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一道难解的题:1、举例说说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以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百年罕见的洪水灾害为例。人口急剧增长使土地资源压力加大,人们通过围湖垦田获得新的土地,扩大耕地面积,造成了湖面萎缩,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导致洪水灾害,人们的生存环境遭受破坏,最终影响人类的生存与经济发展。加上P77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人口急剧增长-土地资源压力加大-围湖垦田-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生存环境遭受破坏-最终影响经济发展2、98长江洪灾的原因有哪些? 给我们的启示?自然因素:(1)流经地区大部分为湿润地区,流域面积广,支流多,干流汛期长、水势大。(2)98年夏季气候异常,集中降水,干支流同时进入汛期。(3)中游的江汉平原,地势低洼,河道弯曲,又是多路来水的汇合地区。人为因素:(1)长江上游过度砍伐,水土流失严重,长江河床抬升(2)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使湖泊萎缩,蓄洪能力下降。(3)不合理的水利建设。启示:要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在“发展”这个当代社会的主题下,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看待PRED问题即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这是一道难解的却又是必须有解的题。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必须坚持综合治理,努力寻找一条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节器发展的道路,即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及治理力度。3、农业文明早期的环境观:人为什么要崇拜大自然(太阳等)呢? 一方面,那时的人们对大自然充满了恐惧;另一方面,大自然赐予他们必要的生活资料。 人类认识水平、生产技术较为落后,无力掌握自然规律和抗拒自然灾害,对自然环境更多采取的是“崇拜”“顺从”。 4、农业文明较发达时期人们的环境观:人类在有限度地利用着自然资源维持自身的发展(传统射猎、农耕等生产活动),人们与自然的关系在总体上是和谐的。人们开始有意识地“改造”自然,在大地上留下壮观的人文景观,如梯田等。 5、工业文明时期的环境观:人类可以比较自由地凭借自己的意志来“征服”和“改造”自然。人地关系紧张,迫使人类反思自己的行为,寻求人地“协调”的发展道路。6、两种方案,你倾向于哪一种?并说明理由建议一:将中游几百千米的天然河道改造成水泥板铺设的渠道,特殊地段改为地下管道。防止塔里木河宝贵的水资源在中游白白浪费、蒸发流失。建议二:综合治理塔里木河,实施生态移民、封育保护、退耕还林和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向塔里木河下游应急输水。建议一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中游水资源的蒸发和流失,保证下游水量。缺点:耗资多,管理难度大,对中游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塔里木河存在的问题。建议二是一个综合了人口、资源、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方案,从政策、工程、生态建设等多个层次着手解决问题,有利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7、PRED问题的突出表现:人口增长过快、自然资源短缺、全球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酸雨等问题。8、当今世界存在哪些关系到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当我们探寻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时又会发现什么?P469、可持续发展的表现(“发展”实际上指的是可持续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追求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实际上是指可持续发展)(1)经济增长、国民生产总值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2)文学、艺术和科学的昌盛,道德水平的提高,社会秩序的和谐和国民素质的提高二、人口问题1、人类的活动是如何引起资源、环境问题的?(1)人口过多-向自然索取过多资源-超过自然资源的补给、再生和增殖速度-出现资源短缺(2)人口过多-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过多-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污染2、为什么说PRED问题的关键因素是“人口”? P503、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或下降会引发哪些问题?P50 “P50最后一自然段”4、印度和日本的人口问题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人口增长过快,不仅会给国家的资源、环境带来压力,容易造成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同时还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如给教育、住房、就业等带来的巨大的压力 人口增长过慢,使得新出生人口减少,再加上人口寿命的延长,会带来老龄化问题。5、中国等一些国家竭力控制人口增长,而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则大力推广鼓励生育的政策。做法都正确,为什么?因为这些国家的人口国情不同。合理的人口发展应当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多、增长快,会不断引发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导致土地负担过重、生态破坏、自然灾害增多,还出现了粮食供应不足、人民生活贫困、教育、住房、就业等困难,所以要控制人口增长。日本等国的人口问题是人口下降,人口预期寿命延长,会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导致劳动力缺少,养老负担加重,所以要鼓励生育。6、一个社会好比一艘轮船,应当配备数量适当的船员,才能发挥轮船的最高效率,如果船员太少,人手不足或船员过多,人浮于事,轮船都很难达到最快行驶速度。这个比喻如何理解?你认为人口应如何发展才能有助于社会发展?对于世界上不同国家来说,人口过剩和人口不足的状况都不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人口应如何发展才有利于社会发展呢? 一个国家的人口应适度发展,既不能超过其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又不能太少,否则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的人口发展应当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即应该追求适度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7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1)总量大(2)人口增长过快(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3)人口增长过慢(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人口的增长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合理的人口发展应当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一、人口警钟须长鸣1、我国人口的三个主要特点:人口数量大、人口素质偏低和人口的老龄化我国人口的三个基本特点:人口数量大、增长过快(新增人口仍较多)、人口素质不高2、我国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速度不同(1)古代人口增长较慢(或者说在新中国成立之前)(2)20世纪50年代人口高速增长(50年内翻一番)原因:经济文化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再加上政策的鼓励,同时人口出生率长期保持较高水平,使得人口增长速度很快。