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基础PPT课件.ppt_第1页
信息基础PPT课件.ppt_第2页
信息基础PPT课件.ppt_第3页
信息基础PPT课件.ppt_第4页
信息基础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可编辑 基础知识点 1 信息基础 集成电路 通信 2 硬件 CPU 存储器 总线 磁盘 接口 cache CMOS BIOS 3 软件 操作系统 Office Excel Word ForntPage PowerPoint 画图 软件工程 概念 周期 4 网络 局 广域网构件 IP 域名 协议 网页 邮件 安全 5 进制 汉字编码 多媒体 声音采集 波形 MDI区别 图象大小 压缩标准 第1页 可编辑 Part1 信息基础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 InformationTechnology 简称IT 指的是用来扩展人们信息器官功能 协助人们更有效地进行信息处理的一门技术 信息技术包括 扩展感觉器官功能的感测 获取 与识别技术扩展神经系统功能的通信技术扩展大脑功能的计算 处理 与存储技术扩展效应器官功能的控制与显示技术信息与数据的关系 信息是对数据加工提炼的结果 是对人类有用的知识 而数据是信息的符号化表示 是信息的载体 第2页 可编辑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语言的形成和使用 文字的创造 印刷技术的发明 望远镜 显微镜 电报和电话通信 广播 电视 雷达 卫星 遥感感测 计算机 机器人 因特网 Internet 第3页 可编辑 信息基础技术 微电子技术 信息存储处理介质 cpu 存储器 以集成电路为核心 集成电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使用半导体材料硅依据集成度分为各种规模 PC机都用超大和极大规模单块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平均每18 24个月翻一番 这叫做Moore定律IC卡 集成电路卡 存储器卡 CPU卡光电子技术 信息传输 信息存储 光纤 光盘 第4页 可编辑 信息系统技术 信息系统技术指的是与下列内容相关的行为和活动 信息的收集 如信息的感知 测量 获取 输入等 信息的加工 如信息的分类 计算 分析 转换等 信息的存储 如书写 摄影 录音 录像等 信息的传递 如邮寄 电报 电话等 信息的施用 如控制 显示等 第5页 可编辑 信息应用技术 信息应用技术是为了各种实用目的 如信息管理 信息控制 信息决策而发展起来的具体技术 主要应用范围包括各行各业 举例如下 雷达 以感测与识别为主要目的电视 广播 以单向 点到多点的信息传递为主要目的电话 以双向 点到点的信息交互为主要目的银行 以处理金融信息为目的图书馆 以信息收藏和检索为主要目的因特网 跨越全球的多功能信息处理系统 第6页 可编辑 计算机 代 的划分 世界上第一台数字计算机 1946年美国ENIAC 集成电路规模 SSI MSI LSI VLSI ULSI 第7页 可编辑 通信就是信息的 远距离 传递与交流现代通信 使用电波或光波传递信息的技术 也称为电信 telecommunication 如电报 电话 传真 电子邮件 BBS QQ等对通信系统的要求 远距离 调制解调技术 MODEM 载波低成本 多路复用技术 Multiplexer 交换技术 Switch 高速度 光纤通信技术可靠 信号不失真 无差错 保证通信畅通 数字通信 方便 移动通信技术 无线 数字通信 安全 加密 身份认证 数字通信 Part1 信息基础 通信技术 第8页 可编辑 通信系统的模型 通信的三要素 信源 信宿 信道电信号 或光信号 有两种形式 模拟信号形式 通过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如信号的幅度 来表示信息 例如人们打电话或者播音员播音时声音经话筒 麦克风 转换得到的电信号 数字信号形式 使用有限个状态 一般是2个状态 来表示 编码 信息 例如电报机 传真机和计算机发出的信号都是数字信号 第9页 可编辑 常用通信方式有线载波通信 频分多路 FDM 时分多路 TDM 复用技术光纤通信 波分多路 WDM 复用技术无线通信 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使用电磁波调制后进行传输微波通信 直线传播 应用 长途电话 