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doc_第1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doc_第2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doc_第3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doc_第4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奉母中心校四年级第一期语文导学案 (编号:20_0100_)上课时间:_年_月_日 第_周 星期:_ 设计人:朱永利课题:1. 观潮 课型:(新授课) 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 笼罩”等词语。2.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读流利,知道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重点: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读流利。难点:知道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自主学习(自学指导):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语句读通顺,读流利;圈画出生字,生词,读一读,并想办法记一记;借助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合作探究(自学指导):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我知道课文记叙的是一次 的盛况,作者按照 潮来前 , , 的顺序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当堂训练(拓展训练):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宽阔 笼罩 薄雾 昂首东望 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横贯江面依旧 恢复 沸腾 齐头并进 若隐若现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奉母中心校四年级第一期语文导学案 (编号:20_0100_)上课时间:_年_月_日 第_周 星期:_ 设计人:朱永利课题:1. 观潮 课型(新授课)第2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2.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3.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难点: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自主学习(自学指导):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联系上下文理解“天下奇观”的意思,并说说从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2.你认为“天下奇观”奇在哪里呢?边默读课文,边用“ _”画出最能感受到大潮奇特的句子,读一读,并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合作探究(自学指导):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江潮的变化,并说说江潮来时的声音和形态。2.比较句子,说说哪些词句用得好,为什么?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当堂训练(拓展训练):文中主要运用了_和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潮水的情状和声威。先用“_”画出句子,再仿写句子。奉母中心校四年级第一期语文导学案 (编号:20_0100_)上课时间:_年_月_日 第_周 星期:_ 设计人:朱永利课题:雅鲁藏布大峡谷 课型(新授课) 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穆、玛、涓、滔、脉、卉、罕”7个生字。2.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体会课文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4.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重点:体会课文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所采用的说明方法。难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自主学习(自学指导): 1、读准课文中标有音节的词语。 2、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 3、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景观使你感到特别神奇?为什么?合作探究(自学指导):1.阅读课文,自主识记“穆、玛、涓、滔、脉、卉、罕”7个生字和多音字(秘、藏)。 2.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作者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来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事实,在句子旁边作上批注。 3.细读第三、四自然段,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壮丽景观?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4.你能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你所了解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吗?当堂训练(拓展训练):下面句子各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 (1)雅鲁藏布江河床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 (2)它的下游围绕喜马拉雅山东端的最高峰,形成一个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在青藏高原上切割出一条长504千米的巨大峡谷。