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教案第四周内容.doc_第1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教案第四周内容.doc_第2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教案第四周内容.doc_第3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教案第四周内容.doc_第4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教案第四周内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周执笔人:_朱宝颖_ 审核 : 授课人: 班级: 第一课时【学习内容】 过河【学习目标】1通过“过河”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运算。3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学习重点难点】探索“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知识链接】【学习过程】一、问题指向,预习先行1.算一算12-32 7415 2440836243 12255 36549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看课本19页图,仔细观察1.坐船的一共有多少人?2.至少需要几条船?3.阅读课本19页,找到和你相同的想法。4.哪一种算法好,好在哪里?(强调小括号的作用)三、互动探究,合作求解1 做一做。完成第19页“做一做”的习题。(1) 先说一说计算顺序。(2) 再独立计算。2 比一比,算一算。16+248 1892 3063(16+24)8 (189)2 (306)3四、强化训练,当堂达标1. 在里填“”或“=”。7+7+7+874+1 7977+7305+130(5+1) 924(92)48+328(8+32)8 18+369(18+36)92.判断。(1)(8+6)7与8+67都要先算乘法。 ( )(2)81减去6乘以6的积,列式为:(816)6。 ( )(3)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 )五、布置作业配练12页1、2、3题六、总结提升1.说说你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2.怎样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学习内容】配练12、13页【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学习重点难点】理解掌握带小括号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习过程】一、问题指向,预习先行独立完成配练第12页第1题。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1.看配练第12页第4题的图,问: 只鸡能把这些害虫吃完?2.看配练第13页第5题的图,回答问题。(1)一瓶可乐比一双手套贵多少元?(2)一支钢笔比一袋糖便宜多少钱?三、互动探究,合作求解先独立思考上述两个问题,然后小组讨论完成,并由小组代表回答讨论结果。四、交流展示,适度拓展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算式成立。1.156=10562.128=10283.614=6104五、强化训练,当堂达标配练第12页第2、3题。六、布置作业课本第18页第7、8、9题。第三课时【学习内容】课本第20页练习三【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里的,熟练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3培养学生自觉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学习重点、难点】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学习过程】一、问题指向,预习先行1.算一算, 16+248 18-92(16+24)8 (18-9)22.小医生出诊(1)51426 (2)8248 517 328 43 4 治疗: 治疗: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1)要求每行多少人?必须知道什么?(2)怎样求三个班的总人数? (3)认真思考课本第21页第7题的问题,小组讨论有几种可能性?把小组讨论的结果展示给同学。 三、交流展示,适度拓展1.看课本第20页第4题的问题,认真审题,弄清题意。问:1.有两堆桃子,一堆有26个,另一堆有19个,把这些桃子平均装在5只篮子里,平均每只篮子里装 个桃子?2.淘气拿着100元钱买了一袋大米,剩下的钱能买 几桶方便面?四、强化训练,当堂达标课本第21页第5、6题。五、布置作业课本第21页“数学游戏”。第四课时【学习内容】混合运算练习课【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熟练进行混合运算。2进一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学习重点难点】进一步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熟练计算【学习过程】一、问题指向,预习先行1.在混合运算这个单元里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2. 你认为在本单元学习中的疑难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1.说说下面各题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再计算出结果。251016 24248 758598 7286 632552.算一算,比一比(全班齐练,小组订正)2488 1242 403282488 1242 403283.把下面的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写成一个算式。(1)842 (2)251510 (3)4520 1028 1025 352015三、交流展示,适度拓展解决问题。1.有20米布,用去5米后,剩下的做西服,每套西服用布3米,可以做几套西服?2.小东看一本80页的书,明天看9页,看了7天后还剩下多少页?四、强化训练,当堂达标1.在里填上“”“”或“”。371240 3691 6634842347 8261846 1582152.计算。22146 1893 40855445 73629 9844057 2035 89-70五、布置作业课本第21页第5、6题。六、总结提升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教学反思】第五课时【学习内容】配练第13、14页【学习目标】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2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顺序。3培养学生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学习重点难点】能够熟练地计算混合运算【学习过程】一、问题指向,预习先行配练第13页第1、2题。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1.一本书有48页,小红已经看了6页,剩下的小红计划每天看4页,还要多少天才能看完这本书?2.小红一个星期花了9元钱,小明26个星期花了30元钱,谁每个星期花的钱多?多多少?3.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1)4936 (2)1798 483612 8432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配练第14页第3、4题。四、布置作业课本第20页第1、2、3题。五、总结提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五周执笔人: 朱宝颖 审核 : 授课人: 班级:三、方向与路线【单元学习内容】方向与路线【单元学习目标】1 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2 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3 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近感。