蜂窝移动电话 全数字高清晰度电视 HDTV 等 卫星通信 微波通信 移动通信 蜂窝移动通信 移动台 基站 移动电话交换中心 2G GSM CDMA 3G WCDMA CDMA2000和TD SCDMA Part1 信息基础 通信技术 第10页 可编辑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数据传输速率 简称数据速率 datarate 指实际进行数据传输时单位时间内传送的二进制位数目计量单位 位 秒 bps 千位 秒 kbps 兆位 秒 Mbps 或 千兆位 秒 Gbps 等信道带宽 也称为信道容量 bandwidth 一个信道允许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信道带宽与采用的传输介质 传输距离 多路复用方法 调制解调方法等密切相关误码率 errorrate 指数据传输中规定时间内出错数据占被传输数据总数的比例端 端延迟 end enddelay 指数据从信源传送到信宿所花费的时间 第11页 可编辑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计算机硬件组成 中央处理器 CPU 主外存储器 输入 输出设备 系统总线 I O端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冯 诺依曼 五大模块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将问题的解算步骤编制成为程序 程序连同它所处理的数据都用二进位表示并预先存放在存储器中程序运行时 CPU从内存中一条一条地取出指令和相应的数据 按指令操作码的规定 对数据进行运算处理 直到程序执行完毕为止 Part2 硬件系统 组成 第12页 可编辑 BIOS COMS 主板上有两块特别有用的集成电路芯片 BIOS ROM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具有启动计算机 诊断计算机故障及控制低级输入输出的功能 是连接软件程序和硬件设备之间的接口 BIOS包含程序 POST PowerOnSelfTest 加电自检 程序 系统自举 装入 程序 CMOS设置程序 基本外围设备的驱动程序 CMOS RAM 存放用户对计算机硬件所设置的一些参数 包括当前的日期和时间 系统的口令 系统中安装的软盘 硬盘驱动器的数目 类型及参数等 CMOS是易失性存储器 必须用电池供电 才能使计算机关机后数据不丢失 第13页 可编辑 计算机加电过程 接通电源 自动执行BIOS程序 上电自检 初始化 然后通过引导程序 装入操作系统 并将系统控制权交给操作系统 加电 复位 时 首先执行POST 按CMOS中的内容来识别硬件的配置 测试各部件的工作状态 发现错误则报错 按Del 或F2或F8健 进COMS 执行BIOS中自举程序 按照CMOS中预先设定的启动顺序 搜寻外存储器 软 硬盘或光盘 读出引导程序并装入内存 控制权交给引导程序 由引导程序继续安装操作系统 整个计算机处于操作系统的控制 第14页 可编辑 CPU的结构 控制器 运算器 寄存器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影响CPU速度的主要因素 主频 cache 寄存器 运算器位数 字长 指令组成 采用二进位表示 操作码和操作数指令系统 与CPU的硬件相关 不同CPU的指令系统是不相同的 指令系统风格可分为 CISC 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 如80486 Pentium 等RISC 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 如SunSpace HPPA PowerPC等 Part2 硬件系统 CPU 第15页 可编辑 Part2 硬件系统 存储器 存储器分类 主存Primarymemory 内存 存取速度快而容量较小 直接与CPU交换数据 是计算机的工作存储器 断电后信息丢失 辅存Secondmemory 外存 存取速度慢而容量大 永久性地存放着计算机中所有信息 其中的信息需要先送入内存 CPU才可使用 内存的分类随机存储器 RAM 可读可写 掉电后数据丢失只读存储器 ROM 只能读取数据 不能写入 数据可永久保存 第16页 可编辑 图形卡 硬盘控制器 用作BIOS存储器 内存储器的分类及应用 内存由半导体存储器芯片组成 芯片有多种类型 半导体存储器 只读存储器 ROM 