()() (3)峡谷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4)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但他们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奉母中心校四年级第一期语文导学案 (编号:20_0100_)上课时间:_年_月_日 第_周 星期:_ 设计人:朱永利课题:3.鸟的天堂 课型(新授课 ) 第1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理清课文脉络。2、有感情朗读课文,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中鸟纷飞的壮观景象。3、感受鸟与树之间、人与自然彼此和谐相处的道理。重点:体会榕树的奇特与美丽,鸟的自由与快乐,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难点:感受鸟与树之间、人与自然彼此和谐相处的道理。自主学习(自学指导):1、能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2、认真预习的孩子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能说一说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4、你能收集到关于鸟的天堂的图片与资料吗?合作探究(自学指导):1、你学到了那些生字词?2、讨论交流:作者几次去看鸟的天堂?什么时候去的?看到的景象一样吗?3、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这到底是一棵怎样的树呢?你找到了那些描写大榕树的句子呢?当堂训练(拓展训练):照样子集累词语。1.白茫茫_ _ _2.许许多多_ _ _3.商量商量_ _ _奉母中心校四年级第一期语文导学案 (编号:20_0100_)上课时间:_年_月_日 第_周 星期:_ 设计人:朱永利课题:3.鸟的天堂 课型(新授课 )第2课时教学目标:1、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鸟纷飞的壮观景象。2、体会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自然意识。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抓住重点词汇体会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难点:体会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自然意识。自主学习(自学指导):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像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找出你喜欢的优美句子,读一读,并体会这些句子美在哪里。3、文中几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地方加了引号而有些地方没加引号呢?合作探究(自学指导):1、合作完成: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交流: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3、说一说:为什么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当堂训练(拓展训练)读一读,说说你从画线部分体会到了什么?1. 我有机会看清他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叔,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我体会到:_2.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我体会到:_奉母中心校四年级第一期语文导学案 (编号:20_0100_)上课时间:_年_月_日 第_周 星期:_ 设计人:朱永利课题:4.火烧云 课型( 新授课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神奇。、学习课文生字词。、学习背诵课文。重点:了解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和形状变化的特点。难点:了解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和形状变化的特点。自主学习(自学指导)课文中哪些地方把火烧云写得很美,找出来读读看。 1、第三自然段美在什么地方? 2、读第三自然段,圈出表示颜色的词。3、看了这么多,这么美的颜色,你想用哪些词来形容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绚烂多彩、色彩缤纷)4、既然颜色这么美,我们能把它读得美吗?(小组内读,派代表比赛,谁读得好)5、这么多描写颜色的词,你已经把它记住了吗? 合作探究(自学指导)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它们是写火烧云的什么呢?、分组自学第四、五、六自然段,要求:a、你认为哪一自然段写得好,为什么?b、你能把它读好吗?、交流,小组派代表比赛谁读得好。、这么多的形状,你想用哪个词来概括?、这三自然段写得都好,因为作者把云想象成马、狗、狮等等,把云写活了,下面老师要让大家学着作者的样子来想,看谁想得好,看谁想得有趣。、学生看图想象。(先自己说,再小组说,最后比赛谁想得妙。)当堂训练(拓展训练)熟读,理清脉络。、课文中除了写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外,还写了什么?、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下来了3、把刚才的想象用一段话写下来。奉母中心校四年级第一期语文导学案 (编号:20_0100_)上课时间:_年_月_日 第_周 星期:_ 设计人:朱永利课题:4.火烧云 课型( 新授课 )第2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重点: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 难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自主学习(自学指导)火烧云是那么变化极多,从哪两个方面可以看出来呢?合作探究(自学指导)天空中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火烧云在不断地变化着,聪明的你猜想一下还会有其他的形状吗?当堂训练(拓展训练)模仿其中的一段,(发挥想象),仿写一种其他事物形状的变化。写在练习本上。 奉母中心校四年级第一期语文导学案 (编号:20_0100_)上课时间:_年_月_日 第_周 星期:_ 设计人:朱永利课题: 语文园地一 课型(新授课)第1课时教学目标: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重点:按一定的顺序介绍一处自然景观。难点:按一定的顺序介绍一处自然景观。自主学习(自学指导) 把自己搜集的图片和文字说明材料跟大家交流交流。