【单元学习重点难点】1 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2 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根据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知识链接】 上学期已经学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和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本章在此基础上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和会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学法指导】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第一课时【学习内容】 辨认方向【学习目标】1 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3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重、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知识链接】上学期学习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此基础上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学法指导】小组讨论,交流合作。 【学习过程】一、 问题指向,预习先行1 我们学习过哪些方向?2 你面向北时,位于你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二、 呈现目标,任务导学看课本22页图,1 小熊现在站在哪里?2体育馆在学校的( )面,商店在学校的( )面。医院在学校的( )面,邮局在学校的( )面。3请仔细观察,在学校的周围还有哪些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又在学校的那个方向呢?4在同学们议一议的基础上,小组内进行小结,明确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三、交流展示,适度拓展利用方向板。1. 在教室辨认八个方向。2.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四、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完成课本第23页“练一练”。五、布置作业 配练第15页第1、2题。六、总结提升这节课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学习内容】认识路线【学习目标】1 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 通过借助认识路线的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重、难点】认识路线图,会用方位词描述行走的路线。【知识链接】上节课学习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这节课能够认识简单的路线图。【学法指导】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一、问题指向,预习先行你每天回家的路线是怎样的?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看课本第24页的路线图我们学校明天要来一批外地的小朋友,学校想让我们班的同学带着这批小客人乘坐1路车去动物园。如果你是小导游,你能向客人介绍一下1路车的行车路线吗?1 说一说。在小组互动中学会认识路线。(1) 请你在小组中说一说。(2) 全班交流。2 填一填。通过填一填、说一说明确行驶方向及路线。(1) 自己独立填一填。(2) 小组内说一说。(3) 全班交流。三、交流展示,适度拓展说一说。(1) 你的家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个有哪些建筑物?(2) 你的房间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各摆了哪些家具? 四、强化训练,当堂达标小组讨论完成课本第25页“练一练”。五、布置作业 画出你回家的路线。六、总结提升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根据图能说出物体所在的位置。2.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教学反思】第三课时【学习内容】认识路线的练习题【学习目标】1 通过练习,熟练认识简单的路线图,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 通过认识路线的练习,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重点难点】认识路线图,会用方位词描述行走的路线。【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一、问题指向,预习先行配练第18页第2题。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同学们看配练第17页的路线图,完成第1题的(1)、(3)、(4)小题。三、交流展示,适度拓展看配练第17页的路线图,讨论下列问题。1.小丽从渭源路出发坐3站,她可能在哪站下车?2.小强坐了3站后从东湖站下车,他是在哪站上车的?四、强化训练,当堂达标完成配练第18页第3题。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25页“练一练”第1题。六、总结提升1.这节课我们练习了“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根据练习熟练掌握简单的路线图。 2.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第四课时【学习内容】练习四【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叙述某一建筑物的具体位置,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2通过练习,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3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重点难点】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法指导】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一、 问题指向,预习先行课本第26页第2题。二、 呈现目标,任务导学1.算一算796 6218 635750 2. 列竖式计算334 476 5873看课本 第26页第1题的图,完成(1)、(2)、(3)题。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讨论交流。三、 强化训练,当堂达标完成练习四的第4题。四、 布置作业完成课本27页第3题【教学反思】第五课时【学习内容】练习课【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叙述某一建筑物的具体位置。2通过练习,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习重点难点】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法指导】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一、 问题指向,预习先行算一算42243 37198 286794336 2424 28549二、 呈现目标,任务导学1.小明有4套邮票,每套8张,他将其中的11张邮票送给同学,还剩多少张票?2.有两对堆苹果,一堆有2个,另一堆有17个,把这些苹果平均装在5个盘子里,平均每个盘子装几个苹果?三、 强化训练,当堂达标配练19页第1、5、6题。