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课兰亭集序【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2)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积累课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用法。 2过程与方法(1)品味文中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理清课文内容层次,理解作者的生死观。(2)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文中描绘的自然美,学会关爱自然,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1文言文中实词和虚词的特殊用法。 2作者在文中思想感情的变化及原因。我们如何看待,要有自己的见解。3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关于生死的人生态度。4熟读成诵。【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探究【课时安排】 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作者,背景,序等文化常识;读熟课文,自学疏通文意。一、导入: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锦心绣口李太白之文章,铁画银钩王羲之之书法”。书法作品兰亭集序被后世评论者誉为“行书第一”,其实,王羲之除了能写一笔“飘若浮云,娇若惊龙”的书法之外,还写得一手好文章,也就是说,素有“书圣”美誉的王羲之不仅擅长书法,也长诗文。只是,它的光彩长期为书法艺术的盛名所掩盖。但是,作为散文佳作的兰亭集序却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真可谓是“文质双绝”。下面,我们就来一同欣赏这篇文章二、审读课题,提问:兰亭集序这一标题如何断句?(或问:这是一种什么文体?在文中哪几句话能看出来?)明确:“兰亭/集序”还是“兰亭集/序”? A.会于会集山阴之兰亭。B.后之览者,亦。C.故列叙时人。(掌握“序”这种文体:书序与赠序区分;为下文“兰亭集会”展开垫本说).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三、介绍作者及其兰亭集序的相关背景1作者简介:王羲之(321379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王羲之出身于一个书法世家的门庭,他的伯父王翼、王导;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当时的书法名手。他的儿子王献之后来也成了书法名手。他是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他爱鹅,从鹅的形态中悟出笔的走势。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丰富,除兰亭集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谢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乐毅论黄庭经等。 其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 2兰亭集序的相关背景 A 兰亭: 景幽、事雅、文妙、书绝。从浙江绍兴城向西南,约20公里处的兰渚山下,有一座幽雅别致的古典园林,林中有一亭,相传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曾在此种植兰花,故名曰“兰亭”。 B 兰亭集序由来: 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邀请当时社会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他们引酒赋诗,他们这些人围坐在小溪边,然后把一个酒杯放在水流中,如果这个酒杯随着水流流在谁的面前不动了,谁就饮酒作诗。后来他们将所写的诗结成诗集,王羲之当场在醉酒的状态下为诗集书写一篇序言,即本文兰亭集序。 四、朗读课文 1检查预习:生字2学生试读:正音,把握停顿与节奏。3范读,学生朗读初步理解文意。五、疏通文意:学生自己通过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并找出问题。六、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整理问题,下节课讨论解决。第二课时【教学要点】以疏通文意为主,解决学生问题,了解文章的大致思路。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对于课文的大意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节课我们仔细来研读一下这篇课文的字词及主要内容。二、梳理课文大意 (除了逐段的翻译全文外,在翻译的过程中讲解字词的用法和特殊的句式。)1逐段读,小组解决问题,提出不懂得问题,共同解决。2活动形式:以小组内部解决问题为主,不懂得问题质疑其他小组,全班共同存在的问题由老师解决 3着重讲解的知识要点梳理: (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从“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看古代的纪年 “永和”是东晋穆帝的年号。“永和九年”就是晋穆帝使用“永和”年号的第九年,即公元353年,这是古人最常用的一种纪年方法。因为封建社会是“家天下”,皇上就是家主,用他的号作为纪年是理所当然的。有时一个皇上不只有一个年号,像唐高宗就曾先后用了十四个年号,而皇上每换一次年号就要按新年号重新纪年。 “癸丑”是采用天干地支纪年,这是古代另一种常用纪年方法,是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共配成六十组,称为“六十年花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使用。干支最初是用来纪日的,后来才用于纪年,现在农历的年份仍用干支。“癸丑”年是六十年花甲子中的第五十年。 古文中常用帝号和干支双纪年。另外,先秦时,由于各国国王没有年号,就用国王的称号纪年,像周平王三十二年,即周平王做国王的第三十二年。 (2)“修禊事也”: 江南三月,通常是细雨绵绵的雨季,而这一天却格外晴朗,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惠风 和畅,溪中清流激湍,景色恬静宜人。兰亭雅集的主要内容是“修禊”,这是我国古老 的流传民间的一种习俗。人们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上巳日)到水边举行祓祭仪式, 用香薰草蘸水洒身上,或沐浴洗涤污垢,感受春意,祈求消除病灾与不祥。 (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兰亭雅集的另一个项目是流觞曲水,四十二位名士列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然后由书僮将斟酒的羽觞放入溪中,让其顺流而下,若觞在谁的面前停滞了,谁得赋诗,若吟不出诗,则要罚酒三杯。这次兰亭雅集,有十一人各成诗两首,十五人成诗各一首,十六人做不出诗各罚酒三杯 (4)“老之将至”: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曾不知老之将至”:语出论语述而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死生亦大矣”:语出庄子德充符。 (6)“一死生”:把死和生看作一回事。语出庄子德充符:“以死生为一条。”又庄子大宗师:“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为友矣。” (7)“齐彭殇”:把高寿的彭祖和短命的殇子等量齐观。彭,彭祖,相传为颛顼帝的玄孙,活了八百岁。殇,指短命夭折的人。庄子齐物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以下参阅钱钟书管锥编 “一死生与齐彭觞”: 语出庄子齐物论 “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祈)生乎”,“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认为生和死是相对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象细胞的新陈代谢,但他夸大了这个相对,否定了生和死的区别。庄子认为寿命长短相对,故而否定了寿夭的区别,认为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和未成年就死去的人没什么区别。但作者在文中引用孔子的话说生死是人生的大事,接着分别写古人、今人和后人,无不对生死这一人生大事感慨万端,对人生无常悲恨不已,既然古往今来人们无一例外都为人生无常兴叹生悲,庄子的死生一样,寿夭等同的说法不是虚妄荒诞之辞吗? 