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语文学科导学稿课 题: 18 将相和 备课时间:4.26 主 备 人: 张毓备 课复备栏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召集、商议、允诺、隆重、约定、胆怯、推辞、拒绝、能耐、诸位、和氏璧、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荆请罪、同心协力”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学习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悟人物特点,理清各段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学法指导:自读自悟合作学习通过自主阅读,自学生词,读懂课文,根据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展开学习,自学之后,和大家交流自己的体会,汇报收获,解决疑问。知识链接:战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前475前221)。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即秦、楚、齐、赵、燕、魏、韩,称为“战国七雄”。七雄并峙,战火频繁。秦国是最强的一个。秦国地处函谷关以西,其余六国在函谷关以东。赵国的东面是富强的齐国,西面是强大的秦国。赵国处在两大强国之间。“完璧归赵”的故事发生在秦国全力进攻楚国的时候。秦国不能集中更多兵力对付赵国,主要是用威胁的手段占赵国的便宜。【自主学习】1、读课题:题目中“将”指 ;“相”又是指 ;“和”的意思是: ;“将相和”的意思是: 。2、读一读“资料袋”批画知识点。查找历史背景和相关资料。 3、把课文读几遍,读通顺; 4、把课后的生字读两遍,读准字音,给课后方格中的生字组词。读读词语盘点中本课的词语.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导学释疑】一、选择你喜欢的读书方式,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做好批准。思考:1这篇课文共讲了 小故事,给三个故事加上小标题 、 和 。并分别说说每个小故事的主要内容。 2课文的主要内容是: 二、“对子”合作学习。 朗读第一个小故事,总结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 经过: 结果: 三、小组合作学习。 1再读课文1-10自然段,思考:说说蔺相如是在怎样的情况去秦国的,他是怎样一步步与秦王展开斗争的,结果怎样?分别用“”“”标画出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感受人物形象。 2提出几个感兴趣或不理解的问题小组内交流解决。也可以考考别的小组。 【巩固提升】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儿读出来的?(在文中画出来,并做好批注) 第二课时【温故知新】讲述故事完璧归赵。【导学释疑】一、默读渑池之会的故事(11-15自然段),思考: 1、理清第二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2、蔺相如为何拼命地坚持要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为何不敢拿赵王怎么样?3、在课文的这个部分中,你对哪些词句感受最深刻?在课文中画出来并做好批注。4、这场斗争,赵国和秦国是打个平手,还是赵国占了上风?你能用一些词语和句子来形容秦王的失败吗? 二、默读第三个小故事,探讨下列问题:在课文中画出这句话:“我廉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去!”。思考:1、从廉颇的话中能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蔺相如真的仅仅靠一张嘴吗? 2、廉颇负荆请罪,同学们认为廉颇有罪吗?廉颇负荆请罪,可以看出廉颇是是个怎样的人? 3、通过这个故事,你对蔺相如又有哪些认识? 【巩固提升】思考: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提示:全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 、 和 ,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第2个故事是第1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3个故事的 ,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检测反馈】一、读拼音写汉字。zho j xng zho chng nu dn qi( ) ( ) ( ) ( )qn s jng tio zh wi h sh b( ) ( ) ( ) ( )二、成语填空。完( )归赵 同心( )力 理直气( ) ( )口不提负( )请罪 理( )词穷 ( )无不克 无( )之宝三、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词语。 1)表示比对方弱,不敢较量。 ( ) 2)因回避而不说话。( ) 3)比喻物归原主。( ) 4)理亏。 ( ) 5)答应别人的事没有做到,失去信用。( )四、填空。 1)将相和这篇课文选自 的纪传体史书 。这部书既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被鲁迅先生称之为“ , ”。2)渑池会上,秦王要赵王 ,是为了侮辱赵王。蔺相如机智勇敢地逼着秦王 ,因而为赵王挽回了面子,维护了赵国的尊严。五、写出与下列人物相关的成语。廉 颇( ) 蔺相如( ) 大 禹 ( )项 羽( ) 刘 备 ( ) 诸葛亮( )【教学反思】课 题: 19 草船借箭学习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学习重难点:了解“草船借箭”一事的起因及经过。扣住课文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学法指导:自读自悟合作学习通过自主阅读,自学生词,读懂课文,根据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展开学习,自学之后,和大家交流自己的体会,汇报收获,解决疑问。知识链接: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号卧龙。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从此成为刘备的谋士。【自主学习】正确流利地读课文35遍,完成下列各题。