四、 布置作业 课本38页第1、2、3题。五、总结提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六周执笔人: 朱宝颖 审核 : 授课人: 班级:四、生活中的大数【单元学习内容】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数;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位数的名称,识别各数位的名称,认识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单元学习目标】1 通过实际操作,具体感受大树的实际含义,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数感。2通过“拨一拨”等活动,认识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3 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重点难点】1 能认、读、写万以内数,会用数表示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 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知识链接】一年级下册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认识,本单元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读写,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学法指导】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第一课时【学习内容】 数一数(一)【学习目标】1 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2 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3 通过“拨一拨”、“摆一摆”、“估一估”、“比一比”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学习重点难点】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间的关系。【知识链接】以前学习了计数单位“个”、“十”、“百”,本节课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学法指导】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一、问题指向,预习先行 在报纸、杂志或网络上查阅并记录生活中的大数。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1读一读(1)东方明珠电视塔高四百六十八。(2)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高约八千八百四十四米。(3)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大约有三千颗。2.这几个数和我们以前学的数有什么不同?3.说一说。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的大数。 (1) 在生活中,有许多这样大的数,你能找出来吗? (2) 和你的同伴说一说。三、互动探究,合作求解 1 数一数。通过数一数,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1) 小组合作数一数。每个同学准备20个小正方体,5人为一小组,摆出100个小正方体。在以每组摆出的100个小正方体为一层,让10个小组同学把一层正方体逐一放到讲台上,组织同学一层一层地数,数10层是一千个。 (2) 看图数一数。 出示图片,组织学生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2 感受一千、一万有多大。(1) 感受一千页的书有多厚。(2)感受一千人在操场上敬礼升旗会是什么样的?四、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配练20页第1、2、3题五、作业布置 课本31页的“涂一涂”六、总结提升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学习内容】 数一数(二)【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2通过说一说、摆一摆、估一估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3体会生活中常用的大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习重点难点】1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2通过说一说、摆一摆、估一估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学法指导】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学习过程】一、问题指向,预习先行1.在计数器上认识千位、万位2一百一百地数,从一百数到一千3一千一千地数,从一千数到一万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1.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有哪些?2.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3.一本书是100页,10本这样的书是几页?4.一所学校一千人,10所这样的学校有多少人?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1.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 )2.一百一百地数,九百前面的 数是( ),后面的数是( )3.最小的四位数和最大的三位数相差( )4.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四位是( )位。5.由4个百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6.五个五个地数,数10次是( )四、作业布置完成课本31页的“说一说”。五、总结提升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数位顺序表,并且知道了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第三课时【学习内容】 拨一拨(一)【学习目标】1、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数、读、写万以内的数。2、通过“拨一拨”、“数一数”及“数学游戏”等活动,激发读数写数的兴趣。3、体会生活中的大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习重点难点】读数、写数的方法【知识链接】前面认识了万以内的数,这节课学会读出、写出万以内的数,并将其在计数器上拨出来。【学法指导】合作探究,共同学习。【学习过程】一、问题指向,预习先行1在计数器上拨出99、12、82以前我们学过的数是几位数?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1拨出二百九十八,一个一地数,数到三百零二,并把它们写出来。2拨出三千八百,一百一百地数,数到四千一百,并把它们写出来。3你拨我写同桌一个在计数器上拨数另一个根据拨出的数写出来。4我读你写同桌一个根据另一个读的数把它写出来。5读书和写数时要注意什么?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完成课本33页的试一试四、作业布置五、总结提升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如何读数和写数,并能在计数器上拨出一个数。【教学反思】第四课时【学习内容】 拨一拨(二)【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顺序,会数、读、写万以内的数。2通过“拨一拨”、“数一数”及“数学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读数、写数的兴趣。