4.重点字词和句子的讲解 (一)字词活用 【少】少长咸集 :年纪小的,年纪大的,形容词用作名词。 【齐】齐彭殇为妄作: 同样看待,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兴怀】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固知一生死为虚诞:同样看待,或看成一样,数字活用为动词。 【视听】足以极视听之娱:耳目,动词活用为名词。 5成语及常用语总结:游目骋怀:开怀。放浪形骸:行为放纵,不受世俗礼法束缚。情随事迁:思想感情随着情况变迁而发生变化。6文化常识:纪年法:岁在癸丑(干支纪年)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帝王年号)赵惠文王16年(王公纪年)顺治二年乙酉四月(年号干支并用)暮春:孟春、仲春、季春。修禊:在风俗,临水为祭,消除不祥,选在三月三日。7.课后二:一词多义三.总结,布置作业今天,这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把这篇课文的字词和相关的知识点梳理了一遍,因而对这篇课文的阅读和理解应该不成问题了,下节课我们讲从作者的思想情感方面着手,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把握这篇课文。 1记住所有的知识点2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背诵3给文章分层,并写出主要内容4课后第三题做在书上第三课时【教学要点】1检查字词,翻译,背诵情况。2整理古文化常识和常用词语。3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4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探讨关于生死观的问题。(三个板块:复习、整理;内容学习;探究拓展)一、导入: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兰亭集序,看看它文字中所表露出的深刻的思想内涵,我们还可以由此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穿越时光,聆听一下他对于人生的思考。二、检查整理:(复习工作)5分钟的复习时间检查:1重点文言字词的积累(发现规律,便于迁移)2重点句式的翻译(强调字字落实的直译)3你所喜欢的段落的背诵积累:1文化常识2常用四字短语、成语(集体读课文之后)流觞曲水:古人的一种游艺项目,众人坐在环曲的溪水边,把酒杯放在水面上任其漂动,停于某人处,即取而饮之,或吟咏诗赋来代替。 修禊:古代的一种风俗。于三月第一个巳日(上巳日)欢聚水滨,歌舞娱神,祈祷幸福,消除“妖邪”。到了王羲之生活的时代,许多文人名士借此机会,歌舞欢宴,游春享乐。禊,祭祀的礼节。 彭殇:指生命的长短。彭,彭祖,传说中的人物,据说活了八百岁。殇,未成年而死。 含活用词句:“映带左右”、“一觞一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会稽:郡名,今浙江省北部和江苏省东南部一代地方。 这篇文章语言清新,朴素自然,其中有些词语今天已经发展成了成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天朗气清、游目骋怀、世殊事异。三、感情梳理:关于文言文的字词工作到此结束。有人说,最好的游记散文是人,事,物,理,情,意融为一体,像这篇优美的散文肯定有着丰富的感情因素:1请大家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在文章中的具体体现。找出原句。明确:在同学们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第一段可以用一个“乐”字来概括,第二段可以用一个痛字来概括,第三段可以用一个悲字来概括。2提问:乐在何处?为什么而痛,因什么而悲:(讨论解决两个问题)明确:乐:天气好,环境美,活动高雅,人志同道合;痛:人生短暂,世事无常;往事不再;生死难测3共同探讨因什么而悲 (!)请大家齐读第三段,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悲的情感。(提问:用什么样的语调来读。) (2)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每览昔人兴感知由,未尝不临文嗟悼”“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句子)不难体会出,在这里作者的悲是指向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洞察和对时间无情的恐惧,这种悲并不是属于作者一个人的悲哀,正如文中所说,“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是具有千古同悲的特点的,四、拓展运用1积累:既然是千古之悲,还有那些人抒发过人生无常之感,时不我待之叹: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涕下”和曹操的“人生几何,去日苦多”的感慨就是对千古同悲的回音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盛年不重来, 一日难再晨。(陶渊明)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 “朝闻道,夕死可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 论语生,我所欲也(孟子)这些先贤有这么多的悲叹,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就自己,成为乱世英雄。对岁月的流逝如此悲叹。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这么理解:抒发对于人生无常的悲叹是源于对于生命的热爱,所以,王羲之的文章多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2运用:有了这种思想之后,我们试着用一下积累的句子:苏轼发出了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叹,但是他却为人类留下了无数精美的篇章;李白留下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悲叹,但他却吞吐出了盛唐的华章。请同学们仿句。(书写)从同学们所仿的句子中,我们还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生命最终将消失的定数是无法改变的,但人的精神却可以光照千古,正如同学们常说的: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所以,巴尔蒙特说:“为了看看阳关,我来到了这个世界”网友调侃:“我活着来到这个世界,就没打算活着离开”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也说:“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所以,不必急于求成” 那么,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悟,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请用一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户外防火涂料市场发展动态与投资规划预测报告
- 光伏电站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案
- 风电场运维数据采集与分析
- 2025年服装批发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多功能支架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有机薄膜电容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混凝土搅拌站运营管理方案
- 国家公务员申论考题试卷及答案
- 安全员C题库含答案
- 心脑血管一体化知识题库(附答案)
- 《制造业成本核算》课件
- 刘润年度演讲课件20241026
- 《植物种植要领》课件
- DB52T 1724-2023 城市道路指路标志设置与管理规范
- 分子生物学课件第一章医学分子生物学绪论
- DB11T 1794-2020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技术规范
- 应急信息报送规章制度
- 某港池航道疏浚和吹填造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质量为纲-华为公司质量理念与实践
-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单元任务群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新媒体视频节目制作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