(3)70年代因计划生育而少生了几亿人口,但人口总数仍是持续增长的。(4)90年代后人口保持低水平的增长率(5)未来几年的预测:人口总数还将持续增长,但增长速度会减慢。其原因是我国人口基数很大。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3、我国人口问题、人口特点的影响 P59也可借鉴P61问题答案 举例:P594、我国的自然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不高。说明人口因素对人均资源占有量影响大。 5、如何看待我国目前形势下的“人口”与“人手”问题?P61问题答案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量1、传统的生育观念会导致什么后果?为什么?越穷越生,越生越穷。人口的过快增长,降低了人均拥有的社会财富水平,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低素质人口多,必然影响到人们对现代生产技术的承受能力,以致经济效益差,劳动生产率低,导致贫困。2、经济和社会发展,是解决人口问题的中心因素。对于中国人口增长的控制而言,计划生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等重要。3、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对策 书本P59,时政精要P104、计划生育:内容(具体要求):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原因:5、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和重要措施分别是?严格控制人口数量,降低人口出生率。P686、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和关键:提高人口素质P687、实行晚婚晚育的意义有利于延长生育周期,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青少年的发育成长,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人口素质。8、计划生育政策的显著成绩和现实意义 P689、计划生育对社会其他方面的积极贡献: 人们的预期寿命在不断提高; 婴儿死亡率越来越低; 贫困人口越来越少; 人均拥有病床位数的提高,等等。10、我国自1971-1998年,因计划生育现而少生了大量人口.这些人口为家庭节省少年儿童抚养费6.4万亿元.为国家节省少年儿童抚养费1万亿元,两者合计7.4万亿元,接近199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材料说明了什么?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节省了大量资金和资源;缓解了人口过快增长给人们衣食住行、教育、就业、医疗等带来的压力,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11、对国家而言,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条件下,如果人口数量不断增多,人们的生活水平会有哪些变化?P7012、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理由、原因)或:为什么说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惟一正确选择?或:为什么说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或:从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的关系出发,说一说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发展经济需要人力资源。但是维持人的生存条件和劳动能力,还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但是,目前我国人口过多,给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是我国原本已经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受到更加严重的破坏。而遭到破坏的资源和环境,反过来又会威胁人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是我国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选择。小结:人口问题依然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计划生育还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三、资源问题1、什么是自然资源?它分为哪两类?大自然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3、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人类与自然资源休戚与共,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人类的生命活动、生产活动每时每刻都没停止过对自然资源的获取。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断使用资源的过程,也是资源逐渐消耗的过程4、日常生活中的节约资源的“小事” P54 5、自然资源短缺的原因和表现P53 根本原因:人口的急剧增长和人类需求的无节制6、怎样协调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人类对资源的作用,表现在开发、利用、改造、破坏、和污染等方面,而自然规律具有不可逆转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科学利用资源,让资源为人类造福。7、20世纪以来世界用水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发展,导致用水量迅猛增加;用水浪费严重,利用率低;污染严重.怎样才能避免“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自己的眼泪的悲剧发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崇尚节约,防止环境污染,保护和科学利用水资源一、资源“大国”还是资源“小国”1、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 P622、我国自然资源问题(现状) P623、资源短缺的原因 P624、造成我国“北煤南运”和“西气东输”现象的原因?一些能源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使得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和消费地相分离5、资源问题(现状)的影响(危害) P626、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分布不平衡,开发利用不合理。因此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二、应对资源危机1、资源的重要性 P712、为什么要重视资源问题(为什么要节约资源)?重要性P71+现状影响P623、解决资源问题的对策 P71 其中,重要措施有:(1)、“开源”-(重要措施、发展方向)A、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B、扩展资源开发的范围。