合作探究(自学指导) 怎样按一定的顺序介绍一处自然景观?当堂训练(拓展训练) 小组内介绍自然景观。奉母中心校四年级第一期语文导学案 (编号:20_0100_)上课时间:_年_月_日 第_周 星期:_ 设计人:朱永利课题:语文园地一 课型(新授课)第2、3课时教学目标:1、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练习修改习作。2、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重点: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难点:修改习作。自主学习(自学指导) 1、 自由读题目,思考:本次习作要我们写什么内容,有什么要求?2、联系我的发现,用生动的语言把它写出来。合作探究(自学指导)1、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当堂训练(拓展训练) 誊写作文奉母中心校四年级第一期语文导学案 (编号:20_0100_)上课时间:_年_月_日 第_周 星期:_ 设计人:朱永利课题: 语文园地一 课型(新授课)第4课时教学目标:1、能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2、积累对联,想想上联和下联两联字相同,意思却不同的趣味语文,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并积累优美的诗句。3、积累本单元要求认读和记忆的词语,并能正确的听写。重点:积累本单元要求认读和记忆的词语,并能正确的听写。难点:能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自主学习(自学指导) 幻灯片出示对联,想一想: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合作探究(自学指导) 读读写写指定小组轮读,读读记记指名读。当堂训练(拓展训练) 分组默写词语。奉母中心校四年级第一期语文导学案 (编号:20_0100_)上课时间:_年_月_日 第_周 星期:_ 设计人:朱永利课题: 5、古诗两首 课型(新授课)第1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及蕴含的人生哲理。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难点:体会诗句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及蕴含的人生哲理。自主学习(自学指导)1、由各小组长组织组员学习课文中3个生字、4个生词,并进行抽读的检测。2、每个小组用自己组的方式向全班展示生字学习成果,其他小组专心听并纠错。合作探究(自学指导) 1、小组内交流诗句意思,小组汇报诗意。(小组要说明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2、重点赏析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A、请你找出描写诗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的几个字,诗人在不同角度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这让你感受到了什么?B、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C、你能说出是什么原因让诗人“不识庐山真面目”呢?那怎样才能看到它的真面目呢?当堂训练(拓展训练)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1)题西林壁。( )A、做题 B、书写,题写 C、题目 2)只缘身在此山中( )A、缘由 B、缘分 C、因为 2、小练笔:同样的一件事物,可是在不同的角度却有着不一样的样子,你们有过和作者一样的感受和经历吗?(生结合实际举例) 奉母中心校四年级第一期语文导学案 (编号:20_0100_)上课时间:_年_月_日 第_周 星期:_ 设计人:朱永利课题: 5、古诗两首 课型(新授课)第2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2、朗读理解内容,译读理清思路,品读感悟哲理。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难点:朗读理解内容,译读理清思路,品读感悟哲理。自主学习(自学指导):1、小组内交流诗句意思,小组汇报诗意。(理解诗意方法如: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联系课文插图补充诗中没有的词句。)重点品味“莫笑”、“足”等词。2、重点赏析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感情读诗,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感受,并能用连贯正确的语言表述。 合作探究(自学指导):你们也有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候吗?从那件事中,你明白到了什么道理? 当堂训练(拓展训练):1、熟读成诵,采取小组竞赛,组内竞赛等不同方式背诵。2、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奉母中心校四年级第一期语文导学案 (编号:20_0100_)上课时间:_年_月_日 第_周 星期:_ 设计人:朱永利课题:6、爬山虎的脚 课型(新授课)第1课时教学目标:1、我能学会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均匀、重叠、空隙、痕迹、触角”等词语。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要背诵下来。3、我要积累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句子,了解爬山虎的脚的样子。重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难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自主学习(自学指导):抽生分段读文,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知道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哪些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合作探究(自学指导):、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怎样呢?自由朗读、感悟第二自然段,品读爬山虎叶子的美。(结合爬山虎实物,抓住重点语句体会,可以谈感受、画画等形式。)3、作者为什么把叶子写的这么美呢?交流观察所得。4、多种形式朗读描写爬山虎叶子的段落,再次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当堂训练(拓展训练):积累课文中第二自然段的优美句子。 