3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难点】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顺序,会数、读、写万以内的数。【学法指导】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学习过程】一、问题指向,预习先行1.在计数器上拨出1002、100202写出下列数九百零八、一千零二十、一千九百、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1拨出五百九十七,一个一地数,数到六百零八。2拨出一千零三,一个一个往回数,数到九百九十五。3将学过的数按数位进行分类4读出下列各数9000; 1008; 6080; 5400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四、作业布置完成“练一练”的第3、4题五、总结提升这节课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顺序,会数、读、写万以内的数。【教学反思】第五课时【学习内容】练习课【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读数、写数的能力。2、通过练习,使学生懂得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位置上,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3通过练习,使学生具体感受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培养数感。【学习重、难点】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顺序,会数、读、写万以内的数。【学习过程】一、问题指向,预习先行1.20个一百是( );4600是( )个十。2.5734( )( )( )( ) 6058( )( )( )3.5008读作( )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1.下面各数的“5”表示什么?写下来。3650中的5表示( )5632中的5表示( )2531中的5表示( )2325中的5表示( ) 2.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有哪些?3.读数和写数时要注意什么?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配练22页第1、2、3题。四、作业布置配练23页4、5题。五、总结提升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执笔人:朱宝颖 审 核: 共 5 课时授课人: 授课时间: 班级:二( ) 第 七 周第一课时 比一比学习内容:比一比学习目标:1.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2.通过“估一估”的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3.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做学习的主人。学习重点、难点: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知识链接:本节课使学生在上节课熟悉掌握了“拨一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对“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理解。学习过程:一、问题指向,预习先行(布置课前预习)预习课本第36-37页,观察课本上列出的黄山、香山、恒山以及华山对应的海拔参数,比较其高度。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小组合作完成任务)1.黄山(海拔约1873米)、香山(海拔约575米)、恒山(海拔约2017米)、华山(海拔约2160米),分别比较黄山与香山、恒山与华山的海拔高度。是怎么想的?并尝试表达出来。2.比较1873 575;2017 21603.四位数与三位数比,四位数与四位数比。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学生完成课本36页“练一练”。 四、作业布置:1.做课本第36页“试一试”。五、总结提升:(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二)你认为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如何?六、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练习课学习内容:配套练习第 23-24页学习目标:1.做一些关于“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练习题。2.通过对“四位数与三位数大小”的比较以及“四位数与四位数大小”的比较,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3.在操作、探索和发现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重、难点: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知识链接:本节课是在学生对比较大小有了初步认识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学法指导:强调万以内数之间比较大小的方法,以及怎么样符号表示。学习过程:一、 问题指向,预习先行回顾上节课比较大小的方法。二、 呈现目标,任务导学填数位顺序表:( )位( )位( )位( )位( )位 (1)10个一是( ),10个十是( ),10个( )是一千,10个一千是( )。(2)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第五位是( )位。(3)一个三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一个数的最高位是万位,它是( )位数。(4)由8个百、3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数是( )。 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1.比较大小:1500( )1498 7890( )7980 1020( )980 920( )99032.写出下面各数。一千六百 写作: 三百零五 写作: 一百零八 写作: 九千零二 写作: 三千九百 写作: 五千零八 写作: 四、拓展延伸照样子填数4736=4000+700+30+62003=( )+( )1726=( )+( )+( )+( )4800=( )+( )529=( )+( )+( )7060=( )+( )五、作业布置:试一试第 题, 预习 。 第三课时 练习五(一)学习内容:课本第38-39页 :第1题-第6题。学习目标:1.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读数、写数的能力。2.掌握万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3.通过练习,让学生懂得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多少是不一样的。学习重、难点:读数、写数以及掌握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多少大小是不一样的。知识链接:本节课是在学生对比较大小有了初步认识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学法指导:1. 怎样读数和写数。2. 找规律写数。3. 同一个数在不同数位上表示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学习过程:一、问题指向,预习先行预习38页内容。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 1.阅读课本第38页第1题看图写数。 2.找规律写数。 3.读数,并且说题中数字“7”在什么数位上,各表示多少。4、看图连线。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