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半期测试题.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半期测试题.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半期测试题.doc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半期测试题.doc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半期测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七年级下册半期测试语文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答案填入答题卡中)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A.菜畦(q) 骊(l)歌 讪(sn)笑 瞬(shn)息 B.泯(mn)然 哺(p)育 懊(o)悔 阻(z)抑 C.炽(zh)痛 云鬓(bng) 彷徨(hun) 赫(h)然 D.重荷(h) 涉(sh)足 归省(xn) 凫(f)水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A.人迹罕至 来势汹汹 荒草萋萋 亦复如是B.扑朔迷离 锋芒必露 潜心贯注 慷慨淋漓C.警报叠起 杂乱无章 义愤填膺 博学多识D.锲而不舍 从山叠岭 美丽丰饶 应接不暇3、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B.正因为他具有海誓山盟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C.它们发现自己陷入了峰回路转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蹦跳。D.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4、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学生写作文切忌不要胡编乱造。B.刘翔这个名字对中国人都很熟悉。C.北京办奥运,既展示传统文化又展现精神风貌,可谓两全其美。D.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5、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A.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散文城南旧事B.黄河颂光未然诗歌黄河大合唱C.丑小鸭安徒生童话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D.音乐巨人贝多芬何为散文中国现代散文选6、有关四大名著内容有错的一项A.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了完成刘备白帝城托孤的重任,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最终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B.水浒中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因高俅陷害发配沧州,途经野猪林,被黑旋风李逵相救,才保住了性命。C. 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王母娘娘的蟠桃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长生不老丹,十万天兵天将也拿他无可奈何。D.红楼梦中刘姥姥虽贪图小得,但心地善良,在贾府人亡势危之时,是她搭救了王熙凤的女儿巧姐。7、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1)清晨,在林间小路漫步,一阵阵 的鸟鸣声,使我的心情更加轻松愉快。(2)在科技月活动中,他设计的节水龙头,精巧耐用,受到了师生的交口 。(3)老舍作品的语言,“京味”浓郁,幽默风趣,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 。(4)乡亲们好奇地 着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的演员,眼神里透着淳朴。A.清脆 赞赏 崇拜 打量 B.清脆 称赞 推崇 打量 C.清晰 称赞 崇拜 端详 D.清晰 赞赏 推崇 端详8、下面是一幅对联的上联,后面有四句下联,但其中一句最好,应当是上联:月送花香浮小院A. 绿叶红花映山前 B. 浮云竹影到幽斋C. 风吹萤火到满园 D.梦随春风到天明9、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A.画眉鸟在树林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宛转:歌声、鸟鸣声等悠扬动听)B.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崎岖:形容山势高低不平)C.对这巨大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鲜为人知:有人知道是很新鲜的事)D.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诗兴不作:诗歌还没有创作)10.下列对课文理解错误的一项A.丑小鸭通过一只丑小鸭经历种种挫折和打击之后,终于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故事,告诉读者: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最终也能实现自己的理想。B.伤仲永作者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由神童变为庸人为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C.木兰诗通过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主要表现了人民要求男女平等的愿望和对统治阶级战争政策的否定。D.音乐巨人贝多芬着重表现贝多芬的痛苦和与不幸命运作不屈的顽强抗争的精神。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二、古文阅读题(单项选择,每题2分,答案填入答题卡中)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1、下面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C.自以为大有所益 D.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12、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见往事耳 何见事之晚乎 B.大惊曰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C.卿今当涂掌事 卿今者才略 D.