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 不可在线改写内容的ROM 快擦除存储器 FlashROM 用作Cache存储器 用作主存储器 第17页 可编辑 Cache是使用SRAM组成的一种高速缓冲存储器 简称缓存 它的速度几乎和CPU一样快 Cache中的数据是主存中很小一部分的影射 副本 最近最有可能访问的数据和指令 一般一级缓存集成在CPU中 二级以前集成在主板上 现在也在CPU中内存条的类型 单列直插式内存条模块 SIMM 双列直插式内存条模块 DIMM Rambus内存条模块 RIMM 第18页 可编辑 外存储器特点 磁性材料制成 便宜 容量大 读写速度慢 数据永久保存硬盘硬盘是在一个轴上装上1至5个同样大小的圆盘片的装置 盘片由铝合金 陶瓷或玻璃制成 其表面涂上磁介质 外存储器 第19页 可编辑 读写硬盘信息的操作过程 主机首先给出要读写的扇区地址 磁头号 扇区所在记录面 例如 0号磁头柱面号 扇区所在的磁道 例如 5号柱面扇区号 例如 1000号扇区硬盘的操作流程如下 所有磁头同步寻道 由柱面号控制 选择磁头 由磁头号控制 被选中的磁头等待扇区到达磁头下方 由扇区号控制 读写该扇区中的数据 第20页 可编辑 硬盘存储器的性能指标 1 容量 磁头数 柱面数 扇区数 扇区容量 以GB为单位 目前硬盘单碟容量约为40 100GB 2 平均存取时间 在几ms 几十ms之间 由硬盘的旋转速度 磁头寻道时间和数据传输速率所决定 3 缓存容量 原则上越大越好 通常为2MB 8MB 4 数据传输速率外部传输速率指主机从 向 硬盘缓存读出 写入 数据的速度 与采用的接口类型有关内部传输速率指硬盘在盘片上读写数据的速度 转速越高内部传输速率越快 5 与主机的接口 前些年使用 并行ATA IDE 接口当前流行 串行ATA SATA 接口 第21页 可编辑 信息的平均存取时间 磁盘上的信息以扇区为单位进行读写 平均存取时间为 T 寻道时间 旋转等待时间 数据传输时间寻道时间 磁头寻找到指定磁道所需时间 大约5ms 旋转等待时间 指定扇区旋转到磁头下方所需要的时间 大约4 6ms 转速 4200 5400 7200 10000rpm 数据传输时间 大约0 01ms 扇区 第22页 可编辑 光盘存储器 CD分类 CD ROM CD R CD RW容量 约650MBVCD VideoCD 记录约74分钟视频 采用MPEG 1编码数据传输速度 以每秒150KB为单位 目前驱动器的速率多为40倍速 6MB S 48倍速 7 2MB S DVD 容量 单面单层 大约4 7GB 采用红色激光 容量增大 采用MPEG 2数据压缩技术 第23页 可编辑 Part2 硬件系统 I O总线与I O接口 总线的定义 用于在CPU 内存 外存和各种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传输信息的一个共享的信息传输通路及其控制部件 总线带宽 MB s 数据通路宽度 8 总线工作频率总线的分类 CPU总线 连接CPU和内存 I O总线 连接内存和I O设备 I O总线上有三类信号 控制信号 地址信号 数据信号目前PC机使用的I O总线 PCI总线 32位 64位 工作频率33 3MHz PCI Express 高速PCI总线 第24页 可编辑 常用的I O接口及其性能参数 第25页 可编辑 USB接口 通用串行总线式接口 UniversalSerialBus 高速 可连接多个设备 串行传输传输速率 USB的1 0 1 1版 1 5Mb s和12Mb sUSB2 0版 高达480Mb s 60MB s 使用4线连接器 体积小 符合即插即用规范 即PnP 使用 USB集线器 扩展机器的USB接口 最多连接127个设备可通过USB接口由主机向外设提供电源IEEE 1394接口 简称1394 主要用于连接需要高速传输大量数据的音频和视频设备 它的传输速率可达400MB s 第26页 可编辑 Part2 硬件系统 常用输入设备 键盘 字符和命令 大多电容式 接口有AT PS 2 USB鼠标器 位置和命令 指标是分辨率dpi 现在300 400 分为 机械式 光电式 光机式 接口有 RS 232 串口9针 PS 2 6针 USB笔输入 位置 命令和字符 工作原理 电磁感应扫描仪 图象 工作原理 光电转换 主要部件 CCD 电荷耦合器件 接口有 SCSI USB 1394数码相机 图象 主要部件 CCD或CMOS 存储卡 SM SD CF 快擦除存储器 第27页 可编辑 Part2 硬件系统 常用输出设备 显示器监视器分类 CRT阴极射线管显示器LCD液晶显示器显示控制器 又称显示卡 接口电路 控制逻辑 显示存储器VRAM分类 