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第二次质量检测.doc_第1页
初三第二次质量检测.doc_第2页
初三第二次质量检测.doc_第3页
初三第二次质量检测.doc_第4页
初三第二次质量检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庄中学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范围:九下第一单元、第五单元、课外古诗前五首)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3分(卷面)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答题成功! 注意书写、卷面噢!1-3分呀!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43分】(一) 语言积累(本题满分37分)1默写(20分.(1)(8)每个2分,(9)4分)(1)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_,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2)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3) 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4)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_(5)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_;(6) _,_。多助之至,天下顺之。(7) 故天将降,行拂乱其所为,_,增益其所不能。(8) _,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_,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9)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_,_。_,_。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0分) (1)吾义固不杀人 (2)楚寇 (3)域民_ (4)委而去之: (5)舜发于 (6)人恒过: (7)行拂乱 (8)蹴尔 (9)故不为苟得也 (10)惠子相梁_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它的含义。(5分)(1)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2)亲戚畔之: (3)困于心,衡于虑: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译: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译: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C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译: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D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译: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才五百里。这就好像破车同漂亮的车一样。(二)语言运用(本题满分6分)5下面划线的语句在表达上存在问题,请加以改正。(2分)过去一段时间,我们衡量一名运动员是否成功,关键看他在国际大赛中取得金牌。其实,获取金牌并不是评判运动员的唯一标准。一名运动员只要努力过、拼搏过,不论最终结果如何,同样可以证明自身价值、彰显运动品格、弘扬体育精神。改后的句子: 6根据理解回答问题(4分)一切伟大的艺术家必然兼有独特的个性与普遍的人间性。我们只要能发掘自己心中的人间性,就找到了与艺术家沟通的桥梁。再者能细心揣摩,把他独特的个性也体味出来,那就能把一件艺术品整个儿了解了。当然不可能和原作者的理解与感受完全一样,了解的多少、深浅、广狭,还是大有出入;而我们自己的个性也在中间发生不小的作用。这段文字出自 ,“我们只要能发掘自己心中的人间性,就找到了与艺术家沟通的桥梁”。一句中“只要 就”所连接的分句之间是 关系,“细心揣摩”的短语结构类型是 ,“一切伟大的艺术家必然兼有独特的个性与普遍的人间性”一句中句子的主干是 。二、阅读【本题满分27分】(一)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12分)高帝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谏,不从。吕后使吕泽劫留侯画计。留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然上高此四人。诚能不爱金帛,令辩士持太子书,卑辞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一助也。”吕后如其计。 汉十二年,上疾甚,愈欲易太子。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今,以死争,上详许之。及宴,置酒,太子侍,四人者从,年皆八十余,须眉皓然,衣冠甚伟。上怪而问之,四人前对,各言姓名,曰: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窍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曰:“羽翼已成,难摇动矣。” 史记留侯世家7.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以上慢侮人故 慢:轻慢 B然上高此四人 高:重视 C诚能不爱金帛 诚 :果真 D愈欲易太子 易:轻视 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与“此难以口舌争也”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耶? (惠子相梁)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孟子) C是亦不可以已乎? (鱼我所欲也) D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公输) 9.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留侯认为请出四位老者为太子效力,就有助于阻止高帝废黜太子。 B叔孙太傅引用古今事例,甚至以死相争来阻止高帝废黜太子,但未能成功。 C因太子不爱钱财,仁厚孝顺,礼贤下士,四位老者才答应出山为其效力。 D高帝认为太子“羽翼已成”,是因为他已感觉到天下人都愿意为太子效命。10. 翻译下列句子(6分)令辩士持太子书,卑辞固请,宜来。(3分) 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3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分)如果没有摩擦力提起摩擦力,人们并不陌生。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利用摩擦力,同时也设法和摩擦力进行斗争。摩擦会损坏物品,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天天可以见到。衣服、鞋子穿久了会破,车胎、机械零件用久了会磨损,这都是摩擦引起的破坏。摩擦会阻止运动。火车、轮船等交通运输工具需要克服摩擦力才能行进,机器克服摩擦力才能够运转摩擦会产生热,使物体损坏或烧毁。一般说来,速度越快,产生的热量越多。车床由于高速切削,刀具和工件之间摩擦所产生的热能够使它们变软损坏,所以,在切削加工时,必须不断用冷却液体降温。人造卫星、火箭等以很高的速度在大气层中运动的时候,会因与空气摩擦而产生很高的温度,所以,要采取降温措施和使用耐高温材料。总之,摩擦给人们带来数不清的麻烦。你也许会想,如果没有摩擦力该有多好啊!不,人们离开了摩擦力,简直就无法生活。密 封 线如果没有摩擦力,你家中的一切物品将滑向屋子里最低的角落,墙上的钉子将被拔出来,镜子会落到地上;早晨你想起床,可是怎么也爬不起来,要想走出房间,那更是寸步难行。更严重的是,如果没有了摩擦力,世界上的一切生物都无法生存。所有植物都无法牢固地扎根于土壤中,微风就会把它们连根拔起来;一切房屋都不能建造,因为砖石、木料都没办法固定在一起;螺钉也拧不紧,机器更无法制造。