奉母中心校四年级第一期语文导学案 (编号:20_0100_)上课时间:_年_月_日 第_周 星期:_ 设计人:朱永利课题:6、爬山虎的脚 课型(新授课)第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颜色;它是如何一步步向上爬的;以及它与墙的关系。、学习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具体地描写事物。重点:了解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和表达的方法。难点:学习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具体地描写事物。自主学习(自学指导):小组内同学轮流朗读3、4、5自然段,读一读。试着说一说每一段分别讲了什么? 合作探究(自学指导):1、探究一:爬山虎的脚长在哪?(直观理解:叶、叶柄、反面。)2、探究二: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儿的?(结合课件、实物,在书上画出有关词语,句子,可采取读、划、填、画的方法)3、探究三:爬山虎是怎样爬的?4、探究四:爬山虎的脚力气有多大? 当堂训练(拓展训练):请你为爬山虎的脚画一张简笔画,并展开想象,以爬山虎的口气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本领。大家好,我是爬山虎,我的本领可大了!_ 奉母中心校四年级第一期语文导学案 (编号:20_0100_)上课时间:_年_月_日 第_周 星期:_ 设计人:朱永利课题:7、蟋蟀的住宅 课型(新授课)第1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住宅、隐蔽、弃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钳子、耐烦、宽敞。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3、学习课文第一、二段,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重点:学习课文第一、二段,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难点: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自主学习(自学指导):1、认识生字,新词,阅读语文书第31页阅读资料袋。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查词典了解“随遇而安”的意思,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合作探究(自学指导):重点讨论:“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当堂训练(拓展训练):名言知累1、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2、观察,观察,再观察,观察的乐趣,是大自然最优美的礼物。 3、观察是最好的老师 4、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要的能源。奉母中心校四年级第一期语文导学案 (编号:20_0100_)上课时间:_年_月_日 第_周 星期:_ 设计人:朱永利课题: 课型( )第_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2、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重点: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难点: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自主学习(自学指导):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的住宅是个“伟大的工程”?(批注) 合作探究(自学指导):完成语文书第31页,“绿画笔”:“找出课文中把蟋蟀当作人来写的句子”并批注。当堂训练(拓展训练):1、读课文中的拟人句并写出两个拟人句。2、自由读课文体会蟋蟀住宅的伟大。奉母中心校四年级第一期语文导学案 (编号:20_0100_)上课时间:_年_月_日 第_周 星期:_ 设计人:朱永利课题: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课型(新授课)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重点: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 难点: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自主学习(自学指导):1、边朗读课文边查阅工具书,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小组内可进行交流、探讨。 2、简单地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1)魏格纳的奇妙的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做了些什么?(2)魏格纳发现了什么重要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3)魏格纳重大的发现靠的是什么?展示互动,检查预习: 1、我给大家介绍陆游这位伟大的诗人。2、我能给大家朗诵古诗。互相指正字音,注意停顿,用做标记。3、重点学习生字:豚( ) 疑( )逐( ) 凝( ) 4、师生共同交流读书体会,论证魏格纳成功的原因。当堂训练(拓展训练)1、摘录课文中的好词。 2、查找有关大陆漂移说的其他资料。相互交流展示自己了解的、搜集的有关“大陆漂移”的知识。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静谧( ) 豪放( ) 鼓励( ) 反义词:崭新( ) 静谧( )奉母中心校四年级第一期语文导学案 (编号:20_0100_)上课时间:_年_月_日 第_周 星期:_ 设计人:朱永利课题: 语文园地二 课型(新授课)第1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仔细观察,反复地看,多个角度看。2、交流观察感受,体会观察带来的乐趣。3、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倾听、表达的能力。重点:学会仔细观察,反复地看,多个角度看。难点: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倾听、表达的能力。自主学习(自学指导):出示大屏幕,小组比赛,看谁发现的快,发现的多,然后在班上交流自己发现。合作探究(自学指导):给出第二幅图,观察,交流。当堂训练(拓展训练):给出第三幅图,看谁发现的多,然后大声清楚地讲出来,看谁讲得最精彩?奉母中心校四年级第一期语文导学案 (编号:20_0100_)上课时间:_年_月_日 第_周 星期:_ 设计人:朱永利课题:语文园地二 课型(新授课)第2、3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习作,学会对某一事物进行观察和记录。