PCI 局部总线接口 显示卡AGP 图形加速端口 显示卡等 直接把主存与VRAM相连 数据线宽度32或64位 传输速率达533MB S 1GB S 第28页 可编辑 显示器的性能指标 显示屏尺寸 以对角线长度度量 如 15吋 17吋 19吋 21吋屏幕横向与纵向的比例普通屏 4 3宽屏 16 10 或16 9显示分辨率整屏可显示像素的最大数目 分辨率越高 图像越清晰表示 水平像素个数 垂直像素个数例 1280 1024 1024 768 800 600 640 480在显卡的控制下 屏幕分辨率是可变的 有多种不同的显示分辨率 显示模式 画面刷新速率画面每秒钟更新的次数 通常速率越高图像稳定性越好 第29页 可编辑 像素点的信息表示 黑白 若每个像素点用8位二进制位表示 则共有28 256种不同的灰度表示彩色 每点由三种基色合成 RGB 若每个像素点用RGB8 8 8模式表示 即每个光点用24位二进制 3B 表示 则共有224 16M种颜色数举例 一副大小为640 480的彩色图片用RGB8 8 8模式显示 问该文件大小 若用RGB5 5 5模式 答 3B 640 4802B 640 480显卡存储器VRAM的作用 存储显示屏上所有像素点的颜色信息显示器的分辨率 颜色数 VRAM的大小 这三者的关系VRAM B LOG2颜色数 8 分辨率设分辨率固定 RAM越大 则颜色数越多 若RAM固定 分辨率高 颜色数越低举例 设某显示卡的RAM容量为1MB 显示器分辨率为640 480 问其共可表示多少种不同的颜色 1MB 640 480 3B 共计28 3 16M种颜色 第30页 可编辑 打印机 击打式针式打印机分为9针 16针 24针 特点 噪声大 质量差 便宜 有平推式进纸技术 用于票据打印 接口 并口非击打式激光打印机 高质量 高速度 低噪音 有黑白和彩色之分 接口 并口 USB SCSI喷墨打印机 彩色图形 经济 低噪音 质量好 第31页 可编辑 Part3 软件系统 计算机软件 概念 软件既包含程序 也包含与程序相关的数据和文档 分类 从用途分 系统软件 与具体应用领域无关 如 操作系统 语言处理系统 DBMS支撑软件 用于支持软件开发与维护的软件应用软件 特定应用领域专用的 用于解决处理某具体问题的软件 从软件知识产权分 商品软件 付费 软件许可证 共享软件 shareware 具有版权 可免费试用一段时间 允许拷贝和散发 但不可修改 过了试用期若还想继续使用 就得交一笔注册费 成为注册用户 自由软件 freeware 开放源代码软件 用户可共享 并允许随意拷贝 修改其源代码 允许销售和自由传播 但是 对软件源代码的任何修改都必须向所有用户公开 还必须允许此后的用户享有进一步拷贝和修改的自由 第32页 可编辑 特殊的软件 计算机病毒 定义 蓄意编制的一种具有寄生性的计算机程序 它能在计算机系统中生存 通过自我复制来传播 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 从而给计算机系统造成一定损害甚至严重破坏 特点 破坏性 隐蔽性 传染性和传播性 潜伏性危害 破坏文件内容 删除重要程序 修改或破坏数据 占用内存 破坏主板及其他硬件防范 经常性 及时地做好系统及关键数据的备份工作 第33页 可编辑 Part3 软件系统 软件工程 概念的提出 用工程化的方式开发软件 解决软件危机软件生命周期 定义期 开发期 维护期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 系统规划与分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概要设计 总体设计或结构设计 解决模块问题详细设计 解决模块中的具体算法问题系统实施与运行维护编码与调试软件测试 模块测试 集成测试和验收测试 软件维护 纠正性维护 适应性维护 完善性维护 第34页 可编辑 Part3 软件系统 系统软件之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有两个重要作用管理系统中的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界面操作系统的功能任务管理 多任务处理 前台 后台 进程管理 分时 并行处理 存储管理 虚拟存储器 文件管理设备管理 指I O设备作业管理操作系统的类型 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 采用时间片轮转方式实时系统 用于实时控制系统和实时信息处理系统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 