1、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 )中有关情节改编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 )。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 ),( )、( )、( )各据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打败( ),又派兵进攻( ),于是,( )和( )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2、自读了课文后,这些知识你一定能掌握(我会读,又会写)。 妒忌 推却 都督 迟延 探听 私自 调度 水寨 擂鼓 呐喊 支援 丞相 军令状 委托 疑惑 弓弩手 自有妙用 神机妙算 3、我能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连线)弓 弩 手 古代军队射箭的兵士 丞 相 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略。 神机妙算 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如果完不成任务,愿接受军法处罚。 妒 忌 古代辅佐君主职位最高的大臣。军 令 状 对别人的某种有点感到嫉恨。【导学释疑】一、选择你喜欢的读书方式,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做好批准。我知道:草船借箭的原因:( ) 借箭前的准备:( )草船借箭的过程:( ) 草船借箭的结果:( ) 这是按( )的顺序来写作的。 二、反复读第二段,这段周瑜和诸葛亮有( )次对话,我认为周瑜和诸葛亮每次对话心理都是不同的,你能尝试着选词填空吗? 周瑜(明知故问);“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周瑜( )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周瑜( )说:“十天造的好吗?” 周瑜( )说:“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周瑜( )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脱口而出)“用弓箭最好。” 诸葛亮( )说;“都督委托,当然办” 诸葛亮( )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 必然误了大事。” 诸葛亮 ( )说;“只要三天。” 诸葛亮( )说;“我愿立军状” 【巩固提升】分角色表演课文。第二课时【温故知新】听写生字词。【导学释疑】一、自主学习: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 )讲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造出十万枝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 经过:( )周瑜派鲁肃探听诸葛亮怎样造箭,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利用草船向曹军借箭。 结果:( )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小故事。 3、说说诸葛亮和周瑜的性格特点 二、合作学习: 切入中心,领悟“神妙” 1、划出课文的中心句。请同学认真阅读全文,划出课文的中心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2、自由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哪里。 【巩固提升】周瑜临终感叹:“既生瑜,何生亮!”你认为周瑜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检测反馈】一、 读拼音写词语。 d j d d yn shn shu zhi li g wi tu tu qu( ) ( ) ( ) ( ) ( ) ( ) ( ) n hn zh yun chng xing co co s z shn j mio sun ( ) ( ) ( ) ( ) ( ) ( )二、句子练习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陈述句: 2、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清你帮帮我的忙。” 改转述句: 3、那盏红色的精致的小台灯是我的生日礼物。缩句: 三、选做题:写出下列成语中的相关历史人物 望梅止渴( ) 纸上谈兵( ) 卧薪尝胆( ) 闻鸡起舞( ) 完璧归赵( ) 草船借箭( ) 负荆请罪( ) 图穷匕见( )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三顾茅庐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就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功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青天。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句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简述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原因: 经过: 结果: 【教学反思】课 题:20 景阳冈学习目标:l认识11个生字。读读记记“限期、吓唬、诡计、霹雳、酥软、踉踉跄跄”等词语。2朗读课文,讲讲武松打虎的故事。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学习重难点:1. 研读“打虎”部分,感受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人物形象。 2.体会课文打虎以外的内容与打虎这一内容的关系。学法指导:自读自悟合作学习通过自主阅读,自学生词,读懂课文,根据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展开学习,自学之后,和大家交流自己的体会,汇报收获,解决疑问。知识链接:武松绰号“行者”,因为排行第二,又名武二,山东清河县人,武松从小父母双亡,由兄长武大郎抚养长大。武松自小习武,武艺高强,性格急侠好义。一次醉酒后,在阳谷县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一只猛虎,因此被阳谷县令任命为都头。武松兄长武大郎是一个侏儒,其美貌妻子潘金莲试图勾引武松,被拒绝,后被当地富户西门庆勾引,奸情败露后,两人毒死了武大郎。为报仇,武松先杀潘金莲再杀西门庆,因此获罪被流放孟州。在孟州,武松受到施恩的照顾,为报恩,武松醉打蒋门神,帮助施恩夺回了快活林。