(2)、“节流”-建立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服务体系。(3)、发挥科学技术在“开源”和“节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4、合理利用资源的意义(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意义;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P715、人们常说:地球上没有真正的垃圾,所谓的垃圾只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为什么? 废弃物可以作为一种资源而被重复使用和回收利用。6、我国天然水系的分布有何特点?我国天然水系的分布会对我国水资源在分布上带来哪些问题? 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资源分布地与资源消耗地分离,加剧了地区水资源不足。 7、修建南水北调工程要耗费大量资金,能不能靠长江干支流的自然流向解决问题,为什么?P72问题8、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不仅解决北方缺水问题,而且还形成了我国水资源开发、配置、利用比较合理的格局(把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都联系起来了,形成了“四横三纵”的总体格局。利用黄河贯穿我国西部和东部的天然优势,通过黄河对水量重新调配,可协调东、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关系,达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优化配置目标)有利于缓解东部资源能源的紧缺问题,优化资源结构,改善东部环境;给东部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有利于充分开发利用西部的资源能源,吸收外资,使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促进东中西部的互济协调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达到共同富裕。9、为什么要实施跨区域调配资源的工程?(如:“北煤南运”、“西煤东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这是因为:我国能源资源的分布也很不均,有64%的煤炭资源在华北地区,水电资源约70%集中在西南地区,而我国的能源消耗地则主要分布在东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我国能源资源的此种空间分布特征,使得我国出现上述跨区域调配资源的工程。 10、在我国北方地区,人们为了摆脱水资源危机,为什么首先把目光放要节水农业上?P73问题11、节水灌溉(发展节水农业)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农作物的生长有什么意义?P7312、节约用水的做法 P7313、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我们青少年(公民个人)能为此做些什么?见讲义14、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性经济)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解决的办法?见讲义四、环境问题1、环境的界定、组成及不同时期环境问题的不同表现p56一、二自然段2、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自然环境: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即通常所说的自然界。社会环境:人类作用于自然界而产生的新的人工环境3、环境问题即是生态系统出现不平衡所导致的结果,人类与环境之间的消极影响就构成了各种环境问题即生态平衡失调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4、环境问题的全球性特征:一方面世界绝大多数地区都面临一种或多种环境问题,另一方面某个地区的环境问题具有迁移性的特征,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转移和扩散。5环境问题的特点:(1)全球化-全球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2)迁移性-环境污染(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 6、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中最为突出的三个热点:酸沉降(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化一、环境亮起“黄牌“1、环境的重要性 P652、我国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 P653、为什么说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P654、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即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协调好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5、环境问题的危害(影响) P65具体危害:生态破坏会直接危害到农业的发展,使这些地区的人们丧失发展的空间。环境污染会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和健康,破坏人类生存的大气、水、土壤等资源。6、淮河流域流传的一句谚语:六十年代洗衣做饭七十年代鱼虾绝代八十年代身心受害九十年代洗不尽马桶盖.问: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揭示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环境问题的两种类型。7、白色垃圾会造成哪些方面的污染?会带来哪些方面的危害?白色垃圾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会危害动物的健康和生命、会污染环境、会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会妨碍农业生产。8、有人说:“很多问题不仅仅是垃圾问题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事件。”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以“塑料制品”为例。人们在大量使用塑料制品后,废弃的塑料制品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制造这些塑料制品也消耗了大量资源。因此,白色垃圾越多,白色污染越严重,反映了人们开发利用资源的强度越大。9、中国现在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 虽然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而这些问题都是由人类的活动造成的。面临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0、“竭泽而鱼,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吕氏春秋义赏P65这段话说明如果人类采取掠夺的方式开发自然资源,虽然能获得短期利益,但必定要付出高昂的环境成本。(3)这段话告诉我们A 要协调好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B 要树立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举例说明我国目前存在的类似环境问题(至少三项)。过度放牧滥砍滥伐森林资源过度捕捞海洋渔业资源11、以牺牲环境来谋求社会经济的发展,最终能如愿以偿吗?