、“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束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无限制地超期服役,统治者的残酷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3、“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深刻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一语道破了苦难的根源,即统治者膨胀的开边政策。4、“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写出了战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造成了田园荒芜,荆棘丛生。5、“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这句话是心理描写,从重男轻女到重女轻男,这个改变,反映出人们心灵上受到非常严重的摧残,表达了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控诉。6、“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结尾运用描写的手法,想象青海战场的景象: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凄凄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内部合作学习,在初步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去品味揣摩诗歌的语言,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容。)(设想效果: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对文本的解读更深入了一层,同时也掌握了诗歌鉴赏的要领。)(二)、出示杜甫忧国忧民的诗句,学生齐读,深入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1、后人评价语:闻一多先生这样评价杜甫:“杜甫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诗人,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承久的一道光彩。”诗史数千言,一腔君国河山泪; 草堂三五里,沉郁顿挫野老心 杜诗详注诗人郭沫若题联: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2、杜甫忧国忧民的诗句: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 岁暮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 征夫(设计意图:通过齐读诗句,学生深入感受到了杜甫的博大胸怀,更加理解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设想效果: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充分理解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师小结:杜甫的一生穷困潦倒,但他从不把个人的遭遇放在心上,始终怀有一颗博爱之心。当自己的儿子被饿死时,他惭愧之余,想到的是普天下失去土地的百姓和戍边将士;当他的茅屋在秋风中摇摇欲坠时,他想到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当自己年老多病,孤舟漂流异乡时,他依然不忘哀叹民生的多艰。这种忧患感,这种责任心成就了杜甫诗史的地位,他的不平凡就在于此,他以布衣的身份,展示了民族大义,身居下位,却完成了从平民到圣人的超越。五当堂训练,写作拓展: 请以“杜甫,我想对你说”或“我眼中的杜甫”为题,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惠崇春江晚景课件
- 情商课件教学课件
- 2026届云南省保山市昌宁一中化学高一上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校园足球工作实施方案
- 恶劣天气自我保护课件
- 恩施民族服饰课件
- 防汛培训活动方案
- 企业管理下半年的工作方案
- 生活道具测试题及答案
- 家电公司复印机使用管理办法
- 2025年高考语文全国一卷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C919机组培训-导航系统
- GB/T 25751-2010压缩气弹簧技术条件
- GB/T 19137-2003农药低温稳定性测定方法
- 《中风的中医辨证论治(论文)4000字》
- 学院绩效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
- DBJ41∕T 225-2019 建筑施工斜拉悬挑式卸料平台安全技术标准-(高清版)
- 宗族祠堂的当代文化价值
- 网店开设与运营实战教程教学ppt课件(完整版)
- GB∕T 3185-2016 氧化锌(间接法)
- 南京南站明挖隧道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