不过武松也因此遭到蒋门神勾结官府的暗算,被迫大开杀戒。在逃亡过程中,得张青、孙二娘夫妇帮助,假扮成带发修行的“行者”。武松投奔二龙山后成为该支“义军”的三位主要头领之一,后三山打青州时归依梁山。【自主学习】1.用横线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景阳冈(gng gng) 挑着一面旗(tio tio)脊梁(j j) 前爪(zho zhu)蹿下来(cun cun) 折断(zh sh) 迸出(bng bng) 踉踉跄跄(lin lin)晌午(shn xin) 咆哮(xio xio) 抡起(ln ln) 霹雳(p p)2.解释下列字。a.店家只给武松筛三碗酒。 b.手脚都酥软了。筛: 酥软: c.正是晌午的时候,武松走得肚中饥饿。 晌午: 饥饿: d.但有过往客商,可趁无间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 过往: 请勿自误: 【导学释疑】1、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分别给它们取个名字( )( )( )( )其中详写的是( )( )部分,略写的是( )( )2、再读课文,找出你认为课文中描写最精彩哪部分,说说从中体会出武松是个什么样的人? (温馨提示:读、勾、批、诵) 朗读课文第24自然段:“原来这样。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 “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 “我是清河县人,这条景阳冈几时听说有大虫!” “就有大虫,我也不怕。”“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这是武松在酒店饮酒时所说的一些话,从这些对话中可以看出武松具有怎样的性格? 仔细阅读课文第9-11自然段。 本段描写了人虎相遇时的场景,老虎的动作是 ,从中可以看出老虎 。 武松的对策是 ,从中可以看出武松 。 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武松打虎的语句,进一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同学们可以自由发挥,你觉得怎么读像武松就怎么读。【巩固提升】这篇课文主要写打虎,却为什么用了7个自然段很大的篇幅来写武松冈下喝酒,以及不听劝告执意上冈?【检测反馈】一、看拼音,写词语。xi hu gu j ling qing p l bng gh s run ( ) ( ) ( ) ( ) ( ) ( )二、形近字组词。 跪( ) 踉( ) 胯( ) 簌( ) 酥( ) 诡( ) 粮( ) 跨( ) 漱( ) 稣( )三、变换句式,句意不变。 a.难道不付你钱! ( ) b.岂不白白送了自家性命? ( ) C.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 )四、写出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这时候天快晚了,你还过冈,岂不白白送了自家性命?( ) B.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霹雳,震得山冈也动了。( ) C.大虫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 ( ) D.一滴太白酒,十里草木香。 ( )五、按要求写句子。 (1如今前面景阳冈上有只吊睛白额大虫。 缩句: (2)太阳落下去。 扩句: (3)大虫吼一声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改成比喻句: 【教学反思】课 题:21 猴王出世 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灵通、迸裂、避暑、楷书、造化、家当、顽劣、明明朗朗、喜不自胜、天造地设、伸头缩颈、抓耳挠腮”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石猴出世的经过,体会石猴性格特点。学习重难点: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学法指导:自读自悟合作学习通过自主阅读,自学生词,读懂课文,根据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展开学习,自学之后,和大家交流自己的体会,汇报收获,解决疑问。知识链接:西游记中国古典神话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讲述唐朝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它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自问世以来几百年间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久盛不衰。至今已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在中国,乃至亚洲部分地区,西游记已经家喻户晓。其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故事更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几百年来,西游记被改编成了各种地方戏曲、电影、电视剧、动画片、连环画,版本繁多。在日本等亚洲国家也出现了以孙悟空为主角的文艺作品,样式众多,数量惊人。【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并熟读。遂( )有 獐( )鹿 猕( )猿 顽( )耍 石碣( )挈( )女 去耶( ) 瞑( )目 石窍( ) 镌( )着2、通过查字典等方法解释下列词语。围圆: 序齿: 遂有:石窍: 灵通: 石碣:镌着: 喜不自胜: 瞑目:造化: 耍子: 家当:天造地设: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拱伏无违: 抓耳挠腮: 力倦神疲:【导学释疑】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石猴是从哪儿来的? 他是怎样成为猴王的?2、默读课文并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猴子?从文中找出依据并说明,可适当写批注、圈点,留下读书的痕迹。“那石猴在山中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A读一读此句,你仿佛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猴子?( ) B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你发现这句话有何特点?( ) C高声朗读此句,试着读出石猴的快乐、自由。