单用户多任务高性能计算机操作系统 加强安全性 记帐审记和通信网络操作系统 包含服务器和客户机 提供网络协议分布式操作系统 嵌入式操作系统 第35页 可编辑 常用操作系统 Windows 单用户 多任务 图形用户界面UNIX 1970年美国Bell贝尔实验室开发的多用户 交互式 分时操作系统 采用树型目录结构Linux芬兰的学者LinusTorvolds遵从可移植操作系统接口POSIX标准开发 内置许多网络协议 原代码公开OS 2IBM于1988年推出 第36页 可编辑 Part3 软件系统 系统软件之程序设计语言和语言处理程序 程序设计语言分类 机器语言 使用计算机指令系统程序语言 是二进制代码形式汇编语言 使用助记符代替机器语言 称为汇编语言 高级语言 接近人类自然语言语言处理程序汇编程序 将用汇编语言编写的源程序转换成机器语言解释程序 口译 将用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转换成机器语言 特点 从头开始 边解释边执行 不生成目标代码编译程序 笔译 将用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转换成机器语言 特点 先扫描生成目标代码 可保存后在执行 第37页 可编辑 计算机语言成分 数据 整型 实型 布尔 数组等控制 三种结构 顺序 选择 分支 重复 循环 算法 定义 问题求解规则的一种过程描述性质 确定性 有穷性 可行性 输入与输出衡量标准 时间复杂度 空间复杂度数据结构研究操作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运算的一个学科包含内容 数据的逻辑结构 数据间的关系 如 顺序关系 线性表结构 树型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 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器上的实现 如链接表是以指针方式表示的线性表结构数据的运算 检索 插入 删除 更新 排序等 数据的元素定义在逻辑结构上 但实现要在存储结构上进行 第38页 可编辑 Part4 网络 网络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是利用通信手段 把地理上分散的 能够以相互共享资源 硬件 软件和数据等 的方式有机地连接起来的 而各自又具备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计算机网络的组成通信子网 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资源子网 网络中共享的硬件 软件和信息资源通信协议和相关网络软件 通信双方事先约定好的 必须遵守的规则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跨度分类 局域网 广域网 城域网按拓扑结构分类 环型网 总线型网 星型网 树型网 第39页 可编辑 Part4 网络 数据通信基础 数据传输系统由下述几部分组成 信道调制解调器 MODEM 多路复用器交换机多路复用技术时分多路 数字信息传输采用最多频分多路 有线电视采用波分多路 光纤通信交换技术电路交换 电话交换机 速度快 利用率底 成本高分组交换 利用率高 有延迟 不宜于实时通信或交互通信异步转移模式ATM 适合声音 视频 第40页 可编辑 Part4 网络 传输介质 有线信道双绞线 10Mb s 100Mb s 价格便宜 但易受高频电磁波干扰 误码率较高 一般用于局域网同轴电缆 传输距离几公里到几十公里 抗干扰光缆 传输速度快 误码率低 距离长 不受干扰无线信道无线电波 天线的大小决定距离卫星 无线电波中继系统微波 频率高 向一个方向传输 易受障碍物影响红外线 便宜 距离短 直接对着激光 距离远 易受障碍物影响 第41页 可编辑 Part4 网络 计算机局域网 特点 地理有限 使用专用线路 速率快 10M 1Gbps 延迟低 可靠性好组成 工作站 服务器 网卡 传输介质 互连设备常用局域网总线式以太网 广播方式通信 10M 100Mbps 以数据帧 frame 为传输单位 一次传输一帧 采用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 CSMA CD 方法光纤分布式数字接口网 FDDI 环型结构 100M 构造主干网 需要通过网桥和路由器互连交换式以太网 星型结构 使用交换式集线器 以太网交换器 构建无线局域网 采用红外或无线电波 