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 室 引 流 管 护 理PPT课件.ppt_第1页
脑 室 引 流 管 护 理PPT课件.ppt_第2页
脑 室 引 流 管 护 理PPT课件.ppt_第3页
脑 室 引 流 管 护 理PPT课件.ppt_第4页
脑 室 引 流 管 护 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脑室引流管护理肿瘤二科陈旭 3 19 2020 1 主要内容 什么是脑室引流 脑室引流的目的 脑室引流病人的观察要点 脑室引流病人的护理要点 脑室引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3 19 2020 2 脑脊液 由脑室中的脉络从产生 作用 1 保护脑部和脊髓免受外界振荡损伤 2 调节颅内压 3 参与脑和脊髓的代谢 4 维持正常PH 脑脊液在各脑室与蛛网膜下腔之间循环 属于无功能细胞外液 如脑室的通道发生阻塞 则脑室中的脑脊液越来越多 并扩大形成脑积水 3 19 2020 3 循环途径 各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都汇至第四脑室并经第四脑室中的正中孔和外侧孔流入脑和脊髓的蛛网膜下隙 最后经蛛网膜粒将脑脊液回渗到上矢状窦 使脑脊液回流至静脉系统 3 19 2020 4 脑室引流 脑室引流是经颅骨钻孔或椎孔穿刺侧脑室 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 颅内出血引流到体外 以达到调节和控制颅内压 成人 0 69 1 96Kpa 儿童 0 49 0 98Kpa 的一种方法 3 19 2020 5 脑室引流的目的 抢救因脑脊液循环受阻导致颅内高压危险状态 脑室术后引流脑脊液 减少脑膜刺激并早期控制颅内压 经脑室引流管冲药控制颅内感染 脑内肿瘤合并颅内高压 术前可先行脑室引流术降低颅内压 避免开颅术中颅内压骤降引发脑疝 3 19 2020 6 脑室引流病人观察的要点 生命体征 术后24h内每隔0 5 1h测量并记录体温 脉搏 呼吸 血压 瞳孔 神志的变化 引流液的观察 准确记录24h引流液的量 颜色 性质 术后1 2天可略有血性 量 脑脊液由脉络丛分泌 每三分钟约分泌1ml 因此 每日约不超过500ml 性质 正常 无色 透明脑室出血 鲜红 逐渐加深感染 浑浊 絮状物 3 19 2020 7 脑室引流病人的护理 3 19 2020 8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每日定时更换引流袋 记录引流液量 用胶布注明引流管名称 留置日期贴至引流管上 更换时先夹管用碘伏离心式消毒引流管内壁 更换新的无菌引流袋 注意保持整个装置无菌 必要时做脑脊液检查或细菌培养 3 19 2020 9 引流袋高度 平卧位 引流管开口需高出侧脑室10 15cm 儿童 5 10cm 侧卧位 以正中矢状面为基线 高出15 18cm 病人病情稳定即可将床头抬高15度 30度 3 19 2020 10 引流速度及量 术后早期 控制引流速度 若引流过快 多 易出现低颅压性头痛 恶心 呕吐 此时抬高或夹闭引流管 颅内感染 引流量可适当增多 注意电解质补充 3 19 2020 11 脑脊液的颜色 量 性状 颜色 术后1 2日可略呈血性渐变橙黄色 量 小于500ml d 性状 正常 无色 透明 无沉淀异常 浑浊 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 3 19 2020 12 保持引流管畅通 引流管 不可受压 扭曲 折叠 成角 病人头部 活动范围适当限制 治疗 动作轻柔 避免牵拉引流管 引流液 随病人呼吸 脉搏等上下波动表示通畅 反之表示堵塞 搬运病人时 暂夹闭引流管 3 19 2020 13 拔管 术后3 4日 颅水肿期将过 颅内压逐渐降低应及早拔管 一般不超过7天 拔管前一天 可试行夹闭引流管 以便了解引流液循环是否畅通 颅内压是否升高 观察 拔管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意识状态的变化 如出现头痛 呕吐等颅内压高的症状 应及时通知医生 3 19 2020 14 脑室引流管引流不畅的原因 颅内压低于1 18 1 47kpa 证实办法 降低引流袋观察有无脑脊液流出 管口吸附于脑室壁 将引流管轻轻旋转 使管口离开脑室壁 脑组织 血凝块堵塞 注射器轻轻外抽 必要时更换引流管 3 19 2020 15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颅内感染 很少发生 可因操作中无菌观念不强 穿刺器械及引流装置消毒不严 穿刺部位有炎症或感染 持续引流时间过长等引起 预防措施 保持病室清洁 定时消毒 最好将患者安置在单人房间内 进行各种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要求 整个引流系统应保持密闭和无菌 不可任意拆卸或在引流袋上穿刺 引流袋每天更换一次 预防脑脊液倒流 更换引流袋时应先夹紧引流管 引流袋应悬挂于床头 不可过高或过低 引流不畅时 及时查清原因并通知医生 3 19 2020 16 脑疝 发生原因 因引流袋位置过低或变化体位时 接头脱落 使脑脊液流出过多 过快 颅内压力突然降低 使脑干上移而发生小脑疝 也可因引流不畅 高颅压得不到纠正 而发生枕骨大孔疝 预防措施 调节引流袋的高度 是颅内压逐渐下降到正常水平 第一天应保持颅内压不低于原高压水平的30 50 注意引流袋的高度 更换引流袋和调节引流袋高度时 应避免大幅度升降 保持引流管通畅 3 19 2020 17 颅内出血 发生原因 穿刺不力 穿刺针固定不牢 在颅内活动引起脑组织脉络丛血管损伤而导致脑室内出血 或因颅内压降得过低 脑组织塌陷 使桥静脉撕裂 造成硬膜下血肿 预防措施 引流管妥善固定 预防脱落 对儿童及躁动患者应加强头部及引流系统的固定和保护 防止坠床 变换体位时 头部和引流管的方向保持一致 以免引起脑组织和血管损伤而出血 做好颅内压监护 预防低颅压 观察脑脊液的颜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