2、培养乐于观察和表达的习惯,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不断提高习作能力。重点: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不断提高习作能力。难点:、培养乐于观察和表达的习惯。自主学习(自学指导):1、观察了什么事物,怎样观察的?2、有什么新的发现?3、在观察的过程中,什么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察,若把它写下来,肯定很有意思,选自己喜欢的方式精心拟题。合作探究(自学指导):1、第一日的起始日记要交代清楚以下几个问题:a为什么你选择观察这一个事物?b你将要如何观察?2、定时写观察日记。3、写好关键期的日记。当堂训练(拓展训练):誊写日记奉母中心校四年级第一期语文导学案 (编号:20_0100_)上课时间:_年_月_日 第_周 星期:_ 设计人:朱永利课题:语文园地二 课型(新授课)第4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我的发现”明白观察的重要性,要养成细心观察的意识和习惯。2、积累花名歌谣,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3、积累本单元要求认读和记忆的词语,并能正确的听写。重点:积累本单元要求认读和记忆的词语,并能正确的听写。难点: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自主学习(自学指导):幻灯出示课本38页花名歌谣:想一想花名歌谣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并背诵歌谣。自由朗读成语故事,想一想“胸有成竹”写的是谁的什么故事?说一说什么是“胸有成竹”?合作探究(自学指导): 读读写写指定小组轮读,读读记记指名读。当堂训练(拓展训练):听写词语隐蔽 静谧 空隙 隐藏 崭新 震动 逐渐 触角 毫不可惜 枉费心机奉母中心校四年级第一期语文导学案 (编号:20_0100_)上课时间:_年_月_日 第_周 星期:_ 设计人:朱永利课题:9、巨人的花园 课型( )第_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在朗读中感受真理。重点: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在朗读中感受真理。自主学习(自学指导):1、交流识记生字的不同方法。在小组内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2、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合作探究(自学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感受花园的美丽和变化1、题目是巨人的花园,花园是巨人的私有财产,你们觉得巨人的花园怎么样?课文是怎么描述的?默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回答。2、巨人的花园是漂亮的,迷人的,但是,这巨人的花园的景色会发生变化,读课文思考:巨人的花园有孩子时什么样?没有孩子时什么样?从哪儿看出来的?画出有关句子。小组交流学生所画的句子。当堂训练(拓展训练):1、听写词语 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2、根据意思写出相关的词语。(1)用严厉的言语指出别人的错误或罪行。( )(2)喧哗热闹。( )(3)训诫,斥责。( )(4)指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5)聚精会神地看。( ) 奉母中心校四年级第一期语文导学案 (编号:20_0100_)上课时间:_年_月_日 第_周 星期:_ 设计人:朱永利课题: 9、巨人的花园 课型(新授课)第2课时教学目标:1、把课文读通读透,难懂句子多读几遍。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情感。(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难点:在阅读中了解“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人不要太自私”,“要尊重孩子,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自主学习(自学指导):探究花园变化的原因1、同样是一座花园,为什么有孩子时和没有孩子时,却有这么大的差别呢?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2、巨人对孩子们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合作探究(自学指导):1、巨人后来的态度是怎么样的?你是从哪知道的?请在文中勾画出来。自由读,指名读,要求读出巨人高兴的心情。2、探究讨论:为什么巨人对孩子们的态度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当堂训练(拓展训练):1、摘录文中描写冬天的词语,并用其中几个词写一段话。2、你能谈谈对巨人的看法吗?你喜欢巨人吗?为什么?奉母中心校四年级第一期语文导学案 (编号:20_0100_)上课时间:_年_月_日 第_周 星期:_ 设计人:朱永利课题: 课型( )第_课时教学目标、学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有个人的独立感受。、进行创作表演活动,激发学习热情及思维活力。、进行练笔训练,激发学生再次创造。重点:难点:自主学习(自学指导)、自读课文,思考:三个青年和智慧女儿的话你听明白了吗?你是怎样理解的?、交流感悟:由学生选有关语句朗读,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合作探究(自学指导):让学生在读通的基础上,自己找同学,自编自演课本剧。感受不同角色的语气,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当堂训练(拓展训练):让学生任选一题,表达你对幸福是怎样理解的?、说:以其中一个牧童的口吻,给身边的人讲一讲发生在村子里的一口喷泉边的美好经历。、画:借智慧的女儿的神笔,画一副画,并写上几句话,表达你对三位青年的赞美。、编:村民们来到井边,看到不喷水的小井又流出了清凉的泉水,肯定有一段对话。找名同学扮演村民,进行对话训练。、写: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困难吗?你想智慧的女儿给你帮助吗?请给智慧的女儿写一封信,和她交个朋友吧。奉母中心校四年级第一期语文导学案 (编号:20_0100_)上课时间:_年_月_日 第_周 星期:_ 设计人:朱永利课题: 11、去年的树 课型(新授课)第1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字词。2、理解课文内容,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