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doc_第1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doc_第2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doc_第3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别董大教案背景面向学生: 小学 学科:语文课时:1课时学生课前准备:一、初读古诗,读准字音,把握古诗节奏;二、借住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古诗大意;三、搜集有关诗人与董大的资料;四、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曛”这个生字。2、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3、有感情的朗读,并能熟读成诵。过程与方法:品味语言,读中悟情。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学以致用。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教材分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这首古诗内容浅显,但蕴含的情感却十分丰富,风格也与其它送别诗不同,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为: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学以致用,品味诗境,读中悟情。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一首首古典诗歌闪耀着情感的智慧的审美的光辉,对滋润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教学这首古诗时,我没有让学生“字字解释,句句翻译”,而是在学生初步了解诗句大意后,采用创设情境、反复诵读、读中体悟等方法,让学生品味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说明如何导入该课程,主要教学点的设计,知识拓展等。教学过程:一、 新课导入。1、谈话:“相见时难别亦难”,有人说离别是诗,有人说离别是歌,诗人把这说不清道不尽的离情别意融入到他们的诗作中,成为了千古绝唱。同学们,我们曾学过哪些送别诗呢?(学生背诵,唤醒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高适的送别诗。你知道诗人为谁送行吗,读了课题你就明白了。2. 出示诗题,朗读诗题。二、 检查预习1、生介绍诗人高适,老师补充。【百度搜索】/view/16967.htm2、个别读古诗,帮助纠正读音和节奏。3、播放古诗朗读录音。【百度搜索】/m?tn=baidump3&ct=134217728&lm=-1&word=别董大三、初读古诗,了解大意1.自由读古诗,借住注释理解词语学生交流,老师重点点拨以下词语:黄云:当时他们在塞外分别,那里大部分都是沙漠,黄沙飞扬,以至于云都成了黄色的了;曛:是指落日时的余光,黄昏的意思;(指导学生识记字音和字形,并指导书写。)千里:在这儿是虚指,表示范围广,满天都是;知己:知心朋友。2再读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学生汇报交流,学生互评:在一冬日的黄昏,茫茫大漠,黄沙满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一群大雁顶着风雪艰难地向遥远的南方飞去。这时,诗人高适正在为他的好友董大送行,他对董大说:“朋友,请不要担心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没有知已,天下之大,一定会有人赏识你的。”四、反复品读,入境悟情(一)品读第一、二句诗,体验送别之景1、出示第一、二句诗,学生自由朗读2、播放大漠的风声和低沉悠扬的音乐,老师朗诵一、二句诗,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百度搜索】/playlist_show/id_2014595.html3、学生说说刚才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景象。4、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进行梳理,师生合作诵读一、二句诗:师:看到了大漠的黄昏,黄沙满天,遮天避日,多么萧条空旷生读: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燕雪纷纷。师:看到了大雪纷飞,一只离群的大雁顶着风雪南飞,多么寒冷孤独生读: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燕雪纷纷。师:听到了凛冽的北风呼啸声,断燕独飞的哀鸣声,多么悲壮凄凉生读: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燕雪纷纷。5、谈话: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董大即将告别好友高适,离开京城,前途渺茫,他的心情怎样呢,你能从诗中找出最能表达董大心情的词吗?(学生找出“愁”字)6、指导朗读前两句诗,读出董大的离愁别绪。(语调低沉,语速缓慢)7、学生配乐诵读一、二句诗。(二)品读三、四句诗1、面对人生失意,满腹忧愁的好友董大,高适送出了怎样的临别赠言呢?是和董大一起抱头痛哭吗?(不是)是和董大一起愤世嫉俗吗?(不是)2、出示第三、四句诗,学生反复朗读。3、“天下谁人不识君”“君”指的是谁?出示课件,简介董大。【百度搜索】/view/1083730.htm4、此时此刻,如果你也在董大身边,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创设情境,学生练说)5、理解“知己”和“识”的含义。(1)“知已”仅仅是知心朋友的意思吗?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无论走到哪,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你们听过伯牙绝弦的故事吗?伯牙是一代琴师,钟子期是他的知音,钟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再弹琴。所以这里的“知己”更多的是指知音的意思。(2)“识”在理解了知己的含义后,学生理解“识”的真正含义就水到渠成了,“识”在诗中是赏识的意思。6、高适对董大说了什么呢?指导朗读三、四句诗。(语气慷慨激昂)7、董大听了高适的话,心情又会怎样呢?学生汇报。(董大的心情豁然开朗,充满自信,将满怀希望地踏上新的征程。)8、播放课件,配乐朗诵三、四句诗。【百度知道】/jiaoan/344/628/20100409334924.html(三)回顾全诗,朗读提升1、齐读全诗,说说诗的前两句写了什么,后两句又写了什么?2、学生汇报后板书“景”“情”,诗中描绘的是一种怎样的送别景象?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指导朗读:荒凉的大漠正因为有了英雄的襟怀才变得壮美动人,读出诗人的真挚和豪情吧!4、配乐朗诵全诗。【百度视频】 课文情景朗读/caidown/caitype_553/caidown5 .五、总结方法,拓展延伸1、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具有音律美,图画美和撼动人心的艺术魅力,所以我们学习古诗时,不光要了解诗句的意思,还要结合时代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通过反复诵读,入情入境,深切体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2、 回忆以前积累的送别诗及名句。3、 学以致用:设计不同的送别或离别的情境,灵活运用积累的诗句。【百度搜索】/view/3dd483d9ce2f0066f53322d2.html附板书设计:别董大 唐 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 景 悲壮、凄凉北风吹燕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 情 豪迈、乐观天下谁人不识君。六、告诉同学们,可以通过百度去网上搜索相关内容【百度视频】如何使用百度(演示视频)/programs/view/hI4Z8fvSKms/教学反思该教案是否已经用于实际教学;如果已经用于实际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有哪些环节可以继续改进;如果还没有用于教学,原因是什么,计划什么时间用于实际教学。别董大的这篇教学设计是我在2011年5月完成的,已在当时全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评比中付诸于实践,并获得了县教研领导的一致好评。这次又做了进一步的修改,我认为这个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可取之处:1、 摒弃了传统的“字字解释,句句翻译”的古诗词教学方法,采用了新课程倡导的古诗教学六步法进行教学:浏览信息知诗人课文知大意信息细理解交流再探究朗读悟情感检测显效益2.充分运用了网络信息量大的特点让学生随时都有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3.发挥网络声音的优势采用让学生一边听音乐,想象诗中的意境,诗人的情感,收到较好的效果。教师个人介绍省份:江西 学校:万年县六0小学 姓名:聂美芹 职称:小教高级 电话:18970351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