协议802 11标准 Wi Fi 蓝牙 1Mbps 10cm 1m不同的局域网 采用不同的数据传输技术 第42页 可编辑 常用工作模式对等模式 peer to peer 每一台计算机都能既充当服务的请求者 又充当服务的提供者客户 服务器模式 client server 每一台计算机都扮演着固定的角色 要么是服务器 要么是客户机局域网的扩展使用中继器进行互连 连接同类型的局域网 工作在网络的物理层 起放大信号的作用 使用网桥进行互连 连接同类型网段 比中继器多一个 帧过滤 功能 即网桥会检查每一个信息帧的发送地址和目的地址 第43页 可编辑 什么是计算机广域网 广域网 WAN 是跨越很大地域范围 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 并包含大量计算机的一种计算机网络特点 远距离 需要使用远程数字通信线路进行通信大规模 网络中包含大量的网络 子网 和计算机 数量几乎不受限制异构性 进行互连的局域网有多种不同类型从功能来说 广域网与局域网并无本质区别 只是由于数据传输速率相差很大 一些在局域网上能够实现的功能在广域网上可能很难完成 Part4 网络 广域网 第44页 可编辑 Part4 网络 广域网 构建广域网的3个基础 高速数字通信干线分组交换与路由技术本地网 用户接入技术广域网的结构广域网由许多交换机组成 每一台计算机都连接到交换机上 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是远程数据通信干线以包 pack 为单位在网络中传输分组 包 交换机负责把包从一个场地传送到另一场地基本工作模式是存储转发 storeandforward 每一台交换机都必须有一张路由表 表中必须包含所有可能目的地的下一站交换机位置 第45页 可编辑 什么是分组交换 PacketSwitching 分组交换的要点 被传输的数据必须划分为若干 分组 packet 简称 包 进行传输每个分组中必须包含收发双方的地址每个分组由分组交换机进行处理 存储和转发才能送达目的地每个分组的格式如下 分组交换示意 第46页 可编辑 路由问题 包交换机每收到一个数据包 必须选择一条路径来转发这个包 路径选择就称为路由 routing 交换机使用路由表解决路由问题路由表要穷尽网中所有的计算机 要为每一目的地计算机指出 交换机出口 下一站目标路由表可以而且必须简化每一交换机都使用各自的路由表怎样支持多台计算机同时进行通信 数据以包 packet 分组 为单位在网络中传输 交换机负责把包从一个站点传送到另一个站点存储转发 第47页 可编辑 Part4 网络 因特网及其应用 TCP IP协议划分为 个层次 物理层 网络接口层 网络互连层 IP 传输层 TCP UDP 应用层 HTML IP地址每一台计算机分配一个唯一的地址使用 字节 32个二进位 表示 每字节间用 分隔 每字节最大值为 IP地址 类型号 网络号 主机号 类IP地址 A类 IP地址的特征是最高位为 0 其IP地址首字节的取值范围为 如 123 10 35 48B类 最高2位为 10 其IP地址首字节的取值范围为 如 131 24 35 68C类 最高3位为 110 C类网络IP地址首字节的取值范围为 如 210 117 23 12D类 IP地址的特征是最高4位为 1110 组播地址E类 IP地址的特征是最高5位为 11110 备用 第48页 可编辑 IP数据报 IPdatagram 不同的物理网络 使用的数据包 或信息帧 格式互不兼容 为了克服这种异构性 IP协议定义了一种统一的数据包格式 称为IP数据报IP数据报由两部分组成 头部 确定在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的路由 数据区 长度可根据应用而改变 数据量在 KB路由器 异构网络互连的关键设备路由器是专用计算机 它可以把两个网络连接起来 而且被连接的这两个网络不必使用同样的技术 路由器的作用 路由功能 按IP地址投递IP数据报 协议转换 协议适配 路由器是多个端口的 高速率的数据交换设备路由器是一台高性能的专用计算机连网的路由器有多个IP地址 第49页 可编辑 因特网 Internet Internet起源于美国国防部ARPANET计划主机地址和域名系统所有入网主机的名字即域名 由一系列的 域 及其 子域 组成 子域的个数通常不超过 个 并且子域之间用 分隔 从左到右级别逐级升高 一般为计算机名 网络名 机构名 最高域名 长度小于255 以字母 数字开头并结尾 每一个网络均要设置一个域名服务器 DNS 通过域名服务器来实现入网主机名字和IP地址的转换 一个主机只能有一个IP地址 但可以有多个域名 