注意读出节奏和韵味。 “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A读此句,你读懂了什么?( ) B体会情感,再次读句,注意语调。 “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 A找出此句中的动词: B从这些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 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A出声音读此句,用一个词来概括,真可以说是( )。 B从这一段的描写中,你体会出了石猴怎样的特点?( ) “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A读此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加上想象说一说。( ) B再次读此句,品味语言,读出韵味,体会古代白话文语言的概括性。 “石猴坐上面道,何不拜我为王?”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遂称美猴王。”理解“拱伏无违”,从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 ) 【巩固提升】猴王出世如此精彩,你们最喜欢哪个部分?我们来演一演。(注意动作语言的描写。)【检测反馈】、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第四十六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节选 国王听说,方才定性回神,又叫:“那和尚,二国师还要与你赌哩。”行者道:“小和尚久不吃烟火食,前日西来,忽遇斋公家劝饭,多吃了几个馍馍,这几日腹中作痛,想是生虫,正欲借陛下之刀,剖开肚皮,拿出脏腑,洗净脾胃,方好上西天见佛。”国王听说,教:“拿他赴曹。”那许多人搀的搀,扯的扯。行者展脱手道:“不用人搀,自家走去。但一件,不许缚手,我好用手洗刷脏腑。”国王传旨,教:“莫绑他手。”行者摇摇摆摆,径至杀场,将身靠着大桩,解开衣带,露出肚腹。那刽子手将一条绳套在他膊项上,一条绳札住他腿足,把一口牛耳短刀,幌一幌,着肚皮下一割,搠个窟窿。这行者双手爬开肚腹,拿出肠脏来,一条条理彀多时,依然安在里面,照旧盘曲,捻着肚皮,吹口仙气,叫:“长!”依然长合。国王大惊,将他那关文捧在手中道:“圣僧莫误西行,与你关文去罢。”行者笑道:“关文小可,也请二国师剖剖剜剜,何如?”国王对鹿力说:“这事不与寡人相干,是你要与他做对头的,请去,请去。”鹿力道:“宽心,料我决不输与他。”你看他也象孙大圣,摇摇摆摆,径入杀场,被刽子手套上绳,将牛耳短刀,唿喇的一声,割开肚腹,他也拿出肝肠,用手理弄。行者即拔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作一只饿鹰,展开翅爪,飕的把他五脏心肝,尽情抓去,不知飞向何方受用。这道士弄做一个空腔破肚淋漓鬼,少脏无肠浪荡魂。那刽子手蹬倒大桩。拖尸来看。呀,原来是一只白毛角鹿! 1.本文选自西游记,本故事发生在 (国名),国王封 鹿力、羊力为国师。 2.与三国师斗法项目是 3.鹿力的内脏被 抓走了。 A. 饿鹰 B.恶狗 C.狮子 D.乌鸦 4. 唐僧和鹿力大仙在高台上坐禅,羊力变臭虫扰乱唐僧注意力,悟空变 叮鹿力,唐僧胜。【教学反思】 课 题:回顾拓展五学习目标:1、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2、积累歇后语3、会交流读书心得学习重难点: 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评价人物。学法指导: 通过多种方式展示并交流本组课文学习的收获。【温故知新】 我收集的歇后语: 【导学释疑】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名著中的人物形象,他们的一些品质,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回顾本单元认识的人物,你最喜欢谁或最不喜欢谁,为什么? 1)独立完成 2)小组交流 3)选出代表全班交流2、你还读了那些名著?谈谈自己的收获。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希望同学们在读书时,能够记录下你的感受,做好读书笔记。 3、歇后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一种文化,在民间广为流传,你能说出几句吗?4、积累一些有关古典名著的歇后语。 1)自主学习 2)小组合作背诵 3)鼓励:运用歇后语A、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会听到人们运用歇后语,课文中这六个歇后语可能会在什么样的场合用到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试着说一说。B、交流。5、全班展示6、自读“读书书屋”的相关提示,谈一谈你的感受了解西游记,并作必要的概述。西游记的电视剧、动画片我们看的已经很多了,可是一百个人读西游记,就有一百个孙悟空的形象,一百个人读西游记,就能演出一百个孙悟空的形象,这就是名著的魅力,经典的魅力,文字的魅力。所以老师建议同学们品读原文,感受原汁原味的西游记才能真正读懂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请同学们找了原著读一读,感受那扑朔迷离的神话世界。7、课外扩展,鼓励搜集(1)有关于古代名著的歇后语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可以说出上半句,让大家猜一猜下半句。(2)请课下继续搜集有关于古典名著的歇后语,并试着明白这个歇后语的出处。【检测反馈】一、看拼音,写词语。 ku yo fn f d y yng yng xing ch tio wng ( ) ( ) ( ) ( ) ( ) w r m hu b j q sh li hung j ci ( ) ( ) ( ) ( ) ( )二、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缩句) 2、蔺相如对秦王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改为间接引语) 3、改为陈述句。 (1)这时候天快晚了,你还过冈,岂不白白送了自家性命? (2)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4、他在默默无语地诵读古诗游子吟。(修改病句) _ 5、我回忆起九岁时发现胚胎的过去了的往事时,感到十分自豪。(修改病句) _ 6、晏子足智多谋地驳倒楚王的故事感动了每一位读者。(改为反问句) 7、在赛马的过程中,人们的眼睛都目不转睛地看着一匹匹马。(修改病句) 8、晏子是一个人。(扩写句子)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将相和是根据 改编。