如果再看看没有摩擦力的自然界,那将是江河奔腾,海浪滔天,飓风不止,山崩地裂,一切运动都会无休止地进行下去。显然,摩擦力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人类生存的必需。有时候,人们还需要加大摩擦力哩!比如在机械传动中,有时必须用皮带传递运动,这就要适当增大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力;我们脚下的鞋子底、自行车轮胎等都做成凸凹不平的纹理,也是为了增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以防打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打火机、火柴等点火器具也用摩擦力来帮忙。由此看来,摩擦力既有利又有害。我们只有弄清楚摩擦力是怎么回事儿,才能更有效地利用它来为人类服务。有人解释说,摩擦力是由于物体表面粗糙而产生的。是的,如果我们把物体表面放在显微镜下观看,就会发现,即使是光滑的金属表面也到处都是“山峰”和“峡谷”。摩擦时,这些“山峰”和“峡谷”相互咬住,只有折断那些“山峰”,摩擦物体才能相对运动。所以,物体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这似乎是有道理的。但是,这种说法并不全面。有时表面十分光滑的物体之间,摩擦力反而会增大。如果物体表面的凸凹差最大不超过万分之五毫米,那么,它们之间的摩擦力会显著增大。只要有2平方厘米的接触面,便要用500克的力量才能使这两个光滑表面分开,就好像粘在一起一样。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着吸引力。当物体接触面光滑到一定程度时,两个物体表面的分子就十分接近了,以至于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起了作用,把它们紧紧地吸在一起,摩擦力便增大了。此外,摩擦力的大小还与压力和温度等有关。摩擦力的秘密到今天还没有完全揭开。随着对摩擦力认识的深入,人们一定会更好地利用它。11本文以 为说明对象,首先说明 ,接着阐述 ,最后说明在现代科技条件下,人类对摩擦力的认识。(3分)12阅读文章,说说人类为什么一直设法和摩擦力进行斗争?(3分) 13第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结合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所在学校_ 班级 姓名_ 考试号_ 密 封 线14如果将第自然段画线句子改为“如果我们把物体表面放在显微镜下观看,就会发现,即使是光滑的金属表面也到处都是凸起和凹陷”好不好?说说理由。(3分) 15文章第自然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三、写作【本题满分50分】16. 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半命题作文题目:亲情是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将题目补充完整,自选角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自命题作文有一句谚语说得好,“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都会遇到种种困难,在他人遇到困难时,伸出你的友谊之手,去帮他一把,余香就不仅仅留在你手中,还会沁入你的心扉。请你结合上述内容,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100字200字300字 400字500字600字700字真情提示:亲爱的同学,请认真检查,不要漏题哟!附:答案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43分】1.(1)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2)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3)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4)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5)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6)寡助之至,亲戚畔之(7)所以动心忍性(8)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2.(1)义:坚守道义(2)寇:入侵(3)域:限制(4)委:放弃(5)发:起,指被任用(6)过:犯错误(7)拂:违背(8)蹴:用脚踢(9)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10)相:做宰相3.(1)圉:通“御”,抵挡(2)畔:通“叛”,背叛(3)衡:通“横”,梗塞,不顺(4)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 与:通“欤”,语气助词4.D5. 答案示例:我们衡量一名运动员是否成功,关键看他能不能在国际大赛中取得金牌(2分,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修改正确即可得2分,但不能改变原意)6.傅雷家书,条件复句,偏正短语,艺术家兼有个性与人间性(每空1分,共4分)二、阅读【本题满分5分】(一)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12分)7. D (2分) 8. D (2分) 9. C (2分)10. 派能言善辩的人拿着太子写的书信,用谦恭的言辞坚决地邀请他们,他们应该会来。(3分)陛下轻视读书人,喜欢骂人,我们坚守道义,不愿受辱,所以惶恐地逃躲。(3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15分)11摩擦力 说明摩擦给人们带来数不清的麻烦 摩擦力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共3分,每个要点1分) 12摩擦会损坏物品;摩擦会阻止运动;摩擦会产生热,使物体损坏或烧毁。(共3分,每个要点1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13承上启下,承接上文说明摩擦力给人们带来数不清的麻烦,因此下文对于如果没有摩擦力情况的介绍。(3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14不能(1分),原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显微镜下金属表面的“凸起”和“凹陷”比作“山峰”和“峡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看似光滑的金属表面其实也凹凸不平,比较粗糙,改后显得平淡乏味。(2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15列数字(1分) 准确具体地说明有时表面十分光滑的物体之间,摩擦力反而会增大。 (2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汉高祖准备废黜太子,另立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群臣纷纷劝阻,高祖都不予理会。吕后焦急万分,派哥哥建成侯吕泽一再要求留侯张良想个对策。张良说:“这事很难通过说话来争辩。如今皇上不能招抚的只有四个人,这四个人的年事已高,他们认为陛下为人傲慢,所以隐居山中、发誓不作汉臣。假使阁下能不惜金钱宝玉,请太子写一封亲笔信,派一位能言善道的使者去邀请他们,我想他们会答应来的。来了之后,太子要非常礼貌地对待他们,向他们请教学习,再让他们不时陪同太子入朝,故意让皇上看到,对打消废黜太子或许有所帮助。”吕后依张良所言,卑词厚礼迎来商山四皓。汉高祖十二年,高祖身体状况日益恶化,因此也就愈发急着废黜太子。太傅(官名,三公之一,太师、太傅、太保称三公)叔孙通(初仕秦,后降汉,汉初典章交由叔孙通订定)引用古今事例为废黜太子事力争,高祖表面上答应,内心却不以为然,废黜太子的准备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一天酒宴开始,高祖发现太子身边随侍着四个老人,年纪都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