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树.doc_第1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树.doc_第2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树.doc_第3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树.doc_第4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树.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构图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将课本的收获纳入心中,向着自己的梦想执著前行;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将整理的习惯记在心间,让自己的脚步多一份从容;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将收获的幸福放在手上,让以后的生活多一份快乐。愿我们的心,从此敞开,愿我们的舞台不再有边界!第一单元知识构图 1沁园春 雪一、字词惟余莽莽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红妆素裹 妖娆 折腰 成吉思汗 风骚 天骄 二、文学常识作者:毛泽东 选自毛泽东诗词集三、主要内容:这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描写了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纵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四、涉及的语文知识1、修辞:互文: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比喻、拟人: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2、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五、课文层次 总写雪景 赞北国雪景 具体实景 寓情于景沁园春 想象虚景 评古今人物 评古代帝王 抒诗人抱负 寓情于议 2、 雨说一、字词:田圃 喧嚷 洗礼 襁褓 温声细语 润如油膏二、文学常识作者:郑愁予 选自郑愁予诗的自选三、主要内容:这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它采用拟人的艺术表现手法,让”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喃喃细雨,表达了作者对在中国大地上生活的孩子们的温柔亲切的爱意。四、修辞手法:拟人、象征五、表达方式:抒情六、课文层次 在企盼中来临 田圃、牧场 探访大地 鱼塘、小溪雨说 雨带来欢笑 爱心迎春 笑对生活 滋润大地 温柔亲切 不再回去 爱心使者 雨完成使命 眠于大地 留下祝福 3、星星变奏曲一、字词凝望 闪烁 朦胧 寂寞 冻僵二、文学常识作者:江河 ,本文选自上海文学三、主要内容这首诗以象征手法,用星星象征光明,表达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却不失坚定的希望的信念。四、修辞手法:象征、比喻、拟人、通感拟人: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通感: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五、表达方式:抒情六、课文层次 黑暗笼罩大地 凝望星空 星星送来安慰 星星变奏曲 谁都渴望光明 向往光明 追寻星星足迹 在寒冷中燃烧 在苦难中颤抖 心存希望 严酷现实 冰雪覆盖心头 心星暗中升起 4 蝈蝈与蛐蛐一、字词:树篱 二、文学常识作者:济慈 本诗选自世界流派诗选三、主要内容概括这首诗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是个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美丽如诗,永远歌声不断,永远充满生机。四、修辞手法:拟人:一旦唱得疲劳了 大地的诗歌啊 那是蝈蝈的乐音啊五、表达方式:抒情六、课文层次 动静相衬 盛夏骄阳蝈蝈的乐音蝈蝈与蛐蛐 动静相衬 大地的诗歌 寒冬严霜蛐蛐的歌儿 夜一、字词微漾二、文学常识作者:叶赛宁 本诗选自外国名诗三百首三、主要内容概括这首田园诗通过对夜里各种景物的描写,展现夜的静谧、美丽、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显示出作者安适、恬静的心情四、修辞手法拟人: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反复:”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明月撒下它的光辉“五、表达方式:描写、抒情六、课文层次第一节描写夜的静谧万物都归于沉寂第二节描写夜的美丽溪水、月色第三节描写月光下的夜大河、小溪、青草 静谧美丽第四节反复吟咏夜的静谧大自然、明月 第二单元知识构图 5敬业与乐业一、字词征引 旁骛 亵渎 敬业乐群 断章取义 不二法门 言行相顾 强聒不舍二、文学常识作者:梁启超 本文选自饮冰室合集三、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演讲,它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并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受用人类合理的生活。四、修辞手法引用: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老子 里头”安其居,乐其业“五、表达方式:议论。