蒙乃始就学 家祭无忘告乃翁13、下列句中带点的“为”与“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可以为师矣 B.始悟为山市C.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D.为人谋而不忠乎14、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文: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推辞B.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译文: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C.“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D.“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译文:士别三日,就要更加另眼相看。15、对短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B“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了鲁肃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地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的那种惊异、赞许的神态,也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既表现了吕蒙对鲁肃的不满,又表现了吕蒙对自己的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和自得的心情。D本文揭示了刻苦好学、不断提高自身常识修养对一个人才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道理。附:一、二题答题卡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答案三、语言运用(12分)16.请在空格内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2个字)(4分)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第21次南极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12名队员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海拔4039米的蓝天之下。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之巅。17.仿照下面的句子,从“知识”“友情”“网络”“健康”“快乐”这几个词语中任意选择一个来写两句话。(4分)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拥有 , ; 拥有 , 。18.结合语境,在横线上写出得体的话。(4分) 张小明暑假即将结束时一个人从爸爸打工的地方回家读书,在火车上邻座的一个青年递饮料给他喝。他想起学过的安全知识,于是对青年说“ 。”到家后,他立即给爸爸打电话,说:“ 。”四、诗句默写填空(每个一分,共5分)19. ,何人不起故园情。20.木兰诗中表现战争的旷日持久及惨烈异常的诗句是,。21.,野渡无人舟自横。22.深林人不知,。五、现代文阅读(一)读社戏选段,完成习题。(17分)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23.“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轻松”和“舒展”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3分) 24.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25.选文第2、3段景物描写调动了多种感觉器官,请分别将相关语句填写在横线上。(3分)嗅觉: 视觉: 听觉: 26选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描写了丰收在望的景物,歌颂了农民的辛勤劳作。 B描写了秀丽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C写美的景色来陪衬船行得快,表现了农家子弟划船技术的高超。D写航船的速度以及“我”在看社戏前急切的心情,表现了对江南美景的热爱。27.“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沉静”和“自失”在这里如何理解?(3分)28.给上面选段拟一个小标题:(限四个字,2分)(二)下面的短文,完成29-33小题。(16分)老妪那个老妪是一个卖茶蛋的。在12月的一个冷天,在北京龙庆峡附近。儿子须写一篇“游记”,我带他到那儿去“体验生活”。卖茶蛋的皆是乡村女孩和年轻妇女。就那么一个老妪,跻身她们中间,并不起劲儿地招揽。偶尔发一声叫卖,嗓音是沙哑的。所以她的生意就冷清。茶蛋都是蛋煮的。老妪锅里的蛋未见得比别人的小。我不太明白男人们为什么连买茶蛋都要物色女主人。老妪似乎自甘冷清,低着头,拨弄着煮锅里的蛋。时时抬头,目光望向行人,仿佛也只不过因为不能总低着头。目光里绝无半点儿乞意。我出于一时的不平,一时的体恤,一时的怜悯,向她买了几个茶蛋。活在好人边上的人,大抵内心会发出这种一时的小善良,并且总克制不了着一处自我表现的冲动。表现了,自信自己立足在好人边上,便获得一种自慰。老妪应该找我两毛钱。我则扯着儿子转身便走,佯装没有算清小帐。儿子边走边说:“爸,她少找咱们两毛钱。”我说:“知道。但是咱们不要了。大冷的天她卖一只茶蛋挣不了几个钱,怪不易的”于是我向儿子讲,什么叫同情心,人为什么应该有同情心,以及同情心是怎样一种美德等等两个多小时后,我和儿子从公园出来,被人叫住竟是那老妪。袖着手,缩着瘦颈,身子冷的佝偻着。“这个人,”她说,“那刚才买我 的茶蛋,我还没找钱给你,一转眼,你就不见了”老妪一只手从袖筒里抽出,干枯的一只老手,递给我两毛钱,皱巴巴的两毛钱儿子仰脸望着我。我不得不接了钱。我不知道自己当时对她说了什么而公园的守门人对我说:“人家老太太,为了你这两毛钱,站在我旁边等了那么半天!”我和儿子有经过卖茶蛋的摊位时,见一老叟,守着她那煮锅。如老妪一样,低着头,摆弄着煮锅里的蛋。偶尔发一声叫卖,嗓音同样是沙哑的。目光偶尔向行人一望,绝无半点乞意。比别人,生意仍然冷清人心的尊贵,一但近乎本能的,我们也就只有为之肃然了。我觉得我的类同施舍的行经,于那老妪,实在是很猥琐的29“我出于一时的不平,一时的体恤,一时的怜悯”,“我”为什么“不平”?又为什么“体恤”和“ 怜悯”? (3分) 31 “我”故意多给老妪两毛钱是出于什么目的? (3分) 第自然段写老妪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 32老妪有怎样的品质? (3分)33联系生活实际,你觉得文中的“我”猥琐吗? (4分) 六、作文(60分)34.从下面两个选题中任选一个写作文。(1)人生因朋友而美丽,不同阶段、不同地点的相遇带给我们不同的朋友、不同的感受,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同的色彩。过去的那些相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