第50页 可编辑 因特网提供的服务 电子邮件每个电子邮件都有唯一的邮件地址 它由两部分组成邮箱名邮箱所在的主机域名邮件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邮件头部 邮件正文 邮件的附件电子邮件不在用户的本地计算机上 而在邮件服务器上 第51页 可编辑 远程文件传送采用FTP协议远程登录 remotelogin 用户把自己的机器作为一台终端 通过因特网挂接到远程的大型或巨型机上后 就可作为它的用户使用它的硬件和软件资源使用的协议称为Telnet WorldWideWeb Internet上提供的一种服务由Web服务器提供 用户安装Web浏览器可获得其上的各种信息采用超文本结构 连接各网页网页采用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 包括头部和正文两大部分统一资源定位器URL 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 Web服务器和Web浏览器之间的传输协议 第52页 可编辑 Part4 网络 因特网接入技术 电话拨号接入 调制解调器MODEM 56Kbps 慢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 多用户同时接入 56Kbps ADSL不对称数字用户线技术是一种接收信息远多于发送信息的技术 仍然利用普通铜质电话线作为传输介质数据上传速度一般只有640Kbps 1Mbps 而下行速度最大可以达到10Mbps电缆调制解调技术 CableMODEM 有线电视光纤接入网光纤到路边FTTC光纤到小区FTTZ光纤到大楼FTTB光纤到家庭FTTH我国目前采用 光纤到大楼 以态入户 FTTB ETTH 第53页 可编辑 Part5 数值数据的表示和计算 比特的三种基本逻辑运算 与 或 非 二进制 八进制 十六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N进制 十进制 按权展开式求和十进制 N进制 整数 除N取余法 逆序 小数 乘N取整法 可能不精确 二进制的计量单位 bit Byte KB MB GB TB bps 1B 8b 1KB 1024B 210B整数的原码 反码 补码的表示和范围正数三种表示法都一样负数的补码表示范围大实数的表示 浮点表示法 指数和尾数 第54页 可编辑 Part5 文本数据的表示 西文编码 ASCII中文编码文本的类型简单文本 txt 丰富格式文件 rtf doc pdf html 超文本 网状结构 应用是帮助和网页 常用文本处理软件面向通信的 outlookexpress面向办公的 wordwps面向出版的 飞腾 pagemaker pdfwriter面向网络信息发布和电子出版的 frontpageacrobat文本的输出字符的描述 点阵 轮廓 第55页 可编辑 西文字符的编码 ASCII码 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 AmericanStandardCodeforInformationInterchange 简称ASCII码 ASCII字符集包含96个可打印字符和32个控制字符采用7个二进位进行编码计算机中使用1个字节存储1个ASCII字符在转换为机内码时最高位转换为 0 数字 字母连续存放注意几个特殊字母的ASCII码 如A 1000001 2a 1100001 20 0110000 2659748 第56页 可编辑 中文编码 国家标准GB2312汉字扩充规范GBK 繁体 生僻字 国家标准GB18030 与国际标准UCS接轨 第57页 可编辑 汉字编码 区位码 94 94的表中 行号 0 93 为区号 列号 0 93 为位号 该字符所在的区号 行号 及位号 列号 的二进制代码 7位区号在左 7位位号在右 共14位 国标码 区号和位号加上32国标码 区码 32 位码 32 机内码 在计算机内部 汉字以两个字节来表示一个汉字 为和ASCII码区别 每个字节的最高位为1 该码称为汉字的机内码 又称内码 第58页 可编辑 练习 1 已知 江苏 两字的区位码为2913和4353 其机内码是 A 6145 7585B 3D2D 4B55C BDAD CBD5D 4535 535D 答案 C 第59页 可编辑 解答 思路 区位码 国标码 机内码步骤 1 江 291329为区号13为位号2 国标码 区号位号分别 32区号 29 32 61 00111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