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六、课文层次: 提出论点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总敬业与乐业 分析论证有业(基础) 敬业的重要性 乐业的重要性 分 总结勉励 敬业责任心 乐业趣味 总 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讲 一、字词陨落 灵柩 凌驾 睿智 弥留之际 媚上欺下 兼而有之 孤军奋战 黎民百姓 恼羞成怒 恪尽职守二、文学常识作者:雨果 本文选自雨果文集三、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对伏尔泰著书立说和积极投身现实、为受害者辩护等伟大贡献的回顾,热情礼赞了他的丰功伟绩和非凡的人格,也是对人类社会永远需要的正义和良知的呼唤,表现了作者与黑暗专制势不两立、斗争到底的决心和信念四、修辞手法、排比:”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讥讽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比喻:”他是一个世纪“”一颗巨星陨落了“设问:“而在那个阶段的人类社会,人民是什么?是无知”五、表达方式:抒情六、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1)贡献巨大(总体评价) 地位非凡,贡献卓越 第二部分(2-12)回顾历史(具体评价)人格非凡,丰功伟绩第三部分(13、14)回到现实(呼唤光明)精神非凡,激励后世 7傅雷家书两则一、字词凭吊 谀词 扶掖 大惊小怪 廓然无累 重蹈覆辙 涕泗横流 自知之明 气吞斗牛二、文学常识作者:傅雷 选自傅雷家书三、主要内容: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败不馁和胜不骄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展现了傅雷对儿子的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4、 修辞手法:比喻让儿子保持心理平衡时,用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的形象比喻。5、 表达方式:抒情。6、 课文层次: 款款相慰 正视挫折 第一则 精神消沉时 句句喻理 泰然处之 谆谆告诫 吸取教训 倾情相贺 业绩骄人 殷切希望 第二则 取得成功时 畅谈艺术 心灵相契 愿趋完美 不负愿望 8致女儿的信1、 字词忐忑 一抔黄土 化为乌有 无与伦比 怒不可遏2、 文学常识作者:苏霍姆林斯基。选自关于爱的思考3、 主要内容作者通过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向女儿诠释了爱情的真切含义:真正的爱情远远高于生理的需要,爱情包含的“忠诚”“心灵的追念”等人性的光辉,正视人之为人儿不是动物的根本标志。同时热情赞颂了真正的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表达了作者对女儿的理智而深沉的父爱。4、 本文特点:1、 故事构思颇具匠心。2、 场面描写充满诗意3、 前有暗示后有点睛。5、 表达方式:抒情6、 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1-4) 女儿询问 什么是爱情 父亲心情激动第二部分(5-24)奶奶讲故事 回答爱情的内涵 第一次解读爱情 第二次解读爱情 第三次解读爱情第三部分(25) 父亲解答 真正的爱情 告诉女儿要善待爱情 第三单元知识构图9故乡1、 字词萧索 家景 如许 鄙夷 恣睢2、 文学常识作者:鲁迅。选自呐喊3、 主要内容本文以叙事主人公“我”回乡迁居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描写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际与精神状态,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隔膜的深沉忧虑,以及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4、 表达方式:描写、记叙为主,议论为辅5、 课文层次 回故乡点题儿时美丽 现在萧条回忆中的故乡 少年英雄 活泼勇敢 在故乡变化闰土 现实中的故乡 木偶人 迟钝麻木 豆腐西施 美丽善良 杨二嫂 圆规 尖刻自私 离故乡希望改进旧社会 创造新生活 未来的故乡 10孤独之旅1、 字词厚实 嬉闹 驱除 歇斯底里2、 文学常识作者:曹文轩 选自草房子3、 主旨归纳:本文通过写少年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学,随父背井离乡,到偏远的芦苇荡放鸭的故事,高度赞扬了杜小康在生活上能吃苦、在精神上能耐住寂寞的顽强毅力,告诉少男少女们:人生需要在艰苦的条件中锤炼,需要在孤寂中磨炼,这样才能长大成人。4、 表达方式:描写(环境描写)5、 课文层次开端(1)失学放鸭无奈 离开油麻地茫然 恐惧发展(2-27) 到达芦荡害怕 胆怯 安顿之后孤寂 不再恐慌 在孤独中长大高潮(28-49) 雨夜找鸭长大 坚强结局(50-52)鸭子下蛋惊喜 11我的叔叔于勒1、 字词拮据 栈桥 煞白 十拿九稳2、 文学常识、作者:曹文轩 选自草房子、3、 主旨归纳这篇小说通过对菲利普夫妇因于勒贫富而前后变化的态度的生动刻画,再现了菲利普夫妇的虚伪、自私、贪婪、冷酷的嘴脸,从而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4、 写作特点:描写:景物描写、神态、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性格特征。