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doc_第1页
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doc_第2页
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doc_第3页
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doc_第4页
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向世界的日本备课素材1、 关于日本国歌君之代展示歌词: 君之代 吾皇盛世兮, 千秋万代; 砂砾成岩兮, 遍生青苔。明治政府成立初期,日本还没任何可称为“国歌”的东西,1869年 当时在横滨工作的英国军乐团教师约翰.威廉.芬顿听说日本缺少国歌,他告诉日本军乐团的成员们英国国歌天佑吾王。他强调了国歌的必要性,并建议如果有人提供歌词,他可以谱曲。乐队成员在与他们的指挥商量以后,请日语、中国历史和文学修养都很好的萨摩藩步兵队队长大山岩为国歌选择了恰当的词芬顿把他自己的音乐加在了大山上尉从名叫蓬莱山的集子中选的一首琵琶歌俳句了。结果这就是第一首君之代国歌了。在明治天皇的生日1880年11月3日,皇宫中首次演出新的国歌。2、改革中的流血冲突刺杀1878年5月14日早晨6点,大久保利通遭到六名刺客的袭击,当场毙命。刺杀大久保利通的六位刺客走到临时皇宫前面自首。他们留下了斩奸状,批判藩阀政治家上不听天皇的谕旨,下不听民众的公议,压制民权,以政治为私有。他们要改革有司专制的现状,要求举办民会,采取公议。政府将这六人处以斩首。9天后,政府将木户孝允和大久保的儿子列为华族。大国崛起 3、伊藤博文选择德国作为制定宪法的模范国。 年,伊藤博文来到德国,月的一天,德国皇帝威廉一世接见了伊藤博文,他对伊藤说:“从日本天皇的利益出发,召开国会并不值得庆贺。”“即使迫不得已召开国会,也不必在宪法中规定政府预算须经国会批准,伊藤先生应该设法解决万一国会不批准预算时的周全之策。”伊藤博文大有所悟,威廉一世的观点直接影响到日本宪法的一些原则。 大国崛起 4、坎坷的废约之路1869年明治政府向美国、荷兰等国提出了修约要求,但遭到拒绝。 1871年12月至1873年9月,日本政府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求知识于世界”,派岩仓使节团访问欧美12个国家,在修约方面虽然没有取得进展,却考察了政府机构、议会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1888年新任外相大隈重信则采取较强硬的外交策略,以美、德、俄作为修约谈判的突破口,提出在与美、俄等国签订新约的5年后,废除领事裁判权,得到美德俄国的同意。19世纪90年代,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英国对日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1894年7月日本同英国签订了通商航海条约,废除了领事裁判权,并部分收回了关税自主权。此后,其他列强先后同日本签订了类似的条约。1910年日本向各国发出修约通知,1911年美国带头与日本签订新条约,随后有关国家也纷纷与日本签订条约,表示放弃关税协定权。至此,日本修改不平等条约的任务宣告完成。 牛淑萍近代日本修改不平等条约述论 5、日本吞并朝鲜过程明治维新后,征服朝鲜成为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的既定国策。早在明治元年(1868年),以木户孝允等人为核心的明治官僚曾策谋征韩(朝鲜),明治二年(186 9年),木户等人制订了征韩的具体方案,到明治六年(1873年),征韩浪潮勃兴。1875年,日本舰艇“云扬号”闯进朝鲜江华湾,炮轰江华岛,制造“云扬号事件”(亦称“江华岛事件”),揭开了近代史上日本侵略朝鲜的序幕。1876年2月,日本迫使朝鲜签订不平等的日朝修好条则(亦称“江华条约”),打开了朝鲜的国门。7月,日本派军舰到朝鲜,又强行缔结了日朝修好条规附录和日朝贸易规则。从此,日本商品无限制地输入朝鲜,日本加速了侵略和控制朝鲜的步伐。18941895年,日本发动中日甲午战争,通过“马关条约”,切断朝鲜封建王朝与中国清王朝的宗属关系,名义上宣布“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实际上加紧向朝鲜进行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全面渗透,企图控制朝鲜,将朝鲜变为自己的殖民地。日本对朝鲜的侵略和控制,受到沙俄的对抗。沙俄为在远东扩张领土和占有商品市场,力图独霸中国东北和朝鲜。日、俄的争夺愈演愈烈,最后导致日俄战争爆发。1904年2月8日日俄战争爆发。战场主要在中国领土上。2月10日,日本明治天皇在对俄宣战诏书中声称:“韩国之存亡,实为(日本)帝国安危所系”;“若满洲(中国东北)归俄国领有,则韩国之保障安全将无由维持”,道破了日本独霸朝鲜的野心。日本在对俄开战同时,派兵进驻朝鲜,占领汉城。2月23日,日本以韩日同盟为借口,威逼朝鲜政府签订日韩议定书。其主要内容是:朝鲜承认日本在朝拥有军事行动自由权;日本有权干涉朝鲜内政;未经日本同意,朝鲜不得同第三国签订与前述内容相悖的任何条约。同年8月22日,日本强迫朝鲜签订了第一个韩日协约。协约使朝鲜的财政、外交大权实际上落入日本人之手。1905年11月9日,日本特使伊藤博文赶赴汉城,逼迫韩国表态。11月18日,韩国被迫签订日韩保护协约。1907年7月,日本又迫使朝鲜与之签署了第二个和第三个韩日协约(分别又称为乙巳保护条约和丁未七款条约)。依照条约,朝鲜内政、外交大权均直接由日本人负责,各国外交官员均须从朝鲜撤离,日本在汉城设立“总督府”等等。