为什么?P65危害二、重建我们的家园1、保护环境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如何坚持这一基本国策?P742、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P74 难: 为什么要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理论原因+现实原因+小结)重要性+现状及影响3、沙风暴的发生是人口、资源和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 4、如果你是北京市的政府官员,你打算如何治理北京的沙尘暴?一是阻止沙的来源,二是阻止尘的来源;建立三北防护林。5、“三北”防护林(绿色万里长城,世界生态工程之最)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单位? 东北、西北、华北等十三省级单位,包括北京在内。总面406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42.4%.6、“三北”地区气候有什么特点?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什么特点?大多为半干旱、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少。沙漠戈壁广布、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稀少总之生态系统非常脆弱.7、我国冬季风的风向是怎样的?这种气候特点会给北京带来哪些影响?冬季多吹东北季风和西北季风。北京正处在这两种主要风向的交汇处,是重点风沙危害区和风口区。8、“三北”防护林的建设的意义“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可发防御风沙、保持水土,阻止沙漠化向周边地区发展,改善本地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从而带动经济发展。9、西北地区退耕还林的意义不仅可以治理本地的沙漠化问题,有助于恢复本地的生态环境,还可以截断北京沙尘暴天气中“尘”的来源。10、从自己做起,当环境卫士谈谈这样做的意义?有利于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自己及子孙后代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同时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功立业11、保护环境,生活中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见讲义12、发展经济必然带来环境污染,治理污染必须首先发展经济你赞成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这个观点是片面。因为(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如果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环境保护,那么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环境污染。如果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经济发展就不会带来环境污染。(2)经济发展能为污染治理提供物质基础。但我们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要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统筹规划,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13、生活中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 见讲义14、洁净空气的措施P76 (1)-(7)说明:针对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可以采取有力措施控制污染源。即使在短期内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影响,但从长期的生存与发展来看,这也是势在必行的。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传统的经济行为和社会发展观高消耗、单纯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2、可持续发展概念它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够意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要求要求人们必须以很高的道德水准,保护好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和环境基础。核心人类应该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不损害他人和后代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发展。目的保证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地区、个人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同样拥有发展的条件和机会。原因时政P12:P77第一段可持续发展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主要指标。它的具体内容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中共十七大、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强调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正式党和政府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遵循的三项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3、存在的问题造成的影响解决的方法人口:人口多、增长速度快、人口素质低;城市化问题严重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恶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资源:人均拥有量大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长期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来获得经济发展导致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环境:生态平衡失调环境污染严重环境日益恶化保护环境4、“人口无限吃资源有限”和“土地荒漠化”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有什么内在联系?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1)反映我国面临严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老年人保健品官方授权代理合同
- 2025格力空调采购合同
- 2025年二手车交易平台服务合同
- 2025年中国香道师高级考试试题及解析
- 2025年乡村工匠初级考试必-备知识点
- 骨科护理常规试题及答案第四版
- 铁路物资管理题库及答案
- 物业用房装修方案范本
- 全屋吊顶施工方案怎么写
- 节约用水(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护士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培训
- 莲山教学课件下载
- 六年级家长会课件
- 2025年党建党史知识竞赛测试题库及答案
- GB/T 45859-2025耐磨铸铁分类
- 临床基于ERAS理念下医护患一体化疼痛管理实践探索
- 2025年河北交警三力测试题及答案
- 2025贵州贵阳供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版(2024)新教材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1.2 观察物体(2)课件
- 颈椎骨折脊髓损伤的护理
- 华为海外税务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