史记用为_的形式来反映历史,成功地描写了众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如 、 、 等。作者是汉代的 。将相和中的“将”指 “相”指 ,“和”的意思是 。课文写了三个小故事: 、 、 。课文写了将相之间由和到分又到和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 的好品质,也赞扬了廉颇 的精神。 2、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 。这部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写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故事,书中塑造 、 、 、等人物形象,家喻户晓。书中的许多故事,如:“ ”、“ ”、“ ”、“ ”等广为流传。 3、水浒传是我国著名的古代长篇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 。小说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 起义的故事,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我最喜欢里面的人物 、 、 。 4、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神话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的主要人物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其中“ 、”“ 、”“ 、”等故事更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教学反思】课 题:口语交际 习作五学习目标: 1、在表演中进一步感受课文情节之生动,人物形象之鲜明,从而进一步感受中国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2、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学习缩写的方法,能够缩写文章。4、是通过缩写练习,进一步提高分析、综合、理解和概括的能力。学习重难点:学习缩写的方法,能够缩写文章,通过缩写练习,进一步提高分析、综合、理解和概括的能力。【温故知新】1.你最喜欢哪部名著?为什么?2.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或者你最崇拜谁?你想通过自己的表演来当一回你喜欢的人物吗?【导学释疑】1.你喜欢谁?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你喜欢的人物的特点的?(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2.人物的对话、表情、动作等,可以通过书上的一些叙述性的语言转化而成。3.如果让你来演这个故事,你觉得需要哪些准备?4.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可以自由小组为单位进行排练。(根据故事情节,安排好各种人物的对白、出场顺序以及剧本内容。)【巩固提升】1.班内表演。2.全班同学评议,评出“最佳表演家”。标准:(1)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再现故事情景。 (2)突出人物形象。第二课时【温故知新】 回忆概括课文内容及简要复述课文方法。【导学释疑】一、懂得为什么要缩写课文。 我们以往的作文,都是要求写具体,强调观察细致、叙述具体。把文章写具体是一种作文能力,但是仅学会写具体还不够,还要学会写得简洁。这也是一种写作能力。写文章,应需要具体就具体写,需要简洁就写得简洁。这次作文,是缩写课文,就是训练我们把长文章压缩成短文章。 二、明确缩写要求。 读课文中的(习作要求),想想:缩写要达到什么要求? 三、掌握缩写方法怎样缩写课文呢? 看课文中的(习作提示),边读边想边划,怎样压缩才能使缩写后的文章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 用“”划出句子,做下面填空: 把长文章压缩成短文章可以这样做:先( ),再( )。 修改时要注意:1、( ),2、( )。 四、默读三打白骨精,划出需要保留的内容。 1快速默读全文,想想:围绕赞扬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这个主要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据库事务管理的核心概念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宁波工程学院辅导员考试真题
- 2024年南京林业大学辅导员考试真题
- 2024年西安市雁塔区第六小学招聘笔试真题
- 战略管理中的法律风险识别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广州市培艺学校老师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成都理工大学选调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生物与艺术结合的跨界教学探索计划
- 企业战略创新与市场风险试题及答案
- 优化系统资源的使用策略试题及答案
- 12J3-3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
- 2023年版《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解读课件
- 7《玩磁铁》(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 2024建筑工程施工承包人工费合同书
- 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附答案
- 思辨与创新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复旦大学
- 2024年湖北水利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MOOC 算法设计与分析-武汉理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4春期国开电大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线形考(专题检测一至八)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JBT 9229-2024 剪叉式升降工作平台
- 2024猫砂行业调研报告(比亿奇、LORDE)-解数咨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