5、 课文层次 遇 穷困 穷困 赞 我的叔叔于勒 躲 人与人之间纯粹的金钱关系 富有 富有 盼 菲利普夫妇 虚荣自私 冷酷势利 12 心声1、 字词沙哑 发窘 抽噎 出风头2、 文学常识作者:黄蓓佳 选自儿童时代3、 主旨归纳本文通过讲述语文公开课上李京京同学执意要朗读课文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天真、淳朴,渴望表达亲情的学生形象,启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使他们都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批评了当前我们基础教育方面严重存在的追求形式主义以及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4、 写作特点:1、 双线互动,构思巧妙2、 大量运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3、 运用映衬手法,展现人物命运5、 课文层次开端(1-16) 公开课前想读课文被拒绝 回家路上偷读课文忆往事发展(17-43) 尊重学生 次日放学听读课文纠错误 关爱学生高潮(44-58) 公开课上终读课文勇救场第四单元知识构图 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1、 字词根深蒂固 轻而易举 持之以恒2、 文学常识作者:罗迦. 费 因格选自中外母语教材选粹3、 主旨归纳本文从一个选择题入手,阐述了什么创造性思维,以及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号召人们坚信自己的创造力,努力保持好奇心,不断探求,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4、 写作特点1、 语言准确、严密2、 本文结构严谨,条理性强 。3、 大量使用例证法,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5、 课文层次设立问题 分析答案确立观点 学识渊博道理论证创造性思维的要素 运用知识举例论证 创造性思维 留意灵感道理论证总结全文-你会成为有创造性的人得出结论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 字词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格物致知 袖手旁观2、 文学常识作者:丁肇中 选自散文选刊3、 主旨归纳本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为论据,针对传统教育下的中国学生,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才能对世界有所贡献。4、 写作技巧1、 切题而谈,适时立论2、 风格朴实,方法多样5、 课文层次引论(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本论(2-12)古代未真正重视“格物致知” 培养实验精神 现代“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贡献人类社会结论(13)“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提出希望 15 谈读书1、 字词藻饰 狡黠 诘难 伦理 滞碍 2、 文学常识作者:培根 选自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库 英国卷3、 主旨归纳这篇随笔采用比喻论证、归纳论证的方法,论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的正确方法以及读书的重要作用,引导人们体内各国认真读书,完善自我。4、 写作技巧:综合运用喻证法、正反对比论证等方法。5、 课文层次读书的目的怡情傅彩长才 仔细推敲细思读书的方法 不同的书读法不同 端正态度 塑造人的性格 正确读书读书的作用 弥补精神上的缺陷 不求甚解1、 字词寻章摘句 味同嚼蜡 吹毛求疵 不求甚解 狂妄自大 咬文嚼字 因小失大 豁然贯通 开卷有益2、 文学常识作者:马南邨 选自燕山夜话3、 主旨归纳本文全面阐述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反驳,指出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才能真正领会其实质。4、 写作技巧运用引证法、例证法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5、 课文层次树靶子(1) 对任何问题都不求甚解是错误的 摆出曲解“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 把握 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 精神 指出“不求甚解”的含义 实质作分析(2-8) 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 不拘 用诸葛亮“观其大略”来阐释“不求甚解” 表象 用陆象山的话阐证“不求甚解”的正确性亮观点(9) 重要的书要反复读 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 字词玄虚 诓骗 怀古伤今 为民请命2、 文学常识作者:鲁迅 选自且介亭杂文3、 主旨归纳作者针对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散步中国人对抗日失去自信力的论调进行了反驳,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热情歌颂了革命人民的斗争,明确提出了中国人绝大部分没有失掉自信力,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的自信心,表现了作者炽热的爱国之心。4、 写作技巧1、 采用了直接批驳与间接批驳相结合的批驳方法。2、 语言尖锐犀利,富有战斗力,带有嘲讽意味。五、课文层次 自夸地大物博提出敌论 相信“国际联盟” 失去自信力 中国人 一味“求神拜佛” 没有 失掉的是“他信力” 失掉 发展着“自欺力” 直接反驳 自信力反驳敌论 正面立论: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 脊梁 间接反驳得出结论 自信力的有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