1910年8月22日,日本伊藤博文政府迫使朝鲜政府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条约的签署标志着日本正式吞并朝鲜,朝鲜终于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韩合并条约全文共8条,其主要内容是:朝鲜将其全部主权永久地让与日本;日本对朝鲜王室给予“尊重”;日本将其控制朝鲜外交大权的“统监府”改为“总督府”,总督直属日本天皇,并由其负责掌管朝鲜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力。6、日本吞并琉球群岛始末琉球群岛暨历史上的琉球王国。它位于日本九州鹿儿岛和我国台湾岛之间,象一串串明珠镶嵌在蓝色的海洋上,它原属于具有千年历史的琉球王国。中国史书上最早把这里称为“流虬”,意为该群岛漂浮于大海之上,有如虬龙。“琉球”一词,按汉语语意,“琉”的意思是指“石之有光者”;而“球”的意思是指“磨圆的美玉”。琉球即指这一串岛屿宛如发光的美玉。明洪武五年(1372年),琉球国与中国建立了正式的宗藩关系,把琉球列为明朝的藩属。入清以后,琉球国仍奉中国为正朔,国王由中国皇帝册封。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国力逐渐强盛,遂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亚洲,台湾就成了日本的第一个侵略目标,而其前奏就是吞并琉球。1871年11月,琉球国一渔船在海上遇飓风受损,漂流到了台湾东南的海湾,渔民蹬岸后与台湾高山族居民发生武装冲突,有五十多人遇害。这一事件原本只涉及中国与琉球国的双边关系,但日本却借机兴风作浪,以此作为吞并琉球的突破口。为了师出有名,1872年日本片面宣布琉球为日本藩属,并命令琉球进行政治改革。1873年日本政府又派外务卿副岛种臣为特使,率员赴华交涉琉球问题,硬是把琉球船民被杀一事歪曲为杀害了“日本人”。吞并琉球进而侵占台湾的罪恶计划进一步付诸实施。1874年春,日本政府悍然派军三千多人在台湾琅峤登陆。请政府为避免与日本发生战争,只发出了软弱的抗议照会,并要求列强主持公道,出面调停,迫使日本撤军。由于侵台日军无法在军事上取得完全的胜利,又派外交使节来华交涉,军事外交双管齐下,威胁、恫吓、欺骗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最后在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的斡旋之下,订立了中日北京专条,规定:日本军队立即撤出台湾,中国赔偿日本白银50万两。由于清政府官员的昏庸愚昧,竟在条约中承认,台湾高山族人曾将“日本国属民妄为加害”,日本此次侵台是所谓“保民义举”。这就为日本进一步吞并琉球获取了所谓条约依据。中日北京专条签定后,日本吞并琉球的杀机毕露。1875年日本先是派内务大臣赴琉球,逼迫琉球断绝与中国的藩属关系。遭拒绝后,又公然派军队侵占琉球,使之置于日本防卫体系。接着向琉球发布最后通牒:不准接受中国册封;撤消福州琉球馆;禁止入贡中国,琉球今后与中国的贸易和交涉均由日本外务省管辖。日本政府这一加强琉球属国化的命令宣布后,琉球举国震惊,琉球国王曾派员赴日陈述不能停止进贡中国的理由,又派员来华请求清政府援救。但李鸿章恐开边衅,不敢对日持强硬态度,在致中国驻日公使何如璋的信中说什么“中国受琉球朝贡,本无大利若再以威力相角,争小国区区之贡,务虚名而勤远略,非惟无暇,亦且无谓”。李鸿章仅仅希望通过外交途径与日本辩明琉球归属问题,当然只是幻想。日本政府看准请政府的软弱可欺,遂于1879年3月派兵武力“接收”琉球王居住的首里城,掳琉球国王和王子至东京,改琉球国为冲绳县。日本政府造成了这一既成事实后,清政府虽始终未予承认,但亦无可奈何,只有听之任之了,曾隶属中国五百多年的琉球国就这样被日本吞并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军进占了琉球岛,约定由中美两国共同托管。只可惜当时中国受内战影响,国民政府无力派兵接管,中国因此丧失了收复琉球群岛的最佳时机。1972年美国将琉球归还日本时,遭到琉球人的强烈反对。他们“聚哭于闹市”,连夜集会向美、日抗议,数度组团到台湾向蒋介石哭诉、陈情。代表团用汉语恳请蒋总统看在同是“一家人”的份上,在联合国仗义直言,准许琉球独立或并入中国版图。但迫于美国的压力,自身尚且不保的蒋介石在此事上还能有什么作为呢?就这样,琉球被正式划入了日本的版图。现在琉球群岛上的居民,虽然属于日本公民,但是由于长期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他们的风俗习惯与日本文化有明显不同。美国的观点二战期间,1943年11月在开罗会议上,中美交涉琉球问题,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同意“琉球由国际托管,由中美共同管理”。1945年日本投降,无条件接收开罗宣言和波斯坦和约,根据此约“日本只能保有其本土四岛”,其它武力吞并的领土必须放弃,但战后此二地均为美军占领,虽然美国“不承认二群岛主权归属日本”,但也没有交给中国。1947年4月联合国关于前日本委任统治岛屿的协定,把这两块“主权未定”之地交给美国“托管”。冷战结束后,美国不支持琉球复国运动。把一些琉球民运分子教给日本处理与日本联手打击琉球爱国人士.使琉球国的部分精英流亡海沦落为美国人所说的恐怖分子,这使他们彻底看清楚美国的本质,但琉球人复国之心仍然不减,他们都转而希望中国能够强大起来帮助琉球复国.但随着日本的同化与在国际上孤立的地位,琉球复国运动已经日况西下了!侵略台湾:1874年,日本借口有遇海难的琉球水手在台湾被杀,派军侵入台湾,遭台湾人民英勇抵抗;1895年,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打败清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获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